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能自己恢复吗
痰湿一般不能自己恢复的,痰是在临床比较常见,是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患病,患病后患者会有头痛头晕,四肢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爽,小便不利等一些表现症状,可以选择健脾燥湿的药物,对症处理,改善症状,湿气比较难缠,治疗起来见效慢,疗程长需要患者坚持治疗。
冬天是痰湿特别容易加重的季节
冬天天气寒冷,运动少了,加上冬季进补,胃口也好,就很容易大吃大喝,加重身体内的痰湿。
痰湿一重,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阻碍气血的运行。如果具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就容易有这几种表现:
肺部——容易反复发作肺系病变,导致各种咳喘病变,反复感染等。
脾胃——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问题,导致食欲差、犯恶心、大便不正常等。
头部——容易出现头晕、昏沉沉、神志不爽等。
四肢——容易出现肢体麻木、肿胀、不灵活、温度不均等。
中医上有句话说:“怪病多属痰”,意思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疑难杂症,多有可能因痰湿而起。
其实现代人的痰湿体质非常多,那怎么来判断自己是不是痰湿体质呢?一般有这几种明显的表现:
1. 舌苔厚腻、舌形胖大
2. 身形肥胖,尤其肚子
3. 白天困倦,晚上打鼾
4. 身感油腻,大便粘腻
5. 口味厚重,饮食过剩
痰湿体质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饮食过剩,身体正气不足,没有办法把身体不需要的多余养分给排出去,只能滞留在身体内,变成“垃圾”,这些不能清理干净的“垃圾”,就是痰湿。
当然除了饮食原因,还有一些比如空气潮湿、环境潮湿等外部因素,也是形成痰湿体质的原因之一。
那么你或是家人孩子,应该怎样在冬季祛痰湿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调理的话,往往会在扶助正气的前提下,来化痰祛湿,帮助身体气血恢复正常运行,让身体自己去调节。
这就是中医非常好的一个地方,中医调理人的身体,注重的是“辨证论治”,帮你辨的是一系列的症状所组成的“证”,比如痰湿就是一个“证”,然后“证”带来的症状才是肥胖、头晕、昏沉等等,这一系列的症状,我们才会管它叫“疾病”。
痰湿重的人,如何过冬?
一、饮食:适可而止,心里要有数
冬季进补,并不是大鱼大肉才好。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饮食多样化,并不缺营养,反而容易营养过剩。多吃一些五谷杂粮,蔬菜,暖食,清淡为主。
这段时间可以多吃点儿白萝卜,以前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吃多了积食了,吃了好吃的又不运化,可以用白萝卜来帮助消化。
二、冬季做好保暖,不要受寒
单纯的痰湿体质,大多数是寒凝而来。冬至过后天气越加寒冷了,你和宝宝都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寒。因为一旦受寒,阳气受损,那么水湿就更容易凝聚成痰了。
三、泡脚:一个驱寒又祛痰湿的好法子
痰湿体质的人在冬日一定要泡脚,强烈推荐。不过这泡脚的时候,加点儿好东西才能更好地化痰祛湿,这里首推温胆汤泡脚。温胆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
四、适当运动,提升阳气
胖人多痰湿,加上天气冷又不愿意运动,心里告诉自己,等冬天一过,春暖花开之时就是自己努力锻炼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冬天铆足了劲儿吃,却又在春天急着减肥,可是春天减肥是来不及的,最好在冬天就要保持适量的运动。
当然了,那种暴汗的运动肯定是不适合在冬季进行的,一些缓慢的,比如走路、太极、站桩就非常适合。动一动,让你的身体气血流动起来,甚至有些加快,可以帮助排除痰湿。
中医上讲:“胖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减肥就应该祛痰湿,恢复脏腑的升降功能为第一要务!
上期讲了湿热体质,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容易与其混淆的痰湿体质。
体质小测试
身体肥胖,肚子大,松软;
鼻子和额头总是油油的,整张脸仿佛是个大油田;
经常感到胸闷,喘不过气来;
上眼睑比别人肿,容易出现眼袋;
总感到喉咙里有痰堵着,平时痰多;
嘴巴里有黏黏的感觉,早晨起床后尤其明显;
容易消化不良,积滞;
经常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
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
以上满足6点,你就是痰湿体质的人啦!什么是痰湿体质?
痰湿,亦称为迟冷质。痰湿体质的人一般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多汗且黏、易胸闷痰多、口黏苔腻、喜欢吃肥腻甘甜的食物、脉滑为主要特征,常见于肥胖的人,或者是以往一直很瘦现在肥胖难瘦。而从性格方面,也较其他体质的人性格偏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痰湿体质的人要防止糖尿病、脑中风、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等。
痰湿体质的成因
痰湿,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痰湿体质养生法
忌
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腻的、咸的无利于脾的运化;
痰湿体质的人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宜
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健脾祛湿,饮食应当清淡,多吃薏仁、赤小豆、芡实、山药、鲫鱼、海带、冬瓜、萝卜、芥末等食物,若能配合饮用一些药茶,则效果翻倍;
痰湿体质最大的特点是心宽体胖,腹部松软肥胖,因此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
四季养生
痰湿体质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四季均可采取自己习惯的健康生活习惯。
春万物复苏,天气转暖,痰湿体质的人以调畅情志精神为主,应当保持积极的心态,尝试组织一些户外运动,适当减轻体重。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保暖,避免不慎感寒,衣着宜上薄下厚,遇大风天气应戴上口罩,避免感染流行性疾病。
夏痰湿体质之人多难耐炎热,出汗过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切莫贪凉损伤脾胃;慎吹空调,以免汗出不彻,壅遏生热;可以多食时令瓜果,饮食宜清淡,注意早晚切莫感寒;适当多做室内运动,多出汗,多饮水,避免烈日暴晒,伤津耗气。
秋凉爽干燥,痰湿体质之人应借天时,健脾养胃,益气化湿,可采取运动、饮食和药物多种调补方法。
冬痰湿者多可耐受寒冷,但饮食宜温热以护脾胃存阳气,即使不觉寒冷时也应注意保暖,规律作息,坚持室内外的锻炼不要间断,为来年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养生食谱
【健脾祛湿汤】
组方:橘皮5克,山药2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0克;
制法:全部材料一起煮熟烂后服食,每日一剂,十天一疗程;
功效:健脾祛湿,固肠止泻。常人饮之健脾祛湿,化痰。脾虚挟湿而致使便溏泄泻、面浮肢肿者按疗程服用效果更佳;
禁忌:孕妇慎用。
【薏米川贝蜂蜜粥】
组方:薏苡仁30克,川贝5克,蜂蜜5克;
制法:薏苡仁和川贝煮至成粥,放凉后加入蜂蜜,每日2次,作早晚餐用,可按比例酌情加量;
功效:祛湿化痰,健脾润肺。适于咳嗽痰多及脾虚湿困所致轻度肥胖者,轻度水肿者;
禁忌:孕妇慎用。
【山药冬瓜汤】
组方:山药50克,冬瓜150克;
制法:将所有材料放至锅中文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利湿。
【赤豆鲤鱼汤】
组方:活鲤鱼1尾(约800克)、赤小豆50克、陈皮10克、辣椒6克、草果6克;
制法:将活鲤鱼去鳞、鳃、内脏,其它材料填入鱼腹,放入盆内,加适量料酒、生姜、葱段、胡椒,食盐少许,上笼蒸熟即成;
功效:本品健脾除湿化痰,用于痰湿体质且有疲乏、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胸闷眩晕表现的人。
……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