筋瘤症状有哪些呢
根据你的描述情况,筋瘤可以局部肿块,压痛阳性,可以触及肿块,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预防感染治疗,预防下肢血栓治疗,定期伤口换药,定期检查片子看看,清淡饮食,有什么不清楚可以咨询我们。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状态,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
一、临床表现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一般并不严重,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如病程继续进展,要到后期,尤其是当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
二、治疗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可分三类:
1. 非手术疗法
主要包括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弹力袜的压力应远侧高而近侧低,以便血回流;此外,还应适当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站立过久等。非手术疗法仅能使病变暂停进展,适用于下列情况:①病变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②妊娠妇女,鉴于分娩后症状往往自行消失,可暂行非手术疗法;③估计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2. 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
适用于单纯型病变,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以处理剥脱不尽的曲张静脉。常用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酚甘油液(2%酚溶于25%~30%甘油液中)等。注射时,病人取平卧位,选用细针,针头进入静脉后,在穿刺点上、下,各用手指向近远侧压迫,使受注射静脉段处于空虚状态。一处注射硬化剂0.5ml,维持手指压迫一分钟,局部换用卷起的纱布垫压迫,自足踝至注射处近侧穿弹力袜或敷用弹力绷带后,立即开始主动活动。维持压迫的时间,大腿部1星期,小腿部6星期左右。
3. 手术疗法这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办法。凡是有症状者,只要没有禁忌证,如手术耐受力极差等,都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基本上分三种:①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②剥脱曲张的大隐或小隐静脉;③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对剥脱不尽而残留的曲张静脉,可辅用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称“筋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约有25%的女性,20%的男性患有此病。医学认为,下肢静脉曲张的致病原因,一是遗传因素,另一个就是个人的行为模式。
遗传因素是指这种病有家族性,父母患有静脉曲张,儿女患病的机率就会增大。个人行为模式主要包括职业、坐姿、饮食等。就职业而言,以下两大类人为患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一是需要长时间站立的教师、护士、发型师、柜台人员、电梯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厨师等;一是长时间坐着工作的办公室人员、银行职员、美容师等。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静脉瓣膜受损,造成下肢血液不能有效地流回心脏,久而久之,血管壁变薄、扩张,出现我们见到的网状、蚯蚓状突出。轻者影响美观,而且会出现下肢沉重、疼痛、发痒的感觉,重者有色素沉着乃至不易愈合的溃疡,还有少数患者最终出现栓塞。
但是下肢静脉曲张是可以预防的,要点是:
1.避免长时间站立不动或久坐,经常活动下肢肌肉,多走动。
2.二郎腿坐姿不可取,因为它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
3.过度肥胖者要注意减肥,沉重的身躯会使腿部不堪重负。
4.睡觉时可适当垫高腿部,人为地帮助下肢血液回流。
5.戒烟限酒。烟酒会加速血管的挫伤。
6.饮食以清淡为佳,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
下肢静脉曲张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
【方名】下肢静脉曲张方剂一。
【组成】白藓皮30克 马齿苋30克 苦参30克 苍术15克 黄柏15克。
【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乘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如有创口,熏洗后再常规换药。
【治法】清热燥湿。
【主治】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湿疹样皮炎等。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有可能引起小腹疼痛,精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症状是阴囊的坠胀不适,部分患者会存在睾丸上区的疼痛感。由于精索是由阴囊内向腹部的一根条索样的解剖结构,所以出现睾丸周围的疼痛,它是有可能向下腹部进行放射性疼痛。所以部分患者在睾丸区疼痛的同时,会出现小腹部的疼痛,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精索静脉曲张治疗以后,这种疼痛也会有所缓解消失。
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本病属学“筋结”、“筋瘤”范畴。 目前多数人认为,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变形成囊肿。部分病例与外伤有关。腱鞘囊肿的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胨黏液,囊腔多为单房,也有多房者。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有人认为囊腔与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相通,有人则认为只是根部相连,并不相通。 1.一般症状 腱鞘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囊肿生长缓慢,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2cm。也有突然发现者。少数可自行消退,也可再长出。部分病例除局部肿物外,无自觉不适,有时有轻度压痛。多数病例有局部酸胀或不适,影响活动。 2.局部症状 检查时可摸到一外形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包块,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囊肿多数张力较大,肿块坚韧,少数柔软,但都有囊性感。囊肿的根基固定,几乎没有活动。B超检查可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1)手腕部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在腕关节掌侧的腱鞘囊肿,有时需与桡动脉瘤相鉴别,在切除该处囊肿时要保护好桡动脉、头静脉和桡神经浅支。腕管内的屈指肌腱鞘亦可发生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少数腱鞘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图1)。 (2)足踝部腱鞘囊肿:足踝部共有8个腱鞘:前方3个(胫前肌腱、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内侧3个(胫后肌腱、拇长屈肌腱和趾长屈肌腱)、外侧1个(腓骨长、短肌腱)、后侧1个(跟腱)。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腱鞘。跗管内的腱鞘囊肿可压迫胫神经,是跗管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