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头痛按什么穴位
对于患者出现的风热感冒头痛,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通过一些按摩的手法来缓解改善,可以按摩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与继续,在按摩太阳穴和印堂穴,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改善发热感冒引起的头痛,患者同时再服用一些对症的药物来调理身体,谨记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一定要清淡。
风热头痛
(一)主症 头痛如裹,甚则头痛如裂,可以伴恶风发热,口渴,便秘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二)治则 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三)取穴 以督脉、足太阳、手阳明和手少阳经穴为主。如大椎、百会、太阳、风池、合谷、风门、外关、头维、角孙等。
(四)患者坐位。推额部,分抹前额,按揉太阳,扫散角孙;用五指拿从前额至风池,反复多遍,并按揉头维、百会、风池;推大椎、风门,最后拿按外关,合谷等穴。
(五)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重弹并配以风池、风池,可清热祛风,通络解表;百会位于头顶,抓拿、弹,以疏通督脉,散头顶之风;按揉太阳,令其发汗以解表止疼;扫散角孙,分抹前额以疏通经络,祛头面风邪;配合拿按三焦经外关、大肠经合谷以清热通络止痛。
风府穴,属督脉的穴道。风,指风邪;府,集聚处。穴当风邪易侵之处,《素问风论》:风气循府而上,则为脑风。位居脊椎第一节之上,所以又称上椎。
【取穴位置】
风府穴属于督脉穴位图,风府穴位于人体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韧带、黄韧带;穴区内伴行动脉,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再深层有硬脊膜和脊髓。
【穴位配伍】
配昆仑、束骨治狂证多言不休;
配肺俞治狂走欲自杀;
配腰俞治足不仁 (《千金要方》);
配二间、迎香治鼻衄 (《针灸大成》)。
【功能主治】
散风熄风、通关开窍。
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
【疏通方法】
1、按摩:大拇指指尖相互叠加向下,用指腹(或指尖)揉按穴位,有酸痛、胀麻的感觉。每次揉按1~3分钟。
3、瑜伽:每天坚持练习猫式。
【注意事项】
风府穴最容易招致风邪,但治疗和风有关的疾病,也是首选此穴。那么说风最喜欢侵袭头部,引起的第一病症就是头痛。可能大家不知道,头痛也是分很多种的,有两侧头痛,是胆经堵塞引起的;有前额疼痛,那是胃经引起的。而风府穴治疗的就是后脑勺头痛,克星就是风府穴。我们在按摩风府穴的时候,可以低下头,女性用左手将头发向前揽起,用右手拇指按摩,其余四指在头上部固定住。这样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点劲,每次按摩30~5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头痛症状。用西医的说法,就是按摩风府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就是大脑的血液供应,按摩完之后会觉得头脑特别清醒,不再晕晕沉沉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这个穴是禁灸的,也就是说一定不能艾灸。火借风势,会更加猖狂,在体内乱窜。
治疗感冒的穴位
A]缓解感冒时打喷嚏,鼻塞,流鼻涕
1. 迎香穴:在鼻的两端半个手指处
2. 列缺穴:双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触到的位置.
3. 四白穴:眼眶底下一个手指处(有个小窝的就是)
4.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有两个窝就是)
B] 感冒有 头痛,怕冷,肌肉酸痛
1. 太阳穴:眼角外侧一个手指处(张开嘴的时候有个窝)
2. 印堂穴:眉毛中间
3. 攒竹穴:眉毛的内端(有个小窝)
4. 百会穴:头顶中央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6. 太冲穴:脚背 第一拇脚指和第二脚趾之间.
C] 感冒后 发烧,发热
1. 大椎穴:低头 颈后最高点的下面
2. 外关穴:前臂外侧正中 距离手腕两个手指处
3. 曲池穴:胸窝的外侧(肌肉的最高点)
4.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D]感冒引起 咳嗽,哮喘
1. 檀中穴:两个乳头中间 一分种
2. 天突穴:胸骨上面的窝 (喉咙下有个小窝)
3. 定喘穴:低头 最高点骨的两侧 2分钟
4. 尺泽穴:肘关节窝内
5. 孔最穴:前臂外侧中间 (手平侧 手腕和肘关节中间就是)
6. 内关穴:前臂内侧正中 距离手腕两个是手指处
7. 列缺穴:双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触到的位置.
8.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所以说不同感冒症状下按摩的穴位也是不同的。能够学以致用最好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