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关节炎怎样针灸
腿关节炎的针灸疗法有很多,可以采用单纯针刺针刺加微波艾灸等综合治疗,可以使用中医推拿等传统疗法来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整体的状况来进行选取穴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
关节炎是老百姓对关节疾病的笼统说法,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痛风、肩周炎等疾病,常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关节肿胀等等,严重者关节僵直,无法活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关节炎属于痹症
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科副主任医师吴春节大夫告诉记者,中医把关节炎归于“痹症”范围。
“痹”音同“闭”,有阻塞不通的含义,“不通则痛”,所以会有关节疼痛、僵直、麻木等症状。从外因讲,关节炎是受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顺着经络,驻留在关节部位,造成气血痹阻而发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被凉风吹着了;被冷水冻着了;出汗之后不及时保暖;居住的地方潮湿阴暗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关节炎。
针灸讲究以巧取胜
西医讲究用药“以力取胜”,药力强过病菌;针灸则讲究用术,“以巧破千斤”。因此,针灸师轻扎几个看似和病灶相干或不相干的穴位,患者的病就好了。
治疗关节炎也一样。针灸师治疗的时候,会依据患者不同类型的“痹症”,选取不同的穴位。比如治疗膝部痛痹,患者膝关节疼痛剧烈,可以选取膝部的犊鼻、鹤顶,同时还可以选取肾俞、关元等配穴。犊鼻、鹤顶为局部取穴,肾俞、关元不在关节部位,中医叫远端取穴。其中关元穴,在脐下丹田的位置,中医认为它是人体真气、元气发生之地,经络之本。看似和膝部关节炎毫无关系,但针刺此穴可以振奋阳气,从而达到祛寒邪、强身体,从根本上治好关节炎。
可用中药外敷
吴大夫说:关节炎还可以采用艾灸、盐疗和拔罐等方法治疗,比如可以用热盐熨敷关节,方法是,将粗盐炒热后,用纱布包裹,敷在患病的关节,或在患病的关节部位来回推熨。关节炎也可以用拔罐的方法治疗,方法是用玻璃罐、竹罐或陶罐,将里面放入燃烧的纸条,或将点燃的火把在罐内燃烧后,把罐子扣在肌肉丰满的患病部位;还可以采用温热灸的方法,用艾草或蜡烛熏烤患病部位。
吴大夫介绍了一个外敷药毛巾治疗关节炎的方子:鸡血藤30克、附子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海风藤10克、生薏米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苍术10克、丝瓜络10克、牛膝10克。将上述中药煮沸后,将毛巾浸透中药,放在患处热敷,一日数次。此可以药祛除关节炎的病邪,效果也不错。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 ~ 1.0ml。
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膝关节炎艾灸位置
膝关节炎艾灸位置,很多人都有可能出现膝关节部位关节炎、关节疼痛等情况,那么民间有一种方法就是可以用艾灸来治疗,可以起到散寒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下面是膝关节炎艾灸位置。
膝关节炎艾灸位置1膝关节炎艾灸的部位一般选择鹤顶穴、内外膝眼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等穴位,疼的部位也可以进行艾灸。 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能够达到止痛的效果,除了艾灸以外,还可以使用药物或者采用理疗、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膝关节炎一般由退变引起,表现为怕冷、膝关节疼痛、局部肿胀等症状。
艾灸对于治疗寒湿阻络型的关节炎效果比较好,但是如果是其他类型的关节炎,单纯使用艾灸,效果是比较差的。所以说,对于膝关节炎,艾灸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膝关节炎这种疾病,我们可以通过艾灸膝眼穴,鹤顶穴,阴陵泉穴以及阳陵泉穴来进行调理,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不但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而且还可以加速炎症的消化吸收,可以使患者的身体尽快恢复。
在艾灸的时候,患者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最好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选择没有自制的小场所,否则那样不但不能够确保艾灸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耽误疾病的治疗,这就会对病情的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
虽然艾灸对于调理膝关节炎有一定的帮助,但它的效果也比较有限,所以发现自己有这种情况之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规范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这种药物能够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并且还能够改善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式。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使用关节镜进行治疗,以清理患者的关节腔,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发生了膝关节炎之后,千万不能耽误病情,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再根据具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治疗。在艾灸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疗效。
膝关节炎艾灸位置2艾灸治疗膝 关 节炎
膝关节就属于皮薄肉少的地方,多受寒邪影响;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是因肾气不足而受影响。艾灸阳气足,驱赶寒气效果好,在病痛处艾灸,疗效显著。而中医艾灸治疗膝关节痛也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论依据。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
除了痛点外,其他穴位可参考:
1、膝眼
【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艾灸参数】
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
2、阳陵泉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艾灸参数】
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
艾炷灸时间:5-7壮。
3、阴陵泉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艾灸参数】
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
艾炷灸时间:5-9壮。
除此之外,每天可以随时随地的用双手拍、搓、或者敲打自己的大腿正面。因为脾经、胃经2条经络从这里穿行而过,脾胃是多气多血之经络。敲打大腿正面,脾胃经的血流量会增加,流速会加快。另外,还可以适当补钙、运动。
膝关节炎艾灸位置31、膝关节疼痛取阿是穴
阿是穴,据说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一个古代的郎中由于医术不高,找不到穴位,用手在病人患处周围摸索时,由于碰到的痛点,病人大叫“啊啊啊,是是是,是这里”,这郎中就在这里针灸,结果病竟然好了,由此而得名“阿是穴”。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 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在膝关节痛的问题上,我们先按压找到痛点“阿是穴”,针对这“阿是穴”施灸,能够快速缓解疼痛。
2、膝关节疼痛取犊鼻穴
犊鼻穴在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一个穴位。犊鼻穴在哪儿呢?我们膝盖下面内外两侧都有一个窝儿,外侧的窝儿就是犊鼻穴。
“犊鼻”怎么解释呢?“犊”是指牛犊,“犊鼻”就是指小牛犊的鼻子,大家可以看看膝盖的那两个窝像不像个小牛犊的鼻子。《会元针灸经》说:“犊鼻者是两膝眼如牛犊之鼻状,故名犊鼻。”
对于膝关节炎,犊鼻穴是个很有效的穴位。犊鼻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因为关节炎本身就是慢性疾病,而人的膝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退化,犊鼻穴正好位于膝盖下面,经常按摩和艾灸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膝盖老化,对于固护关节和下肢都有益处。
中医有句话叫“关节积水犊鼻求”,这个穴最善于治疗膝盖上的病。比如说,平时跑步、爬山导致膝盖受损、疼痛啊,膝关节积水啊,风湿性膝关节病啊,长时间久坐膝盖疼啊,都可以通过艾灸犊鼻穴来解决。
3、膝关节疼痛取内膝眼穴
内膝眼穴属于经外奇穴,有活血通络、疏利关节的功效,缓解治疗膝痛、腓肠肌痉挛、髌骨软化症、下肢麻木等作用。
在唐代孙思邈撰写的《千金要方》中对膝眼穴位置就有这样的描述:“膝眼,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
膝眼穴主要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疼痛等腿部疾病。取该穴时应当屈膝,在膝关节髌韧带两侧松软的凹陷处,内侧的称内膝眼,外侧的称外膝眼。艾灸治疗膝关节炎时选取膝眼穴,能够刺激局部经络,激发人体自身阳气,从而达到调和气血、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祛风止痛的目的,可以用于治疗膝关节周围的疾病。
中医妙招调理关节炎?
答:可用500克食盐,放锅中小火慢炒,等到水汽散尽,再加葱须、生姜各15克,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盐的药性属温热,具有消炎清热的作用,能储存热量,热敷可以加速患处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通畅气血,通则不痛。这在中医理论中叫作“热熨”。此外,食用葱、姜具有通经脉和散寒的作用,也能起到祛风祛湿的作用,对轻微受风寒的患者尤其有效。
相信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强健的筋骨,这是身体保持 健康 的重要条件之一。想要实现这一愿望并不难,可以让阳陵泉穴来帮你。这是一个位于腿部的一个穴位,属足少阳胆经。可能很多人对于阳陵泉穴不熟悉,但是看完功效你可能就忘不了它。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说“筋急,阳陵泉主之”,阳陵泉穴作为胆经的合穴,这里的经气非常旺盛,能够通上达下,作用十分强大。所以按摩阳陵泉穴,能够舒展筋骨,治疗与胆相关的疾病。对于关节炎、腰椎问题、黄疸以及胆囊炎等,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两只手的大拇指分别放在阳陵泉穴上,然后用稍大的力度按摩3分钟左右即可。日常按摩阳陵泉穴,能够预防老寒腿、膝盖关节炎等问题。
虽然针灸和艾灸阳陵泉的效果更明显,但是最好寻找资深中医来施灸,不建议非专业人士操作,否则可能会出现危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