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聋有穴位按摩吗
左侧耳聋是有穴位按摩的,可以重点按摩听会穴、合谷穴、听宫穴、耳门穴、风池穴、翳风穴等,具体如何选择穴位,建议去正规医院中医科就诊,请专业人员辨证论治后判断。
耳朵有多少个穴位呀!耳垂是什么穴位有什么用
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确定标准耳朵为七十九个穴位,
耳朵不仅是一个听觉器官,能准确地听到外界声音,而且还是一个平衡器官,内耳的前庭分析器掌握著身体平衡。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人体的许多疾病,可由耳朵发出讯号,比如肾气衰退时便可引起耳聋、耳鸣,动脉硬化的人也常先发生耳聋。耳朵还与寿命有关,耳朵垂上没皱褶、听力好的人寿命长,耳朵垂上有皱褶、听力差的人寿命短。
经常 *** 自己的耳朵,不仅能增强耳朵的听力和平衡作用,而且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其方法简便易行,没有副作用,坚持 *** 一段时间,就会体会到它的好处,方法如下。
1.揉耳廓:将两手掌搓热,用两手掌的掌心对准耳廓轻轻揉搓,先上下揉,再前后揉,最好转圈揉,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2.拉耳垂:两手拇指、食指捏住两耳垂,轻轻牵拉,先向上下牵拉50下,再向前后牵拉50下。
3.钻耳孔:两手的小手指分别插入两耳外耳道,前后旋转,像钻头钻东西一样,连续钻50下。
4.按耳屏:两手食指按压住耳孔前面的耳屏,一按一松,使外界的气体对鼓膜产生 *** 作用,连续按压50下。
5.推耳背:两手四指并拢托住耳朵后背,轻轻向前推,使耳廓盖住耳孔,然后松开,如此反复推耳背50下。
耳廓,被医学专家称为“缩小了的人体身形”。耳朵的各部位与人体内脏器官存在着生理性的内在联络。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耳廓健身法,经常为之,可以调节各种机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益于抗病健身,还可以促进耳部血液回圈,对缓解老年性耳鸣、耳聋有一定的作用。
捏耳廓:掌心面对耳廓,顺时针揉动20次后,改为逆时针20次;然后换另一个耳廓,依法进行。早晚各做3次,揉动时用力不要过猛,以双耳廓充血发红为好。
捏耳屏:耳屏亦称小耳朵。以拇指、食指不断挤压,放松耳屏,左右耳屏同时进行,每次20—30次,揉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双耳屏发红充血为主。
松耳廓:掌心面对耳廓,向内耳方向轻轻按下,然后轻轻松手,反复进行,初时每次3—5分钟,以后可增加到5—10分钟,早晚各两次。
拧耳朵: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各20次,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严防损伤面板,不要双耳同时进行,一般先左后右进行。
过头引耳法:每天清晨起床后,以右手绕过头顶牵拉左耳廓上部21次,然后用左手绕过头顶牵拉右耳朵21次。此法常练,可使人头发不白,耳不聋,身轻脑健,祛病强身。过了40岁的人,也可以运用此法,进行保健锻炼,只要坚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耳朵上有多少穴位
你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各部分与耳朵通过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络,而耳朵上分布了许多的穴位。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确定标准耳朵为七十九个穴位,通过耳穴能诊治许多疾病。
耳垂周围有什么穴位?
听宫(耳屏前上)
听会(耳屏正前)
耳门(耳屏前下)
翳风穴(耳垂后1分)
颊车穴(咬肌最高点)
牵正(耳垂前)
下关(耳垂前8分)
你知道耳朵上有多少穴位吗
你知道吗?耳朵上穴位是很多的,平时多捏捏耳朵是有很大好处的。
把手掌心放在耳朵上,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30次。以此为一轮,每天起床后和睡前各揉三轮。 捏耳屏
耳屏就是我们的小耳朵,外耳上突起来的那一块软骨。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捏双耳耳屏30次为一轮,每天早晨做三轮即可。 松耳廓
把手掌心放在耳朵上,然后双手轻轻内压,松手,每天早晚各做30次。 拧耳朵
把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20次。用力要均匀,左右耳要交替进行,速度不要过快,以防损伤耳内面板。 拉耳廓
每天清晨起床后,用右手从头上拉左耳廓上部20次,再用左手拉右耳廓上部20次。
耳朵上都有哪些穴点阵图
可以在网上搜索耳部穴点阵图
人耳朵上的穴位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 *** 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是,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区域性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效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 *** 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 *** 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 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 *** 等。这些将在“经络美容常用方法”一讲中介绍。 图45、耳 *** 1、耳中(膈) HX1 定位:耳轮角处,即耳轮1区。 应用:血虚、血瘀、血热引起的面板疾患,顽固性的面板瘙痒、荨麻疹。 2、直肠 HX2 定位: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 应用:便秘。 3、耳尖 HX6、7 定位: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溼疹,痤疮,面板瘙痒等。 4、风溪 SF1、Zi 定位:耳轮结节前方,指与腕之间,耳舟1、2处交界处。 应用:面板过敏,面板瘙痒;荨麻疹,溼疹;指掌角化症;痤疮。 5、交感 AH6a 定位: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应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证,失眠,多汗,颜面潮红等。 6、子宫(内生殖) TF2 定位:在三角窝前1/3的凹陷处。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7、神门 TF4 定位: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应用:失眠,多梦,心烦,疲惫;头痛、面痛、齿痛;荨麻疹,溼疹,瘙痒;戒断综合征。 8、盆腔 TF5 定位:在三角窝后3/1的下部。 应用:带下病,盆腔炎、附件炎。 9、肾上腺 TG2P 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应用:低血压,气血不足,面色晄白,头晕眼花。过敏性面板病。 10、皮质下 AT4 定位:对耳屏内侧面。 应用: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性头痛;身体虚弱。 11、对屏间 AT1、2、4i 定位: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 应用:面板过敏、面板瘙痒。 12、口 CO1 定位:耳轮脚下方前1/3。 应用:面瘫。口腔炎,口角炎,口周痤疮。 13、胃 CO4 定位:耳轮脚消失处。 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口臭;痤疮,酒糟鼻;肥胖。 14、大肠 CO7 定位:耳轮脚上方的前1/3处。 应用:便秘;肥胖;痤疮。 15、肾 CO10 定位:对耳轮下脚下方的后部。 应用:早衰,脱发;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16、肝 CO12 定位:耳甲艇的后下部。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癔病;黄褐斑,痤疮。 17、脾 CO13 定位:耳甲腔的后下方。 应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形容失养枯萎;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白带过多,崩漏。 18、心 CO15 定位: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应用:神经衰弱;口舌生疮,声音嘶哑;癔病。 19、肺 CO14 定位:耳甲腔中央周围。 应用:声音嘶哑,咽喉炎;面板瘙痒,荨麻疹,痤疮,扁平疣;便秘。 20、三焦 CO17 定位:耳甲腔底部,内分泌内侧,耳孔外。 应用:便秘,腹胀;单纯性肥胖。 21、内分泌 CO18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肥胖;黄褐斑,痤疮。 22、面颊 LO5、6i 定位:耳垂第5、6区交界线周围区。 应用:面部保健美容 *** ;面瘫,面痛;痤疮,黄褐斑,扁平......
耳朵上哪个穴位与眼睛有关?
说的打耳洞对视力好的穴位是:眼穴,耳垂分九份眼穴在正中央
耳垂上有穴位,打耳洞会不会影响视力和听力
基本上耳垂都是穴位反应区,一般耳垂中部是眼的反应区,不会影响听力的
耳朵后面的穴位是什么穴位
七十九穴位 耳朵被视"缩小了人体身形"古典医籍有'耳有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肺、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身之气贯于耳"之说我国医学认肾乃人体"先天之本"而肾开窍于耳即肾体内而耳则体表视窗基于种思想古代医学家把耳朵作健身强体重要部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各部分与耳朵通过经络有着密切联络而耳朵上分布了许多穴位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确定标准耳朵七十九穴位通过耳穴能诊治许多疾病因此经常拍打自己耳朵 *** 穴位 *** 经络促使气血执行调动体内正气达增强机体对疾病抵抗力、免疫力、代谢力保持相对生理平衡使耳膜保持良好功能起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良好作用;经常拍打耳朵能够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传导思维通路清醒头脑使人耳聪目明对耳鸣、头痛、眼花、失眠等有良好辅疗效;能活跃肾脏内气延缓衰老;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胆道通畅防止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发生发展;促进血液回圈防止动脉硬化抑制高血压形成
节律性耳鸣如为肌肉收缩引起则耳鸣的频率较高。节律性耳鸣,多为客观性耳鸣。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
养老穴:手臂在胸前平放,手心向下,食指肚摸到这个高骨头然后一转,摸到一个凹陷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养老穴。可治疗老眼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听宫:耳平前面一厘米,张口凹陷处。治疗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聋,耳鸣,听力下降。都可以点揉听宫得到改善。
支沟:腕关节上3寸。治疗肋间神经痛,气郁不舒等症状, *** 支沟穴还有通便的作用。
翳风:在耳后根。治疗急性耳聋、耳鸣。尤其是急性耳聋、耳鸣有很好的效果。
耳鸣的诊断
耳鸣、耳聋在中医上又分为很多证型。
1.风邪外袭 症见猝然耳鸣、耳聋,头痛恶风或有发热,骨节酸痛,或耳内作痒。治宜祛风解表。
2.肝胆火盛 症见卒然耳鸣、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乾,心烦易怒,或夜寐不安,大便秘结。治宜清肝泄热。
3.痰火郁结 症见两耳蝉鸣,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治宜化痰清火,和胃降浊。
4.瘀阻宗脉 症见耳鸣、耳聋如塞,面色黧黑,耳流陈血。治宜通窍活血。
5.中气不足 症见耳鸣,或如蝉噪,或如钟鼓,或如水激,久则耳聋,面色黄白,倦怠乏力,神疲纳少,大便易溏。治宜益气健脾,升提中气。
6.阴血亏损 症见耳鸣嘈嘈,甚则耳聋,面色无华,唇甲苍白。治宜补益气血。
中医治疗耳鸣
1、白毛乌骨雄鸡1只、甜酒。用法,同煮熟食。主治,肾虚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阳痿遗精。
2、葱汁适量。用法,滴入耳内2 滴。主治:因外伤瘀血结聚所致耳鸣、听力下降。
3、大葱1 根。用法,将葱尖插入耳内。主治:耳鸣、听力下降。
4、生姜49 片、全虫49 个。用法:同炒,以姜干为度,共研为细末,温酒冲服,过2~4 小时,再进1 服。主治:痰浊上升,壅塞清窍所致耳鸣、听力下降,证见两耳蝉鸣不息,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院满,苔腻,脉滑。
5、牡荆子微炒200 克、酒1000 毫升。用法,浸泡,冬7 日,夏3 日,取上清液即得,去渣任意饮之,勿醉为度,主治:听力下降。
耳鸣耳聋食疗方
1、黑芝麻牛奶
取黑芝麻30克,鲜牛奶200毫升,白糖10克。先将黑芝麻洗净晒乾,入锅用小火炒熟出香,趁热研成细末。将鲜牛奶倒入锅中,加入黑芝麻细末、白糖,用小火煨煮,将临沸腾时停火,倒入杯中即成。
早餐时随早点一起服食,1次吃完。本食疗方法对肝肾阴虚型老年耳聋症尤为适宜。
2、黑豆鸡矢酒
配方:黑大豆500克,鸡矢白250克,黄酒3斤。
制作方法:将黑豆炒至爆声绝;鸡矢白炒令黄;两药同置于酒瓶内。黄酒加热,趁热倒入瓶中,密封浸泡3~5天,去渣饮服。
功效与主治:祛风通窍。适用于耳聋、耳鸣。
服法:每日2~3次,每次适量温饮。
3、菖蒲酒
配方:九节菖蒲100克,木通100克,磁石500克,防风100克,肉桂100克,黄酒5斤。
制作方法:上药共轧碎,盛布袋,扎口,置于酒中浸泡2周,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疏风通窍。适用于虚劳耳聋、耳鸣。
服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温饮1盅。
说明:木通有川木通、关木通之分,宜用川木通。而关木通含有马兜铃碱,对肾脏有毒性。
?
【刘乃刚(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 耳鸣耳聋 听会穴 听会穴在耳垂边、贴著面颊的地方。老人家因岁数大了,耳聋、耳鸣,这是气血聚集不到这里所造成。每天点按听会穴,气血就会重新汇集到耳朵,原来听不清的声音就能够听清楚了。耳鸣耳聋这样做宜|心平气和、多休息、常做穴位 *** 、多吃活血食物、心情愉快 忌|忌辛辣食物、忌上火、忌酒、远离嘈杂的环境精确定位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颔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快速取穴正坐,耳屏下缘前方,张口有凹陷处,即是听会穴。 禁| *** 健侧(健康的一侧)的听会穴穴位功效 听会穴有聪耳开窍、清热止痛、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下颔关节炎、耳鸣、耳聋等症。【刘乃刚(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 耳鸣耳聋 听会穴 听会穴在耳垂边、贴著面颊的地方。老人家因岁数大了,耳聋、耳鸣,这是气血聚集不到这里所造成。每天点按听会穴,气血就会重新汇集到耳朵,原来听不清的声音就能够听清楚了。耳鸣耳聋这样做宜|心平气和、多休息、常做穴位 *** 、多吃活血食物、心情愉快 忌|忌辛辣食物、忌上火、忌酒、远离嘈杂的环境精确定位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颔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快速取穴正坐,耳屏下缘前方,张口有凹陷处,即是听会穴。 禁| *** 健侧(健康的一侧)的听会穴穴位功效 听会穴有聪耳开窍、清热止痛、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下颔关节炎、耳鸣、耳聋等症。 一穴一方*** 耳鸣时 *** 听会穴,用拇指指尖进行垂直按揉,每次5秒,直到症状缓和为止。 艾灸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治疗耳鸣、耳聋、下颔关节炎。 刮痧 从上往下刮拭3?5分钟,隔天1次,可治疗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配合穴位, *** 更有效!下一页继续看5大穴道 *** 全图解,一定要收藏!配合穴位, *** 更有效 按压听宫穴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颔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用双手中指指腹按压听宫穴1 分钟。按压时,可微微张开口。揉捏少泽穴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 寸(指寸)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揉捏少泽穴,用力揉捏,效果更佳。按压太溪穴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拇指指腹按压太溪穴3分钟,同时用食指按压昆仑穴,效果更佳。按压太冲穴在足背,第1、2蹠骨间,蹠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两侧穴位各按压10?15次。按揉中渚穴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用拇指指腹按揉中渚穴,可先掐进去,再搓著揉,直至发麻为止。本文摘自《一症一穴经络 *** 全图解》/刘乃刚(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博士)/幸福文化
足少阳胆经/头窍阴
一、取穴步骤
【第一步】耳垂后的锥状骨性结构为乳突,乳突后的凹陷处为完骨穴。
【第二步】耳根靠项部为后缘;以“一夫法”取3寸,均分为3份后取上1/3点,为天冲穴。
【第三步】将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均分为3份;
【第四步】上1/3点为浮白穴,下1/3点为头窍阴穴。
二、重要结构
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下1/3
三、主治
头窍阴(耳鸣耳聋不担忧)
①头痛,眩晕;
②耳鸣,耳聋。
四、定位
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
五、按摩
每天早晚各揉按头窍阴1次,每次1~3分钟,可改善和治疗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
六、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
时间:20-40分钟;温度:38-48 ;
艾条悬灸
时间:5-10分钟;
间接灸
时间:3-5壮。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