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中医治疗口吃管用吗

时间: 阅读:3450

中医治疗口吃管用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2-23 12:59:09

中医是可以治疗口吃的,但是见效比较缓慢,治疗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最好还是同时配合心理辅助以及恢复性的训练同步治疗,这样效果最好也最能更快的恢复,平时要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3-10-04 03:03:34

    想要治好口吃首先就要知道口吃的道理。
    正常的口吃并不是疾病,所以药物治疗无效。也不是病理性舌短、舌长、舌大、舌小等,与舌头无关,其实你的舌头和正常人没有两样,你也是一个正常的舌头。但为什么会口吃呢?哈哈,说白了是你讲话的一种习惯而已。就如外国人从小就讲外语,长大后还是外语讲的最好。爱抽烟的人没事就会想起抽烟,喝酒的人一遇到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就会拿酒来发泄一样。既然口吃不是疾病,所以也就没有治疗口吃的药物。治疗口吃必须靠正确的方法来慢慢矫正,而不是用药物来治疗。

  • 景天
    回复
    2023-10-04 03:03:34

    这里说的很符合你的情况,看完之后你就知道如何治疗口吃,以及针灸、药物有没有效果了? 人类自从使用语言起,就存在着口吃的现象,也可以说口吃是社会的现象之一。一提起结巴,人们都知道指的是什么,但人们并不了解口吃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为口吃规律和其它事物恰恰相反,人们用常规克服口吃,往往适得其反,日渐陷入口吃苦海而难以自拨。所以,至今仍有许多人错误的认为口吃是不治之症。 口吃俗称“结巴嘴”、医学上简称为“语阻”。它不是生理上的病变,而是心理一时紧张和后天不良说话习惯的养成。用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是不能治好口吃的。因为口吃朋友大多数都是幼年好奇、模仿别人而得,有的是受外界刺激而紧张、恐惧,偶然发生。结果出现了口吃之后,周围人好心善意的提醒,使之特别注意自己的说话,结果越注意越口吃,越口吃心情越紧张。 口吃实际是心理作用,是自我认知的错误。认知是指自己本身就没有口吃毛病、由于先前偶然性的语言失误、没有正确对待,产生病态心理。在说话前,想起自己以前的失败,消极暗示自己说话又要结巴了,被别人笑话了,结果造成精神压力,说话时急于想把所有话一下子说出来,结果越急越说不出,又进一步强化了口吃。 但口吃患者并不是一天到晚说话都口吃,而是时有时无,时轻时重,根据说话环境对象不同而定。一个人自言自语及心情愉快,说话不口吃或极少口吃。在关健时候最想把话说好时,说话又特别吃力困难,这样一次次挫折,逐渐对口吃产生害怕、恐惧等心理意识。再加上爱面子难为情等思想,使之陷入了口吃的痛苦深渊中不能自拔。 有一位美术学院的学生,因有病耽误了在课堂上人体素描的机会,需要补上人体素描,老师要他出去选一个,可是摸特儿哪里去找呢?百无聊赖之际,他来到了大街上,突然他看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身材棒极了,他高兴得要跳起来,可是他心里想,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谁会接受一个陌生人的邀请呢?(消极暗示)但是除此之外,别无办法,他只好羞怯的人走上前去。精神紧张、脸红气粗、嗫嗫嚅嚅,好容易稳定了情绪,想讲明意图时,姑娘吓得转身欲逃。而他呢?差一点被巡警当作流氓抓起来。 他悻悻地回到学校,把这一情况告了老师,老师听后对他说:“你一定要想自己不笨,脑子里清楚地浮现你邀请成功,对方答应你的情景,不要紧张。”于是,他又走到街上,看中一女子,这回他挺起胸堂,面带微笑的走到对方面前,不急不慢的说:“我是美术学院的学生,这是我的学生证,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而姑娘呢?见他坦率正直,落落大方,于是就详细询问了情况,并且愉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试想,如果那位学生始终这么羞怯,紧张地语无伦次,那他又怎能成功地邀请到模特儿呢?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不利的推想,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在说话前,你是否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说话结巴怎么办,结果可能还没去说,你就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交谈前如果满脑子装着失败的念头,那这一次交谈就必然失败。如果在交谈前,具有坚定成功的信念,那么交谈就会顺利的出乎意料。口吃之所以能够矫正,就是因为口吃朋友的发音器官没有缺陷,有着很好的说话能力:在自言自语、唱歌、读书等,说话非常流畅,只是在一些比较在意的场合,因消极心理的影响,导致了这种说话能力没能正常的发挥。我们矫正口吃简单的说,也就是消除学员的紧张、恐惧,担心自己说不好等这些消极意识,提升勇气树立自信,让其在任何场合环境都象自言自语和唱歌一样轻松自如。在此基础上,传授说话技巧训练口才,使表达更加具体,生动、连贯。口吃不仅可以克服,而且还可以让说话成为自己的长处! 文章摘自:开潜自信口才训练中心 -http://www.kqxl.cn/

  • 离亭燕
    回复
    2023-10-04 03:03:34

    针炙不能治疗口吃的 口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言语障碍。目前口吃治疗多集中在非药物治疗上,有言语训练、心理治疗、生物电反馈节拍器、改变发声方法、延迟语音反馈方法、声音掩蔽法等等。治疗应针对个体各自的口吃特点、性格、情绪和行为等的不同,选用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 儿童轻度和中度口吃是有自愈性的,重度口吃需要进行矫治。一般认为,约80%的儿童口吃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但父母或矫治师的早期干预很重要。首先要消除父母的失望和歧视态度,要提醒儿童慢慢地说话,不要批评或惩罚孩子,缓和其紧张情绪,增强儿童的信心,减少对口吃的恐惧,使其不过分注意自己的讲话过程。父母应该慢慢的、放松地与孩子谈话,同时要有较多的停顿,并允许孩子们用自己的节奏说话,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肯定。下面介绍几种口吃矫正的方法: 一、言语反馈治疗 口吃者在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时候,口吃现象比较少,而且讲话自然而流畅。所以,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方面的原理,在60年代推出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 DAF)仪器,模拟这样的效果。当自己的讲话声音被改变后,听起来就象是别人在跟自己说同样的话,帮助口吃者在自己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也达到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效果,从而即时改善口吃。研究认为口吃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暂时流畅说话:一种是内生的(自我产生的)言语发生机制的改变,另一种是在言语发生时接受特定的某些外在的言语反馈。内生的减少口吃的方法,比如用怪异的腔调说话,拖长语音,柔和发音,以及其他基于言语动力的矫正方法。由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通常与言语发生机制相关,一些矫正后的口吃者,其流畅的说话方式被认为听起来不自然,可能需要大量的认知方面的努力来维持这种说话,并且很难在现实生活的说话情境中持续运用。最有效的提高流畅性的改变言语反馈方法,利用了“第二言语信号”,即在说话者产生的第一言语信号同时呈现离散的言语信号,并且包含了与说话者的第一言语信号相近的言语动作。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不同的是,利用改变言语反馈(ASF)的外在的方法,已被证明可以使口吃者立即产生稳定的、自然的流畅言语,基本不需要认知上的努力,尽管有时效果不能持续。 合唱说话(Choral Speech);掩蔽的听觉反馈(masked auditory feedback);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移频听觉反馈(frequency altered feedback);视觉化的合唱说话(visual choral speech)以及延时视觉反馈(delayed visual feedback)等改变言语反馈形式,已被证明可以立即减少部分口吃者高达70-100%的口吃行为。改变的言语反馈也被发现,不管说话速度如何,都可以提高流畅性,即使单耳使用,而非双耳使用,也可以持续提高流畅性。 以前这种改变言语反馈的仪器很大,只能在实验室里使用,对于矫正口吃,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一直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才出现了体积小,类似“助听器”般的口吃矫正器,如思比易。由于是被直接放进耳朵,以及应用了微电脑语言处理技术,使声音反馈的灵敏度和清晰度更高,矫正口吃的效果更好。 二、言语流畅性训练 言语流畅性训练,旨在调整说话的方式,以防止发生口吃,或发生口吃时控制口吃以便使言语交际能够进行下去。比如发音法,包括放慢语速、诱导发音、轻柔发音、运用气流以及形成说话的节律和韵律等技术。在掌握好这些发音技术后,口吃者可先以很慢的速度说话,循序渐进最后过渡到接近正常的语速。此外,将长句子分断,改变说话方式,跟读训练等也是言语流畅性训练的重要内容。言语流畅性训练虽不能消除导致口吃的体质因素,也不能完全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但确是一项可行的、治标的辅助疗法。 三、心理治疗 口吃病心理治疗的实质和核心应是:减轻或消除对口吃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的恐惧。 在心理治疗中,强调行为的、认知的和情绪的治疗。包括: 1. 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疗法,逐步让患者认识到自己错误、偏执的认知观念,自觉地用正确思维观念去取而代之。同时耐心地倾听口吃者的倾诉,对他们表示充分地理解。 2. 放松训练,教会患者亲身体验自身肌肉收缩及放松的效果,通过自我反复训练,达到全身肌肉松弛即心身松弛的作用。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逐步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平稳心态。 3. 系统脱敏训练疗法。在治疗的实践中,采取自我系统阅读训练,关爱性交心对话疗法;系统社会交往训练等。让患者接触各种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人群,在交谈和阅读中解除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逐步培养患者平稳、镇定自若的心态。 4. 暴露疗法:对于年青的患者,特别是学生患者,当他们经过上述等有关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时。

  • 景天
    回复
    2023-10-04 02:02:24

    谁知道针灸治疗口吃的具体方法?目前针灸效果不是很好,也有一两个效果不错,但是个人体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口吃 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患病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5%,大约一半的口吃儿童,是在5岁以前发病的。口吃多在幼儿期形成,同样,也最易在幼儿期纠正。如果在幼儿期不纠正,有时口吃可伴随终生。口吃现象与口吃病有着本质的区别。口吃现象是人在感情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因对神经中枢的干扰所出现的短暂语言不流畅现象,而口吃病则是由于心理病症所导致的一种口吃疾病。口吃的病因1.模仿他人口吃。大部分口吃的儿童都是在幼年时模仿他人的口吃而学习得来的,口吃的感染性和很强,孩子们之间互相模仿,和口吃的人经常接触,因觉得口吃的人说话特别好玩而模仿,都容易学会口吃。2.父母对子女言语能力的形成要求过急。当孩子学话时,作过多的矫正,或采取恐吓手段逼迫孩子学话,进行斥责、嘲笑,使儿童紧张,害怕说错话,说话时压力很大,失去信心而发生口吃。3.父母把孩子学话时犹豫不决或轻度顿挫看作是口吃,操之过急,忙于矫正而形成了口吃。4.父母强迫左撇子改用右手时,往往也会发生口吃。5.突然的精神刺激,如受惊吓、过分的受罚、环境突然改变,亦可导致口吃。怎样矫正口吃由于口吃病是心因性疾病。所以,对口吃病的正确矫治,应从心理治疗入手,着重于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然而,对于一时性的口吃现象,是不需要治疗的,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智力发展,可以自愈但是,父母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否则,口吃现象就会发展成口吃病。纠正口吃的方法,首先是消除口吃儿童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给予示范,并进行反复练习。一般的方法是:1.让孩子多听声音优美、表达流畅、内容合适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听熟后,让孩子跟着一起讲,一起念。2.父母一定要耐心、细心地多与孩子交谈,彻底消除孩子怕口吃的心理状态。当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就应给予鼓励和奖励。总之,要使孩子说话时不感到有一点点心理压力。3.要多与孩子说话,说话的速度略慢,边说边问,引导孩子答话,如孩子一时不愿回答,不必勉强,可以继续说话,要让孩子在不注意自己有口吃缺点时,自然而然地回答问题,切忌在孩子说话时,不断指责他的缺点。4.鼓励孩子树立克服口吃的信心。创造条件,让口吃孩子能经常同说话流畅的同伴们一起玩。同时,要设法教育小同伴们不要嘲笑口吃的孩子。5.家长应告诉孩子,矫正口吃需要玫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不可急于求成。略有反复是正常的,决不可灰心。矫正口吃,关键在于要有信心和恒心。 在网上有人问我,老中医,你是不是医生啊?嘻嘻~~~如假包换的哦。想交个医生朋友吗?。防假冒号码:老中医 QQ526074534,往后我们有缘,需要服务,中医、心理咨询、恋爱,在QQ问问里,有专业性服务的哦! 名落孙山,江郎才尽,英名早逝者,欢迎复制,回答,共同广渡,迷途受难同胞,一起参与“为人民服务”伟大的行列,小妹不才,谢谢大家 !

8岁小孩遗尿可以吃中药吗

中医贴肚脐能治疗小孩遗尿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