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口吃是真的吗
一般情况下口吃患者是可以用中药治疗的,在治疗期间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平时可以多与人交流,多读书,多练一些绕口令。自己要多注意,这样可以使口吃恢复的快。
口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言语障碍。口吃者不仅有异常的言语行为 , 往往还伴有情绪困扰和处世态度、方式的改变。不同的口吃者具体表现又各式各样。由于口吃的复杂特性,口吃的治疗也非常复杂多样。目前口吃治疗多集中在非药物治疗上,有延迟语音反馈方法、言语训练、心理治疗、声音掩蔽法等等。治疗应针对个体各自的口吃特点、性格、情绪和行为等的不同,选用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口吃矫正的方法:
一、言语反馈治疗
口吃者在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时候,口吃现象比较少,而且讲话自然而流畅,医学上称之为“合声效应”,国内外推出的延时听觉反馈仪器,就是模拟这样的效果。当自己的讲话声音被改变后,听起来就象是别人在跟自己说同样的话,帮助口吃者在自己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也达到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效果,从而即时改善口吃。
合唱说话(Choral Speech);掩蔽的听觉反馈(masked auditory feedback);延时听觉反馈
(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移频听觉反馈(frequency altered feedback);视觉化的合唱说话(visual choral speech)以及延时视觉反馈(delayed visual feedback)等改变言语反馈形式,已被证明可以立即减少部分口吃者高达70-100%的口吃行为。改变的言语反馈也被发现,不管说话速度如何,都可以提高流畅性,即使单耳使用,而非双耳使用,也可以持续提高流畅性。
以前这种改变言语反馈的仪器很大,只能在实验室里使用,对于矫正口吃,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一直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才出现了体积小的口吃矫正器,如蓝牙外形的易比畅口吃矫正器等。
二、言语流畅性训练
言语流畅性训练,旨在调整说话的方式,以防止发生口吃,或发生口吃时控制口吃以便使言语交际能够进行下去。比如发音法,包括放慢语速、诱导发音、轻柔发音、运用气流以及形成说话的节律和韵律等技术。在掌握好这些发音技术后,口吃者可先以很慢的速度说话,循序渐进最后过渡到接近正常的语速。此外,将长句子分断,改变说话方式,跟读训练等也是言语流畅性训练的重要内容。言语流畅性训练虽不能消除导致口吃的体质因素,也不能完全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但确是一项可行的、治标的辅助疗法。
三、心理治疗
国内外学者都发现口吃患者存在对口吃的恐惧心理,对这种言语障碍没有明确的理解,表现为逃避与外界的言语交流,严重时与外界隔绝。心理障碍的加重使口吃症状进一步恶化,反过来更加深心理障碍,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口吃病变得根深蒂固。张景晖认为:根治口吃病的着眼点应放在心理障碍的破除上。口吃病的病根在于“一个字也不能口吃”的主观愿望,不彻底摧毁这个错误的强烈的愿望,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欲消除心理障碍,必须无条件地允许口吃。日本的森田心理疗法,其基本精神就是不排斥口吃这一既定事实, 带着口吃象正常人一样工作, 表现出“顺应自然”的态度,允许口吃,为所当为。黄逸认为:口吃者恐惧口吃,实际上并不是恐惧口吃本身,而是恐惧口吃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丧失有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口吃病心理治疗的实质和核心应是:减轻或消除对口吃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的恐惧。
口吃的形成主要有几种原因:
1、模仿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喜欢模仿(言语和动作)。如果邻居或家中有口吃患者,就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有的是在与邻居患者吵架时,为了嘲弄对方而模仿口吃;有的是与朋友、同学在一起谈论口吃患者时有意模仿;有的是在与口吃患者开玩笑而有意模仿;有的是在看过某部电影后,有意模仿影片中某角色的口吃;有的是模仿相声演员说相声时的口吃;有的是口吃患者故意教别人口吃……
总之,为了开心取乐,逗笑好玩,而有意无意模仿口吃患者。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习惯,再想改掉口吃,就困难了。
2、疾病影响
由于幼年常见的疾病:如麻疹、咳嗽、百日咳、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影响到鼻、喉或呼吸道发生严重的症状,使幼儿在生病时发生反复的言语动作,如口吃,久而久之,病愈后形成口吃习惯。
3、惊吓
儿童时期有许多人是由惊吓而产生口吃的。如父母间吵架、摔东西、撕打、或电影电视的恐怖画面,都会使儿童产生恐怖心理。有的父母教育幼儿时厉声呵责,粗声粗气都有可能使儿童受惊吓而产生口吃。
4、暗示
无论幼儿或是成年人,都容易接受有意无意的暗示,如你的同学或朋友见面,他告诉你,你的脸色不好看,你就会立即感到不舒服。有很多流行歌曲,有的人并没有专门去学,但兴致上来也能哼两句,就是这个道理。
相对而言,小孩的被暗示性倾向更大,有的患者说他并没有学过别人的口吃,他父亲虽然有点儿口吃,但他也没有模仿过父亲,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口吃的。这就是被无意暗示造成的。
有一位男青年,他说他是半年前得的口吃,怎么回事呢?他讲半年前,有一位朋友无意中说他讲话时有点口吃,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观察,的确发现自己有点‘口吃‘,也就患了口吃病。
5精神创伤
由于儿童时期,儿童的生理、心理不成熟、不稳定,性格不完善,可塑性极大。因教育、环境等过分刺激,给儿童心灵上留下了久而不愈的创伤和阴影。从而使儿童形成孤僻、内向、沉默寡言、离群索居、自卑懦弱等,形成这些的原因是如过分严厉、过分溺爱、家庭的不幸、意外的惊吓、过重的学业负担等。这些心理特点,都可能使儿童言语不正常而形成口吃。
哈,说来不好意思,就口吃来说,老夫可是“老资格”了。后来,我注意矫正,竟然矫正成功。现在,我向大家分享一下矫正口吃的亲身体会。全是干货,有口吃的朋友不妨一试。
一、我口吃的原因
我小时候淘气,在幼儿园里为了撩拨小朋友,就学人家口吃,大约在6岁的时候,自己就不知不觉地口吃了。那个时候人们都管口吃叫“磕巴”。以至于“磕巴”最严重的时候,去商店打酱油都说不明白,急得我直搓脚啊。
小学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好,又经常做好人好事,学校领导和老师多次让我在全校大会上“讲用”,现在叫做“分享”,就是介绍学雷锋做好事的经验体会。我自己写了发言稿,可无法上台宣读。没有办法,我的班主任郝晓峰老师就上台替我念发言稿,再后来还让我的弟弟替我上台发言。在小学,即使我入了团,当了学校一号的学生干部,口吃依然存在,无法在班级发言,无法在全校大会上发言。
后来到了中学,我依然是学校一号的学生干部,出头露面的机会很多,还在毕业前夕入了党,可还是“磕巴”依旧,自己觉得很苦恼,很没有面子。
1975年8月7日,我中学毕业就要上山下乡了。这是离开家的头一天晚间,全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一点的晚餐。父亲慈祥地对我说:“我和你妈都相信你会把口吃的毛病改掉,希望你第一次探家的时候就能流利的说话。”父亲的这句话,让我这个即将离家的游子,深深地感觉到,我的口吃,是父母心里的痛啊。
我和2000多名知青一起下乡到昭乌达盟翁牛特旗,到了插队的东山大队,在欢迎大会上带队师傅让我代表知青们讲话,结果是“磕巴”成串,很不像样子。
但是我没有灰心。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思索,在回想。我记起来,在毕业前夕,我的恩师丛玉文、谭金荣不止一次地提醒我,你唱歌不磕巴,说话磕巴。不妨你说话的时候唱着说,一点点就会改过来了。于是我由此感悟到,磕巴的根子就在于有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设限,也就是老有自己是磕巴的心理负担,造成发音与脑子思维动作不够协调、流畅、自如。既然是这个原因,那么“戒掉”磕巴的办法,显然就是通过练习,让发音与脑子思维自如地协调起来。
二、矫正口吃的方法
于是,我就采用了最简单的“三多”方法予以矫正。
第一种:多朗读。我下乡的地方是半农半牧地区,青年点所在的生产大队(村)周边地广人稀。于是,我就时常带上一本书,有时候带上一本《红旗》杂志,来到小榆树林里,来到山坡上,面对着山下炊烟渺渺的村庄或原野,只当山下的一切是讲台下的观众,假如自己在台上讲话发言。既然唱歌不磕巴,那就在初期用唱歌的方式进行朗读。朗读中,尽量地放松自己,放飞自己。后来,比较熟练了,就大声朗读,抑扬顿挫,音调高低,自如调整。
第二种:多说话。我在青年点里,是首任点长。全青年点共计有58名男女知青,在偌大的院子里和20多个寝室的“大家庭”里,吃喝拉撒睡,派工计分,需要管理的事项很多。每天扒开眼睛,督促知青们挑水、扫院子、做饭、打柴、喂猪、种菜、采买、公办、处理纠纷等等,乱事儿不少。知青们有屁大的事儿都来找我,我也不推辞。每天我忙得焦头烂额,嘴皮子都磨破了。
第三种:多唱歌。那个时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知青们在一起生活、劳动、学习、民兵训练,唱歌的机会很多。尤其是我发现,当地的蒙古族歌曲特别好听, 特别是当我骑着马路过牧区的时候,时常会听见蒙古族姑娘唱的草原歌曲。那种音调嘹亮、悠扬久远、节奏自由的歌曲,正是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于是,我悟出,矫正口吃也一定要有辽阔的意境和博大的胸怀,说话要直抒胸臆,放松自己。憋憋屈屈地、夹夹咕咕地压抑自己是无法进行矫正的。
三、矫正口吃的效果
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不知不觉地,矫正口吃的效果开始显现了。我可以流利地与人们对话了,不少人对我惊奇地说:“啊,你不磕巴啦?”还有一种效果,那就是居然可以与人争辩了,什么是与非、对与错、多与少,有的时候争得面红耳赤,而且嗓门很高,语言流畅。不仅如此,我还能够主持召开青年点全体知青大会。我被结合进大队领导班子,担任了专职党支部副书记后,经常到各个生产队给社员和父老乡亲们开会讲话,弄得风生水起的。
当我下乡第二年春节回家探亲的时候,我的父母发现我能够流利地与他们二老对话了,都高兴地了不得,当晚,父亲喝多了......
四、结论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口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勇气战胜它,可怕的是你不懂得怎样战胜它。实践让我体会到,口吃是完全可以矫正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按照“三多”的方法进行矫正,时间短,见效快,无成本,立竿见影;矫正后的效果是相当稳定的,好处多多,受益匪浅,利己、利家、利民。我矫正了口吃后,立业、成家都是一帆风顺。而且,对自己的前途愈加自信。经过笔试、面试、口试,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考入中共抚顺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现在,我的后代口才很好,丝毫没有受到我曾经口吃的影响,辩才极佳,现在从事法律顾问工作。
有口吃的朋友们,不要苦恼啦,赶紧战胜自我,坚定信心吧,更加美好的明天在等着你!
药物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中药, 一种是西药。 中药起源于中国,是远古时期人们为了解除病痛而利用自然界的草木配合口服和外敷的方剂, 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中药的治疗作用大多数都被夸大和泛滥宣传了。中药对很多疾病和先天的缺陷等都是无能为力的。 从很早时候就有国人开始研制矫正口吃的各种中药的配伍。但无外乎就是哪几种古书上说的声称醒脑开窍的保健中药: “菖蒲,益智仁,远志,龟板,。。最后的和药还是用甘草。”对于治疗脑部偏瘫导致语言阻塞的如“水蛭,白芷,川乌等,除此之外真难有对脑功能有改善的药物可选择了。但经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很多中药的作用实际上是不符其说。 所以在治疗上也是不提倡的。在上世纪80年代,这几种中药配方在医院开设的矫正班里广泛给患者服用,反正也吃不坏。 但对于改善口吃病,其作用就是隔靴搔痒或者是毫无作用。最近几年以来,以一些地区为代表的万能的各种中药夸大宣传的势力席卷中国,什么病都能治疗,针对癌症,心脏病,糖尿病, 艾滋病,等所有人间的绝症。最近几年又把目光盯在口吃群体上,声称能“治疗口吃,吃完见效,永不复发”。真是可笑。西药用化学的药物针对性质的治疗病毒病菌和改善病灶。由于从病因入手,所以针对性很强,目前人类基本都靠西药来解决健康问题。 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对口吃的病因病理没有最终确定和定论,所以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能治疗口吃,曾有报道有人用氟哌啶醇治疗口吃,但因为氟哌啶醇是控制精神病的药物,毒副作用很大。 所以也没有人敢做太多的尝试,相信效果也不会有,由于兴奋剂的药物如派加脂能暂时有效消除儿童多动症的症状,所以很多人尝试用一种兴奋剂来试验消除口吃的现象,但至今还没有找到相应的药物,氯丙咪嗪(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较强的5-羟色胺回收阻滞作用)口服,可使口吃严重程度有所下降。还有学者提出可试用钙通道阻滞剂和胆碱能阻滞剂治疗口吃 我本人就大胆尝试过口服各种作用于神经的药物来做治疗口吃的试验,但起最终都是无效。 由于语言系统是最为复杂的脑功能运动的过程,所以有口吃现象的发生真的很难找出确切的发病机理,即使找到了,有效的药物在未来很长的时间之内还是不能出现。所以矫正口吃目前还必须从物理康复强化恢复的手段入手,再加上有效的辅助矫正的器械和装置。 才有希望能把口吃患者薄弱和失调的脑语言支配控制系统恢复过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