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保秀丽丸除痰湿吗

时间: 阅读:4770

保秀丽丸除痰湿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2-23 13:27:48

通过您的情况来看,您会有痰湿这种症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可以有祛湿效果的药物同时还能既要接表中和的药物,在我们出现痰湿体质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要服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不要乱服用药物,可以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22 04:04:54

    最近有一位患者说,咳嗽有白痰,行动乏力,苔白。问我有什么建议,我说:试一下中成药参苏饮。

    中成药参苏丸是何来头呢?

    出自大名鼎鼎的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名参苏饮。其功效,一为益气解表,二为理气化痰。是一个扶正方剂。解决的是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的问题。

    也就是说,本方证所指的气虚,主要是虚人肺脾两脏气虚,气虚可致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故用人参益气补气。

    组成:

    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前胡、茯苓、枳壳、木香、陈皮、甘草、桔梗。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中成药参苏丸如何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

    人参在方中作用非常重要,若是气虚倦怠无力严重,可加重人参用量,否则改为人参的小弟党参也可。而紫苏散风寒效佳,且可发汗,故二味合用为主药,并冠名参苏饮。

    葛根 甘补生津,辛凉能升清阳,净表邪,解肌热而发汗。前胡降肺气而清热,为消痰嗽之妙品。二味配合苏叶解表,让体内的热气散出去,除鼻塞,解头痛,发汗止嗽退热等。

    喉咙里总像有痰咔不出,可推出二陈汤作代表。半夏茯苓陈皮甘草为除痰名方二陈汤。尤其茯苓之用,复脾之健运,行气利湿,断生痰之源。

    桔梗配甘草 ,是大医张仲景钦定的排脓痰名方。咽喉壁上的顽固老痰遇到这二味,就像遇到强力清洁器,附着的痰涎全被刷下来了。

    以上几味,补气虚,解表寒,除痰止嗽。余下几味,共治因肺之气机不降,脾虚不运带来的痰湿问题。

    内有痰湿,要考虑治痰先治气。

    木香 辛苦温,能治心腹一切滞气。枳壳苦辛酸温,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且其酸有收涩的作用,可防胃下垂,脱肛等。故枳壳为不可忽视的举陷药,反过来可降胃中邪气,行滞消胀。二味相配,就像中央空调,可理顺胸中气机。

    桔梗加入木香枳壳的队伍,合而为胸三药。对于胸中滞气而言,木香枳壳行气消胀,如同扬起的风帆。桔梗理气排脓,还肺一个清爽空间,再如一艘小船载风帆乘风破浪,打通肺脾,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打散痰湿并让痰湿失去居住地,胸脘满闷随之消失。

    《本草纲目》将除葛根生姜大枣外的诸药打了个总,组成前胡半夏汤,可治一切痰疾如痰气赖在上焦不走,引起呕逆,头目昏眩,咳逆等。这些能耐,可谓对痰湿釜底抽薪。

    脾喜大枣 ,和胃之生姜助力肺脾,将全方攘外安内的能力推上一个新高度,由此扶正散邪,邪退正安。

    咳喘可出现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

    胸痛可出现于肺心病,冠心病,肺癌等。

    厌食可出现于慢性胆囊炎,妊娠恶阻等。

    由上可见,虚人外感,什么是虚,一是免疫力差,二是身体有恙导致免疫力差。故本方更适用于身体虚或有疾而免疫力差之人的风寒感冒,或是内有痰湿之症。

    另外,本方为发散风寒而设,故性味总体偏温。若服用多次后出现上火症状,可加适量柚子皮或是柑叶降火理气。

  • 远志
    回复
    2023-08-22 04:04:54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现代中医诊疗基本功与临床》、《中医病因病机学》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跟我说,他有打呼噜的毛病,问我该怎么办。

    我问他,体重多少?

    他告诉我一个数字,很扎眼。

    我回复:“减轻体重是最好的办法”。

    然后,我陷入沉思。

    实事求是地说,睡觉打呼噜,本身不算病。如果打呼噜算病,那十四亿中国人,恐怕没有多少不是病人。

    但是,这个朋友,因为打呼噜而向我诉苦,必然是因为这个事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和身体。

    由此,我想到一个病,叫做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这是什么病?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人睡觉的时候,被呼噜憋得无法正常呼吸,导致呼吸暂停。因为呼吸暂停,所以当闭阻的气道被冲开的时候,呼噜声就特别响。也因为呼吸暂停,导致大脑乏氧,患者第二天会困倦乏力、胸闷、头晕、四肢沉重、记忆力减退。还是因为睡梦中呼吸暂停,患者可能中途被憋醒。

    总之,在患者看来,因为这打呼噜,浑身难受,睡觉也睡不好。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严格的诊断标准。读者朋友要是对这方面有所怀疑,可以到医院的耳鼻喉科做一个检测。

    在这里,作为中医人,我想告诉你中医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类疾病的。

    来,你看一张方子:

    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党参,白术,苍术,石菖蒲,郁金,旋覆花,代赭石,桔梗,杏仁,苏子,厚朴,浙贝。

    这个配伍,是我那些年参加业务学习的时候,从学习资料上摘录的。它其实是二陈汤化裁,用于治疗痰湿内阻、肺气壅滞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我之所以摘录它,是因为它所针对的患者,相对多见,而且是容易被干预的一群患者。如果说,对他们而言,减轻体重是最好的办法,那么上述配伍所体现出来的思路,可能是减肥之外,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了。

    什么是痰湿内阻、肺气壅滞呢?

    简单说,这类人的形体特点之一就是肥胖,有些甚至是重度肥胖。腹围、颈围都严重超标。日常饮食喜欢肥腻之品,脉弦滑,苔白厚而腻,舌体胖大,舌质淡红。平时,可能会觉得胸闷、痰多、腹胀、便溏。睡觉的时候,打呼噜特别响,被憋得好久上不来气,甚至被憋醒,白天乏力、倦怠、嗜睡,脑袋不清醒。

    对这类患者而言,显然就是脾虚湿盛,痰浊内蕴了。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浊上升入肺,阻滞气道,造成打呼噜特别响、睡眠中呼吸暂停的现象。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就是他们的气道,被痰湿浊邪给堵住了。所以痰湿越大,呼噜越响,呼吸越困难,全身越难受。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健脾、化痰、理气了。

    你看上头的配伍,陈皮、半夏、茯苓、甘草,这个是二陈汤的意思。二陈汤,是中医治痰之总剂,我以前讲过的。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消痰,茯苓健脾利水而除痰。在这个基础上,用党参、苍术和白术健脾,增进脾胃运化之能,杜绝生痰之源。郁金、旋覆花、杏仁、苏子、厚朴理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降逆,消痰火,浙贝化痰,桔梗利咽,石菖蒲开窍醒神。

    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健脾、理气、化痰的配伍,用于典型的痰浊内阻、肺气壅滞的的患者。

    当然,中医里的方法,不光这一个。

    痰浊壅阻,肺气失常,日久会带来气滞血瘀的毛病。这就需要酌加活血化瘀的东西。有的人,病程日久,会出现肺、脾、肾三脏皆亏的局面,还有的人发展到最后,出现心肾两虚,阳气不足的局面。这个时候,都需要重新审证、立方。

    因此,我前面提到的配伍。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但是,这些,我认为,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让体内的痰浊,聚积到阻遏呼吸的程度?

    我曾经见过一个因为睡眠呼吸暂停而备受折磨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帅小伙,很苗条。后来,就是因为爱喝啤酒,喜欢吃烧烤、大餐,结果体重越来越大,一米七多的身高,220斤的体重。他睡觉的时候,常常呼吸暂停,为了能把这口气喘上来,前胸和肚皮此起彼伏、努力挣扎。那一幕,看得别人都心疼啊。

    怨谁?怨他自己。谁让你把自己活活吃胖了?当别人劝他减肥的时候,人家还振振有词:我就算再胖,也不运动!

    所以我前面提到,再好的药,都不如你自己提高认识,适当运动,控制饮食,逐步减轻体重。这个病,说白了,就是一个馋病,一个懒病!把这俩毛病克服了,没有不好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 冉冉云
    回复
    2023-08-22 04:04:54

    体内湿气重,肯定会影响健康,最常见的是会让人无精打采、没有食欲,必须祛湿才能改变这种情况。而祛湿最快的办法就是吃药,因为中医治疗湿气重效果更好,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除湿的中药吧,仅供大家参考。

      除湿的中药方
      祛湿中药方子一

      金钱草15 牛膝15 薏苡仁30 山药15 白术15 茯苓15 防风10剂 一天一剂 一剂煮2次 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腻!

      祛湿中药方子二

      山药15 薏苡仁30 茯苓15 防风10 煮粥!

      祛湿中药方子三

      祛湿最基础的方剂是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平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参苓白术散也可以健脾祛湿,平时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以使用!

      祛湿中药方子四

      体内寒湿气中重,诱发湿疹,睡眠也不好,建议服用参苓白术口服液,藿香正气丸治疗。  
    除湿的预防措施
      1、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2、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避环境的潮湿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也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除湿的食疗调理
      祛湿粥一:五豆粥

      五色入五脏,五豆粥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除湿1、除湿2、除湿6和维生素A等物质。中医认为,赤小豆具有利水除湿的作用;炒扁豆善解暑湿,能健脾、和中化湿;绿豆解暑热,可清热解毒;黑豆祛风热,具有除热下瘀、利水下气等好处;黄豆能滋养身体,具有祛湿、除风热等好处。五豆粥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原料:赤小豆1两、炒扁豆1两、绿豆1两、黑豆1两、黄豆1两、陈皮1片、白米适量。

      做法:先把所有食材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蒸一次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蒸第二次,在蒸熟后起锅前,可以洒点盐或糖调味,然后加入白米粥即可食用。

      祛湿粥二:山药薏米芡实粥

      脾虚最好的食疗方是山药薏米芡实粥,方法是山药、薏米、芡实按1∶1∶1比例熬粥。这三种食物都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同时各有侧重:山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收敛的功效;薏米,健脾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备收敛固脱的作用。

      原料:薏米、芡实、山药、青豆、胡萝卜。

      做法:薏米和芡实用粉碎机打成粗粉,山药切成丁入水中,胡萝卜切成丁,青豆准备好。薏米芡实粉提前用水泡,青豆焯水一下备用。水开后下入泡发好的薏米芡实粉糊,开锅后放入胡萝卜小火煮5分钟左右。放入青豆再煮3-5分钟,粥做好了,喜欢吃甜的可以此时放点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祛湿粥三:玉米南瓜粥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就成了最常见的,也是最适合夏季祛湿的食物。而南瓜则能温中健脾,结合了两者的营养粥,不仅口味清淡,而且是最适合夏季祛湿的食谱。注意:夏天宜选不太甜、不太面的南瓜,可选淡黄色、长葫芦形的。别选金黄色发红的,因为那种瓜肉质致密、甜度高,吃了容易增加身体湿气。

      原料:南瓜1/3个、玉米粉、糯米粉、冰糖适量。

      做法:将去皮切块的南瓜放入沸水中隔水蒸8~10分钟,然后将煮烂的南瓜压成面糊状。锅内加凉水,玉米粉、糯米粉放进后搅拌均匀,然后点火开煮,加冰糖,适时搅拌防止粘锅底。开锅将南瓜放入,继续搅拌至开锅,再煮个2~4分钟即可起锅。

    猜你喜欢:

    1. 排毒除湿吃什么药

    2. 调理脾胃除湿的中药方

    3. 除湿健脾的中药方剂有什么

    4. 除湿泡脚最好的中药方有什么

    5. 补肾除湿的中药方都有什么呢

  • 祝由师
    回复
    2023-08-22 03:03:44

    去湿毒配方
    若以湿毒为主,有肝区隐痛、上腹部闷胀、食欲下降、口淡、大便稀溏、舌苔白厚或腻等表现,主要目的是去湿解毒护肝。可用野生灵芝10克,白术 10克,猪瘦肉50克,煲汤饮用。或用生薏仁100克,淮山药20克,炒扁豆20克,鲜鸡脚100~150克,煲汤饮用。
    若以热毒为主者,有肝区疼痛、口苦口干、腹胀、倦怠乏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厚等表现,此时,主要目的是清热解毒护肝。可用:
    ①鲜马齿苋头及根250克,鲜车前草120克,加适量黄糖,煲汤饮用;
    ②用鲜田基黄120克(干品30~60克),鲜鸡蛋一个(蛋熟后去壳再煎20分钟),煲汤食用;
    ③夏枯草30克,鲜茅根50克,煲水加适量冰糖,代茶饮用。
    若见消瘦、神疲乏力、两肋疼痛、面色滞暗、食欲差、大便烂、腹胀、舌苔有齿印者,此为肝郁脾虚的表现,宜疏肝解郁健脾。可用:
    ①鸡骨草60克,红枣10枚(去核),煲汤水饮用;
    ②用赤小豆150克,玫瑰花10克,活鲫鱼250克,将鲫鱼去肠杂,煮汤,饮用或食用;
    ③用鲜田基黄100克,鲜鸡蛋2只(鸡蛋煮熟去蛋壳),橘饼15克,三种食品共煮汤,中途把鸡蛋去蛋壳后再煮,煮好后喝汤食蛋及橘饼。
    若见头晕目胀、耳鸣、口苦舌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肝区痛、大便干结、小便黄短、舌红少苔者,此为肝肾阴虚表现,宜滋养肝肾。可用:
    ①鳖一只(约重250克至500克左右),枸杞子25克,淮山30克,女贞子15克,陈皮丝2克,共煮汤。煮好后去诸药调味,饮汤食鳖,每日分2次饮用;
    ②用淮山药25克,桂圆肉15克,鳖一只(重约250克至500克),将鳖肉、鳖壳与淮山、圆肉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后分次服用;
    ③用沙参30克,玉竹20克,百合25克,野水鸭一只,先将野鸭去毛及肠脏,洗净,然后4种食品共放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饮用。可分2至3次饮用。
    但有些乙肝患者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不易觉察,此时,重点应放在健脾养肝方面。可用:
    ①西洋参30克,猪瘦肉150克,共放瓦煲内煲汤饮用;
    ②用淮山药20克,芡实30克,杞子15克,泥鳅鱼250克,先将泥鳅鱼去肠脏洗净,轻微煎一下,然后共放瓦锅内煲汤饮用;
    ③用鲜蘑菇100克,猪瘦肉1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调味饮用。选择汤料还应注意季节的特点,尤其春夏二季。
    春季时节,春雨绵绵,整个大地都处在一片春湿之中。此时湿邪极易伤害人体,出现倦怠、精神不振、易疲劳、食欲欠佳之不良反应,对肝脏的升发条达功能极为不利。此时,宜去湿健脾护肝。可用:
    ①玉米须60克,鲜蚌肉2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饮用;
    ②白眉豆100克,生薏仁100克,鲜鲫鱼250克(去肠脏),煲汤食用;
    ③乌龟约500克(宰杀去内脏、头和爪连龟甲同用),鲜土茯苓500克,将土茯苓洗净切小块放入砂锅内先熬一小时,然后放入龟再熬3小时以上。调味吃龟肉,饮汤。
    夏季时节,则烈日炎炎,雨水充沛,湿热并重,对消化系统的肝、脾、胃、肠,影响极大。此时,又宜湿热并清,强肝健脾,和胃适肠。可用:
    ①鲜茅根50克至100克,生苡仁100克,鲜冬瓜(连皮)500克至1000克,煲汤饮用;
    ②木棉花30克至50克,生苡仁100克;鲜马蹄150克,白砂糖适量,煲水饮用;
    ③夏枯草12克,绵茵陈15克,菊花12克,银花15克,鸡蛋花15克,砂糖适量,煲水饮用。
    (1)泥瞅豆腐汤。
    鲜豆腐100克、泥瞅数条。将泥瞅放盆中养1—2日后取出,宰洗干净,切成3.3—厘米长段,与豆腐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吃泥锹豆腐喝汤,每日1次,每次1小碗。用于急慢性黄疽型肝炎,对转氨酶高者有降低作用。
    (2)鸡骨草蜜枣猪肉堡。
    鸡骨草30克、蜜枣7。8枚、瘦猪肉100克。加水适量煎煮,食盐小量调味,去渣,喝汤吃肉,每日1剂。本方具有清湿热、解毒、退黄、扶正护肝之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湿热明显者。
    (3)田基黄蜜枣猪肝煲。
    田基黄30克蜜枣7—8枚猪肝100克。将猪肝切成片,用清水适量煎煮,加食盐少量,去渣饮汤食猪肝,有清热去湿,散淤解毒,扶正护肝之功。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湿热证明显者。
    (4)茅根猪肉。
    瘦猪肉250克、茅根250克,将茅根洗净放在锅中。加水煮沸,去渣,然后放入切成片的瘦猪肉,煮汤。肉煮熟后加入调味品,吃肉喝汤,每日2次,每次1小碗。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肝肾阴虚的人小便会清长吗

中医祛斑用什么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