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艾灸怎么取穴
对于脑萎缩的治疗使用艾灸,可以选择百会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风池穴,太冲穴,血海穴,根据患者身体的情况来辩证正行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来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在艾灸过程当中要注意避免烫伤。
六、艾灸的取穴原则及方法
(一)总原则:灸穴勿多、热足气匀,最多1--2穴,有时也可因病情而取多穴。
(二)常用选穴法:
1、近部取穴(局部)
直接作用于患处,穴位都有区域性的就近治疗作用,如,腹部各穴能调理肠胃;头部各穴能治疗头部疾病。
2、远部取穴(循经)
艾灸于远离患处的经穴,是由远而近,以提高全身机能为主,改善局部症状的方法。
3、传统特效穴
如,肾俞与气海,可以固本培元;足三里与中脘可以宽中和胃;口苦取胆俞与阳陵泉等。
4、热敏反应点取穴
这一取穴法一定要重视,多在患处中心部位,不管是不是穴位找到就灸之。方法:在灸疗时,艾条离皮肤相同距离,它处灼痛难忍,而此处觉热流内注,极其舒服,此点就是热敏点。
(三)压痛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古今医家对压痛穴都特别重视,称之为“病体最觉酸痛处”。压痛穴的应用在医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实践基础。
一般以在背部探寻为主,先看颜色,再用大拇指指腹先沿脊柱正中,次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各按压一次;先用适当轻力,徐缓均匀按压以便发现浅表反应点,再用适当重力按压,以便发现深层反应点,不可跳跃前进,用力过大或次数过多,反而达不到检查目的。
如有多个反应点,根据病情,取反应强的做为灸疗点或配一弱的反应点轮流灸之。
(四)阳光普照与百川归海两大取穴法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内经》。艾灸调疾,也是遵循阴阳之道。
1、阳光普照区
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内经》。督脉循脊中为诸阳之统帅,,太阳主一身之表,均循背而行。所以多种疾病均可在心俞及胸椎的两侧这一区域内,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点及现象。这是很早就被发现与重视的选穴方法之一,故将心俞与至阳这一区域称为阳光普照区,在这一区域内选穴灸疗称为阳光普照法。按取压痛穴方法取穴。
2、海纳百川区
腹为阴,肾为阴中之至阴,“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肾也”《内经》。脐下一寸之阴交穴,为任脉,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其两侧半寸则属足少阴之中注穴。肾为先天之本,生气之源,阴交与至阳均居于人身之重要地位。阴交对下腹及前后阴诸病,功用优异。脱肛便血,月经病,尿闭淋浊,腹胀痛,泻痢不止等均有良效。眩晕,瘫痪,四肢凉,下肢酸痛效果也很好。与气海临近,而功用也难分。故称在左右中注,为阴交、气海,这一狭小区域的取穴法称为百川归海法。
七、艾灸的优缺点
优点:
1、操作简便,灸师指导即可,可随身携带。
2、安全稳妥,最多也不过是皮肉受损,不会出现损伤内脏的意外事故。
3、适用范围广泛,对有些病症效果卓著,无须手法协助感传作用可自然发生。
4、作用面积较之针刺为大,取穴稍有偏差亦无大碍。
5、时间自由,经济。可长期施灸,获长远效果。
6、以温和灸而言,除禁灸穴及心前区外,全身上下几乎皆无禁灸之处。
缺点:
1、以直接灸而言,痛楚较大,皮焦肉烂,须多日保护,病人听而摇头,望而生畏,形成瘢痕,有碍美观。尤以女性皮肤显露部位。选穴受限,如颜面,心前区,阴部,手足关节部位以及浅表动脉与大动脉所在诸穴。均不宜直接灸,易造成不良反应。
2、以温和灸而言,有些慢性病例,必须长期坚持灸治。要求速效缺乏信心与耐心者,每不
易收全功。
八、禁灸穴及注意事项
(一) 1、“石门、关元二穴,针之无子”,这是唐代伟大医家孙思邈在《千金》上所述,相信药王是不会虚言的,但他没说灸之也会无子,可我们还是应慎重,应不灸为妙,因为可以选取同等功效的穴位代替这两穴。(未生育女性禁忌)
2、脊中穴在中脘的里面,灸完中脘不可再灸脊中,会使邪气没有去路,但单独灸之均无碍。只是此两穴不能配合灸。
3、妇女怀孕期,下腹部一般禁灸。但妊娠呕吐灸中脘穴效佳对胎儿也无不利。(灸至阴穴可转胎治疗胎位不正)。经期应视情况而定,无病不灸,有病根据病情可灸治。
4、二十岁前不要灸足三里,小儿更不能灸。
(二)1、阳虚阴盛明显的患者,长期足量施灸,少部分出现如口起泡、喉干痛目赤、困倦等症状,不用顾虑,继续施灸自会消失。这是阳气运行,阴邪化去的表现。这种情况出现更有利于疾病痊愈,为排病反应,不用处理,不是上火。
2、只在头面与上肢,反复长期大量施灸,口干鼻燥属常见。只要掌握适当的作用量与方式,完全可以避免。如出现,可用生地、麦冬、玄参各10克泡水喝。
3、长期在一个部位定点施灸,灸点的皮肤会泛灰褐色。但对人体健康无任何不利,也不会留瘢痕,停灸自会恢复正常肤色。
4、当年艾叶稍刚燥,陈年艾叶,温和刚柔相济,要优于新艾。
5、灸治前后一个小时,最好不要洗澡。
九、灸感三相–灸疗的重大发现
灸感的发生,须由艾之火气与人之真气,两相结合方可生成。其全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相就是相连、相关与相承之意,也可以说是三个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这是灸法的重大发现与灸疗作用的客观标准。
灸感是患者在作艾灸时,自己身上所感应到的多种多样的感受。有时沿经感传,有时不是。如发热、发麻、蚁行、风吹、水流凉感及压重感等,当然是以发热感最多。艾灸时必须使艾热持续均衡,作用点集中,并达到一定的艾热蓄积量,才能出现灸感,发现和体会灸感的全过程。
这一个太平凡太平凡又极平凡而又极为重要的最基本环节,未曾被普遍掌握。这个因就结了一个果---灸疗的临床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是我国灸疗大师周楣声发现提出的。
现在艾灸大多手持为主,且不断移动,或是用大片烘烤的方法,故不易激发感传与观察到感传的全部过程。
影响灸感的因素:
1、刺激量的蓄积,
2、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3、个体素质的不同,
4、时间和环境,
5、病情,
6、操作者的态度与信心,
灸感的出现,有时会有多种先兆出现,各人感觉不同。灸治时三相过程完整出现的患者,效果大多都很好,客观的说少部分病症收不到满意的效果。
(一)第一相(定相传导期)
采用改良灸具和连续施灸,灸感易于发生。感传线离开灸疗处向患处移行,患处在头就走向头,在足就走向足,可以自然出现,而且极其明显。常在第一次施灸时即可到达患处,有时需灸两次以上方能到达患处。
(二)第二相(作用发挥期)
当灸感传导到患处后,感应并不马上停止,而是对患处能发生极其明显的治疗作用。有时甚至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则不能立即见效。感应以患处中心为强烈,其轻重强弱及时间长短,与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可成正比。
(三)第三相(下降终止期与循经再传)
当作用发挥期到达顶峰时,感应就逐渐开始下降,不会因为艾热持续感应也持续。一般间隔3—4个小时,感应才会再现。
人的身上有多处病变时,一处感应完,有时会在另一患处出现感应。
感传可以按照自己的投射方向,不受脏腑的阻隔,斜行直贯而畅行无阻,足以证明是“经络互通,主治可及”。
小脑萎缩要根据原因进行治疗,目前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小脑萎缩最多见。其目前暂无特异性的根治方法,但是也有药物或者康复治疗方法,小脑萎缩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导致小脑萎缩的病因。如果是小脑梗死导致的小脑萎缩,可以应用扩血管、改善供血的药物,如血栓通、舒血宁等药物;有一些变性病可以导致小脑萎缩,如多系统萎缩,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患者如果同时合并有帕金森综合症的症状,可以应用美多芭、森福罗等药物对症治疗;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可以常规用维生素类药物,像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也可以用改善线粒体功能的药物,比如艾地苯醌或者是扩血管药物,比如尼麦角林等。目前发现有的药物,比如抗焦虑的药物,如丁螺环酮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改善共济失调症状。另外,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有动物试验或临床试验也证明,可以适当改善患者小脑萎缩带来的临床表现;
2、康复治疗:如经颅磁刺激等,也可以对临床有一定改善。
目前有处在临床试验阶段的机能治疗或者是干细胞的移植等,尚处在临床试验阶段,是否有效,也有待于将来更多医学机构或者实验室研究,证明药物临床疗效。所以对于小脑萎缩,目前是通过药物的治疗或者是结合康复治疗减缓临床症状,但是无法彻底根治。针灸治疗:针灸是通过针刺或艾灸选定的穴位,根据中医理论,采用适当的手法,达到调节患者体内平衡,疏通其全身经络,打开脑孔,促进青年脑萎缩患者康复。这是脑萎缩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2、作业疗法
加强肌肉控制能力,激发患者的积极性,锻炼生活能力,提升自理能力,通过治疗,以满足日常生活和今后继续就业的需要。
3、多元化综合治疗
除治疗运动障碍外,对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行为异常和癫痫。家属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训练,并结合医生的建议,这可以有效提高康复效果。
4、康复治疗
至于青少年患者如何进行功能的康复,针对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最重要的训练就是平衡和步态方面的训练,另外还有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和肌力增强训练。
5、综合治疗
诱导和激活患者小脑干病变中休眠或抑制的神经干细胞,促进其快速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迅速有效地弥补或替换受损和死亡的脑神经细胞,迅速增强脑干神经细胞的活性,使患者迅速康复
小脑萎缩有很多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听取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自己的一种,这既可以保证效果,还能减少经济负担,一举两得。除此之外,患者更应该保持一个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多注意休息,定期要去医院进行复查,这都有利于该病的治疗。
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那么,老人脑萎缩怎样治疗?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老人脑萎缩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老人脑萎缩怎样治疗
1、脑萎缩的治疗方法
1.1、针灸治疗脑萎缩
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开通脑窍,促进青年人脑萎缩患者康复的目的,这是脑萎缩的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
1.2、作业治疗脑萎缩
作业治疗主要是加强手的精细、协调、控制能力的练习,激发病人兴趣,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手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适应今后的日常生活和继续就业的需要。
多样化的综合治疗、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癫痫也要进行轻度脑萎缩的治疗。家属要给患者适当的康复训练,再结合医生的建议,这样康复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2、什么是脑萎缩
本病成年人发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男性多于女性,脑萎缩有弥漫性脑萎缩***包括皮层萎缩、小脑萎缩及皮层、小脑、脑干萎缩***及局限性脑萎缩***多见于局限性脑器质性病变后如外伤、血管病、颅内局限性感染后等***。
3、脑萎缩的病因
脑萎缩系多因素导致。遗传、脑外伤、脑卒中、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畸形、脑部肿瘤、癫痫长期发作、菸酒过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病变、煤气中毒、酒精中毒、脑动脉硬化、脑缺血、缺氧等均可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临床上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小动脉硬化是老年性脑萎缩的重要危险因素。
脑萎缩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微血管的有效血液灌注不足,脑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脑细胞形态及功能受到影响,即形成脑萎缩。
老年人对抗脑萎缩的锻炼法
左脑萎缩
症状:常把儿孙的名字叫混,购物时易算错账,或把面值不同的钱看错,说话变得笨拙。
锻炼方法
香气 *** 左脑负责人的嗅觉等感官。香气能够 *** 鼻腔内嗅神经,使脑波变大,从而达到强化启用左脑细胞的目的。可在家中养盆白兰、蔷薇、茉莉等。
旋转舌头 舌神经与大脑相连,经常旋转舌头,可间接对左脑进行 *** 。早晨刷牙后,舌头在口腔内旋转5次,然后将嘴巴张开,舌头轻轻地伸出停留2~3 秒钟,反复练习5 次。用右手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的指尖,在左耳下边至咽喉处,上下搓擦30次。
右脑萎缩
症状:见到旧时熟悉的人想不起名字,常提笔忘字,情绪波动大,爱发火或爱感伤。
锻炼方法
刮双脚拇指 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后,向脚心方向刮双脚大拇指各100 次,共用8 分钟。此处为大脑在足部的反射区,通过神经反射对右脑萎缩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活动手指 手指终端分布有极多末梢神经,活动手指可以直接 *** 脑细胞,阻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比如喝水的时候,用双手捧住杯子,在手中来回转动,或转山核桃、系绳头等。经常活动左手对防止右脑萎缩大有帮助。
小脑萎缩
症状:经常头晕、步态蹒跚、拿不稳东西、排便困难、反应迟钝等。
锻炼方法
按腋窝 腋窝处不仅有动静脉血管和淋巴,而且有大量的腋下神经末梢,经常按腋窝,有助于改善小脑血液供应。左手掌置于脑后,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 左侧腋窝各15次,然后换左手 *** 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5 分钟。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即可。
老年人如何预防脑萎缩
1、预防脑萎缩要注意劳逸结合
预防脑萎缩老年人要适度锻炼,防止过度疲倦,适当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膂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促进机体的气血运转,增加脑部的血液回圈和血氧供给。
2、预防脑萎缩要注意调摄精神
老年人要防止过度高兴和悲观的心情,防止过度慌张,思虑过度,应欲壑难填,恬淡虚无,喧嚣内守,肉体自持,遇事豁达,心胸开阔,不锱铢必较,不贪婪过度,坚持安静平和的心态。
3、预防脑萎缩要先了解病因
预防脑萎缩发病的关键是要弄清脑萎缩的发病原因,只有针对病因及早预防,才能尽早祛除致病因素,达到预防老年脑萎缩的目的。
4、预防脑萎缩应注意老人饮食
老年人预防脑萎缩还要注意饮食调整,日常要少荤多素,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宜油腻而富含营养,少食肥甘滋腻之品,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及含碘食物,留意营养平衡,禁酒戒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