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什么中草药能治疗疝气

时间: 阅读:12127

什么中草药能治疗疝气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4-04 09:04:50

可以根据中药治疗法和针灸治疗法,在治疗期间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平时多休息,多吃蔬菜和水果,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对患者恢复是有好处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3-09-30 18:18:49

    气疝饮
    【来源】《类证治裁》卷七。
    【组成】黄连6克(吴茱萸煎水浸,炒)人参白术各3克白芍陈皮各2.1克甘草0.9克姜3片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疝。

    提醒您:气疝饮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祝由师
    回复
    2023-09-30 18:18:49

    中药有很多种,其中种类以及数量都最多的可能就是植物药了,而植物药本身就有很多种类型,主要还可以根据入药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比如有的植物药是全草入药,有的是部分入药,比如有的是果实入药等等。薜荔也是一种植物药,那么,一般薜荔有什么功效呢?
    1、别名异名
    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墙虎、风不动(《中国药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间草药》),石龙藤(《中药志》),常春藤(《广西中药志》),石壁藤、补血王、追骨风、爬岩风(《湖南药志》),墙脚柱、红墙套、烟筒丕(《闽东本草》),田螺掩、爬山虎、大鼓藤(《广东中药》),爬壁草,木隆谷、木隆冬、帮帮老虎藤(《上海常用中草药》),薜荔络石藤、老鸦馒头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2、处方用名
    薜荔、木馒头藤,木莲藤,爬墙虎、爬壁草。
    3、药材鉴别
    干燥茎枝呈圆柱形,细长而弯曲,直径1一4毫米,表面棕褐色,常散生有攀援根或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韧或脆,折断面黄色或黄褐色,髓部圆点状,黄白色,偏于一侧。茎枝上的叶互生,叶片椭圆形,先端钝圆。通常卷折,棕褐色或黄褐色,革质。气弱,味淡。以茎细、均匀、带叶者为伟。
    4、药理作用
    1、本品主要成分之一为肌醇,有降血脂作用。
    2、动物体内试验,本品有抗癌活性的作用。尤其对淋巴肉瘤l号腹水型及皮下型、瓦克氏癌一256、肉瘤一180及网状细胞肉瘤腹水型及皮下型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3、本品有使网状细胞肉瘤,腹水型的瘤细胞核分裂明显减少,而退变型细胞增加。
    4、β一谷甾醇已证明有抗肿瘤作用。
    5、加工炮制
    采集本品后,去杂质,洗净,晒干,切断,备用。
    6、性味归经
    【性味】酸、苦,凉。
    【归经】人心、肝、肾三经。
    7、功效主治
    1、祛湿利尿,本品味酸,苦微凉,入心肾经,酸能收敛,苦能清热降火解毒,有燥湿利尿,通络止痛,善治风湿痹痛、热淋、砂淋、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婴儿湿疹等湿热病。
    2、补肾固精,本药味酸,入肝心肾经,酸能收敛固涩,善补肝肾,有滋阴壮阳之功,如《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常于治疗腰痛,早泄,遗精,先兆流产、疝气等病。
    3、活血通络,本品味酸,酸入肝经,有补肝血活血。通络之效,善用于跌打损伤、通乳等病。
    4、清热解毒,解郁降火,此药治痈肿,疗效甚佳。
    5、固涩止泻。
    8、用法用量
    内服:9—15克,煎服。捣汁或浸酒,或研末冲服。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9、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大便秘结,出血病人慎用。
    2、尿崩症忌用。
    【配伍应用】
    1、配羌活,增强祛风稠湿,通络止痛之功效,风湿痹痛即除。
    2、配海金沙,清热泻火,通淋止痛之力倍增热淋、石淋症状可除。
    3、配苍术,一化湿运脾,一收敛燥湿,两药互相增强疗效,治疗婴儿各种湿疹。疗效最佳。
    4、配熟地,滋肾补肝,乙癸同治,对于肾虚腰痛,用之最宜。
    5、配菟丝子,增强补益肝肾,固精止泻之力,精关不固,遗精、滑精,肾虚腰痛最为适宜。
    6、配乳香,增强活血散瘀之功效,跌打损伤用之最为适宜。
    7、配银花,清热解毒之功倍增,用于各种疮疡痈疽。8.配乌梅乌梅味酸性温,入肝、脾、肺、大肠经,入肠则能敛,能治久泻,入气能敛虚火,生津液,入血则能摄阴血,止血等,薜荔味酸,有收敛固泻之功,清热解毒作用,二药相配,对下焦滑脱之久泻久痢疗效最佳。
    10、方剂制剂
    1、治风湿骨痛方(《上海常中草药》):薜荔藤三至五钱,煎服。
    2、洽腰痛骨痛方(《江西草药》):薜荔藤二两。酒水各半同煎,红糖调服,每日一剂。
    3、治疝气方(《江西草药》):薜荔藤(用结果的主藤)一两、三叶木通二两。水煎去渣,加鸡蛋一个煮服,每日一剂。
    4、治血淋痛涩方(《本草纲目》):木莲藤叶一握,甘草(灸)一分。日煎服之。
    5、治尿血、小便不利方(《上海常用中草药》):本品一两、甘草一钱,煎服。
    6、治病后虚弱方(《湖南药物志》):薜荔藤三两,煮猪肉食。
    7、治先兆流产方(《江西草药》):本品鲜枝叶(不结果的幼枝)一两。荷叶蒂七个,麻根一钱。水煎去滓,加鸡蛋三个,同煮服。或单用薜荔枝叶亦可。
    8、治小儿瘦弱方(《湖南药物志》):薜荔藤二两、蒸鸡。
    9、治婴儿湿疹方(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本品鲜叶二两、黄连三钱。加米汤适量擂烂,以汁搽患处,或同时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
    10、治疮疔痈肿方(《上海常用中草药》):本品一两,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11、治痈肿方(《福建中草药》):本品鲜叶、鲜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11、冬季进补禁忌
    (1)萝卜
    专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卜,否则的话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研究已经证实,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疗以及滋补的作用。
    (2)辛辣
    各种辛辣的食品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靠需要忌口的,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我国中医指出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因此在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这类食物,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比如像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这些食物如果在吃中药期间食用的话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并且引起出血症状。
    (3)生冷
    吃中药期间对各种生冷食物也因该尽量避免食用,我国中医指出,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食用后非常难以消化。而且生冷类食物在食用后还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上吃中药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胃肠道,从而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时要避免吃生冷类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就算没有在吃健脾暖胃方面的中药,在平时生活中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否则的话将会导致病症更加严重。
    (4)油腻
    各种油腻的食物在服用中药期间同样要忌口,中医指出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并且还有助湿生痰、滑肠滞气的特点。食用后会与药物混合并且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更应该少吃这类食物。
    (5)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
    (6)腥膻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9-30 18:18:49

    中医治疗疝气痊愈率在百分90左右..你可以试下这个方..橘核17川楝子12肉桂10厚扑12元胡10枳实12海藻12昆布12桃仁12丹皮15川军6..如果局部发硬加牡蛎20浙贝12如果疼痛加乌药13没药7效果很神气的

  • 龙葵
    回复
    2023-09-30 17:17:39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而老人得了疝气,该怎么办呢?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下老人疝气中医治疗吧!

      老人疝气中医治疗方法
      1、母丁香适量。

      用法: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

      用法1: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固定,2天换药一次。一般4~6次见效。敷药同时,要积消除容易引起腹压增高的致病因素。

      用法2:取2份,分贴于两足心及肚脐,上盖棉花,以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

      2、升麻,黄芪,大枣。用法:水煎服。

      3、黄芪,升麻,桂圆肉,人参(党参),炙甘草。用法:水煎服。

      4、伴小茴。活鲫鱼2尾,用法:或蒸或煎汤均可,不放盐,每日1次,连服5~6次。

      5、荔枝核,桔核,大小茴香。用法:上述药材一起研成粉末,每用红糖开水调服6克,每日2次。
    老人疝气食物治疗方法
      1、茴香粥。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此方有行气止痛、健脾开胃功效。适用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等症。

      2、荔枝粥。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有温中、理气、止痛功效,可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等症。

      3、茴香无花果饮。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同水煎服,每日2次。可用于疝气,有温中散寒功效。

      4、纸煨麻雀。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可用于治疗睾丸偏坠冷痛、疝气,有温补肝肾及散寒功效。

      5、橘核茴香粉。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每日服1次,每次4~5克,睡前用黄酒调服。有温补肝肾、散寒作用,可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

      6、楝脂二香脬。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煮熟。食肉;其药焙干为末,每次2克,用酒冲服。有补肝肾、散寒作用,用于疝气坠痛。

      7、茴香香乳煎。大、小茴香各9克,香乳少许,同水煎。每日1次,饮服后取汗。有温阳散寒之功,适用于小肠疝气坠痛。
    老人疝气的护理方法
      1、做好心理护理,吸烟者应在术前两周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休息,较大疝块的患者应多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尽量压住疝环口,避免腹腔内容物脱出而至疝气更加严重。

      3、观察腹部情况,若出现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能回纳腹腔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手术。

      4、术前一日备皮做好皮肤清洁,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

有什么中药能治疝气的

疝气什么中药可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