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痰湿证严重吗
月经后期出现痰湿症并不严重,容易出现头晕体胖,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注意饮食结构合理,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吃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月经后期主要是指月经周期延迟后7天以上,甚至三五个月才能一次,而经期正常的女性,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那么中医认为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呢?中医认为月经后期主要发病机理是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常见的分型有肾虚、血虚、血寒、气滞和痰湿,接下来就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一.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不节房事,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二.血虚数伤于血,或产多乳众,病后体虚,饮食减少,化源不足,营血衰少,冲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三.血寒(一)虚寒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阳虚内寒,脏腑失于温养,生化失期,气虚血少,冲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二)实寒经产之时,感受寒邪,或过服寒凉,寒邪搏于冲任,血为寒凝,胞脉不畅,血行迟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四.气滞素性抑郁,情志不遂,气不宣达,血为气滞,冲任不畅,气血运行迟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五.痰湿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劳逸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下注冲任,壅滞胞脉,气血运行缓慢,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温馨提醒:作为女性,发现病情,一定要及时治疗,对于月经后期,中医治疗原则在于温经养血,活血行滞。属虚属寒者,宜温经养血;属瘀属滞者,宜活血行滞;虚实相兼者,则分别其主次而兼治之。并根据在肝、在脾、在肾选用适当方药。
作者\华人健康网 黄曼莹
许多女生月经来时,会感到眩晕,天旋地转的,头晕脑胀很不舒服,甚至会呕吐,全身无力像「泄了气的皮球」,只好挂病号在家休息。中医师说,很多女性误以为月经时头晕是因为贫血的关系,其实这只是经期症候群的其中一个表现。 经期眩晕经常是痰湿、气血虚引起 ,而且要依症状调理,才能避免一直来纠缠!
月经眩晕呕吐反复发作 求助中医调理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周宗翰表示,临床曾经收治1名28岁的林小姐,担任公司副理,在事业上表现优秀,对于自己要求非常高,希望每天工作都是最佳状态。但是天不从人愿,每到月经就开始头晕脑胀,甚至严重时会呕吐,不得已只好请生理假在家休息。每次发作都到躺在床上避免眩晕,吃止晕药的改善幅度也不大,下一个月经又继续发作,于是前来求助中医,希望调理体质。
经过进一步问诊发现,林小姐除了经前眩晕到呕吐之外,一到经前就会 *** 胀痛,情绪也不稳定,特别容易为小事发脾气,影响工作表现,这就是生理贺尔蒙的影响所致。经期症候群则和月经周期的荷尔蒙变化有关,即黄体激素和雌激素比例失调。
无痰不作眩:月经期眩晕常是痰湿引起
在中医看来有眩晕的问题有几种类型,林小姐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常有「肝气郁结型」,通常在中医证型是属于肝胃不和的表现,长期的压力影响身体肝气的疏泄,肝木克脾土,导致脾胃功能运化失调而产生痰浊。中医的理论认为「无痰不作眩」,眩晕常常是痰湿引起,所以月经来时头晕的状况会特别明显。
碰到这样的情况,中医师周宗翰表示, 可以使用「小柴胡汤」加上「温胆汤」去治疗,如果当下眩晕严重,建议多按揉风池穴与太阳穴这2个穴位:
推荐阅读:医师,为什么我月经来时会头痛?
1.太阳穴
位置: 眉梢与眼外角之间向后1寸(约大拇指指节宽度)。
功效: 舒缓头痛及眼睛不适,提神醒脑。
2.风池穴
位置: 后发际上凹陷中央,乳突后,斜方肌外侧缘。
功效: 帮助头颈部肌肉放松,使气血顺畅可向上送达头面部,改善头痛头重等不适症状。
无虚不作眩:月经期眩晕常是气血亏虚引起
中医师周宗翰表示,另一种会在月经来时出现眩晕症状,常见的就是「气血虚弱型」,即中医理论的「无虚不作眩」,当月经来潮时,身体因为气血亏虚导致头部循环不佳而产生眩晕,这类型的朋友通常月经量多、身体容易受寒怕冷,这时便常常会使用「八珍汤」来处理这类型的眩晕。
同时建议患者多休息,在经期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穿裙子,如果天气冷或是长期待在冷气房,这时 头晕时也可以喝「姜母茶」或「肉桂茶」,将暖暖包贴在气海穴与关元穴的位置,以达到温经止痛、调和气血的功效 ,可以有效的缓解月经时头晕。
推荐阅读:预防贫血食物先吃对!它的含铁量是猪肉两倍、鸡肉三倍
1.气海穴
位置: 在肚脐直下大约一寸半。
功效: 此处是人体之中央,是生气之源,人体的真气由此而生,所以对于阳气不足、生气乏源所导致的虚寒性疾病,气海穴往往具有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之功效。
2.关元穴
位置: 肚脐直下3寸(四指幅宽)处。
功效: 关元穴被认为是肾气停驻之处,掌管人体先天之气,又称「下丹田」,贮存全身的精气和活力。中医会在关元穴温灸,活络子宫气血,改善月经不顺、子宫虚寒。
女生月经时头晕,通常食欲也不会太好,这时建议减少蛋白质、脂肪、盐的摄取,尽量少量多餐,增加纤维质的摄取量,并避免咖啡、酒等 *** 性饮料,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
月经病的辨证,除根据月经之期、质、色、量、味等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外,还应结合全身症状,以辨别病之寒、热、虚、实。
(1)虚证:月经病当中的虚证主要的有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
①气虚:气虚证常见于月经病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过长、经来质稀、经色浅淡、崩漏、经行头晕、经行乏力等。全身症状有面色白,怕冷,精神萎靡,气短声低,头晕目眩,心悸多汗等。
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或濡。
②血虚:血虚证常见于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经来色淡、经来质稀、闭经、经行眩晕、经行心悸等。全身症状有面色萎黄,皮肤干燥,形体消瘦,头目晕眩,心悸少寐,手足麻木,低热,大便干燥等。
唇舌色淡,舌体瘦薄,苔少。脉细弱,或细数无力。
气与血互相依存,关系密切,常会相互影响。气血不足又往往与脾胃虚弱有关,辨证时应互为参考。
③脾虚:脾虚多见于崩漏、经行量多、月经稀发、经行嗜睡、经行泄泻、经行腹胀、经行呕吐等。全身症状有面色萎黄或虚浮,倦怠乏力,口淡乏味,不思饮食或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等。舌色淡,舌体胖嫩或有齿痕,苔白滑。脉缓弱无力。
值得注意的是脾与胃相表里,脾虚则胃弱,故脾胃虚弱的证候,往往同时出现。
④肾虚:肾虚在月经病中最为常见,特别是在青春期与更年期月经病中尤为多见。肾虚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分。肾阴虚多见于月经量少、初潮或早或迟、青春期经乱、青春期月经稀发、年老经乱、经断复行、老妇血崩、经行血尿等。全身症状有面色晦暗或面颊烘热,颧红,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大便干燥。舌质红、少苔或无苔,或花剥苔,或舌有裂纹。脉沉细无力或沉细而数。
肾阳虚常见于月经后期、经质清稀、月经过少、月经稀发、闭经、崩漏、月经初潮过晚、经行流涎、经行畏寒、经行浮肿、经行尿频、经行腹泻、经行腰痛等。全身症状有面色白,或有黯斑、畏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性欲淡漠,五更泄泻等。
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迟微弱。
肾阴虚与肾阳虚,二者之间常会互相影响,阴损可以及阳,阳损可以及阴。临床上有相当多的患者是肾阴肾阳俱虚并见。
(2)实证:月经病中的实证主要有气滞、血瘀、痰湿等。
①气滞:气滞常见于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质黏稠、经色紫黯、经行多少无定量、痛经、闭经、经行不寐、经行心烦、经行狂躁、经行腹胀、经行胁痛、经行胸痛、经行乳胀痛等。全身症状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胸闷不舒,胁腹胀痛,头胀目眩,夜卧多梦,善太息,神志异常,舌色黯,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②血瘀:血瘀多见于月经后期、经如牛膜、经来成块、月经过少、经色紫黯、痛经、闭经、经行头痛、经行昏厥、经行小腹痞块等。
全身症状有口干不渴,皮肤呈现肌肤甲错,腹部刺痛,痛有定处。
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紫斑,脉沉弦或沉涩。
③痰湿:痰湿内阻多见于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稀发、经质黏稠、闭经、经行眩晕、经行嗜睡、经行乏力、经行痴呆、经行咳嗽、经行浮肿等。全身症状有头重眩晕,口中淡腻,胸闷腹胀,饮食不振,泛恶欲吐,形体肥丰,周身沉困,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或滑,或沉滑或沉缓。
(3)寒证:寒证在月经病中以虚寒证为多,属寒实者鲜少。
①虚寒:虚寒在月经病中多见于月经后期、经行量少、经来成块、痛经、闭经、经行感冒、经行胃痛、经行身痛、经行缠腰痛等。
全身症状有面色苍白,唇色淡,口淡纳呆,小腹冷痛,形寒怕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②寒实:寒实证多见于月经病中的月经骤止、经来成块、闭经、经行感冒、痛经、吊阴痛等。全身症状有恶寒战栗,无汗身痛,关节酸痛,腹痛拘急,舌淡红,苔薄白。脉紧。
(4)热证:月经病中的热证有实热与虚热之分。
①实热:实热多见于月经病中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味腐臭、经行目衄、经行鼻衄、经行口渴、经行狂躁、经行咯血、经行便血、经行痤疮、经行紫癜等。全身症状有面色红、烦躁口干,或有发热、大便干燥,或稀溏臭秽、小便黄赤。舌质红绛,或干,苔黄。脉滑数有力。
②虚热:虚热多见于月经病中的月经先期、经期过长、经色鲜红、漏下淋漓、经行发热、经行口糜、经行口鼻干燥、经行心悸、经行乏力、经行咯血等。全身症状有面色潮红,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少寐多梦,盗汗,口咽干燥不渴。舌红,苔少或无苔,或有裂纹。
脉细数无力。
以上从寒、热、虚、实几个方面叙述了月经病的辨证要点。在临床实际当中,病情复杂多变,证候错综复杂,往往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气病及血,血病及气,多脏合病。因此,在辨证中应抓住主证,把握病机,分清主次缓急,做出正确的诊断,确立恰当的治则,遣拟适宜的方药。
【答案】:B
月经后期之气滞证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或精神抑郁,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数。治法:理气行滞调经。方药:乌药汤。
月经后期之痰湿证主要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黏,头晕体胖,心悸气短,脘闷恶心,带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法:燥湿化痰,活血调经。方药:芎归二陈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