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用什么草药
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疝气患者是可以用草药治疗的,具体药物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症状来判断,疝气患者平时还可以用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对患者恢复是有好处的。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气郁滞。
【治法】暖肝通络,软坚消肿。
【方名】川楝汤。
【组成】川楝子(去核)6克,酒炒小茴香6克,酒炒破故纸6克,青盐6克,煨三棱6克,酒蒸山萸肉6克,煨莪术6克,通草6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空心服。
【出处】《万病回春》卷五。
中药处方(二)
【辨证】寒凝肝经。
【治法】温经导滞,理气止痛。
【方名】茴香丸。
【组成】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炒八角30克,吴茱萸30克,荔枝核30克,山楂核30克,橘核90克,枳实24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姜汤送下。
【出处】《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中药处方(一)
【辨证】中气下陷。
【治法】升陷降气。
【方名】完疝汤。
【组成】柴胡6克,白芍15克,枳实12克,甘草6克,黄芪12克,北五味子6克,荔枝核12克,黄芩10克,茜草根15克,铁线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孔定方
疝气的病例
【病例验证】杨某,男,29 岁。辜丸肿痛,伴梦遗1周,前来就诊。证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每遇劳累阴囊坠痛,舌质红,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动,水不涵木。治宜滋水涵木,润燥消炎。用本方去肉桂加生地、山萸肉各15克,白芍10克,黄柏、知母、牛膝各8克,桅子、川楝子、丹皮、地骨皮各10克,温水煎。服5剂,小腹仍有胀痛,照上方加木香、元胡各10克,服7剂痊愈。
【病例验证】刘某,男,18 岁。素患疝气,过劳则发,胀痛甚则肢厥而冷汗出,且睾丸胀痛,某医院诊为?腹股沟斜疝?,久治无效。经诊:少腹结滞不舒,阴囊肿胀坠痛,脘胁不适,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弦。此因素体虚弱,过劳耗损中气,气虚下陷,寒湿内生,凝滞肝经,致少腹、睾丸坠胀痛而成疝气。法宜疏肝理气,散寒止痛。按此方服药6 剂,诸症消失而愈,追访10年,未见复发。
治疗疝气的中医偏方1.当归茯苓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
2.槟榔佛手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3.槟榔佛手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刘某,男,18 岁。素患疝气,过劳则发,胀痛甚则肢厥而冷汗出,且睾丸胀痛,某医院诊为?腹股沟斜疝?,久治无效。经诊:少腹结滞不舒,阴囊肿胀坠痛,脘胁不适,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弦。此因素体虚弱,过劳耗损中气,气虚下陷,寒湿内生,凝滞肝经,致少腹、睾丸坠胀痛而成疝气。法宜疏肝理气,散寒止痛。按此方服药6 剂,诸症消失而愈,追访10年,未见复发。
4.茯苓白术桂枝汤治小儿疝气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主治小儿疝气。
【偏方组成】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病例验证】治疗小儿疝气病32例,服药4~40剂,痊愈2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6.1%。
其它治疝气的药方
1方
[药物] 紫苏30克,艾20克,防风15克。
[制法] 上药煎滚。
[用法] 放脚盆内,先熏四面护紧,挨温洗之,重者两次根除。用于小肠气、肾囊坚硬,小便不通者。
[出处] 《良方集腋》。
2方
[药物] 花椒30克,大葱7个,全瓜蒌1个,陈醋250毫升。
[制法] 将上药和匀,白布包好加水煎熬。
[用法] 熏洗患处,每天1次。用于疝气偏坠。
[出处] 《中医外治法奇方妙药》。
3方
[药物] 苦椿树叶250克。
[制法] 煮滚放坛内。
[用法] 先熏后洗,每日数次,甚效,用于治疗疝气偏坠。
[出处] 《外治寿世方》。
4方
[药物] 鲜生姜汁1小杯。
[制法] 先用热水洗澡,待全身汗出时再将阴囊泡浸于杯中的生姜汁中,10多分钟后阴囊缩小如常。用于小肠疝气。
[出处] 《中医外治奇方妙药》。
5方
[药物] 昌蒲适量。
[制法] 煎水。
[用法] 水洗思处。用于治疗小儿疝气,偏坠,阴部湿疮。
地茄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肾盂肾炎
地茄根二两,淡竹叶块根五钱,车前草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疝气
地菍干根二两,龙眼肉、橘核各五钱。水煎服。
治子宫脱垂
地菍鲜根三至四两,红糖少许。水煎冲酒服。
治小儿脱肛、疳积
地菍干根五至八钱,鸡蛋一个。水炖服。(⑥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治瘰疬
地菍根五、六钱,或全草双倍量,用猪瘦肉二两炖汤,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治虚火牙痛
地菍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解木薯中毒,亦治毒蛇咬伤
地稔根杵烂,冲开水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地菍果
地菍过果实稍肉质,不开裂,果可食,亦可酿酒 。
性味: 味甘;性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功能主治: 补肾养血;止血安胎。主肾虚精专;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经多;崩漏;胎动不安;阴挺;脱肛
归经: 归肾;肝;脾经
鲜食
果实成熟呈紫色时可食用,味美醇香,酸甜适口。此时果实已经开始大量成熟,可去郊野路边采集。鲜果含水为87.18%;总糖含量为3.28%,其中绝大部分为还原糖;每100g维生素C为2.4mg;粗蛋白为6.13%;氨基酸总量为9.97mg/g·FW,其中至少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矿质元素含量丰富,特别是Ca、Fe、Zn含量较高;种子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亚油酸含量高达83.62%。
提取地菍果红色素
主要成分为花青素类色素,从红紫色果实中提取,先将果实压榨,并用PH=1~2的酸性水溶液及含水乙醇提取后,真空浓缩、干燥得到。用于偏酸的饮料、冷饮、果酒、糖果和糕点等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干燥入药
补肾养血,止血安胎。用于肾虚精亏,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胎动不安等。果实含鞣质2.02%。
地菍根
地菍根及全株入药,8-12月采挖,冼净切碎,晒干或鲜用。活血,止血,利湿,解毒。用于痛经,难产,产后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带,咳嗽,吐血,痢疾,黄疸,淋痛,久疟,风湿痛,牙痛,瘰疠,疝气,跌打劳伤,毒蛇咬伤。
地菍根肉汤
材料:地菍根15~18克,猪精肉100克,葱、生姜各适量。
做法:将地菍根洗净,切碎,用白纱布包好,扎紧;猪精肉洗净,切片,放入砂锅内,摆上葱节、姜片,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20分钟,拣出葱、姜、肉片,加入纱布药包煎取汁液即可。食肉饮汤。
地菍根红糖酒饮
材料:地菍鲜根90~120克,红糖少许,白酒适量。
做法:将地菍鲜根洗净,切碎,与红糖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取汁液,去渣,盛汁于杯中;将白酒100克烫热,冲入杯内,趁热服之。
地菍药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闽东本草》:孕妇忌用。恶麦冬、硫黄、雄黄。
上一页全文完(共 10672 字) 展开全部内容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