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小肠疝气中药怎么治

时间: 阅读:10232

小肠疝气中药怎么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4-02 18:39:38

指导意见:
中药疗法,橘核丸能够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可以进行相关治疗。婴幼儿1岁之内可以进行观察,选择用疝带治疗。如果病情不太严重,用这种方法,90%的婴幼儿可以获得治愈,避免手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3-09-30 07:07:04

    温肾扶阳汤

    附子12克,肉桂10克,小茴香12克,吴茱萸12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干姜12克,良姜12克,当归12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细辛6克,通草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适用于阳气不足气机阻滞之少腹急痛之证。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00~300毫升,分3~4次温服,每日1剂。

    温经止痛汤

    乌药l5克,吴茱萸12克,姜黄12克,郁金12克,木香15克,小茴香10克,青皮12克,炒良姜12克,槟榔15克,元胡12克,川楝子l5克,荔枝核12克,橘核12克,王不留行12克,柴胡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蛰虫丸、夏枯草丸口服。适用于小肠疝气为主之寒凝气滞证。

    食疗方

    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疗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用茴香15克,先煎后取其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两次食之。有行气止痛功效。适用小肠疝气治疗。

    小茴香9克和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两次,治疗疝气病,有温中散寒功效。

    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宝宝疝气怎么预防

    1、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他哭闹,而是让宝宝笑口常开。

    2、在饮食上要注意适量、适用,防止宝宝便秘。

    3、注意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变化,给宝宝加衣服,减衣服要及时适度,避免感冒着凉。

    4、孩子得了疝气之后,如果还不到6个月,可以暂时在家观察,不用做手术,但是如果情况有加重或是孩子已经半岁多了,就需要及时到医院采取治疗。

    5、在治疗之后,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复发,在运动和饮食方面都要注意,根据医生的嘱咐做好防护。

  • 离亭燕
    回复
    2023-09-30 07:07:04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疝气怎么治疗最好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疝气的治疗方法吧。

       疝气最佳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

      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

      1、胶布粘贴法:

      取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人腰围6-10厘米的医用胶布,一端前约5厘米剪成舌头样,另一段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插入。插入后,贴有胶布的腰背部可内垫 纱布,粘贴时必须适度贴紧,并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外围可加弹性带松紧带,防止胶布滑脱。由于胶布粘 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

      2、弹性腹带法:

      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白天佩带弹性腹带,睡觉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这方法操作较简便,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

       疝气最佳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逾2岁但脐疝仍未自愈得患儿,应手术治疗。

      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果没有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 切除疝囊,在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疝气最佳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1、母丁香适量。

      用法: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

      用法1: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固定,2天换药一次。一般4~6次见效。敷药同时,要积消除容易引起腹压增高的致病因素。

      用法2:取2份,分贴于两足心及肚脐,上盖棉花,以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

      2、升麻3克,黄芪15克,大枣15克。用法:水煎服。

      3、黄芪15克,升麻3克,桂圆肉10克,人参4克党参15克,炙甘草2克。用法:水煎服。

      4、伴小茴10克。活鲫鱼60~90克2尾,用法:或蒸或煎汤均可,不放盐,每日1次,连服5~6次。

      5、荔枝核5个,桔核10克,大小茴香各3克。用法:上述药材一起研成粉末,每用红糖开水调服6克,每日2次。

      疝气的常见类型

      一、小儿脐疝

      发病原理:小儿脐疝属先天性疝,发病原因是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未闭;或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疤痕组织薄弱。在婴儿用力、啼哭、咳嗽或便秘等腹压骤增的情况下,内脏可从脐部突出而形成脐疝。

      症状表现:脐部可见一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安静时肿块消失,当用力时肿物出现;以手轻压可使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并可听见咕噜水声,亦可摸到未闭的脐环

      二、小肠疝气

      发病原理:小肠疝气多为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内斜肌下缘高位和后天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炎症、感染和慢性疾病导致腹内压力增高造成的。

      症状表现:腹股沟区有可复性肿块,患者站立、行走、跑步、剧咳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按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偶有局部胀痛和牵涉痛,随着病程发展,肿块逐渐增大,引起嵌顿疝。

      三、腹股沟疝气

      发病原理: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处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气。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

      症状表现:与小肠疝气症状类似

      四、切口疝气

      发病原理:切口疝气病是发生于手术切口部位的疝,一般见于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腹部的纵行手术切口区。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后,如果腹壁局部组织出现缺损,腹内器官组织可突出到正常腹膜壁层平面以外,称为腹壁切口疝。

      症状表现:腹壁切口处出现肿块,这种肿块最初具有可复性,即患者站立或者运动时肿块会出现。

      预防疝气的方法

      1、平衡饮食

      平时应做到?三多一少?,多吃含粗纤维的新鲜蔬菜,多吃粗粮和水果,少吃油腻厚味的肉类。

      2、适量运动

      弯腰及躯体屈伸等运动可增强腹壁肌肉强度,减少小肠疝气的发生。

      3、勿提重物

      因为提扛重物的瞬间腹内压力亦会急剧上升,导致疝气的发生。

      4、避免吸烟

      长期大量吸烟引起的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腹内压力明显升高。

      5、保持小便通畅

      在6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以上男性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建议老年男性睡前一般不喝水,同时忌憋尿、忌酗酒、忌辛辣等,因为这些都可使前列腺充血而导致增生。

    更多疝气的相关知识:

    1. 小儿疝气的治疗偏方

    2. 疝气的治疗偏方

    3. 疝气如何治疗

    4. 疝气的治疗偏方有哪些

    5. 疝气怎样治疗

    6. 治疗疝气有哪些民间药方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9-30 07:07:04

    一、药物治疗
    中药橘核丸可以有效缓解疝气造成的腹胀和腹痛及便秘等症状,从而使患者的疝气能够得以减轻,所不足之处是无法对疝气的脱出加以控制。疝气内消丸和补中益气丸具有减轻疝气所造成的坠胀感和减少疝气发作的作用。
    二、手术治疗
    1、疝修补术:疝修补术主要是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但是使用该手术治疗后,患者往往会抱怨有长期疼痛感。
    2、疝补片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主要是使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将缺损修补处理。该手术方法具有时间短、疼痛度低、复原速度快等优点。
    3、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是在腔镜辅助的基础上完成疝补片修补术,是一种新型的疝气治疗手术,完全在腹膜外进行,不接触腹腔脏器,具有创口小、不易感染的优点。

  • 空青
    回复
    2023-09-30 06:06:54

    疝是由于腹壁肌薄,肠子突出引起,一般分为腹股沟的直疝和斜疝。疝发生了嵌顿,一般要施行手术。

    【处方1】

    组成:青椒60克,芹菜300克,苹果400克,盐和胡椒适量。

    制作与用法:青椒蒂不除,将以上菜和水果切细放入榨汁机内榨汁,加盐和胡椒调味饮用。

    主治:疝气。

    【处方2】

    组成:荔枝核50粒,陈皮9克,硫磺9克。

    制作与用法:上料共研细末,用盐水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次10粒,每日2次。

    主治:疝气。

    【处方3】

    组成:龙眼核。

    制作与用法:龙眼核(去皮)炒黑研末,每次5~10克,早晚用高粱酒送服。不会饮酒者,半汤半酒送下。或龙眼干14粒,鲜榕树须20克同煎服,连服3~4次。

    主治:疝气。

    【处方4】

    组成:枇杷核10~20克。

    制作与用法:上料水煎服,每日2次。

    主治:疝气。

    【处方5】

    组成:杨梅新根60克。

    制作与用法:杨梅新根洗净、切碎、水煎。酌加酒和红糖调服。

    主治:疝气。

    【处方6】

    组成:荔枝核,小茴香,桂圆核,升麻。

    制作与用法:上料各等份焙干研末。空腹服3克,再以升麻3克水酒煮服。

    主治:疝气偏坠、小肠气痛。

    【处方7】

    组成:橘核、小茴香各等份。

    制作与用法:上料分别炒焦研末,混匀。每次5~10克,临睡前以热黄酒送服。

    主治:小肠疝气、睾丸肿瘤。

    【处方8】

    组成:荔枝蒂3个。

    制作与用法:荔枝蒂焙焦研末,适量黄酒送服。

    主治:疝气痛。

    【处方9】

    组成:樱桃核60克,醋。

    制作与用法:樱桃核与醋同炒,研末。每次15克,开水送服。

    主治:疝气痛。

疝气可以用中药洗吗

疝气疼吃什么中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