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艾灸怎么灸乳腺增生
根据身体患有乳腺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变表现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可以针对有限部位,局部组织采取艾灸等康复疗法,进行规范性治疗,促进乳腺功能恢复代谢的一种调理措施和方案。
艾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这种疗法的副作用很小,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缓解或者治愈疾病的作用,效果是很好的。那么,艾灸怎么催乳呢?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必须要多了解催乳。
艾灸怎么催乳中医认为,气血不足,乳无所化是缺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明代《妇人规》中说:“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当气血充足,乳有所化而充足,当气虚不足,就会没有乳或者少乳。脾虚是气血不足的根本原因,脾主生化,脾虚则生化不足,导致气血虚弱,从而乳无所化。其次,分娩失血过多是气血不足的直接原因,气随血耗,气虚血少,从而乳少生化。这类型的妈妈会觉得没有乳汁,有也很少,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没有膨胀感,精神疲倦而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脉络虚弱。
1、先做整个乳房护理按摩,以理法疏导为主,然后拇指重点按揉乳根穴、膻中穴、中府穴,每穴3分钟。之后以艾灸之,每穴5~10分钟。
2、俯卧位,拇指点揉天宗穴5分钟,左右各一。之后以艾温灸,左右各一,每穴约1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2~3个疗程即可。
穴位指引:
乳根穴:在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中线4寸处。艾灸此穴能活血行气,从而帮助促使结块消散。
天宗穴:定位为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艾灸此穴能舒经活络,通畅胸部周围血气,防止乳房下垂。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艾灸此穴能散热、行气、活血,让胸部得到充分的滋养,还能舒缓心情,畅通经络。
产后吃什么催乳快1丝瓜:丝瓜络是一种中药材,络味甘,性寒,如果出现乳腺炎症,发奶时有包块,乳汁分泌不畅时,中医会建议将丝瓜络放在高汤内炖煮,可以起到通调乳房气血,催乳和开胃化痰的功效。
2金针菜:金针菜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克干品含蛋白质14。1克,这几乎与动物肉相近。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B2等
3黑芝麻:黑芝麻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在维生素E、维生素B1的作用参与下,能加速人体的代谢功能;黑芝麻中的铁和维生素E是预防贫血、活化脑细胞、消除血管胆固醇的重要成分。
4豌豆:豌豆又称青小豆,性味甘平,含磷十分丰富,每百克约含磷400毫克。豌豆有利小便、生津液、解疮毒、止泻痢、通乳之功效。青豌豆煮熟淡食或用豌豆苗捣烂榨汁服用,皆可通乳。
5花生可用于脾虚反胃、水肿、妇女白带、贫血及各种出血症及肺燥咳嗽、干咳久咳、产后催乳等病症
您好!
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疼痛、肿块为主要特点的内分泌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推之可动的肿块为特征。伴胀痛或触痛。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症状减轻或消失。
乳腺增生的中医分型:
1.肝郁气滞:乳房肿块和疼痛随喜怒消长。伴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心烦、口苦、喜叹息、经行不畅。苔薄黄。
2.痰湿阻络:乳房肿块坚实,胸闷不舒,恶心欲呕,头重身重,苔腻。
3.冲任失调: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和疼痛在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色淡量少。
艾灸对于乳腺增生效果是非常好的,平时可以艾灸穴位有:乳根,膻中,屋翳、期门,少海,梁丘,太冲、丰隆、足三里,下巨虚等。 但是单单是用艾灸还是比较局限的,还应配合着中医推拿手法、拔罐,刮痧等方法综合性地去调理乳腺增生。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艾灸可以治疗乳腺增生吗
可以治疗。
根据中医辩证,乳腺增生多因肝郁气滞,痰湿阻络,冲任失调所致,艾灸对于乳腺增生效果很明显,还应该配合中医推拉手法,拔罐,刮痧等方法来综合调理。
2 乳腺增生艾灸哪个部位乳腺增生艾灸的穴位有:乳根,膻中,阿是,屋翳,期门,少海,梁丘,太冲,丰隆,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等穴位。
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5厘米左右悬灸,也可以使用灸罐灸,施灸时艾条轻轻围绕乳房回旋,或顺经络上下扫动。
3 艾灸治疗乳腺增生要多长时间艾灸治疗乳腺增生时,可以每日施灸一次,每次每穴灸15分钟左右,10日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5天。当灸到一定天数时,疼痛感会减轻或消失。
4 乳腺增生的中医分型有哪些肝郁气滞:乳房肿块和疼痛会伴随情绪变化消长,伴随急躁易怒,心烦,胸闷肋胀,经行不畅,苔薄黄,喜叹息等症。
冲任失调:乳房肿块和疼痛在月经前会加重,经期后有所缓解,伴随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等症。
痰湿阻络:乳房肿块坚硬,伴随胸闷不舒,恶心欲吐,头痛身重,苔腻等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