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四味汤,是什么中药
四味汤主要有益气补血,润肠通便,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如果长期服用可以使皮肤细腻,头发顺柔。便是红润,所以建议患者可以适量使用四味汤调养身体。同时也要养成良好健康的作息习惯。不熬夜,戒烟戒酒,适量的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物。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金匮要略》中的名胶艾四物汤———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只有四味药物
四物汤究竟为何物呢?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陈国林教授,研究临床中医妇科学近40年,她说,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配伍后,可使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增加,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
材料: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
做法:在所有药材里先加入适量的酒,再加水煎煮即可。
tips:煮的时候用中等大小的饭碗装4碗水,煮到最后只剩一碗水的量就OK了。
用法:早晚空腹饮用,任何温度都可以,但是药材煮过之后最好不要放置隔夜再煮。
功效:补血调血,不仅能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还能使发质变得润泽。
不过,基本煮法煮出来的四物汤也许有不少女生喝不惯,因为完全是中药汤的感觉嘛!别沮丧,四物汤的煮法其实很灵活,想让它更好喝些,只要加料进去就行啦!
甜蜜煮法
煮四物汤时,把上好的红枣、枸杞大把地放下去,汤水绝对会变得甜蜜起来。当然,你也可以稍加些白糖或冰糖进去,不过为了保持身材,还是少放点糖为妙!
肉汤煮法
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洗净后装入过滤纱袋中,与去皮土鸡腿一只一起放入锅中,加水覆盖,先以大火烧至水滚,后改小火慢炖,煮至鸡肉熟透后起锅。
tips: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加排骨或鱼肉,这样炖出来的四物汤味道很好,又不会有很重的中药味。
加去皮鸡肉会比加排骨清淡。
煮到鸡肉熟透后,再加点素鸡或者豆腐皮下去,味道也很赞啊!
可以多买些鸡爪一起炖,这样汤里会有很多胶质,对皮肤很好哦!
小叮咛:
一般女生喝四物汤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喝了之后出现上火现象,就要向中医师请教,看看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用四物汤来药补。
四物汤必须在月经结束之后才能开始喝,经期喝有反作用!
1、功效:
(1)四物汤可调经止痛、养血疏筋。不少女性因月经来潮而无法正常工作,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
(2)四物汤还可滋润肌肤、防止老化。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服用的习惯,有助於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
(3)对亚健康人群,现在人常在办公室工作,少锻炼,压力大,气色差,气虚,易疲倦,四物汤都有较好的功效。
2、禁忌:
(1)生理期异常的女性禁喝四物汤。
生理期提前、经血颜色鲜红等,都是属于中医血热的徵兆,一般较不适用饮用四物汤。若经期出现胀痛或血块多,可能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或其他妇科疾病,应先找出问题所在。
(2)有热性体质的人禁喝四物汤。
平时容易口乾、嘴破、睡觉多梦、睡不好皮肤痒、易怒、喉咙痛的人,属热性体质,也不适合喝温补的四物汤。
(3)身体有发炎情况的人不宜喝四物汤。
比如眼睛充血或是感冒未愈等,不适合喝四物汤。因为四物汤会加速血液循环,反而会使发炎肿胀更剧烈。
四味汤是哪四味啊
四味汤是哪四味啊,四物汤是非常适合女性饮用的用的汤,经常喝四物汤可以帮助女性滋养身体,四物汤具有益气养血、调理经脉的功效,被称为补血圣药。下面来看看四味汤是哪四味啊。
四味汤是哪四味啊1四味汤料是哪种?
四味汤是由大黄、芒硝、甘遂、二丑组成,主治癫狂症,妊娠,气血大亏,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肺结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严重肝病忌服。
意见建议:在服用中药期间禁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禁忌烟酒,咖啡,浓茶等
四物汤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方剂,主要的药物组成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干地黄,具有补血调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女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疾病。
意见建议:针对描述的情况,建议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情而确定具体的用药剂量,另外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加强营养。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中药组成,是以补血调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被誉为「一切血病的总方」、「肝经调血之专剂」主要是滋补血气、活血化瘀、使经血排出畅通,也可改善手脚冰冷、使脸色红润等,在进补时可以加一些鸡肉、排骨一起炖煮。
月经少通常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如各种激素分泌异常或不排卵等;另外,可能是子宫内膜本身的原因,如子宫内膜结核引起内膜病变或人工流产,刮宫引起子宫内膜薄等等.
意见建议:当然,某些精神因素如过度紧张,劳累,抑郁等也可能引起月经不调或月经减少.建议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才可确定。
四物汤的禁忌有哪些
1、理期异常:生理期提前、经血颜色鲜红等,都是属于中医血热的徵兆,一般较不适用饮用四物汤。若经期出现胀痛或血块多,可能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或其他妇科疾病,应先找出问题所在。
2、热性体质:平时容易口乾、嘴破、睡觉多梦、睡不好皮肤痒、易怒、喉咙痛的人,属热性体质,也不适合喝温补的四物汤
3、正在发炎情况:比如眼睛充血或是感冒未愈等,不适合喝四物汤。因为四物汤会加速血液循环,反而会使发炎肿胀更剧烈。
4、肠胃功能较差:平常胃口不好,容易腹泻、胃涨的人,四物汤中的熟地黏腻不易吸收,白芍酸寒伤胃,加上当归滑肠,容易造成腹泻,应做调整。
5、此外,像是严重贫血或怀孕的人,使用四物汤前,最好先请教中医师。
四味汤是哪四味啊2四物汤的营养价值
四物汤是由四种中药材熬制而成,一种非常温和的补药,对于女性来说,经常服用可以有效的帮助活血化瘀,以及减少女性经期疼痛,有助于经血顺利排出,除此之外,四物汤中还能够有效的补充人体内的铁元素,减少日常贫血带来的不适的症状,可以说是四物汤不但能够疏通淤阻的经络,而且还能够延缓衰老。 四味汤是哪四位的功效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
功效: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别当归、川芎、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可根据不同体质症状采用加减方。具有补血养血、活血调经、增强抵抗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贫血、营血亏虚、血行不畅等症。
四物汤的做法
四物汤的标准配方为熟地黄12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8克四味药材组合而成,被誉为“妇科第一药方”。
1、把四味药在凉水里浸泡半个小时以上,把药物泡软,成分容易吸出来。
2、泡好后放到锅里大火烧开,水开了以后,把大火调小,熬制40-50分钟后就可以。
四物汤的服用方法
1、四物汤什么时候喝最好?原方中要求是空腹时饮,就实际应用中的反馈来看,空腹饮时,有些人会反应有头晕现像,尤其是早上,这其实不一定是四物汤引起的,因为大多数的MM们都有低血糖的问题,早上起床就空腹喝下一杯活血的东西,肯定会头晕,而且会加剧“饥饿感”。所以,不提倡早上空腹服用。
2、四物汤作为补剂饮用时,可以不拘时饮,也就是说饭前、饭后都可以服,饭后服要隔一小时以上。每饮也不必太多,100毫升足矣。中药贵在坚持,细水长流,尤其是补剂,非一日之功。
3、四物汤可选在经期结束后二、三日服用,因为这时身体已经彻底复员。经期未尽时服用,会加剧流血,导致经期延长。这也是为什么经期禁止服用四物汤的原因。
4、四物汤期间最好不要服用一些治疗类的药物,不论中药、西药,如需要服用,需停服四物汤,以免因药物的交叉引起一些身体不适。
5、经前一周也不要服用四物汤,因为经前一周身体内部的激素水平已经在发生变化,此时服用活血调经的四物汤,对于那些有经前期综合症的MM们来说,也是不合时宜的,比如有的.人发生头晕、恶心的现像。
6、有人担心四物汤的味道,其实四物汤并不难喝。反而它有一股纯中药的药香与甘甜。如实在不喜欢,可以加红糖、蜂蜜调服。亦可以煮时加适量甜叶菊,以增加甜度。
四味汤是哪四味啊3四物汤的标准配方
四物汤不仅是妇科养血调经的常用方,也是通治各种血病的基本方剂。四物汤最早出现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着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古书里所讲的四物汤配方是36克。到现在经历上千年,配方剂量一般不完全照搬古方,一起来看下四物汤的标准配方。
标准配方: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熟地12g。
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臣;白芍药养血柔肝和营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四味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
四物汤最主要的是以上四种药材,但是四物汤并不是说只有四种。因为不少女人喝不习惯浓重的中药味,在煮的时候可以加入红枣、枸杞、冰糖,还可以与鸡肉排骨和其他一起煮,这样能使四物汤更加美味。
四物汤怎么煮
四物汤怎么熬呢?把四味药在凉水里浸泡半个小时以上,把药物泡软,成分容易吸出来。泡好后放到锅里大火烧开。水开了以后,把大火调小。熬制40-50分钟熬好后,可以放些蜂蜜调和味道。
四物汤还有哪些做法?四物汤的现代配方及功效
1、补血、养血、活血化瘀。
配方:当归20g、川芎9g、白芍12g、熟地15g。
2、补肝、益肾。
配方: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5g、熟地20g。
3、女人养颜、延缓衰老。
配方:当归25g、川芎6g、白芍10g、熟地15g。
4、调经安胎(加味四物汤)。
配方:当归20g、川芎9g、白芍12g、熟地15g、益母草12g、黄芩10g、砂仁12g。加上益母草、黄芩及砂仁等,效果更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