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春季阴虚体质怎么办

时间: 阅读:13299

春季阴虚体质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04-04 08:09:14

阴虚体质的人一般要注意的,养生原则是药补阴,清热滋养肝肾的,特别是女生更要注意肝和肾的调理食物宜选择一般性,调补食品比较好,比如说鸡肉鸡蛋瘦猪肉,红枣,也可以改善用来的其实还可以,充分激励在春天的季节可以多吃一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鱼类等清淡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28 09:09:11

  • 冉冉云
    回复
    2023-08-28 09:09:11

    您好,这位朋友,我来帮您解答下~~
    阴虚体质多为瘦小或者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者偏油、肤色赤、面部偏红或颧红,常有燥热感,目干涩、视物昏花,不耐夏热,大便偏干或秘结,小便短黄。
    阴虚体质的人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辣椒、葱、生姜、蒜、酒、狗肉、羊肉等。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还可常食用百合粥、山药粥。阴虚体质的人春季容易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引起失眠、痤疮、口臭等,所以春天不宜进食温补之品。对他们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上是我的建议,供您参考哦,祝您健康~~~

  • 景天
    回复
    2023-08-28 09:09:11

    夏天来啦!草莓啊、桑葚啊、樱桃啊、西瓜啊都要陆续上市了。是不是又该掀起一轮“寒凉伤中阳”和“VC缺乏咋办”的争论?水果该不该吃,如何吃更健康?

    暑热暑湿

    从中医的理论来看,夏至前气候热多于湿,尤其在北方,日晒强烈,但空气里的湿度相对不大。所以这时候人们容易觉得既热又燥,频频出汗丢失津液,很多微量元素代谢的也比较快,所以这时候很多体内有热,爱上火的朋友,就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想吃些水果,滋阴清热,而此时恰好草莓、桑葚、樱桃、枇杷陆续上市。

    等到了三伏天的时候,天地交蒸,湿热之气最盛,很多人一边哗哗冒汗,一边被湿气困顿,所以此时清热利尿的天然白虎汤——西瓜就应季而生了,不夸张的说,很多朋友都是抱着西瓜过夏天的。

    既然大自然顺应季节,给我们提供了鲜美的水果,就说明我们可以吃,关键是要“食之有度,食之有道”,这样才能既补益身体,又愉悦心神。


    古人教你咋吃水果

    桑葚

    西枝草堂西复西

    山回谷转路多迷
    蜜蜂出户樱桃发

    桑葚连村布谷啼

    《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桑葚:甘平。滋肝肾,充血液。以小满前熟透色黑而味纯甘者良。”所以,古人不太担心过食水果伤中阳的问题,因为首先没有冰箱,其次都吃应季的,过季了也就没有了,想吃新鲜的就得等明年。

    聪明的古人还会把桑葚熬成膏,用瓷器罐儿装好保存,每日白汤调服一匙。“老年服之,长精神,健步履,息虚风,靖虚火……久久服之,须发不白。”

    你看看,吃得多么讲究!这才是真正的食之有道,那些抱着果盆儿,一吃吃一斤的童鞋们,你们是不是也太接地气了。

    樱桃

    谷雨如丝复似尘

    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

    未许飞花减却春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樱桃富含微量元素,尤其铁元素含量高,所以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推荐美食。

    从中医记载来看,樱桃是属于不能多吃的水果。比如《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樱桃,甘热,温中。不宜多食,诸病皆忌,小儿远之,酸者尤甚。青蔗浆,能解其热。”其它书籍也都说樱桃,“多食有所损”。

    但是,在孙思邈那个年代,认为“樱桃可多食,令人好颜色”,大侠认为这种记载出入,也许是因为到了清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肥甘厚味的食物助生内热,所以樱桃成了不要多食的水果;而唐代的时候,四肢劳作,营养不良的人还占绝大多数,所以多吃一点或许也无妨?

    作为咱们现代人,最好也少吃点,因为糖分含量高的水果,吃多了确实容易生热。去年还有新闻报道,有人因误食樱桃核儿而中毒了,所以大家要留心这方面的问题。

    枇杷

    梦破枇杷香满袂

    应唤我,驻行鞯

    王氏之门

    枇杷花正开

    枇杷是南方水果,但如今航空物流发达,咱北方老百姓也能尝鲜了,人人都能享受贵妃级待遇。

    一说到枇杷,就会想起枇杷露止咳糖浆。《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枇杷,甘平。润肺,涤热生津。以大而纯甘独核者良。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泻者忌之。”

    所以枇杷非常适合风热犯肺导致咳嗽的人食用,而对于本身脾胃虚弱,或者痰湿体质的人,则要少吃。

    此外,枇杷一身都是宝,枇杷花疏风止咳,通鼻窍;枇杷叶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肺热痰嗽、阴虚劳嗽。自古都是医家常用之药。

    吃水果的

    大原则

    首先,无论何时,蔬菜、水果都不能代替主食的作用,人活着仍需要五谷提供足够的能量用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其次,我们要看自己属于什么体质,然后再决定什么样的食物摄入方案更适合自己。一般脾胃虚寒的人是要少吃水果的,而体质偏热的人,如阴虚、体质强壮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水果。

    但是不管哪类体质,最好都不要吃冰镇的,因为春夏之交,阳气仍在升发,还未到长极的火热状态,不要过早让寒凉直中脏腑,伤了中阳。大家在过嘴瘾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脏腑的感受。

    最后,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不应该去强迫自己每天必须摄入主食多少,蔬菜、水果、蛋白质、脂肪各多少,哪怕你是体质偏颇的人,都不建议把吃姜或吃水果当成个任务去完成,强迫自己定时、定量。

    不刻意,顺其自然最好,因为痰湿体质的人肯定不爱把多喝水、多吃水果当成爱好,而阴虚体质的人也决不会少喝水、少吃水果的。

  • 龙葵
    回复
    2023-08-28 08:08:01

    阴虚体质谷雨饮食小贴士 适宜:银耳、百合、猪肉、鸭肉、枸杞、苹果、梨、香蕉、马蹄 谷雨时节天气变化较大,总体气温上升,北方早晚温差大,干燥多风,南方阴雨多,湿热重。温度上升快时,阴虚体质容易浑身发热、心浮气躁、失眠、睡觉时腿脚伸出被外(易感冒)等状况,多吃海带、鸭肉、梨、火龙果、香蕉、木耳、苦菊、莲子、西红柿、生地黄(煮粥)、蜂蜜等。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春夏之交,脾气旺盛,养肾以柔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适当增加一些:猪肉、小米、茼蒿、胡萝卜、豆浆等食物。另外,各种时令青菜、野菜(小白菜、菠菜、香椿、水芹菜、马兰头)趁机尝鲜,散肝热,理郁气。 少吃:辣椒、胡椒、葱、过甜、过咸 防止过食温热香燥之物伤阴,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葱及过甜、过咸食物宜少吃。更不可食用油炸、烧烤、火锅一类辛温助热的食物。一定要注意保护脾胃,暴饮暴食、过食寒凉更加不利脾胃。如除了阴虚的干燥症状,还有阳虚的寒凉症状,就不要吃太多寒凉、水果和生吃蔬菜。 忌吃:血、生葵、大蒜、黄花菜、鸟兽五脏、小蒜、陈葅(酱菜) 谷雨和清明同属于辰月,孙真人曰:“是月勿杀生以顺天道。勿食百草心、黄花菜”。百草心芽生发性强,也属于发物,吃了恐怕引动疾病,老年人或多病的人尤其不宜。《千金方》曰:“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饮深泉”。《法天生意》“勿食大蒜,亦不可常食,夺气力,损心力”。《云笈七签》“勿食陈葅,令人发疮毒热病。勿食驴马肉,勿食獐鹿肉,令人神魂不安”。《月令忌》曰:“勿食血并脾,季月土旺在脾,恐死气投入故耳”。 阴虚体质谷雨运动小贴士:户外活动、按摩 春末夏初对阴虚质而言是运动最佳时节,炎热和寒冷的冬夏两季都不适合阴虚质做太多运动。应遵循“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找个湖畔园林做些户外活动,以养阳强体。晨练不仅指户外的全身运动,在醒来后,搓热双手,做简单的面部按摩,叩齿,拉耳、拉伸一下四肢等也是非常必要的晨练。因为经过一晚的酣睡,在春季的早晨正是阳气生发之时,简单的按摩会帮助火气的消散。长期坚持会有耳聪目明,面色红润的效果。 阴虚体质谷雨起居小贴士:早睡觉、先睡心、后睡眼 阴虚改善体质最重要一点即早睡觉。养好肝血才能改善干燥、烦热的困扰。睡时至少要穿半袖的睡衣保护肩膀不受凉。谷雨时节易困乏,要专心睡眠,即“先睡心、后睡眼”。睡前半小时应使情志平稳,心思宁静,摒弃一切杂念。睡前要洗面、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人体有66个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在足部交错汇集,所以用比体温高(40~45摄氏度)的热水洗脚,如同用艾条熏灸穴位一样,能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 阴虚体质谷雨情绪小贴士:有条不紊、移情易性 焦虑不安导致伤阴,越伤阴越容易焦虑上火,形成恶性循环。移情易性是变易人情志的方法。移情,即排遣情思,改变情绪的指向性;易性,即改易心志,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的习惯。《临证指南医案卷六》华岫云按:“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阴虚体质谷雨茶饮小贴士:绿桔茶 绿茶6克,桔梗(药店,大型超市有售)6克,疏风清热,预防风热犯肺,对咽痛、咳嗽、声音嘶哑,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口渴喝水不解渴怎么回事

女人肾虚怎么办,要注意什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