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神经衰弱耳鸣针灸哪些穴位

时间: 阅读:2046

神经衰弱耳鸣针灸哪些穴位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2-23 15:48:19

出现神经衰弱耳鸣情况的话,建议可以适当的针灸行间穴听宫穴,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也要合理的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对神经衰弱以及耳鸣的情况都会有一定的改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3-10-03 08:08:24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10-03 08:08:24

    可是大概很少人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耳鸣,耳鸣是因为外界没有任何的声音刺激,耳朵自主产生嗡嗡轰鸣的状态,那种感觉是很难受的,是因为听觉系统的传入神经损害附近的声音频率,形成共鸣出现的错误听觉。除了生活中常见的耳鸣,有些疾病也会有耳鸣的症状,其实出现耳鸣,我们可以通过按摩以下6个穴位便可缓解。
      第1个穴位,按揉听宫穴,听宫穴位于耳屏的前方,此处呈凹陷的状态,按揉此穴位,有助于治疗各种耳病,可以有效的缓解耳鸣。
      第2个穴位,按揉听会穴,听会穴位于耳屏的斜下方凹陷处,该穴位是治疗耳鸣的主要穴位。
      第3个穴位,按揉风池穴,风池穴位于枕后部,枕骨下两侧,轻按有助于耳内血液供应,有效缓解耳鸣,是治疗神经性耳鸣最理想的方法。
      第4个穴位,按揉翳风穴,位于耳垂后凸起于下颌角连线的中间,此穴位疏通脉络,增加血液循环,缓解耳鸣。
      第5个穴位,按摩合谷穴,位于手背上,距虎口半个大拇指处,此穴位通筋活络活血,按摩可以有效缓解耳鸣。
      第6个穴位,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部正中,轻按会稍有疼痛感,百穴之首,按摩此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耳鸣。
      如以后再有耳鸣现象的时候可以通过按摩以上6个穴位其中的一个进行缓解,其实耳鸣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疾病所表现出的一种症状,在平时也比较常见,当出现时大家不用太过担心,如果耳鸣出现的频率比较多,持续的时间很长的话,建议立即就医,并做明确的检查。

  • 徐长卿
    回复
    2023-10-03 08:08:24

    按摩是中医理疗的一种方式,通过按摩不同的穴位来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那么按摩穴位能有效治疗耳鸣吗?按摩哪些穴位治疗耳鸣最有效?按摩穴位可以治疗耳鸣,但是需要掌握正确的按摩方法,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哪些按摩手法可以治疗耳鸣吧。
    1、按摩穴位有效治疗耳鸣
    1、按揉耳周穴位:用两手拇指端分别按揉两侧听宫穴、翳风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按揉时注意张开嘴,每穴1分钟。听宫穴位于耳屏的前方,张开嘴此处呈凹陷状。此穴具有宣通气血,开窍聪耳之功效,对耳病,尤其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鸣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翳风穴位于耳垂后颞骨乳突与下颌角之间中点处,此穴具有通络活血,安神通耳之功效,对耳部疾患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揉耳根: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贴于前后耳根部,共揉3分钟,以耳根透热为度。此手法能有效提高耳内血液循环,特别是针对内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鸣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3、捻耳法:以拇指与食指指面同时捻揉两耳轮及耳垂,从上向下共揉捻3分钟,令两耳发热为度。耳轮和耳垂上有很多穴位和神经反射点,轻柔地捻揉使这些穴位反射点得到良性的刺激,有助于耳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中耳炎症的消除和辅助内耳神经功能的保持。
    4、鸣天鼓:两手掌相搓,使互相产生热,然后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四指贴于枕后,作缓慢的重按,缓慢放开(注意放松时要和缓以免内耳痛)3次,如此为1遍,共5遍。此手法也是通过改变耳道内压力给予中耳一定的良性刺激,对低音调耳鸣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5、揉风池:风池穴位于颈后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段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揉以感觉酸胀为佳,每次按揉1分钟,每天3次。按揉风池穴能够有效增加耳内血液供应,对神经性耳鸣效果最理想。
    2、耳鸣的原因有哪些
    1、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常会出现耳鸣的症状。
    2、身体虚弱。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医认为是肾虚或气血虚弱等所致。如属肝肾阴虚者,平时有头晕目眩,失眠,腰酸舌质偏红等,如属肾阳不足者平时有腰冷肢软,夜尿较多,舌质偏淡等。
    3、神经衰弱引起的。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耳鸣还与忧郁有关,调节情绪可使之好转。
    4、头部和颈部受伤也可引起耳鸣,因为我们的头部、颈部和耳部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外界造成的伤害过大,就会导致耳鸣的出现。
    5、不当的药物使用也会引起耳鸣的出现,如:抗生素、万古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服用会导致耳鸣的出现。
    6、身体上内科疾病,比较常见的如贫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脏疾病均可产生耳鸣。

  • 空青
    回复
    2023-10-03 07:07:14

    穴名:肾俞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在背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性:滋养肝肾、补肾壮阳、聪耳明目、利水通淋

    主治:1.泌尿、生殖系统病症;2.头面、五官病症;3.其他病症;4.各种腰痛;5.肾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肾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与肾脏相应,为肾的背俞穴,故名。

    一、定位取法

    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致与第12肋骨下缘或肚脐相平。故临床上可以借助第12肋骨下缘或肚脐来确定本穴的定位。

    二、治疗作用

    穴性:滋养肝肾、补肾壮阳、聪耳明目、利水通淋。

    肾俞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范围:

    1.泌尿、生殖系统病症:遗尿,尿闭,小便频数,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水肿,肾结石,泌尿系绞痛,尿血,肾下垂,遗精,阳痿,月不调,痛经,带下,不孕,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病。

    本穴所治的上述病症,绝大多数属于虚证,应以灸法补虚为主。中医学认为"肾无实",说的是一个人随着岁月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生活的操劳、结婚、性生活、生儿育女……从父母亲身上获取的精血、肾阴、肾阳即"先天之本"都在不断地消耗。后天之本可以通过饮食不断地得到补充,但是爹妈给我们的精血是有限的,逐渐亏虚,就会出现一系列老化征象,诸如头昏眼花、耳鸣耳聋、健忘多语、须发变白或脱落、牙齿松动或脱落、弯腰驼背、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肢体震颤,甚至痴呆等虚弱之象。所以,中医临床上肾的病理变化是以虚证为主的,较少见到实证,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实证。像极少数性欲特别旺盛、亢进的人,就是属于肾的种实证。

    2.头面、五官病症:头晕、目眩、近视、夜盲、视物昏花、耳鸣、耳、虚火牙痛、咽干喉燥、声音嘶哑、失音等。

    上述头面、五官病症,如头晕、目眩、近视、夜盲、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多为肾精不足,不能充养脑髓所致,应该用按摩、灸疗、拔罐补虚;而虚火牙痛、咽干喉燥、声音嘶哑、失音,则是由于肾水亏虚,不足以滋润濡养五官诸窍,应该以指压、按摩、皮肤针叩刺为主。因属阴虚火征象,故不宜用灸法。

    3.其他病症:神经衰弱,肾虚咳喘、动则尤甚,五更泄,糖尿病,肾虚腰痛,腰肌劳损,骨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痛,腰膝酸软,小儿脑瘫等。

    神经衰弱多为心肾不交型,以难以入眠、多梦易醒为主症。最好能配用心俞、神门(掌面腕横纹小指侧凹陷处)、太溪(足内踝下凹陷处)、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等穴,按摩、皮肤针轻叩、灸法、拔火罐均可。

    肾虚咳喘、动则尤甚,因在肾不纳气、虚阳上浮。调理治疗应该配合肺俞、膻中、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按摩、艾灸,以补肾纳气、止咳平喘。

    五更 腹泄是 一种病在肠道、因在肾虚的病变,单纯治胃肠道难以奏效,一定要以治肾为主。宜用肾俞穴配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而且应该用热性按摩、灸法、拔火罐等温补肾阳,才是根治之法。

    糖尿病与肾相关的属于"三消证"之"下消",以多尿为主症。治疗当配用胰俞(第8胸椎下旁开1.5寸)、照海、涌泉等穴,以指压、皮肤针叩刺为主,不宜施灸。

    4. 各种腰痛: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意思是说,腰就是肾的"家"。所以,腰痛必须取肾俞穴来调理治疗。尤其是肾阳虚腰痛、腰酸、喜欢热敷、喜欢轻轻地捶按,伴有耳鸣、膝关节酸软无力、四肢怕冷发凉者,配合关元或气海穴、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足三里等穴,轻手法按摩、拔火罐10分钟,艾灸或艾灸器温灸20~30分钟,每日1~2次。

    5. 肾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如下肢内侧后缘红肿、疼痛、抽搐、麻木、萎软无力、瘫痪、肌肉萎缩等。

    三、操作方法

    此穴同脾俞,指压、按摩、艾灸、拔罐、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各种刺激方法都可以酌情选用,而且还是一个主张多用灸法的穴位。因肾为"先天之本",其病症多虚,虚则补之,灸能补益肾气,助其肾精充盈、促进性欲、强壮筋骨、消除疲劳、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而且,指压、按摩、拔罐、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的力度也应轻中度为宜。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治好吗

针灸治疗耳聋有副作用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