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按摩哪个位置可以缓解
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按摩哪个位置都不能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需要立即使用抗炎止痛的药物来缓解,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选择按摩,血海穴,风市穴,阳陵泉穴,外关穴,手三里穴,合谷穴等穴位,能够缓解痛风的症状。
1、冰敷患处
痛风一旦发作,关节不仅会肿胀,而且还会有疼痛和发热的症状,会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下,应该要采用冰敷的方式来缓解,可以用冰袋,也可以用湿冷的毛巾敷在患处,要连续敷20分钟以上,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
2、抬高患肢
如果痛风发作,疼痛难忍,患者可以考虑把患肢太高,让患处的位置高于心脏,这样能够防止静脉血流淤滞,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而且这样做也能够缓解水肿症状。一般来说痛风的疼痛部位都发生在下肢,以脚趾的部位为主,之后只要把脚部抬高就可以了。
3、适当的泡脚
痛风患者也可以通过适当泡脚的方式来缓解疼痛,晚上临睡之前准备一盆热水用来泡脚,每次至少泡20分钟,痛的症状能够大大的缓解,而且这种方法也能够让腿部的尿酸结晶溶解,快速的排出体外。
4、患处保持不动
痛风一旦发作,疼痛症状出现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保持患处禁止,这样的话能够缓解疼痛。如果说来回的走动或者按摩,疼痛的症状有可能会加剧。
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组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是其病变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根据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种类型。原发性痛风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为30~50岁,约95%为男性,5%女性常为绝经期后发病。继发性痛风除因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继发性痛风起病缓
以外,可以看看 《渝浓绛嗏》 ,以减少尿酸的形成并有利于尿酸的排出。多起病较急
(1)合理饮食,控制食量,保持理想的体重。 (2)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比例,比如米饭、面食等,有利于促
进尿酸的排出。 (3)按每公斤体重1克的比例摄入蛋白质,蛋白质的提供者以蛋奶为主,肉类应煮沸后去汤食用。
痛风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剧烈,伴有关节发热肿胀,严重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的症状。
通常很多人在急性痛风发作时都会想到利用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可以迅速大幅度的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作用,但是在秋水仙碱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控制合适的用量,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此外,一些比较常见的止痛药也可以缓解痛风引起的胀痛,但是使用这类药物我们不仅要掌握药物合适的用量,还要注意和研究其药性,以及分别具有哪些副作用,会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等等。
生活中其实还要其他可以快速消炎镇痛的小妙方,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1、冷敷法
中医外敷疗法通过使患处关节迅速降温冷却,使血管收缩,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所以一般都是采用中药冷敷、冷光的方式,要将患肢尽量抬高,隔着衣物对患处进行冷敷,没有中药冷敷条件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冰袋进行。急性期切不可使用热敷,会导致患处疼痛加剧。
2、按摩法
按摩身体穴位有助于缓解关节肿胀,舒经活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在痛风发作时可以快速减轻疼痛症状。可以选择按摩内关穴或三阴穴来减轻疼痛感,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在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三阴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手指横放约四指的距离。
3、泻盐法
泻盐又叫硫酸镁,具有镇静、抗痉挛、消炎去肿的作用。痛风发作的时候患者可以把脚放进伴有泻盐的水中浸泡20-30分钟,能够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尿酸排出体外。
除了这三个小妙方之外,痛风患者平时还需要大量喝水,促进体内血尿酸的正常排泄,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消炎止痛,改善尿酸代谢的效果。
在古代甚至以白虎历节来形容它带来的折磨,一向被称为痛中之首、痛中之最和痛中之极。
而且更可怕的是,它的每次发作 往往会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使得许多患者都因难以忍受而不停地以头撞墙,最后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面对着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我们有没有办法能够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过某些手段来快速地进行缓解呢?
为了缓解大家的痛苦,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能有效缓解痛风所带来的折磨的穴位。
丨筑宾穴
痛风急性发作时用大拇指按压或者以刮痧板刮拭筑宾穴,可清热排毒,活血化瘀,利湿通络,祛痰止痛。
丨丰隆穴
按摩该穴位,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
丨足三里
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是多气多血之经,痛风患者往往表现为气血不足,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疼痛。
丨解溪穴
这个穴位在脚裸附近,对于由“湿邪”所致的痛风有缓解作用。
丨血海
治疗痛风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治好血症问题,痛风自然会消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穴位只能在痛风发作前或者痛风发作时做预防缓解之用,要消除痛风,主要还是以注意饮食、控制尿酸为主。
策划 康桥
文案 思思
医学审核辛凯
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主任医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