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疝气腹痛用什么方药

时间: 阅读:12712

疝气腹痛用什么方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2-23 15:01:42

您好!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疝气腹痛的这种情况,最主要是因为肝经受寒,气机不畅。因为肝经循行的部位是经过了腹部。所以治疗上可以用暖肝散寒,调畅气机的药物来进行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3-09-30 19:19:44

  • 木槿
    回复
    2023-09-30 19:19:44

    疝气是指少腹痛引睾丸,或睾丸、阴囊肿胀疼痛的一类病症。

    一、病因病机疝气的病因,多系湿热痰瘀,乘虚下流,复加外寒所束,以致经脉收引,相搏而痛。其病与任脉及肝肾有关。凡内外之邪所感,都能导致阴阳不和,阴偏胜则寒气冲击,阳偏胜则热气内壅,皆致任脉为疝。而肝佐任脉以化生,故疝病源于任,未有不及于肝的,因肝主筋下环阴器,故疝多与肝有关;肝与肾同居下焦,肾气若旺,客邪则不能犯,故疝必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疝气必睾丸先痛,次连小腹,次攻胸胁,亦有绕脐痛,或抢心痛。

    2.诊断疝气一般可据外候做出诊断。

    三、辨证施治

    1.阴寒凝滞型(寒疝)

    【辨证】阴囊肿硬发冷,控睾而痛,畏寒喜暖。伴有阴茎不举,形寒肢冷,腰痛。舌淡苔白、脉象沉弦。

    【施治】温肝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天台乌药散加味:木香、茴香、青皮、川楝子、当归、巴豆(少许)、天台乌药各12g,高良姜、槟榔各9g,枸杞子、肉桂各6g。

    【加减】寒甚者:加吴茱萸,再甚者加附片以温肝散寒;痛甚者:加香附、元胡以理气止痛;气滞甚者:加橘核、荔枝核。

    2.水湿内阻型(水疝)

    【辨证】阴囊水肿,状如水晶,重坠而胀。伴有阴汗时出,或痛或痒。舌苔薄腻,脉弦。

    【施治】利水渗湿,行气治疝。

    【方药】茴楝五苓散加味:茯苓、猪苓各12g,白术、泽泻各15g,桂枝、小茴香、川楝子各9g,葱白、盐适量。

    【加减】体质虚弱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培正壮体;气滞胀痛者:加橘核、荔枝核以理气止痛;血瘀者:加桃仁、牛膝以祛瘀活血;湿热者:加苍术、黄柏以清热燥湿;冷痛甚者:加附片、吴茱萸、肉桂;阴囊发痒者:加防风、白蒺藜。

    3.湿热下注型(溃疝、厥疝)

    【辨证】阴囊红肿痒痛,或溃或脓,或阴茎肿胀,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尿而下。伴有胸腹痞闷烦热,大便不畅,小溲短涩。

    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施治】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黄芩、栀仁各9g,泽泻10g,木通4g,龙胆草、当归、生地各8g,车前子、柴胡、甘草、瞿麦、猪苓各6g。

    【加减】胸胁苦满:加柴胡、半夏;阴茎肿胀,尿痛:加淡竹叶、甘草梢;大便不畅:加大黄、厚朴;尿时白浊随下者:加海金沙、萆薢。

    4.肝气郁滞型(气疝、狐疝)

    【辨证】每因愤怒,号哭,过劳,发生阴囊气肿。伴有气肿时聚时散,少腹结滞不舒,缓急无时。舌淡苔薄白,脉弦。

    【施治】行气止痛。

    【方药】聚香饮子加味:檀香、木香、乳香、沉香、丁香(以上不见火)、藿香叶各30g,玄胡索(炒,去皮)、片子姜黄(炒)、川乌(炮,去皮尖)、桔梗(去芦,锉,炒)、桂心(不见火)、甘草(炙)各15g。

    【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以补气;肾虚:加杜仲、胡芦巴以补肾;血瘀:加三棱、姜黄以活血祛瘀;气滞兼寒:加附片、吴茱萸以暖肝;气滞兼热:加苍术、黄柏以清热。

    5.血瘀气滞型(血疝、溃疝)

    【辨证】阴囊肿胀刺痛,少腹近横骨两侧,有如黄瓜状的肿块,甚则内有脓血,口欲漱水而不欲咽。舌质略紫而有瘀斑,脉弦涩。

    【施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荔枝橘核汤加味:桃仁、玄胡索、山楂核各15g,橘核30g,枳壳、荔枝核各12g,茯苓、白术各10g,甘草6g。

    【加减】气滞甚者:加青皮、陈皮以理气;瘀血甚者:加三棱、水蛭以化瘀;血瘀成脓者:加桔梗、黄芪以托脓外出;疼痛剧烈者:

    加川乌、香附以理气止痛。

    6.痰湿挟瘀型(木疝)

    【辨证】阴囊肿硬如升斗大,且又重坠,麻木不知痛痒。伴有全身困倦,四肢重着。舌质晦暗,舌苔腻,脉弦涩。

    【施治】祛痰除湿,化瘀消坚。

    【方药】橘核丸加味:橘核(炒)、川楝子(炒)、海藻、海带、桃仁、昆布各10g,延胡索(醋制)、肉桂、厚朴(姜制)、川木通、木香、枳实(麸炒)各3g。

    【加减】阴囊水肿:加五苓散以行气利水;湿重者:加苍术、茯苓以燥湿;气滞者:加荔枝核、小茴香以暖肝理气;寒痛甚者:加吴茱萸、台乌药以暖肝止痛;化热者:加山栀仁、黄柏以清热。

    7.气虚下陷型(虚疝)

    【辨证】每因劳累、饥饿、体弱时,发生阴囊气肿偏坠,缓急无时为证候特征。伴有全身肢软无力,语言低微,或有脱肛、或腰酸腿软。舌质胖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施治】补益中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15g,当归、党参、白术各10g,炙甘草5g,陈皮6g,升麻、柴胡各3g,大枣、生姜少许。

    【加减】肾阳虚:加杜仲、菟丝子补肾阳;肾阴虚:加生脉散或六味地黄丸以滋肾阴;血瘀:加牛膝、桃仁以活血化瘀;血虚:加川芎、熟地、白芍以补血;气滞:加小茴香、香附以理气。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疝气内消丸、橘核丸、补中益气丸。

    2.验方

    (1)小茴香10g,荔枝核10g,橘核6g,吴茱萸6g,木香3g,用水煎服,日1剂。

    (2)乌药、升麻各10g,用水煎服,日1剂。

    (3)杉树球8个,用水煎服,日1剂。

    3.外治方

    (1)吴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g,烘干研末,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气海、中极穴。

    (2)肉桂10g,研末醋调,纱布包后敷脐部。

    (3)蓖麻仁7粒研碎,面粉适量,水调成膏,敷健侧涌泉。也可左侧疼痛贴在右侧腰部,右侧疼痛贴在左侧腰部。

    (4)灯笼草30g,煎汤熏洗,每日1~2次。

    (5)川椒30g,小茴香30g,灶心土500g。将川椒、小茴香研为细末,灶心土打碎,三味和匀,棉布包裹,制成坐垫。

    五、调护

    (1)积极治疗诱发本病的其他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等。

    (2)禁郁怒,节情欲,勿劳倦,忌食生冷。

  • 景天
    回复
    2023-09-30 18:18:34

    1、保守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疗法两类。
      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
      疝气带疗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缺点是使用不便和无法根治疝气。
      2、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三类
      婴幼儿2岁以内可考虑疝带治疗。如果病情不太严重,用这种方法婴幼儿约90%可获得治愈。小儿疝气手术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小儿各部位器官和组织都较细微,输精管、精索动脉等极易受到损伤,疝气手术有可能影响到患者将来的生育,造成不育.
      治疗疝气应该注意避免举、推挤、
    哭闹或拉扯重的对象少吃易引起便秘及腹内胀气的食物(尤其煮食的鸡蛋、红薯、花生、豆类等),多吃高纤维饮食,
    包括五谷、谷物、麸皮、和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多喝水,补充益生菌可帮助预防便秘;提高抵抗力,避免、减少打喷嚏,咳嗽等;

疝气痛吃什么中成药治疗

疝气手术后吃什么中成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