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坐骨神经痛有什么中药良方

时间: 阅读:10326

坐骨神经痛有什么中药良方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4-04 07:32:40

坐骨神经痛有什么中药良方,我认为如果想开中药良方,就需要去医院的疼痛科门诊或者是中医骨伤科门诊通过医生的面子,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才能看出比较靠谱的中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10-01 02:02:32

  • 远志
    回复
    2023-10-01 02:02:32

    偏方一:蜂蜜250g,生川乌50g,马钱子25g,生草乌50g,田三七25g,白酒500g。
      对于一些慢性腰腿疼的患者,该偏方可以散风活血,舒筋活络。使用方法:将切片晒干的生川乌、生草乌和250g蜂蜜放在一起煎煮,马钱子需要去毛,然后用食用植物油煎炸,最后加上捣碎的田三七,一共煮两次,第1次加水1000ml,当煮到到300ml时倒出,第2次加水1000ml,待煮到200ml时取出,2次一共倒出液体500ml。食用的时候加上500ml白酒混合后,分次服用,每次喝10ml,每日三次,1个疗程是10天。
      偏方二:当归、杜仲、菟丝子各60g,核桃仁250g,续断、骨碎补各50g,木瓜、元胡各30g,黑芝麻210g,香附15g,炼蜜500g。
      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可以使用该偏方,可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使用方法:将黑芝麻和核桃仁放在一起研磨成细末,然后将剩余的药材放在一起研磨成细末,将两份细末混合在一起,分次加入炼蜜500g,搅拌均匀,揉搓成药丸,每个药丸约7g大小。每次服用1颗,每日两次,服用时用黄酒送服,20ml。一个疗程为100颗药丸。

  • 山亭柳
    回复
    2023-10-01 02:02:32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腰腿痛、臀腿痛、腿痛的范畴,在临床上辨证一般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寒湿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疼痛、怕风、怕凉,这种治疗采用的是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临床可以采用温经蠲痹汤

    2、湿热型,这种病人表现为坐骨神经疼痛、发热,治疗清热利湿。

    3、肝肾亏虚型,多见于坐骨神经疼痛,病程比较久,隐隐作痛,休息后缓解走路或者负重以后会加重。中医常常采用外扶膏药{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贴于患处是针对坐骨神经疼痛所产生的一些临床症状,起到很好的作用。

    ?坐骨神经痛注意以现事项

    ?1、防止风寒湿邪侵袭,以免气血受阻,经络不通而加重病情。

    ?2、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病原体产生的毒素而引起,患者要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

    ?3、患者运动后内衣汗湿时要及时换洗,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在饮食上要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过10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部用力上举重物。?

  • 空青
    回复
    2023-10-01 01:01:22

    以前只以为腰腿痛只是因为工作太累,或者负重有点重,贴几贴膏药就可以减轻腰腿痛的问题甚至是治愈腰腿痛的毛病。只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腰腿痛有很多原因导致的,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支配下肢行动的坐骨神经干受损病变引发了坐骨神经痛。而坐骨神经痛治疗不当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患者暂时性或者长期性的丧失劳动能力,也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产生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一次突然的腰部扭伤,最常见的就是搬抬重物或者是长时间的弯曲腰部而导致了坐骨神经痛。所以为了防止坐骨神经痛的发生一定得做好预防工作。比如说在需要进行突然的负重动作之前,一定要做好腰部的活动,以此来减少腰部受到扭伤的几率;其次在平日生活中也要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比如说加强腰肌肌肉的力量锻炼。

      至于说那些已经不幸地患上了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想要将坐骨神经痛治愈,就只能选择中医治疗。中医上将人体的经络通脉的顺畅作为治疗疾病的标准,只有经脉通顺,才可以将坐骨神经痛彻底治愈。

    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就需要将经络打通,通则不痛,所以选择一些有疏经通络的中药材。独活、牛膝各15克,灵仙、当归、杜仲、 续断各为12克,鸡血藤30克,红花、川芎各9克,地龙、千年健、木瓜各为10克。其中,当归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地龙、鸡血藤、红花等中药材都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

    此药方主要治疗的是那些气血运行不顺畅、经络缺少滋养导致的坐骨神经痛。此剂药方一天一剂,有舒经活络、行血止痛的作用。

滑膜炎敷中药包会烫伤吗

颈椎病和腰椎病能吃同一种中药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