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益智仁治小儿遗尿吗

时间: 阅读:10938

益智仁治小儿遗尿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04-04 08:54:38

益智仁可以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比较好,他主要是肾气虚寒而导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夜尿频多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小儿遗尿,一般由于肾虚肾精不固而导致的,可以用六味地黄丸配合缩泉丸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10-05 14:14:43

      益智仁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益智仁,中药名。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果实。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云南亦有栽培。具有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干燥果实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直径1~12厘米。外皮红棕色至灰棒色,有纵向断续状的隆起线13~18条。皮薄而稍韧,与种子紧贴。种子集结成团,分3瓣,中有薄膜相隔,每瓣有种子6~11粒。种子呈不规则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种脐位于腹面的中央,微凹陷,自种脐至背面的合点处,有一条沟状种脊;破开后里面为白色,粉性,臭特殊,味辛微苦。

      2、用法用量

      药用部位: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功能主治: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益智仁的副作用

      1、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2、《本草经疏》: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逆由于怒而不因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而不由于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而不由于气虚肠滑,法并禁之。

      3、《本草备要》:因热而崩、浊者禁用。

      4、《本经逢原》:血燥有火、不可误用。

      益智仁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梦泄: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乌药二两,上为末,用山药一两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盐汤下,以朱砂为衣。(《世医得效方》三仙丸)。

      2、治脬气虚寒,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小儿尤效:乌药、益智仁等分。上为末,酒煮山药末为栅,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或米饮下。(《妇人良方》缩泉丸,即《魏氏家藏方》固真丹)。

      3、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益智仁散)。

      4、治妇人崩中:益智子,炒研细,米饮入盐服一钱。(《经效产宝》)。

      5、治腹胀忽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此气脱也:益智子仁二两。浓煎饮之。(《世医得效方》)。

  • 芍药
    回复
    2023-10-05 14:14:43

    小孩遗尿的偏方大全:中成药

    1.桑螵蛸、益智仁各50克,水煎服。连用3服。

    2.车前子30克,包煎服或代茶饮。

    3.益智仁24个(研碎),食盐少许,水煎服。

    4.桑螵蛸、韭菜子各30克,益智仁40克。共为细末。每服3-9克。一日3次。

    5.炒鸡内金9克(冲),炙桑螵蛸4克,煅龙骨1克,浮小麦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小孩遗尿的偏方大全:遗尿汤

    组成: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蚕茧10只,补骨脂9克,金樱子9克,覆盆子9克,炙甘草4?5克,桑螵蛸15克,黄芪15克。

    用法:上药水煎浓缩,加白糖适量,制成每剂4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20毫升。

    功效:益气补肾,固涩止遗。

    方解: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壮阳;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固精缩尿;蚕茧有止渴,治小便过多之功。合而用之,共奏益气补肾,固涩止遗之功。

    主治:小儿遗尿症。

    加减:若睡眠过深,不易唤醒,加生麻黄9克,或石菖蒲9克,炙远志4?5克;兼有阴虚者,加当归9克,五味子4?5克;舌质淡有阳虚者,加肉桂3~4.5克。

    附记:生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每剂用生麻黄9克,未发现心悸、多汗、失眠等副作用。

    小孩遗尿的偏方大全:敷肚脐

    1.五倍子、五味子、吴茱萸各30克,共研末。每次取5-10克用醋调糊敷脐。每晚1次。连用3-5天。

    2.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共研细末,醋调后敷脐部,纱布覆盖,每晚换药1次,连用3~5次。

    3.五倍子、肉桂各等分,研细末,以葱汁调和均匀,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2日换1次。

    4.硫磺6克,葱白1根,共捣如泥,敷于脐上。每2日换1次,一般连用5~6次即愈。

    5.生姜50克,捣烂成泥,然后浸泡在100毫升白酒中(度数高者为佳)。3天后,用白酒擦在小儿肚脐正下方,摩擦皮肤至微红。连用7天可见效果。

    6.丁香三粒磨成粉末,与米饭调制成饼状。 将丁香饼贴放于孩子的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封住固定好,以免掉落。

    小孩遗尿的偏方大全:缩泉丸

    组成:山药180克,乌药180克,益智仁18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冷开水泛丸。每服9克(儿童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各适量。

    功效: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方解:方用益智仁、山药温补脾肾,固涩小便;配以乌药气理散寒,以温振肾与膀胱气化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自遗或小禁,伴神疲怯寒、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者。可用于小儿或成人遗尿以及老人、妇人及病后因脏气虚衰引起的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肢冷畏寒明显者,加菟丝子、肉苁蓉、鹿茸、附子;面气短者,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附记:凡溼热下注,下焦瘀血引起的小便频数,滴沥不畅,时有遗尿等症忌用。

    小孩遗尿的偏方大全:敷足心

    麻黄2份,益智仁1份,肉桂1份,共研细末,用瓷瓶或玻璃器皿贮存,勿令泄气。

    每次取3克,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足心,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间隔6~12小时再以上药填脐。

    敷3次后改为每周填脐1次,连用2次,以巩固疗效。

  • 芍药
    回复
    2023-10-05 14:14:43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小儿智力未健,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因而未能自立排尿。一般地说,遗尿多与胃和膀胱虚冷有关。常用的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脬1具。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好,与猪脬共炖至熟。日2次,吃肉饮汤。
    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屎。
    [方二]
    羊肉250克,大蒜1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煮熟切片,大蒜捣,同放大盘内,加适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
    本方适用于肾虚之遗尿。
    [方三]
    带骨狗肉、清鸡汤各1500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将狗肉切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下花生油30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砂锅里,焖90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方四]
    羊肉150-250克,鱼鳔50克,黄芪3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同鱼鳔、黄芪同加水煎煮,放人适量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所致遗尿。
    [方五]
    白果(去壳及芯)10克,腐皮50克,白米适量。因白果仁的毒素,经煮沸较长时间就可挥发破坏,煮时最好用盖子上有孔透气的炊具(或将盖移开一条缝隙,勿盖紧),毒素则更易挥发散失。将白果、腐皮、白米同煮成稠粥,作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遗尿。
    [方六]
    新鲜猪脬(膀胱)1—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炙黄芪20克,食盐适量。先将猪脬洗净,每个装入炙黄芪10克,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膀胱口,加少量水用文火蒸烂,弃去黄芪,趁热令小儿一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如未愈,1周后可再服1剂,3剂为1疗程,80%的患儿可获痊愈。
    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脾肺气虚所致的遗尿。
    [方七]
    车前草15克,猪膀胱1个。二者洗净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的小儿遗尿。
    [方八]
    珍珠草15克,鸡肠1-2具。将鸡肠剪开洗净与珍珠草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遗尿。
    [方九]
    乌龟肉250克,黑豆100克,猪尿泡1个,盐少许。蒸熟吃,连吃3—5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遗尿兼见腰疼者。
    [方十]
    金樱子10克,红枣、荔枝克15克,仙茅10克,猪尿泡1个。将各味均收入猪尿泡中蒸熟吃。
    本方适用于体质虚弱所致的小儿遗尿者。
    [方十一]
    鸡腰一具(炙令黄),黄芪18克,桑螵蛸1.2克(炒),牡蛎18克,炙甘草0.5克。药为散末,每服4克,水煎服。
    本方出自《普济方》,适用于小儿遗尿。
    [方十二]
    黄芪9克,桂枝、白芍各6克,杜仲9克,明党参12克,益智仁5克,补骨脂6克,白果9克,桑螵蛸10克,海螵蛸、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各9克,五味子3克,决明子、枸杞子、炙草各6克,大枣3枚,饴糖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云南老中医康诚之经偏方,适用于小儿肾气不足之遗尿症。

    提醒您:小儿遗尿各种治疗方法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冉冉云
    回复
    2023-10-05 13:13:33

    目录1拼音2《*辞典》:益智仁 2.1出处2.2拼音名2.3益智仁的别名2.4来源2.5原形态2.6生境分布2.7性状2.8炮制2.9性味2.10归经2.11功能主治2.12益智仁的用法用量2.13注意2.14附方2.15各家论述2.16摘录 附:1用到中药益智仁的方剂2用到中药益智仁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益智仁 1拼音

    yì zhì rén

    2《*辞典》:益智仁 2.1出处

    《得配本草》

    2.2拼音名

    Yì Zhì Rén

    2.3益智仁的别名

    益智子(《开宝本草》),摘艼子(《中药材手册》)。

    2.4来源

    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2.5原形态

    益智(《广志》)

    多年生草本,高1~3米。根茎延长。茎直立,丛生。叶2列,具短柄;叶片披针形,长20~35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尾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脱落性小刚毛,其残留的痕迹呈细锯齿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叶舌膜质,长1~1.5厘米,被淡棕色疏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棕色,长10~15厘米,被短毛,下端具一环形苞片,包围花轴,小花梗长1~2毫米;小苞片极短,膜质,棕色;花萼筒状,长1.2厘米,一侧开裂至中部,先端3齿裂,外被短毛;花冠管长约1厘米,裂片3,长圆形,长约1.8厘米,上面一片稍大,先端略呈兜状,外被疏短毛,唇瓣倒卵形,长约2厘米,粉白色,具红色条纹,先端钝3裂;退化雄蕊锥状,长约2毫米,发育雄蕊1枚,花丝长约1厘米,花药线形,长约7毫米;子房下位,卵圆形,密被绒毛,3室,每室具胚珠8~9枚,花柱线形,柱头头状,上位腺体2枚,棒状。蒴果椭圆形至纺锤形,长1.5~2厘米,被疏毛,表面有纤维束线条,果柄短。花期3~5月。果期5~6月。

    2.6生境分布

    生长于阴湿林下。分布海南及广东南部。主产广东。

    2.7性状

    干燥果实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直径1~12厘米。外皮红棕色至灰棒色,有纵向断续状的隆起线13~18条。皮薄而稍韧,与种子紧贴。种子集结成团,分3瓣,中有薄膜相隔,每瓣有种子6~11粒。种子呈不规则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种脐位于腹面的中央,微凹陷,自种脐至背面的合点处,有一条沟状种脊;破开后里面为白色,粉性,臭特殊,味辛微苦。

    2.8炮制

    益智仁:取益智仁置锅内,炒至外壳焦黑,取出冷透,除去果壳,取仁捣碎用。

    盐益智仁:取益智仁用盐水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益智仁100斤,用食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2.9性味

    辛,温。

    ①《南方草木状》:"味辛。"

    ②陶弘景:"热。"

    ③《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④《本草便读》:"味辛苦,性热。"

    2.10归经

    入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手、足太阴经,足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肾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2.11功能主治

    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①《广志》:"含之摄涎秽。"

    ②《本草拾遗》:"止呕哕。""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

    ③刘完素:"开发郁结,使气宣通。"

    ④《医学启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气。治人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

    ⑤王好古:"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

    ⑥《纲目》:"治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梦泄,赤浊,热伤心系,吐血、血崩。"

    2.12益智仁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2.13注意

    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逆由于怒而不因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而不由于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而不由于气虚肠滑,法并禁之。"

    ②《本草备要》:"因热而崩、浊者禁用。’

    ③《本经逢原》:"血燥有火、不可误用。"

    2.14附方

    ①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川乌(炮,去皮、脐)四两,益智(去皮)二两,干姜(炮)半两,青皮(去白)三两。上件为散。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盐一捻,生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局方》益智散)

    ②治腹胀忽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此气脱也:益智子仁二两。浓煎饮之。(《世医得效方》)

    ③治梦泄: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乌药二两,上为末,用山药一两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盐汤下,以朱砂为衣。(《世医得效方》三仙丸)

    ④治脬气虚寒,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小儿尤效:乌药、益智仁等分。上为末,酒煮山药末为栅,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或米饮下。(《妇人良方》缩泉丸,即《魏氏家藏方》固真丹)

    ⑤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益智仁散)

    ⑥治妇人崩中:益智子,炒研细,米饮入盐服一钱。(《经效产宝》)

    ⑦治漏胎下血:益智仁半两,缩砂仁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白汤下,日二服。(胡氏《济阴方》)

    ⑧治疝痛,连小腹挛搐,叫呼不已: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三钱,乌头(炮,去皮)、生姜各半两,青皮(去白)二钱。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二盏,入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济生方》益智仁汤)

    ⑨治白浊腹满,不拘男妇:益智仁(盐水浸炒)、厚朴(姜汁炒)等分。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永类钤方》)

    ⑩治小便赤浊:益智仁、茯神各二两,远志、甘草(水煮)各半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姜汤下五十丸。(《纲目》)

    2.15各家论述

    ①《纲目》:"益智,行阳退阴之药也。三焦、命门气弱者宜之。按杨士瀛《直指方》云: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火能生土,当使心药入脾胃药中,庶几相得。故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

    ②《本草经疏》:"益智子仁,以其敛摄,故治遗精虚漏,及小便余沥,此皆肾气不固之证也。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矣。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统,脾肾气虚,二脏失职,是肾不能纳,脾不能摄,故主气逆上浮,涎秽泛滥而上溢也,敛摄脾肾之气,则逆气归元,涎秽下行。"

    ③《本草求实》:"益智,气味辛热,功专燥脾温胃,及敛脾肾气逆,藏纳归源,故又号为补心补命之剂。是以胃冷而见涎唾,则用此以收摄,脾虚而见不食,则用此温理,肾气不温,而见小便不缩,则用此入缩泉丸以投。与夫心肾不足,而见梦遗崩带,则用此以为秘精固气。若因热成气虚,而见崩浊、梦遗等症者,则非所宜。此虽类于缩砂密,同为温胃,但缩砂密多有快滞之功,此则止有逐冷之力,不可不分别而审用耳。"

    ④《会约医镜》:"益智仁,其性行多补少,须兼补剂用之,若独用则散气。"

    ⑤《本草正义》:"益智,始见于藏器《本草拾遗》,谓之辛温,不言其涩,但诸家所述主治,无,非温涩功用。杨仁斋《直指方》云,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案此为脾虚馁而不思食者立法,脾土喜温而恶寒,喜燥而恶湿。寒湿困之,则健运力乏而不思纳谷,且食亦无味,此惟温煦以助阳和而斡旋大气,则能进食。益智醒脾益胃,固亦与砂仁、豆蔻等一以贯之。仁斋说到益火生土上去,附会心经之药,尚是舍近求远,故意深言之,亦殊不必。濒湖又谓治心气不足,梦泄,赤浊,则以肾阳无权,滑泄不禁者立论,故可用此温涩一法,然遗浊之虚寒症绝少,石顽谓因于热者,色黄干结,不可误用,极是。濒湖又谓治热伤心系,吐血血崩诸证,则既是热伤,而反用此大辛大热之药,何其背谬一至于此。"

    2.16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益智仁的方剂 益智仁散

    hìrénsǎn《袖珍小儿》卷七:方名:益智仁散组成: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主治:小儿遗尿;亦治白...

    益智仁汤

    拼音:yìzhìréntāng处方: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9克乌头(炮,去皮)生姜...

    益智桑螵蛸散

    ǎn《顾氏医径》卷四:方名:益智桑螵蛸散组成:益智仁、桑螵蛸、人参、黄耆、鹿茸、牡蛎、赤石脂。主治...

    益智二伏汤

    āng《家庭治病新书》:方名:益智二伏汤组成:益智仁1钱5,茯苓3钱,茯神3钱,糯米1撮。主治:小...

    益智五味丸

    》卷二十九引《如宜方》:方名:益智五味丸组成:益智仁、肉苁蓉、巴戟(去心)、人参、五味子、骨碎补、...

    更多用到中药益智仁的方剂
    用到中药益智仁的中成药 降糖舒胶囊

    g枸杞子50g黄芪50g刺五加50g黄精30g益智仁15g牡蛎50g地黄30g熟地黄人30g葛根5...

    戒烟膏

    2钱4分,甘草(炙)2钱4分,法半夏2钱4分,益智仁2钱4分,枣仁2钱。制法:加红枣四钱,赤砂糖2...

    缩泉丸

    妇人良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乌药15g、益智仁15g,具有温肾缩尿之功效。主治膀胱虚寒证。本...

    丁香烂饭丸

    ,茯苓皮3两,炙甘草1两,甘松3两,砂仁3两,益智仁3两,母丁香1两,山棱1两,莪术1两,香附1两...

    遗尿散

    B063591处方:粉萆解(盐炒)500g益智仁(盐炒)25g朱砂25g制法:以上三味,朱砂水...

    更多用到中药益智仁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益智仁 《吴鞠通医案》:[卷四]痰饮

    三钱)制茅术(四钱)茯苓(六钱)生苡仁(五钱)益智仁(钱半)半夏(六钱)生姜(五片)四帖。皮氏四十...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药、藕节,呕逆腹满不食加白术,倍生姜,小便多加益智仁,大便溏去杏仁,加钟乳粉,面浮气逆加沉香、陈皮...

    《普济方》:[卷三十三肾脏门]肾虚漏浊遗精(附论)

    巴戟天(去心)菟丝子(酒浸)杜仲(盐水炒断丝)益智仁川楝子(去皮取肉)赤石脂韭子(炒)禹余粮(用醋...

    《类证治裁》:[卷之三肿胀论治]肿胀脉案

    宽展,能进食矣。后用参术健脾丸去炙草、大枣,加益智仁(煨)、砂仁壳。服愈。韦病后感寒腹痛,渐成胀满...

    《普济方》:[卷二十四脾脏门]饮食劳倦

孩子10岁遗尿可以吃五苓散吗

孩子遗尿症喝中药会性成熟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