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针灸可以治蝴蝶斑吗

时间: 阅读:3112

针灸可以治蝴蝶斑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2-01 21:34:24

如果出现蝴蝶斑的话针灸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不能够完全治疗的好,平常的话也可以选择激光或者是光子祛斑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也是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避免色斑加深。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3-10-02 19:19:44

  • 泠青沼
    回复
    2023-10-02 19:19:44

    不能
    1、做好防晒工作。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引起雀斑的原因之一,它让潜伏的黑色素变得活跃,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斑点。出门之前要提前抹好防晒霜,阳光强烈时撑一把防紫外线的遮阳伞,或者是戴上遮阳帽,尽可能地阻挡阳光对面部的照射。

    2、不要忽视晒后修复。尽管已经做了防晒的准备,但总是会有疏漏之处,这时就需要回家之后进行晒后修复的工作。除了涂抹修复霜之外,还要记得给脸部肌肤补充水分。

    3、少用化妆品。化妆品中含有汞、铅、砷等重金属,它们可以让你在化妆之后变得光彩夺目,可是这美丽背后的代价就是肌肤质量的日趋下降。渗透进来的重金属还会诱发、加剧皮肤深层中黑色素的沉着,让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因此尽量不要化妆,无法避免的场合之下,一定要记得仔细卸妆。

    4、多吃美容的食物。许多食物对于营养肌肤是大有裨益的,比如番茄中含有能够抑制黑色素的谷胱甘肽,胡萝卜中富含能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C、E等都是美容的好帮手。

    5、用天然的护肤品。厂家生产的祛斑产品中多添加了很多工业元素,长期使用多有副作用。这里推荐一种天然又便利的护肤品,那就是土豆。将生土豆切成薄片,敷在有雀斑的地方,能够淡化斑点。

    6、保证睡眠质量。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都会令肌肤加速衰老、加重黑色素沉着。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八小时睡眠,让肌肤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自我修复。

    7、适量饮用红酒。红酒能够帮助清除自由基,抵抗细胞被氧化,还能活血养颜,对减少色斑、肌肤年轻化有很大的作用。

  • 空青
    回复
    2023-10-02 19:19:44

    一、 黄褐斑的症状和病因

    表征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或者“妊娠斑”,主要发生在面部,以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为主。黄褐斑多为边界不清楚的褐色或黑色的斑片,多为对称性。

    病因 :黄竭斑形成的原因很多,当人体肝脏或肾脏功能不佳而又过多接受紫外线照谢时,面部极易生出黄褐斑。黄褐斑还与遗传造成的黄褐斑体质有关。   

    精神因素、慢性消耗性疾病、妇女妊娠期和某些劣质化妆品刺激都易发生。

    二、如何预防面部出现黄褐斑?应注意几点:

    1、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外出时应戴遮阳帽或打伞,也可在外出时对暴露部位涂防晒霜;

    2、如果怀疑黄褐斑是某些药物及化妆品引起的,应该停用,观察黄褐斑是否有加重,专业是能够找到导致黄褐斑的具体成分,以后可避免使用含有此成分的药 物及化妆品;

    3、慎用化学药物:安眠药以及某些抗 菌素会诱发黄褐斑;避孕药主要成份为雌激素和孕激素,体内孕激素增多时会诱发黄褐斑。

    4、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摄入量充足。

    5、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酒。

    6、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的青色卷心菜、白芝麻、麦胚油等。

    7、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

    8、定期去角质。

    三、去除黄褐斑小妙方

    1、苦瓜去黄褐斑

    把新鲜的苦瓜洗净后对半切开,把苦瓜籽挖掉,把苦瓜肉榨成泥状涂抹在脸部,15-25分钟后洗净每个3天使用一次。榨泥后的苦瓜汁可以喝,有养肤去火的功效。

    2、 蜂蜜蛋黄去黄褐斑

    一个鸡蛋的蛋黄加入蜂蜜均匀调和,涂在面部,如果是油性皮肤,可加入柠檬汁混合搅匀,用化妆棉浸透敷在脸上,15-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3 、 杏仁去黄褐斑

    取杏仁研磨成细粉末,加入适量的蛋清搅拌均匀,每天晚上睡觉前涂抹在脸上,20分钟后用清水洗去。15天后就可看到效果,坚持使用即可有效去除黄褐斑。

    4、 土豆泥去黄褐斑

    将土豆去皮捣泥,然后涂于脸部,15-20分钟后洗净,再用热毛巾敷脸进行正常护肤即可,两天一次。

    5、 粗盐去黄褐斑

    晚上用粗盐加清水洗脸,每3天一次,长期坚持。粗盐够刺激并促进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对于去除黄褐斑有很好效果的效果,对患者没有副作用。

    女性从青春期到绝经都可能发生黄褐斑,这跟女性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代谢改变有关。

    黄褐斑,又称之为肝斑,是一种面部黑变病,属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斑!

    临床上,以下几种人比较容易诱发黄褐斑!

    第一种,怀孕女性,有不少女性在怀孕后2-5个月时候容易出现,但一般生完孩子后会自然消失,不过一旦再生一胎,容易反复出现;

    第二种,有一部分女性出现黄褐斑跟长期口服避孕药避孕有关,其中有一些女性停药后可消退;

    第三种,对于长期患有月经不调、子宫附件炎、痛经、不孕症以及慢性肝炎肝病等女性,也容易出现黄褐斑;

    第四种,像长期服用一些苯妥英钠等的女性,还容易诱发药源性黄褐斑;

    第五种,强烈日光可诱发或加重黄褐斑,因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激活我们体内的黑素细胞;

    第六种,某些女性出现黄褐斑还跟本身长期精神状态不好有关,像经常熬夜、压力大、失眠以及过度劳累等女性更容易出现黄褐斑。

    那么,我们女性应该如何预防自己面部黄褐斑?

    首先,肯定要先对因预防!

    其次,生活中预防

    最后,目前关于黄褐斑治疗,不建议自己擅自购买一些祛斑药和服用某一些中药进行治疗,毕竟脸这么重要的面子事情,还是要到专业医生找专科医生进行咨询后治疗,因为有很多女性是分不清楚自己是黄褐斑,还是雀斑等其他皮肤病的!

    爱美的女人最害怕自己脸上的黄褐斑,有了黄褐斑整个人看起来很老,人们常说黄脸女人大概就是这样。当然,没有哪个女人想变成黄脸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黄褐斑?

    黄褐斑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

    1、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是有预防黄褐斑的功效的,比如豆制品,女性可以多吃一点这类食品。

    2、情绪和压力:黄褐斑的诱发因素与情绪或压力相关者约占50%。因此,控制不良情绪,使心情舒畅,劳逸结合是黄褐斑患者应注意的问题。

    3、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被紫外线照射,当遇到强烈太阳出门的时候要做好防晒措施,带上太阳镜,出门前擦上防晒霜。

    4、早睡早起:现在很多人都有熬夜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可不是什么好习惯,有些女性就是因为熬夜面部长了许多黄褐斑,因此女性要想脸上不长出黄褐斑的话就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5、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的工作,不能怕麻烦不涂防晒霜之类的,除了外出前涂好防晒,回家后要做好晒后修复,可以做一下补水面膜!

    6、合理避孕:女性避孕采用的方法大多数都是吃避孕药或者是放环,这些都是脸上出现黄褐斑的原因,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其他的避孕方法。

    7、在生活上要有好的习惯,避免熬夜,喝酒,黄褐斑的出现多数与内分泌有关,如果长期熬夜会造成内分泌失调,这样会加大患上黄褐斑的几率。

    8、不要使用大量含有激素,含铅,含汞的美白类祛斑性质的护肤品化妆品,如果使用含有这些东西的祛斑产品,会对皮肤造成很大的伤害,造成黄褐斑。

    9、在生活中应注意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且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还应该多参加一些锻炼多做运动,同时要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

    10、不能用那些有激素、铅、汞等有害物质的祛斑产品,所以我及时有斑也会很认真的看它的成分,免得有副作用。

    11、敏感性肌肤的女性慎用化妆品:如果您的肌肤比较敏感的话,在化妆品的选择上面尤其需要小心谨慎,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化妆品。

    12、要加强防晒,因为晒的太厉害会加快皮肤的损伤,所以外出的时候我都会记得带一把防紫外线的伞,还要涂一些防晒霜之类的。

    13、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我现在都不吃太多辛辣食品,不喝太多酒,少熬夜,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黄褐斑。

    14、预防黄褐斑首先要调理好内分泌环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预防妇科疾病。

    15、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每天可以适当的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多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16、女士们在选用美容化妆品时,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市场上那些急功近利的广告宣传,选用美白化妆品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防晒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日晒会使体内黑色素活性增加导致表皮基底层黑素含量增多,从而形成黄褐斑等色斑。

    希望女性朋友在了解黄褐斑的预防方法后,一定要遵循这些方法,做好预防工作。只要坚持做好这些预防,脸上长黄褐斑的机率就很小,外表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不会变成黄脸女人,让自己更有魅力。

    黄褐斑一般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是其主要原因,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失调等有一定关系。 

    1、平时要注意多吃蔬菜及水果,可以起到保持大便通畅作用,这样对黄褐斑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是由于便秘将会导致体内毒素蓄积增多,而有加重黄褐斑的情况。

    2、 适量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以及各种b族维生素等。都可起到促进体内毒素、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3、夏季注意防晒 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将会激发酷氨酸酶活性,导致色素沉着,所以对黄褐斑会有加重情况。对于紫外线较敏感者,可以考虑使用防晒霜防止紫外线的照射。并要远离某些的环境污染以及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黄褐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表现为面部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片,呈蝶状分布,对称分布于面部,日晒后加重,常见于成年女性,影响面部美观,是一种色素代谢异常的疾病。黄褐斑的发生与遗传、季节、日晒、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等有关。

    预防黄褐斑的主要措施有:

    1、紫外线是黄褐斑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所以要注意防晒,尤其是在夏天,要抹上防晒霜,出门打伞、戴帽子,不宜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

    2、如果是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黄褐斑,就要停用口服避孕药。还要避免滥用化妆品,尤其是不能用含铅、汞的化妆品。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黄色、橙色和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白菜、菠菜、冬瓜、芹菜、黄瓜、西红柿、卷心菜、花菜、山楂、鲜枣、橘子、柿子、香蕉等。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油腻的食物、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甜食等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4、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晚上9~11点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

    5、保持心情愉快,精神畅快,学会放松,自我调节心情,遇事努力解决,不过度在意结果,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参加社交活动,多结交朋友,避免长期陷入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中,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6、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面部的损容性疾病,是皮肤美容门诊常见的疾患,因好发于颜面部,往往给中青年女性造成一定的精神负担,求诊者众多,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现代医学认为发生黄褐斑的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妊娠、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此外还与氧自由基、局部微生态环境、血液流变学、肝脏疾病、酪氨酸功能障碍、滥用化妆品、光毒性药物等有关。

    针对就诊于我科的黄褐斑患者,我们进行更细一些的交流与沟通,追问病史及平时生活习惯,日常护肤情况。

    加强对表皮皮脂膜的保护措施,嘱日常减少洗脸的次数,并要求患者尽量不要用力揉搓等等,同时给予口服药物联合局部药物导入,日间用保湿物理防晒,晚间用活性胶原敷料治疗。

    该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确切,风险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也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值得推广使用。同时在治疗期间,应重视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加强随访,帮助患者调节情绪,使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 健康 的生活状态,以便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不要服用避孕药物,改用其它的避孕方法。

      第二:不要过度使用杀菌香皂或洗面奶,皮肤表面存在的细菌的分泌物,对表皮是一个保护作用,在皮肤表面形成弱酸性的脂层。菌群失调后,会造成皮肤的PH值的改变,皮肤防御功能降低。

      第三:不要乱用化妆品,不当的化妆品的使用,会激惹黑色素细胞的增生,加重黄褐斑。

      第四:不要过多服用光敏感的食物或药物,这类食物或药物,经过日光照射后,加重症状。

      第五:保持心情舒畅,慎怒,做到“没心没肺”。

    中医认为黄褐斑主要是由于外受风热阳邪,蕴积肌肤,内存肝、肾、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不能荣面,色素异常所致。临床上多表现为肝气郁结、肝肾亏虚、瘀血阻络、气血不足等证型。中医药物治疗黄褐斑,就是通过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补肝肾、通经络、补气血、化瘀阻、排毒素、彻底消除色黄褐斑产生的根源,平衡体内激素水平,从内到外对机体加以调节,以达到祛斑美容目的。一般治疗时要内服外用,根据您的辨证选择对应的中药方剂进行加减使其更适合您的体质,同时中医中的针灸、刮痧等方法也对黄褐斑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做什么要的治疗,要服用什么要的药物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且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一般比较缓慢,一定要有毅力。知道原因,我们平时应该如何预防呢?

    1.妊娠性黄褐斑。这种黄褐斑多数出现在孕期3到5个月之后,直到分娩才慢慢消退。若有未消退者,很有可能是由于生殖器官的炎症引起的,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积极治疗,方能逐渐消退。

    2.口服避孕药引起的。不少女性通过口服避孕药的方法来避孕。这样很容易导致雌性激素的紊乱,容易激发黑色素细胞促使黑色素沉淀,进而产生黄褐斑等。应停止服用避孕药,采取其它避孕方式,症状就能慢慢缓解。

    3.内分泌疾病和营养不良导致的。当内分泌出现紊乱自身感觉不舒服时,需寻求医生的帮助,按照医生的吩咐定时定量服用相关药物。若是缺少维生素A,C,E及锌等微量元素导致的,就需要补充相应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日常饮食中可多喝西红柿汁和柠檬糖水。西红柿汁的具体做法:先将西红柿洗净放入榨汁机里面进行充分搅拌并将多余固体西红柿残留进行过滤,饮用过滤后的西红柿汁即可。西红柿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很好的美白功效。至于柠檬糖水做法:将榨好的柠檬汁加入糖和兑入适量的水即可食用。柠檬中富含维生素C,钙,铁,磷等有美白祛斑效果。

    4.紫外线照射引起。可涂抹适量的防晒霜。外出时可佩戴帽子,太阳镜或者打防紫外线的伞等做好防晒工作。

    5.应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酒、浓茶、咖啡等。

    希望能帮到大家。

    1.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2.饮食适当清淡,多吃点粗粮,保持大便通畅;3不过饱饮食,做到不饿不吃;4积极防晒,避免阳光下暴晒,做好皮肤保湿防晒;5不熬夜,睡眠质量保持良好;6面部不要过度清洁,使用较为温和的洁面乳或洗面奶,皮肤敏感时则以清水洁面为主。

    黄褐斑可以预防的 (1)预防黄褐斑,防晒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平日里特别是阳光强烈的时候戴遮阳帽、撑遮阳伞、涂抹 SPF(防晒系数)至少 30、PA+++的防晒霜可以有效预防。治疗黄褐斑的时候也要严格避光,如果做不到,其他任何治疗方法都将会失败;(2)孕妇怀孕期间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的食物,也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斑片起到促进消退的作用;(3)另外,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也很重要。

    黄褐斑很常见,对于爱美的女人这就是把杀猪刀,引发黄褐斑原因;内分泌失调,便秘,慢性病,营养不良。

    在饮食方面多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蔬菜,水果,营养搭配。不要让自己经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生活中,要学会慢下来。在身体有病的时候不要拖。

    治疗中医首选:

    祛斑美容散治疗。生地,赤芍,当归、桃仁、红花、柴胡各,川芎,山萸肉、山药各,丹皮、云苓、泽泻,紫草。焙干研末装袋,每日3次温水口服,15日为1疗程。2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7.4%。

  • 蓦山溪
    回复
    2023-10-02 18:18:34

    针灸在中医疗法中占有非常高超的地位,因为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而且它的疗效还非常的明显。但是大家知道吗,针灸不但可以治病,而且还能够美容祛斑,相信也有不少爱美的女性朋友都知道这点,那么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针灸是如何美容祛斑的吧!

    中医针灸

    针灸治疗黄褐斑

    1、肝瘀气滞:必须取任脉经穴

    取行间、气海、太冲、三阴交,两组穴疏通气血荣面祛斑。胸胁胀满加章门,腰膝酸软加肾俞。

    2、肾虚火旺(肝肾阴虚)

    取肝俞、肾俞、足三里、关元、命门。(益精血,补肝肾)以上各穴补养肝肾调理气血,养阴退斑。

    3、脾虚湿阻

    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随症取穴腹胀:下脘、气海;便溏:天枢。除此以外还在皮损部位针刺或围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气血。还可随证加服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等。1疗程10次数每次20-30分钟开始隔天一次。

    中医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颜面有斑块,腰膝酸软,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质暗或有紫斑块,苔薄细,脉沉细。

    2、肾虚火旺:颜面有斑,有时有些黑褐色斑块,有的也伴有腰膝酸软,倦怠无力,质红少苔脉沉细有时数。

    3、脾虚湿阻:面斑呈黄褐色,纳呆脘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有时弦。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以下病机有关

    1、情志不随,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2、饮食不节制,对脾胃有一定的损伤,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畅,颜面失养。

    3、年老精亏,肾阴亏损,导致虚火上炎,肌肤失养,肾之本色泛于颜面;

    4、腠理受风以致气血不和、不能濡养颜面。

    临床表现:淡褐色或是褐色斑块,形状不规则常对称分布在唇周、额头、颧、颊、鼻、眼角、太阳穴等处,有的呈蝴蝶形,无自觉症状,初期有的患者有些发红而且淡淡的斑不会被发现一经发现已经长了很长时间,春、夏季加深、秋,冬季变浅。

    治疗黄褐斑的自我调护

    1、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含维C多的食品;

    2、作息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要保持心情舒畅忌忧思,恼怒;

    4、避免日光晒。

    5、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6、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7、忌滥用化妆品。

    针灸美容

    针灸美容法,是我国医药学家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容疗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⒈整体治疗,适应证广,疗效持久

    整体美容是针灸美容法的指导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颜面、皮肤、须发、五官、爪甲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这些部位的盛衰直接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况,皮肤白嫩、面色红润、体格健壮是健康美的标志,也是脏腑、经脉功能正常、气血充盈的表现。

    整体美容可以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因此,不仅适用于祛除痤疮、黑痣,消除皮肤损害及肿物等,还对慢性的形体改变和顽固的皮肤病变有效,如肥胖、银屑病等,对一些急性传染性的影响容貌的病症如红眼病、痄腮、丹毒等亦同样有效。

    用针灸疗法进行美容,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等与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有非常密切关系的因素,从根本上保证了美容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针灸美容法使用的医疗工具简单,只需不同规格的针具、火罐和艾条等,再配以磁贴器、注射器、电针仪和激光仪等,用酒精、碘酒消毒穴位皮肤后,即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凡掌握一般针灸操作技能的人,皆可以学习使用针灸美容的方法。

    ⒊经济安全,副作用

    针灸美容法是在体表进行各种安全、简便、痛苦少的物理疗法,如针刺、拔火罐、艾灸、穴位磁疗、激光照射等等,一般不破坏皮肤结构,不遗留创痛。较之复杂的外科整容术和众多的化学合成的美容品,针灸美容成本低、费用少、副作用很少。

    针灸美容都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针刺、艾灸经穴来调整经络气血、对人体一定的穴位进行适量的刺激、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借以协调脏腑、濡养面部皮肤,达到美颜润泽的`目的。《灵枢·经脉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的调整作用是针灸美容的基础。但针与灸是有所分别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工具、手法和形式的不同。针法是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的经络俞穴,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灸法则是采用艾绒灸于某些穴位,借助于药物烧灼、熏熨,给经络以温热持久的刺激。在实际运用中,二者常配合作用。

    由于经络的调整作用是针灸美容的基础,而中医五脏六腑都通过经络互相连接在一起而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此,从这一点意义来讲,全身的每一条经络都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但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下经络对美容更为有效,它们分别是:

    ①足厥阴肝经:“肝藏血,主疏泄。肝既是人体的血库,又对全身的血液运行、分布起调节作用。若肝血不足,面色晦暗者,可刺激肝经。

    ②足少阴肾经:“肾藏精,为人体先天之本,肾维系五脏阴阳和收藏五脏六腑之精,肾阴肾阳直接决定脏腑功能的盛衰,对人体的整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③足阳明胃经:其经脉行于人体面部,胃为水谷受纳之腑,与气血的化生有密切关系,如胃弱,气血性化失司,面失气血的滋润而面色无华。

    ④手少阳三焦经:调节体内代谢,其循行于人体头侧面,如头侧面美容可刺激此经。

    ⑤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大小肠经对水液的分布、水谷精微的吸收以化生气血有重要作用。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所以美容与大小肠密切相关。

    4、针灸美容疏散法

    针灸美容疏散法是一种以针浅刺皮肤的方法。风、热之邪在浅表的皮毛部,用浮浅的刺法来疏风散热,驱除外邪。针灸美容疏散法常用针具为美容针、皮肤针等,多用于治疗皮肤损美性疾患,美容针多用于面部。

    5、针灸美容清利法

    针灸美容清利法是以综合各种针刺泻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刺方法,用之可清利外邪,常取穴位如大椎、十宣、曲池、阴陵泉等。本法以泻法为主,刺激量较大,本法多用于治疗因湿、热、毒引起的损美性疾患。针灸美容清利法适用于体质较好的患者。

    6、针灸美容调理法

    针灸美容调理法是以针刺平补平泻手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刺方法。用于可平衡阴阳、内调脏腑,从整体上调整人体使之趋于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体健、体美。常用穴位如百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等。本法以平补平泻为主,刺激量较清利法稍弱。针灸美容调理法适用于气血瘀滞或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的损美性疾病。

    7、针灸美容补益法

    针灸美容补益法是以综合各种针灸补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灸治法。用之可补益脏腑气血之不足,养颜驻容,延缓衰老。针灸美容补益法适用于久病或各种虚证引起的损美性疾病。

    总结: 通过上述的文章对中医 针灸 和针灸美容等有关知识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大家现在是不是都已经相信了针灸确实能够美容祛斑了吧!如果大家喜欢我介绍的这些知识,一定要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太冲治头晕怎么办

做玩鼻息肉手术可以身体按摩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