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心血管病人如何过冬

时间: 阅读:9546

心血管病人如何过冬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4-04 09:04:32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由于冬天的本身气温较低,天气较为干燥,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在平时还是应多注意休息,如果在室内取暖的话,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避免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另外要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E的,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起血压增高。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9-30 08:08:08

  • 远志
    回复
    2023-09-30 08:08:08

    冬季,气温骤降,对老年人是一种恶性刺激,容易发生各种生理功能紊乱,促使疾病发生或使疾病加重。那么老年人如何做好冬季自我保健呢?
    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在冬季由于冷刺激易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易发生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如有冠心病的则易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冬季老年人应避免心理紧张,按医嘱服用降压药时血压保持稳定。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病之一。目前认为脂类代谢异常,是引起局限性的动脉内膜脂类积聚与纤维组织增生的重要原因,致使冠状动脉供氧量,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氧量,由于情绪变化、寒冷刺激等不同因素而诱发心绞痛,或由于冠状动脉及其主支部分或完全性阻塞而导致心肌梗死。
    冬季,天气寒冷,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易发季节,提出以下几点自我保健办法:
    1.冬季要注意保暖。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如:遇冷、逆风行走、冷水浴等,可引起血管收缩,使心脏阻力增加,从而诱发心绞痛。
    2.避免剧烈运动。冠心病患者心肌都有不同程度缺血或缺氧,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可增加心脏负担,更进一步增加心肌耗氧量,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
    3.关于早晨锻炼。据有人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早晨起床后数小时内,血管内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可阻塞心脏的冠状动脉,从而引起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心绞痛。有的研究人员还发现,早上6-9点,是冠心病发作的高峰期。有些冠心病患者早晨匆忙起床,到户外锻炼,这时心脏功能尚未能适应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因此冠心病患者早晨起床不应过快,应在醒来以后,首先在床上轻轻地活动手脚,用手在心前区按摩10分钟,待感觉舒适后,再慢慢起床。而户外活动量应根据病情,量力而行。
    4.不能饮食过量。过量饮食,尤其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人体内血液较多地流向胃肠,使心肌供血不足;另外血脂会升高,从而阻碍心肌氧的运输,引起心绞痛发作。
    5.不要情绪过分激动。人在情绪过分激动,如大怒、大笑、悲痛、焦虑等情绪失调,能使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甚至冠状动脉闭塞不通,从而造成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6.预防大便秘结。由于便秘,在排便时用力过大,可导致全身肌肉收缩,动脉内压力增大,心脏收缩时受到的阻力增大、负荷增加,而导致心绞痛等症发作。

  • 芍药
    回复
    2023-09-30 08:08:08

    ? ? ? ? 心血管的病人,在冬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冬天老年人的消耗会很多,如果运动量过大的话会消耗太多的能量,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说老年人在冬天运动一定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一些动作轻柔的动作,比如说打打太极、慢走、散步等等,当然,广场舞也是比较不错的一种。

    a

     1、忌着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

      对策:血管不好的老人外出要随时注意保暖。

      2、忌外出过早

      冬季清晨,是室外温度最低时间段,外出易引起来感冒咳嗽,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太阳没出来之前,空气的氧含量过低,外出锻炼,会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对策:冬季老年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后,太阳出来了到室外活动。

      3、忌蒙头睡觉

    b

      冬季很多老人怕冷,就会蒙头睡觉,但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诱发心血管病。

    冬天大家在洗澡的时候通常温度是很高的,其实这并不建议,如果老年人使用过热的水来洗澡那么对于身体来说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另外,洗澡的时候也是不适宜过长的,时间一长,水温过高浴室里面的水蒸气就会过多,导致缺氧,老年人非常容易因为氧气不足引起心脑血血疾病的发作,所以说冬天洗澡尽量控制在十几分钟左右。

    c

    心脑血管病人冬天应该怎样护理好自己的相关介绍您应该了解了,高血压患者朋友冬天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做好护理那么会引发很多的疾病,大多数的脑梗都是因为高血压引起民的,心肌梗死也和高血压有一定的关系,冬天也要控制好血压,保持平和的心态,而且要天天吃降压药,不要随意换药,最好多吃一些有利于稳定血压的食物,这样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机会。

  • 祝由师
    回复
    2023-09-30 07:07:58

    1.清晨起床慢半拍

    寒冬季节,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2至3倍,而每天上午6点~10点又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时间。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醒来后,心跳增快,血压迅速升高,这时候如果猛然起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所以清晨醒后,最好在床上“赖床”一小会儿,静卧几分钟,让人体有个适应过程。同时也尽量不要过早外出锻炼身体,以免出现意外。?

    2. 摈弃各种不良习惯

    心血管病人应该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久坐、抽烟、酗酒、熬夜这些不良习惯是心血管病的大忌。尤其是吸烟,它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饮食需注意忌口。

    a.饮食宜荤素搭配

    食物尽量多样性,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做到营养均衡。切忌跟风盲目进补,因为油腻、高热量、高脂、高胆固醇和高糖食品容易导致肥胖,特别腹部脂肪堆积,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b. 低盐饮食以及限酒

    高盐饮食是医学界公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我国的高血压患者有2.7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盐敏感患者,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则要求最好不超过5克。特别要注意火锅、腌肉、腊肠、酸菜、酱油等这些食品当中的“隐形盐”。成人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心血管病大忌。

    c. 如何喝水的问题

    因为冬季出汗少,很多患者喝水减少,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血栓形成。每天要适当的补充水分,每天7、8杯水(1500ml--1700ml),其中有三个喝水的时间比较关键:早晨起床一杯水,下午2、3点一杯水,晚上睡前一杯水,当然睡前不要喝太多,以免影响睡眠,同时心力衰竭患者饮水量是要适当控制的,这个具体需要根据病情咨询主管医生。补充水分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含糖或碳酸饮料不适合用于补充水分。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

    4.适当的运动

    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大家户外活动都减少了,都喜欢暖暖和和的猫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上网或打麻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上班也是久坐,而长时间的静坐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引起血管堵塞。我们建议每天最好要适当运动,减少久坐时间,没法天天活动的话,每周至少5次,每次半小时~1小时,运动强度不宜过于剧烈,因人而异,健步走比较适合心血管病人。户外运动应注意保暖,心脏不好的病人建议太阳出来后再运动,避免在清晨、晚上或雾霾天气运动。

    5.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凡事处事从容,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宽容待人,难得糊涂,良好心态是预防心血管病最经济、最实惠的一副良药。

    6、注重自我健康管理

    心血管病是慢性疾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很重要。可以自己购买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天根据病情测量血压、心率并纪录,如果病情稳定也可以每周测量1~2次,其中清晨测量尤为重要,清晨起床后吃早饭及降压药物前测量血压。需要注意定期来医院随访,就诊时把平日的测量记录提供给医生参考,医生一目了然,是调整药物的重要依据。

    7、定期随访及合理的药物治疗

    血压和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冬季收缩压与舒张压可能会分别比夏季高出12 mmHg和6 mmHg。所以冬季血压往往会有波动,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或者心力衰竭等,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合理调整药物。

    如果需要调整药物时,应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血压变化为依据,或者来医院查下24小时动态血压,不要因一次血压测量结果的升高就盲目增加药量。其次,用药调整前应注意把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否则即使调整用药也可能效果不佳。再次,用药调整要在日常用药物的基础上进行,不宜变化过大。最后,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用药调整因涉及诸多专业问题,所以需要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具体分析。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也要按时按量服药。

    总结一下,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就是我们强大的御敌法宝,希望大家都平安过冬!

整天身体无力如何运动

男人脚汗多是什么原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