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电休克和经颅磁刺激一样的吗

时间: 阅读:4645

电休克和经颅磁刺激一样的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2-23 16:11:26

电休克和经颅磁刺激是不一样的,这两种治疗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当你的身体出现任何疾病状况所选择治疗的时候尽量的去听从医生医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3-08-21 15:15:39

    针对忧郁症、躁郁症、失智症、中风等脑部受损或是大脑内分泌出现失调状况的患者来说,如果能直接改变大脑的神经传导结构,就可以直接缓解这些疾病带来的症状。

    不过要 *** 大脑的脑细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脑部跟其他器官的接触,会有「血脑屏障」来阻挡,让药物不容易透过血液流往脑部,所以通常药物的效果都是有限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透过脑壳来 *** 大脑的细胞、神经活化,减少忧郁、躁郁的症状,同时也能让失智、中风等受损休眠的神经重新苏醒。

    但要 *** 大脑的脑细胞,必须用「电流」的概念,因为大脑神经之间的传导,也类似电流的传导,但如果直接用电流 *** 大脑,风险高、也容易有后遗症的问题。

    电痉挛、经颅磁 *** 有什么不一样?

    电痉挛(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电痉挛在1938 年,由义大利籍精神科医师 Cerletti 及 Bini 所研发。治疗方法是在头上贴几片电流贴片,或是用仪器固定住头部,透过微小电流,诱发脑部产生「痉挛」反应,类似 *** 癫痫大发作的概念,进而让原本因为病情而休眠或是不活动的细胞、神经重新再活动。

    不过国泰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苏渝评说,因为这些电流毕竟还是属于「侵入性治疗」,而且没办法很完整的控制需要的电流量,电流量通常需要比较大才会有效果,所以疼痛感也比较强、副作用比较多,也没办法精准控制 *** 到的部位;所以有些人在做完电痉挛治疗后,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的产生,像是「失忆」的状况,不过大部分人在一段时间(几天、几个月)之后会慢慢恢复。

    但相比起来,因为电流侵入性高,所以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必须要「麻醉」,麻醉就会有过敏、引发休克的问题;而过强电流引发的癫痫发作,也可能造成呼吸心跳停止的休克,同样也是一个损伤,或是引发肌肉酸痛、头痛、恶心等后遗症。

    适应症: 重度忧郁症 躁郁症之躁症发作 思觉失调症 僵直状态、神经疾患(如帕金森氏症患者) 其他医师临床判断有必要施行电痉挛治疗之精神疾病 禁忌(不建议使用,或是由医师评估) 装有心?调整器 有中枢神经系统大损伤,脑内压增加的征兆(如脑瘤患者) 脑中线偏移、不对称 视网膜剥离者 怀孕 未成年

    经颅磁 *** 治疗(Transcranial magic, TMS)

    而经颅磁 *** 治疗是借由「电痉挛」的概念而来的,因为「磁场」也会产生电流,所以经颅磁 *** 治疗,是把使用的电流改成「磁场」,影响脑细胞、触发电流传递,苏渝评说,其实最终的目标都是要让脑细胞重新产生电流而活化,但磁场 *** 的影响比较小,也不需要麻醉,「患者可以完全清醒的做治疗,除了头不能乱动之外,还可以跟旁边的人讲话,是在一个比较安全而放松的状态。」

    不过因为经颅磁 *** 的作用比较温和,所以不像电痉挛只需要诱发癫痫 30~60 秒左右,经颅磁 *** 需要作用 40 分钟,但因为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所以安全性比较高。

    而不管是电痉挛还是经颅磁 *** ,都需要几周左右的治疗时间,电痉挛侵入性比较高,建议 3~4 周、一周建议 2~3 次即可,大约做 6~12 次的 *** ;经颅磁 *** 则建议做 4~6 周,每周 5 次,约做 20 次左右。

    虽然各国研究显示,经颅磁 *** 可以用在很多面向,像是忧郁症、焦虑症、思觉失调、恐慌、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偏头痛、慢性疼痛、睡眠障碍、耳鸣患者,甚至脑中风后出现运动、吞咽、语言及认知后遗症,或是帕金森氏症、阿兹海默症等神经元退化性疾病,都可以尝试这项疗法;但台湾在 2018 年只核准用在「难治型忧郁症患者」上,并且要自费治疗,是一个大缺点。

    适应症: 难治型忧郁症患者 禁忌(不建议使用,或是由医师评估) ?癫痫病史、酒精成瘾,货其他易诱发癫痫状态的药物或疾病。 脑部曾有创伤 身体有金属植入物(如电子耳、心律节律器)

    不过苏渝评说,现在他手上有一些患者已经有做过经颅磁 *** 的经验,有些人单纯做经颅磁 *** ,也有人继续配合药物治疗,明显感觉自己变得比较有精神,失眠的药物可以减少;也有些人思考速度恢复。如果情况许可,也可以尝试看看「经颅磁 *** 」治疗。

  • 半夏
    回复
    2023-08-21 15:15:39

    心理问题是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比如自闭,抑郁等问题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对于此类儿童,家长要么不闻不问,要么就是直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针对重度抑郁的儿童,医生会推荐孩子做电休克治疗,部分家长说给孩子做电休克是为什么?

    电休克治疗主要是通过低电压电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从而间接影响到脑神经,由此调节脑神经的功能,起到干扰患者诸如?自杀?等强烈而负面的念头。但关于电休克治疗争议颇多。实践表明,电休克治疗的确对精神类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另一方面,电休克治疗无法完全治愈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反而还会让患者出现记忆模糊、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尽管有国外研究表明,百次电休克治疗对人脑功能并无损伤,但精神类疾病本身就是意识上的,无法通过器质性病变来体现。这就增加了人们对电休克治疗的抗拒。

    此外,电休克治疗过程中,孩子还会出现短暂休克抽搐,对比经颅磁治疗而言,这种治疗模式优势并不明显。家长们给孩子治疗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恢复正常的样子,电休克对孩子记忆力的干扰无疑与家长期望相悖,也就导致很多在医生推荐下经历过电休克的家长对电休克毫无好感了。

    其实当孩子出现心理或者精神类问题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关爱和陪伴,心理或者精神方面的治疗只能辅助和缓解,起不到根本性作用。

  • 紫苏
    回复
    2023-08-21 15:15:39

    抑郁症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较好,但因副作用较大,目前处于淘汰药物,常见药物如阿米替林、多塞平。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见药物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还有新加的艾司西酞普兰,临床也称六朵金花。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双受体的药物跟单受体药物比较,对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但双受体药物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有轻微的影响,临床会根据患者的一些情况进行选择。还有其它类型的作用机制的药物,如曲唑酮、米氮平也常用于抗抑郁、抗焦虑的治疗;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常用的是认知行为治疗,有的患者要需要家庭治疗、婚姻方面的治疗,还有一些青少年需要沙盘治疗、团体治疗等;

    3、物理治疗:抑郁症比较严重,服药效果不好,自杀倾向比较明显的病人常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做辅助治疗,经颅磁刺激的治疗对改善抑郁症状和改善睡眠有非常好的疗效。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的症状,让患者学会自我调整;

    4、生活指导:还会建议病人经常会做一些康复的推荐,如合理饮食、合理睡眠、经常晒太阳,研究证明抑郁与日照减少有关,国外用日光浴来治疗抑郁症。让病人多运动。

    究竟是不是抑郁症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的精神卫生科进行就诊,进行一些心理测评,确定抑郁的严重程度。抗抑郁药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有个体化的原则,一定要征求医生的建议再服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远志
    回复
    2023-08-21 14:14:29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药物治疗,另一类就是非药物治疗,如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个人自我调整等。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抑郁症治疗方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物治疗对轻、中、重度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治疗简单、方便、疗效确实可靠,尤其推荐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轻度抑郁症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非药物干预的方法。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抗抑郁药物并没有成瘾性,而且目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长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小。例如,舍曲林这种抗抑郁药物,6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即可服用,安全有效,副作用也较小。
    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对轻、中度患者可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心理治疗,如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就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单独使用心理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建议在治疗初期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待患者症状缓解后可再加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优点是无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对患者心理上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和支持作用。缺点是治疗时间、周期较长,实施治疗不方便(通常需要患者每1-2周来医院进行治疗),对治疗师要求较高,见效较慢,治疗所需费用也并不便宜。
    三、物理治疗。目前对抑郁症相对有确切疗效的物理治疗主要有2种。第一种是经颅磁刺激治疗(TMS),该治疗方法是使用仪器产生磁力线,磁力线无创伤地穿透颅骨,到达大脑皮层,在大脑内产生可传导的逆向电流,从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以达到改善情绪的作用。TMS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同时配合此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较为安全,副作用较小,缺点是其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验证,并且不适合癫痫、孕妇患者治疗。第二种物理治疗方法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这种治疗方法建议对有明显消极观念、行动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使用,且需要在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仍需要使用药物维持治疗。

如何按摩可以让胸部变大?

艾灸后肚子疼咋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