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半岁宝宝阴虚怎么办

时间: 阅读:1995

半岁宝宝阴虚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4-02 17:37:25

根据描述的情况,宝宝出现阴虚,这种情况常常都是由于汗多或者着凉而引起的阴虚症状,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来进行进补,比如可以用辅食上吃一些黑木耳,银耳,桑葚枸杞这样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进行调理,日常一定要注意环境,或者季节性的,不要让孩子着凉,注意保暖。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09-29 07:07:03

    小儿体虚出汗怎么办

      小儿体虚出汗怎么办,我们知道小儿的身体是比较弱的,所以不同的体质对于身体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体虚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需要治疗的方式不同,以下分享小儿体虚出汗怎么办。

      小儿体虚出汗怎么办1

       儿体虚出汗推荐食疗方:

      1、取山药材10克,百合6克,莲子6克,大米适量,煮粥食用。

      2、取小麦12克,莲子6克,大红枣6克,桂圆肉6克,甘草3克,水煎。喝汤,吃枣与噶桂圆肉。

      3、取山药15克,板栗20克,大枣5克, 猪肉50克,炖汤调味后,喝汤,吃栗子,大枣与猪肉。每日一次,连服15日。

      如果小儿在清醒或活动的时候出汗不算多,可一睡觉就会大汗很多,尤其是头部出汗更多,头发象水洗过似的,枕巾也湿漉漉的。这种情况属于虚汗中的盗汗。盗汗多是阴虚所致。盗汗的宝宝除睡觉时出汗外,还会表现为手脚心热,口干易渴。盗汗以滋阴降火为主要治疗。

       推荐食疗方:

      1、取沙参4克,黄精6克,麦冬3克,小麦仁10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共炖15分钟,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2、取百合15克,银耳10克,小麦仁15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后,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止汗药膳:

       (1) 黑豆浮小麦饮

      【材料】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功效】祛风敛汗。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2) 小麦山药汤

      【材料】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气敛汗。

       (3) 浮小麦饮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小儿体虚出汗怎么办2

       小孩出汗是生理性盗汗

      小孩子爱出汗现象在中国中医学上称为“盗汗”,而盗汗也分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绝大多数的孩子出汗都是因为生理性的盗汗,这种生理性的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同时对于小孩子在夏天睡觉的时候出汗多就更正常,婴幼儿刚入睡时,头颈部出汗,熟睡后汗就减少;宝宝游戏、跑跳后出汗多,一般情况很好;冬天宝宝衣服穿得过多,晚上被子盖得太厚,加上室内空调温度过高,使得宝宝过热而出汗多。有的宝宝出汗仅限于头部、额部,俗称“蒸笼头”,亦是生理性出汗,父母不必担心。

      可能很多父母会分不清楚小孩子出汗到底是生理性的盗汗还是病理性的盗汗,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如果孩子不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感冒及食欲减退的情况就无需治疗。随着孩子的年龄大了,也不那么好动了,自然而然晚上爱出汗的现象会缓解。目前医学临床上还有一种现象出现就是爱吃各种零食的小孩子普遍出汗更多,因为零食的能量非常大,同时小孩子要是平时经常喝鸡汤,骨头汤或排骨汤也会导致汗量的增加。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9-29 07:07:03

    孩子阴虚吃什么食物好
    白色的食物最好,中医里白对的是肥,白菜膀子就很好,萝卜,菜花等,自己想一下。

    五脏对应的食物颜色是: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色:绿 红 黄 白 黑色

    孩子身体虚,吃什么补最好
    如果头部多汗或夜间多汗伴有枕秃、方颅、夜啼等,可能是缺钙。

    如果全身性出汗较多,但无其他症状,可能有家族倾向。

    出汗是身体内的一种神经反射表现,宝宝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中生理代谢旺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很健全,所以出汗多,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这种生理性多汗的宝宝,在以下情况时会出汗更明显,如夏天、宝宝衣服穿的太多或过紧、宝宝活动时、吃热的食物、精神紧张或恐惧时。

    如果您的宝宝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即属于生理性多汗,这样的宝宝出汗多,不是宝宝的体质虚,家长不必担心,无需服特别药物。

    对策:对多汗的宝宝,家长需要细心护理,具体包括:

    (1)应该让宝宝多饮水;

    (2)要在生活中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如衣服穿得宽松一些,被褥不要太厚;

    (3)给宝宝勤换衣服、多洗澡和保证宝宝的皮肤清洁等;

    (4)重视教育,不能溺爱,这些不仅对宝宝的心智培养有益,也能加速宝宝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健全。

    另外,宝宝长期的多汗,会从汗中丢失了锌元素,需要有意识增加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肉、肝、豆和花生等,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锌元素。如果宝宝出现厌食、体重和身高增加缓慢等情况,则要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含锌元素的药物治疗,一般葡萄糖酸锌副作用小,宝宝更容易接受。注意钙剂会阻止锌剂在肠道的吸收;许多宝宝在预防性服各种钙剂,锌剂要避免与钙剂同服。
    4岁的儿童阴虚火旺吃什么好
    四岁的孩子 自己就可以回复,晚上不要熬夜,不要挑食就好
    小孩身体虚弱吃什么好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脾胃虚的小儿特别容易患感冒,表现为面色萎黄,鼻梁有“青筋”,身体瘦小,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常有腹泻。食疗可以健脾胃。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1.萝卜饼:白萝卜250克,面粉250克,瘦猪肉100克。将肉与萝卜剁碎成馅,加葱、姜、盐、味精等,做成馅饼,蒸熟或煎熟食用。治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之症。2.山楂萝卜排骨汤:山楂50克,白萝卜150克,排骨100克。先将排骨煮熟,再入山楂、萝卜同煮至熟即成。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者。3.里脊肉粥:猪里脊100克,粳米100克,食盐、香油、味精适量。先将里脊肉切碎,与米煮粥,粥成后加调料即成。能益胃助食。4.花生仁粥:花生仁4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也可加山药30克或百合15克,煮粥。能健脾开胃。5.莲子粥:莲子肉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益胃健脾之效。6.山药饼:山药200克,鸡内金50克,共研细粉,加水做成同等大小饼20个,烘熟,每次1 个,每日2次。能消食健脾。适用于脾虚食少者。 ***小儿健脾去溼食疗方:健脾的食物有: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小米、莲子、苋实、猪肚、鸭、鹌鹑。 去溼的食物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1、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2、苋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小儿厌食食疗一、梨粥梨味甘,微酸,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之功,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并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C等成分。梨与粳米同用,可增强清热、生津养胃之功效。主治小儿胃津不足引起的病症,还可调治烦热、口干、舌苔少、大便燥结等症。原料:鲜梨3个,粳米100克。制作:将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30分钟,捞出梨块,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按常规煮成粥食用。梨也可不去核,但要去籽,因为梨核营养和治疗功效也很强。 二、葡萄汁葡萄味甘、微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鲜者还可生津液。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苹果酸、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钙、钾、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P等。葡萄汁发育迟缓并厌食者。此症状的患儿比同龄明显瘦小,面色萎黄,头发稀少。此汁饮用要求不严格,最好一天右两天饮用1~2次,而且要长期服用,方法收效。原料:鲜葡萄若干。制作:将葡萄洗净,晾开去掉浮水,用干净纱布包好绞挤出汁饮用。 三、西红柿汁西红柿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效,并含有糖类、酸类、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

  • 紫苏
    回复
    2023-09-29 07:07:03

      导语:宝宝内热体质怎么调理呢?相信很多家长并不了解,今天我就给各位家长整理了有关小儿阴虚体质的一些相关知识,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学习下吧。

       小儿阴虚体质怎样调理

      配方:生地6克、薏苡仁9克、石斛6克、沙参6克、麦冬6克、山药6克、莲子肉6克。

      用法:熬水40分钟,每天喝两小杯。

      叮嘱:这道药是甜的,味道很好,滋阴的效果非常棒,如果孩子有阴虚症状,喝一喝就能够调养过来。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这个药给孩子喝五六天就可以了,过一段时间如果他还有阴虚的症状,那就再喝一个星期。另外,也可以把莲藕、荸荠,白梨或雪梨熬成水,让孩子当饮料喝,滋阴的效果也不错。

       小儿阴虚体质的症状

      1、孩子如果脾阴不足了,嘴唇会很红。简单的说,孩子的阴虚体质都是吃肉吃出来的。舌头是脾胃功能的反应,脾阴不足,说明孩子体内有热,所以孩子舌头红,嘴唇也红。因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2、阴虚的孩子眼袋也大,为什么呢?脾对应的位置是下眼睑,脾阴不足了,孩子的下眼袋往往会肿、发红。阴虚的孩子会大便干燥或大便不成形,还会盗汗,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3、此外,阴虚的孩子胃口还特别好,但是一吃东西肚子就胀,这是胃强脾弱,也是脾阴不足的表现。

      4、脾阴不足的孩子,往往好动,因为他们体内的'热太多了,所以控制不住自己。这种孩子还有一个特点,风一吹就感冒,不断感冒,一感冒嗓子就肿,为什么?因为脾受伤了,脾虚;食滞在这里面,又阴虚,所以会化生出热,热又全往上返,结果一感冒嗓子就肿了。

      5、阴虚体质甚至可能改变孩子的性情,因为阴虚的孩子爱心烦,往往没有耐性坐下来,没有耐性看书,没有耐性坚持去做一件事,很难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个性情上 的改变是对孩子最大的危害。所以我一直强调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阴虚体质,但是很多家长直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小儿阴虚体质吃什么好

      

      有生津、润燥、清热的作用,对肺阴虚,或热病后阴伤者最宜。《本草通玄》:“熟者滋五脏之阴”。《重庆堂随笔》:“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

       银耳

      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银耳含有丰富的胶质、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银耳多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民间最常用的清补食品,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最为适宜。

       桑椹

      有滋阴补血之功,最能补肝肾之阴。《本草述》:“乌椹益阴气便益阴血”。《本草经疏》:“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还说“消渴由于内热,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脏皆属阴,益阴故利五脏。”尤其是肝肾阴虚体质之人出现消渴、目暗、耳鸣者,食之最宜。

       枸杞子

      有滋阴益寿之功,尤其是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是肺阴虚的结核病盗汗、虚劳咳嗽,糖尿病的阴虚消渴等,食之更佳。

      小儿阴虚体质怎么调理呢?文中我已经给大家整理了有关小儿阴虚体质的相关资料,如果你家里的小宝宝有阴虚体质的症状与表现,那么就可以按照文中的调理方法进行调养哦。

  • 龙葵
    回复
    2023-09-29 06:06:53

    宝宝由于作息习惯不好或者饮食习惯不好等因素可能会出现阴虚的现象,想必爸爸妈妈都想让宝宝健健康康地成长,所以对于爸爸妈妈来说,了解宝宝阴虚会有那些表现是很重要的,了解了后更加有利于对宝宝是否阴虚的判断和及时治疗。那么,今天就来聊聊宝宝阴虚的表现有哪些?首先,宝宝阴虚可能会表现出眼袋很大,嘴唇会很红。很多孩子阴虚都是因为吃了太多的肉,舌头可以反映出脾胃情况,孩子有内热、脾阴不足,所以说容易舌头、嘴唇红。下眼睑对应的器官是脾,脾阴不足就会导致眼袋大且发红。其次,宝宝阴虚可能会表现出容易感冒,并且感冒后嗓子容易肿。因为阴虚的孩子体内的热很多,脾脏很虚弱,食滞又导致阴虚,一感冒就会生出更多的热,而这些热往往只能往上升,就会导致喉咙肿。所以说阴虚的孩子一感冒就容易喉咙肿。建议多给阴虚的宝宝吃蔬菜。最后,宝宝阴虚还有可能表现出耐心很差,因为阴虚的孩子内热很多,心性浮躁,往往没有耐心坐下来好好地完成一件事情。除此之外,阴虚的宝宝还有可能会大便干燥或者不成型,经常盗汗,晚上睡眠不好。

宝宝阴虚体质又瘦又小怎么办

五个月宝宝阴虚内热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