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气虚怎样药物治疗?

时间: 阅读:5632

气虚怎样药物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4-02 18:25:33

根据身体出现气虚的临床病变表现情况,是身体出现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一种身体损伤的临床表现,在临床检查确诊以后,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要进行通过补气养血,营养补充,增强体质代谢指标的方法进行综合性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3-10-01 19:19:20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10-01 19:19:20

    补气作用的中药很多,这里只介绍以下几种。
      ①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证实,人参有促进人体细胞发育,增加细胞分裂次数的作用,而美国学者诲弗利克认为,人体细胞大约分裂50次就停止丁,细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达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岁,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含有多种皂甙和挥发油,多糖类,维生素BI、B2、C等成分;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还有强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造血机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参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对慢性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②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③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④党参
      党参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菊糖,生物碱,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⑤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又称孩儿参,是一味很好的清补之品,内含果糖,淀粉,皂甙,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⑥白术
      白术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以浙江出产的白术为最好,为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和苍术酮,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有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增强体力等作用;能促进胃肠液分泌,有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细胞效应。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用量:5—15克,凡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舌苔光剥,唇燥口干者不宜使用。
      ⑦甘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以质坚实而重,皮细而紧有柚沟,断面黄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纤维少者为佳;内含甘草甜素、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等,动物实验证明甘草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此外,尚具有镇咳,镇痛,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补气方一 椰子1个。将椰子剥去外皮,去壳,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块食之,每次数块。
      椰子肉,异名椰子瓤,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质。味甘性平, “益气,去风,食之不饥,令人面泽”(《本草纲目》)。
      椰子果肉含油量为60%一65%,油内大部分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仅有很少的油酸与亚油酸。这与一般植物油有很大不同。饱和脂肪酸尽管有一些弊端,但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了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营养学家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好各占1/3,即保持1:1:1的比例较为适宜。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蛋白质、蔗糖、葡萄糖,对皮肤的健美也有益处。
      老年人、高血脂症、肥胖者慎用。
      补气方二豆浆200克,粳米59克;白糖适量。豆浆加水与米同煮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豆浆,继续煮至粥成,以白糖调味,每日2次。
      本方补虚羸,肥健人,适合于体弱多病,形体消瘦者食用。
      补气方三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
      补气方四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

  • 龙葵
    回复
    2023-10-01 18:18:10

    女性由于自身生理的原因,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那么,吃什么药补血效果最好呢?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下吧!
    治疗气虚的中药
      1、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2、花旗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储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储存。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气虚的食疗方法
      一、红糖小米粥

      材料:小米150克,红枣5-10颗,花生碎少许,瓜子仁少许,红糖10克

      做法

      1.备齐材料:小米,红枣,红糖和果仁。果仁可以整粒放入,也可切碎后加入。

      2.小米淘洗干净,放入汤锅中用清水浸泡30分钟左右,红枣洗净,去核,红枣肉切碎备用。

      3.取汤锅,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小米,转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开花时放入红枣碎,搅拌均匀后继续熬煮,待红枣肉软烂后放入红糖,花生碎拌匀,再熬煮几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二、花生红枣养血汤

      香滑可口,甜味浓郁,营养丰富。而且能补脾和胃,养血美容。

      主料:花生50g,红枣80g,木耳50g,红糖80g,辅料:蜂蜜适量

      做法

      1.红枣、花生、木耳洗净,同放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花生熟烂,加入红糖再煲片刻,即可食用。

      2.喝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加入少许蜂蜜,更增添特殊的营养和滋味。

      提示:大枣补脾,养血,安神。花生滋养强壮,营养无比丰富,俗称长生果。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睡前喝一碗,可以有效改变现状。

      三、木耳鸡蛋炒鸡丁

      补血家常菜!日常饮食中的铁和蛋白质可以合成血,有贫血的朋友可以常吃这道菜。

      材料:有机干木耳24g,土鸡蛋3只,鸡腿2只,姜粉4g,酱油,香油少许,盐,鸡精少许,蒜头4瓣,烹饪时间:大概10-15分钟,材料在超市都可以买到!

      做法

      1、小火烧至锅内无水分有水容易崩油,锅内倒入少许油,待油冒烟是倒入打散的鸡蛋翻炒,鸡蛋出锅备用。注意不要炒过了,这样炒出来的鸡蛋才会很嫩,即使9成熟都没关系。

      2、锅内再倒入少许油,倒入蒜头碎爆香。

      3、倒入腌制好的鸡丁翻炒至9成熟,倒入木耳丝翻炒2分钟。

      4、倒入炒鸡蛋翻炒2分钟,倒入1汤勺水或是鸡大腿剩下的骨头烧的鸡汤,盖盖中火焖2分钟。

      5、放少许盐和鸡精,翻炒拌匀,收干水分基本上这时都没什么水了出锅。

      四、补血养颜汤

      材料:美国大杏仁15颗 桂圆8颗 红枣12颗 枸杞约30粒左右 红糖1汤匙15克清水1000毫升1升

      做法

      1用刀轻轻轻轻的把桂圆的外皮拍开取出桂圆肉。千万不要用力,否则桂圆的外壳粘在桂圆肉上,还得用手掰开。

      2将桂圆肉,红枣和枸杞用清水洗净,连大杏仁一起放入砂锅中,倒入1000毫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继续炖煮20分钟。

      3煮好后,趁热加入红糖搅匀即可食用。
    调理气虚的药膳
      1、银耳红枣汤

      银耳又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却价格昂贵。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所以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太补易上火,银耳为凉补有润燥的作用。燥气和火气对人体不利,去火、去燥吃银耳最有效。用银耳、桂圆干、枸杞、红枣熬汤,此汤不仅是美味,还能丰胸,使你的脸色白里透红,体态轻盈苗条。

      2、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桂圆和红枣是大家都知道的补血好东东,再加上营养价值很高的山药,益气养血的功效更显著。用黑糯米、红枣、桂圆、山药、红糖熬汤,每个月记得喝哦。小小提醒,桂圆虽然可以补血气、促进血液回圈,但是不易消化,每次放七八个就可以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片红参。

      3、当归红枣排骨

      换季时节,面板容易干 燥粗糙、瘙痒……可用排骨一根、枸杞适量、红枣12枚,当归4片,将排骨洗净血水放入砂锅,加入枸杞、红枣、当归,也可放点葱、姜片,大火烧开,再小火炖至排骨酥烂,盐、鸡精调味即可。以上几种食材配在一起炖煮,能收到滋阴润燥,养颜护肤的辅助作用。

      4、养颜补血燕麦粥

      女人补血喝燕麦粥。先泡好核桃、红枣、龙眼乾,把燕麦清洗干净,倒进电饭锅里,加适量水,开煮了!记得要看看时间,粥滚开了就换到熬粥档,出锅前放些红糖。

      5、双红补血汤

      红薯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备齐后一起下锅煮开,红薯熟时再下红糖,喜欢吃南瓜的也可以把红薯换成南瓜。

      6、木瓜银耳汤

      银耳、木瓜、红枣、冰糖,把泡好的银耳下锅,煮开后下红枣,关小火熬半个钟头,下冰糖和木瓜煮开,就可以盛起了。

      7、黄豆雪梨猪脚汤

      常喝梨汤对女人很有好处,梨子自古就有“百果之宗”的美誉,用雪梨来做汤,更可以祛咳润肺,清心美肤。喝这道雪梨大豆猪手汤,对于光滑面板、缓解声沙、口干有明显的效果,还能降血压。

      雪梨1个、大豆50克、猪脚半只、姜片3片、盐,猪脚用水除去异味,分成块;加入去核切块的雪梨、大豆和一块姜,加足清水煮到滚开,维持旺火继续沸煮15分钟转慢火再煲1个小时,汤就煲好了,喝之前根据个人口味加盐调味。
    ?

请教:艾草泡脚祛痘吗?

葡萄膜炎中医治疗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