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吃中药有用吗
你好,现在看遗尿可以喝中药进行治疗的,你这个遗尿也可以配合针灸进行治疗,这个中医可以喝点缩泉丸或者可以喝点健脾止遗片进行治疗,你这个具体多长时间了,平时注意饮食清淡的为主,少吃甜食,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就可以了。
尿失禁的保守治疗
1、雌激素替代疗法:世界各国专家都积极主张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补充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激素不足,以防治老年性阴道炎、压力性尿失禁、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有些已绝经的老年女性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初期,会出现少量“月经”现象,这属正常现象,仍可继续应用,稍后会逐渐消失。由于个体差异对雌激素敏感性不同,应该在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下实行个体化用药。既往患过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的人则不宜使用或慎用。除此之外,尿道黏膜皱壁变平或消失后,防御致病微生物上行感染的免疫力随之下降。因此,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率极高,雌激素替代疗法和抗感染应同时进行,才可在短期内获得满意疗效。2、运动疗法:所谓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是通过增强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张力,提高肌肉对压力作用的反应性收缩力,从而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这种训练简单易行、无创无痛、效果好且没有副作用。一般至少坚持1~2个月才开始有效果,而且至少需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 3、中医针灸疗法:针刺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功能。?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于轻度尿失禁患者,中、重度患者以及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则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一般采取阴道前壁修补,远期疗效差,且仅限于轻度尿失禁患者。目前已逐渐被国内外泌尿外科医生接受的是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其方法是使用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悬吊带,通过微创手术进行膀胱颈悬吊。手术后,患者体内的纤维组织会逐渐长入聚丙烯网带内,故能有效长久保持尿道支撑,
?
? ?遗尿症就是我们常说的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它的症状为夜间尿床,白天也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遗尿是指继发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这个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心理因素、遗传等有关。
遗尿症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2.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3.药物治疗
4.物理疗法
可采用闹钟定时促醒、针灸、按摩等方法。
遗尿症是指尿床,是指小孩在熟睡时不能自主排尿,出现尿床现象。部分成年入由于睡眠过深,或由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也会出现夜间遗尿症状。病人出现遗尿症状时,可以口服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丙米嗪,丙米嗪主要用于睡眠障碍型病人,由于睡眠较深,在膀胱胀满时不能及时醒来排尿,会出现尿床症状。口服丙米嗪后,病人尿床现象会明显好转。由于尿频、尿急引起的尿床可以口服奥宁治疗,奥宁可以减少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状,增加尿道括约肌张力,改善遗尿病人症状。
遗尿可分为夜间遗尿及白天遗尿,以夜间遗尿为多。夜间睡眠无意识地排尿。治疗方面,可以做排尿功能锻炼,如排尿终断锻炼、憋尿锻炼及定时排尿锻炼等等。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丙咪嗪、去氨加压素等等。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1:补中益气汤合缩全丸加减。此方需要的材料主要有冬瓜仁,党参,陈皮,鱼腥草,茯苓,滑石,甘草,薏苡仁,柴胡,当归,升麻,白术等。把以上介绍的中草药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熬汤,然后再让遗尿症患者坚持每天服用一剂,遗尿症患者通过服用以上中药可以起到补气养血作用,同时也能起到益肾健脾的作用,因此能对孩子的遗尿症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2: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此方的主要成分是龙胆草,柴胡,木通,生地,板蓝根,生黄芪,板蓝根,连翘,泽泻,金银花,甘草,栀子,泽泻等。由以上中药成分组成的龙胆泻肝汤也能对遗尿症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坚持用以上中药治疗不但能起到清肝泻火的作用,同时以上药物还具有解毒消炎的功效,因此对遗尿症患者而言也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
遗尿症是需要及时治疗的,文中介绍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虽然有时确实能让患者的遗尿症症状得到治疗,但是不同遗尿症患者的病情是不同的,因此以上药物需要让遗尿症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能盲目使用。
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多数发生于夜间,引起遗尿除少数由于尿路病变,蛲虫病,脊柱裂等所致,绝大多数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引起。
【方一】遗尿方
【出处】《实用中医药杂志》
【组成】桑螵蛸、乌药、覆盆子、川断、淫羊藿、锁阳、炒鸡内金、山萸肉、金樱子、五味子各12克,益智仁9克,肉桂4克,制附片6克,山药15克,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
【功用】补肾助阳,益气固涩,止遗尿。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方中淫羊藿、锁阳、山萸肉补肝肾、固精气、缩小便,乌药温肾散寒,桑螵蛸固肾而缩小便,金樱子酸涩而收小便,五味子补肾固精、收纳肾气而止小便。全方配伍共奏补肾助阳,益气固涩,止遗尿之功。
【药理】桑螵蛸有轻微抗利尿、降糖降血脂、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敛汗作用;山药、肉桂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覆盆子有抗利尿作用并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附子有强心、抗炎、抗氧化的作用;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能增加胃液分泌量,提高酸度及消化力,增强胃肠蠕动,加快胃的排空;川断、锁阳、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乌药有抗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松驰膀胱逼尿肌作用,故接受治疗的患儿易自醒;龙骨能抗惊厥、减轻骨骼肌的兴奋性;金樱子有抑菌、收敛、止泻作用;牡蛎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作用。
【用法】每日1剂,早上、中午水煎服,晚上控制饮水。
【方二】缩尿散
【出处】《柳州医学》
【组成】五倍子、吴茱萸、小茴香、补骨脂、附子各等份,碾碎成细末,摇匀,装瓶备用。
【功用】调补心肾、健脾益肺、固精止涩,缩小便。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故在治疗上以五倍子、吴茱萸、小茴香、补骨脂、附子温肾健脾,缩泉涩精。全方具有调补心肾、健脾益肺、固精止涩、缩小便的作用,取肾经之涌泉、任脉之神厥穴外敷,这样,下元虚冷得以温煦,膀胱的制约能力得以恢复,遗尿可止。
【药理】五倍子对小肠有收敛作用,可减轻肠道炎症止腹泻,并有抑菌作用;附子有强心、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吴茱萸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有利尿作用,并对大肠杆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对猪蛔虫有显著杀虫作用;补骨脂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茴香含挥发油(茴香油)等,能增强胃肠蠕动,排出胃肠中积气,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用法】取上药粉约20克,用温开水调成厚糊状,外敷神阙穴、涌泉穴(双侧),用胶布固定,每晚睡前进行敷贴,次日晨起时将药取下,如有敷药处起红疹者可改用植物油调敷,10天为一个疗程。
【按语】在饮食上忌生冷苦寒之品,睡前2小时少饮水及饮料,夜间家长可唤醒排尿1次,年长儿则应多给予安慰,帮助其克服紧张情绪,消除自卑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方三】缩泉汤加味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益智仁、金樱子、淡吴萸、五味子各5克,乌药、牡蛎、桑螵蛸各10克,山药15克。
【功用】益气温肾止遗。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益智仁暖肾温阳;金樱子酸涩而收小便;淡吴萸温肾健脾,缩泉涩精;牡蛎、桑螵蛸收敛固涩;五味子补肾固精、收纳肾气而止小便;乌药温肾散寒;山药补气健脾益胃。
【药理】桑螵蛸有轻微抗利尿、降糖降血脂、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敛汗作用;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都有兴奋作用,可消除疲劳,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既可起到醒脑作用,又可起到解痉作用;吴茱萸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有利尿作用;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牡蛎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作用;乌药有抗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松驰膀胱逼尿肌作用,故接受治疗的患儿易自醒;金樱子有抑菌、收敛、止泻作用;山药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
【用法】每剂服1.5天,10天为1疗程。
【方四】补肾止遗汤
【出处】《中医药学刊》
【组成】黄芪15克,五味子、覆盆子、益智仁各10克,乌药8克,菟丝子10克,肉桂8克,桑螵蛸10克,麻黄5克。
【功用】益气温肾止遗。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方中黄芪益气健脾;肉桂温补肾阳;菟丝子温肾化气,固涩益精;益智仁暖肾温阳可助肉桂温暖下元,又有固涩缩尿之功;桑螵蛸补肾助阳,固涩缩尿;麻黄宣通气机,散发津液,凋节水道;五味子补肾养心,收敛固涩;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乌药温肾缩泉。
【药理】麻黄含有生物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引起精神兴奋作用;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都有兴奋作用,可消除疲劳,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既可起到醒脑作用,又可起到解痉作用;乌药有抗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松驰膀胱逼尿肌作用,故接受治疗的患儿易自醒;桑螵蛸有轻微抗利尿、降糖降血脂、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敛汗作用;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菟丝子有抗利尿作用并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黄芪、肉桂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覆盆子有抗利尿作用并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补肾止遗汤治疗遗尿症具有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温肾固涩,改善了机体,提高了体内去氨加压素分泌水平,从而使遗尿症状消失。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益气固肾汤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黄芪、煅牡蛎各20克,党参、淮山药各15克,五味子、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炙鸡内金各8克,升麻、炙甘草各3克。尿频数清长胃寒者加肉桂(后下)2克。
【功用】培元益气、补肾缩尿。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白术、淮山药补气健脾益胃;五味子、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补肾培元,固精缩尿;煅牡蛎固涩收敛;升麻协同黄芪、党参而升举阳气;炙鸡内金消食健胃止遗,又能使诸药补而不腻。诸药合用,共奏培元益气、补肾缩尿之功。
【药理】黄芪、党参、山药、肉桂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桑螵蛸有轻微抗利尿、降糖降血脂、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敛汗作用;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都有兴奋作用,可消除疲劳,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既可起到醒脑作用,又可起到解痉作用;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能增加胃液分泌量,提高酸度及消化力,增强胃肠蠕动,加快胃的排空;牡蛎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升麻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解热、抗惊厥、抗凝、抗菌作用。
【用法】根据不同年龄增减药物剂量。水煎服,每日1剂,7日为1疗程。
【方六】温肾缩泉汤
【出处】《光明中医》
【组成】山药、桑螵各9克,肉桂6克,乌药6克,益智仁6克,通草3克,菟丝子6克,覆盆子6克。
【功用】补肾益气,健脾,固摄下焦。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山药健脾益肾;桑螵、肉桂、乌药、益智仁温肾收涩;菟丝子温肾化气,固涩益精;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通草利水通淋。
【药理】通草、菟丝子、覆盆子有抗利尿作用并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乌药有抗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松驰膀胱逼尿肌作用,故接受治疗的患儿易自醒;肉桂具有增加胃血流量和细胞保护作用,且有很强的分解脂肪作用;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山药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桑螵蛸有轻微抗利尿、降糖降血脂、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敛汗作用。
【用法】上药共煎取30毫升,每日1剂。晚饭前服用,4周为一疗程。
【方七】遗尿方
【出处】《新中医》
【组成】黄芪20克,党参、菟丝子、桑螵蛸、金樱子、覆盆子各10克,益智仁、肉苁蓉、五味子各8克。
【功用】宣肺温肾健脾、固精缩尿止遗。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益智仁温脾暖肾,固精缩尿;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金樱子固精缩尿;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黄芪补脾益肺以制水;党参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恢复膀胱决渎功能;五味子收敛止遗;菟丝子补益肾精,固脬止遗;肉苁蓉温散下焦虚冷,以助膀胱气化。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温肾健脾、固精缩尿止遗之效。
【药理】桑螵蛸有轻微抗利尿、降糖降血脂、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敛汗作用;菟丝子有抗利尿作用并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黄芪、党参、肉苁蓉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覆盆子有抗利尿作用并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都有兴奋作用,可消除疲劳,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既可起到醒脑作用,又可起到解痉作用;金樱子有抑菌、收敛、止泻作用;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用法】以上剂量为5岁患儿用量,具体视患儿年龄大小调整。每天1剂,水煎,分早、午、晚3次服,7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嘱患儿白天不宜过度玩耍,以免疲劳贪睡,晚饭后注意控制饮水量,并嘱家长临睡前提醒患儿排尿,入睡后按时唤醒1~2次,从而逐步形成能自行排尿的习惯。
【方八】清心莲子饮
【出处】《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组成】石莲子10克,黄芪10克,党参8克,麦冬6克,黄芩5克,地骨皮6克,茯苓7克,车前子7克,甘草5克。
【功用】清心滋肾、安神固脬。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方中石莲子甘涩平,能清心火,固肾涩精,交通心肾;人参、黄芪益气;麦冬养阴;黄芩、地骨皮、甘草、茯苓、车前子清热,共奏清心滋肾、安神固脬之功,使阴平阳秘,水火既济,遗尿自愈。
【药理】莲子具有收敛作用;黄芪、党参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麦冬有镇咳祛痰、强心利尿作用;黄芩、地骨皮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车前草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缩泉丸合升陷汤加味
【出处】《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组成】益智仁20克,乌药20克,山药30克,黄芪60克,升麻5克,桔梗5克,柴胡5克,白芍30克,五味子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菖蒲15克。
【功用】升阳补气,培元补肾,固涩小便。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举元煎升阳补气,缩泉丸培元补肾,固涩小便。而小儿有“肝强脾弱”特点,辅以白芍平肝,而其味酸有收涩之功,合五味子、龙骨、牡蛎收敛固涩小便,加菖蒲清心醒神,则遗尿可治矣。
【药理】黄芪、山药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都有兴奋作用,可消除疲劳,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既可起到醒脑作用,又可起到解痉作用;龙骨能抗惊厥、减轻骨骼肌的兴奋性;牡蛎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作用;乌药有抗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松驰膀胱逼尿肌作用,故接受治疗的患儿易自醒;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升麻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解热、抗惊厥、抗凝、抗菌作用;石菖蒲可提高大脑对夜尿警觉点的兴奋性,改变睡眠深度,打破夜尿症的排尿习惯,从而控制夜间排尿。
【用法】以上药物冷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煎开,再以文火煎煮15分钟即倒出药液。连续煎药3次,3次药液混合均匀。年龄大的患儿每次服药150毫升,每4小时服药1次。年龄小的患儿每次服药数汤匙,每隔1小时左右服药1次,采取时时频服的方法。
【方十】益肾缩尿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益智仁、山药、山茱萸各10~30克,沙蒺藜、覆盆子、芡实、金樱子、桑螵蛸、怀牛膝、台乌药各5~15克,龙骨、牡蛎各15~30克。
【功用】温肾固精缩尿,涩精止遗。
【主治】小儿遗尿。
【方解】益肾缩尿汤以益智仁、沙蒺藜、山药温肾固精缩尿为君药;桑螵蛸、覆盆子、山茱萸、芡实、金樱子涩精止遗缩尿共为臣药;台乌药、龙骨、牡蛎、怀牛膝行气安神引药入经共为佐使;诸药合用使肾气复,膀胱约束有权,则遗尿、尿频可愈。方中用药多为酸、甘、微温之品,下焦湿热、阴虚火旺者本方忌用。
【药理】山药、怀牛膝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桑螵蛸有轻微抗利尿、降糖降血脂、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敛汗作用;乌药有抗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松驰膀胱逼尿肌作用,故接受治疗的患儿易自醒;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覆盆子有抗利尿作用并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金樱子、沙蒺藜、芡实有抑菌、收敛、止泻作用;龙骨能抗惊厥、减轻骨骼肌的兴奋性;牡蛎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山茱萸有抑菌、抗凝、降糖、利尿、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收敛的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200毫升,早晚两次分服;治疗期间睡前禁止饮水,忌食辛辣食物;5天为1疗程。
【方十一】桑螵蛸散加减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桑螵蛸10克,菟丝子10克,益智仁10克,巴戟天10克,石菖蒲10克。
【功用】益气温肾,固摄下元。
【主治】小儿遗尿下元虚寒型。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气健脾益胃;桑螵蛸涩精止遗缩尿;益智仁温脾暖肾,固精缩尿;菟丝子、巴戟天温肾化气,固涩益精;石菖蒲交通心肾、清心醒脑。
【药理】桑螵蛸有轻微抗利尿、降糖降血脂、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敛汗作用;菟丝子有抗利尿作用并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黄芪、党参、白术、巴戟天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石菖蒲可提高大脑对夜尿警觉点的兴奋性,改变睡眠深度,打破夜尿症的排尿习惯,从而控制夜间排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二】补中益气汤加减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黄芪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当归10克,益智仁10克,五味子6克,金樱子10克。
【功用】益气补脾,培元固涩。
【主治】小儿遗尿脾肺气虚型。
【方解】金樱子酸涩而收小便;益智仁暖肾温阳;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补气健脾益胃;五味子收敛固涩小便;升麻协同黄芪、党参而升举阳气;陈皮健脾燥湿。
【药理】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都有兴奋作用,可消除疲劳,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既可起到醒脑作用,又可起到解痉作用;益智仁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金樱子有抑菌、收敛、止泻作用;升麻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解热、抗惊厥、抗凝、抗菌作用;陈皮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