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作用是什么
病情分析:
足三里的作用有很多,可以起到健脾和胃,宁心止心悸,渗湿止泻,益气补虚,是中医针灸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它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对于脾胃系统的疾病,腹痛,腹胀,腹泻,嗳气吞酸,便秘等等胃肠痉挛都可以使用,也可以治疗风湿痹症,心脑血管的疾病,心悸,失眠,健忘,还可以有保健的作用。
指导意见:
足三里是除“涌泉穴”之外,人体上的又一个常用的防病保健要穴,也是一个“长寿”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下面来看看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足三里的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治疗脾胃病的首选穴。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故本穴为机体强壮要穴,除了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和胃调中的作用,还有镇静醒神,理气止痛之功,且能补能泻,能升能降,能清能温,经常 *** 该穴,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吸收及免疫功能,还能消除疲劳,延年益寿。
足三里的好处1.人体最多气血的经络,就是胃经,而足三里是胃经要穴, *** 该穴位可以激发全身气血运行,调节胃液分泌,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延缓衰老。
2.通过掐按等强效 *** 作用于足三里穴,可增强肠胃蠕动,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还可以恢复脑细胞,提高大脑皮质细胞工作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并可调节心律,增加机体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含量,改善血液系统。
足三里治疗机制1.足三里属胃经,位居西下,为胃经之合穴,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之功,可用于心悸,气短,体弱多病,产后血晕,虚劳羸瘦等症。
2.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是治疗肠胃疾患的要穴,不但可以健脾和胃,益气养穴,扶正补虚而治疗各种虚症,而且可以调理中焦气机,升清降浊,通调肠腑,消积化滞,行气止痛以治实证。
3.足三里位于膝下,具有通经络,舒筋利节,祛风除溼,通痹止痛之功,是治疗下肢痿痹,中风瘫痪的要穴。
4.足三里穴属土,土能指水,具有健脾祛溼利水之功,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
5.阳明经循乳里,本穴是胃经的合穴,能调理气血,疏通乳酪,散结消肿,清热利溼而治疗乳痈,也可用于治疗肠痈。
*** 足三里的方法1.以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和中脘各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足三里一下,然后以顺时针揉按三下,称一按三揉,一按三揉为1次,操作50-100次,长期按揉,可以缓解小儿腹泻,便秘等症。
3.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里穴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天按压5-10分钟,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宜;或每周掐按双侧足三里共15-20分钟, 坚持2-3个月,就可明显改善肠胃功能。
足三里是除“涌泉穴”之外,人体上的又一个常用的防病保健要穴,也是一个“长寿”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下面来看看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足三里穴位解剖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经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绯深神经。
足三里取穴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取穴时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抹去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即是本穴;或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伸直向下,中指尖所点到的位置即为本穴。
没有三足里,只有足三里,按摩作用如下:
1、补中益气:足三里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病人中气不足者可取之,《针灸学》上载本穴有强壮的作用,为保健的要穴。
2、止痛作用:足三里的止痛作用非常强,主用于腹部疼痛。凡是腹部疼痛,病因为气滞,血瘀,寒盛,食滞中阻,气虚,血虚,脾虚,胃虚等等引起的疼痛,皆可用之。针上三四分钟皆能止痛。惟有病因为火热者不宜。但是也可以配合清热穴而用之。
3、止泄作用:足三里最显着的作用就是止泻,对于脾胃虚弱型腹泻,虚寒性腹泻,食积性腹泻等等,皆有良效。若治痢疾或湿热性腹泻,须加配穴,同样有良效。
4、健脾和胃的作用:各种胃病属于脾胃虚弱型,或脾胃虚寒型,皆可针之,有良效也,惟胃阴虚型不太适合。
5、增加食欲的作用:足三里有增食欲的作用,能明显增加人的饭量,尤适于小儿食欲不佳者。
6、安神作用:足三里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尤其是属于心脾两虚性失眠,针之有良效。
扩展资料:按摩足三里的方法
1、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3、艾灸足三里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并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并肺心玻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
参考资料:-足三里
1 按摩足三里的好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提高肠胃功能,帮助消化,促进吸收;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质细胞的功能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足三里穴可以单独按摩调理身体,也可配合其他穴位按摩来起到保健养生作用。下面来看看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
2 调理脾胃按摩法取正坐位,屈膝90°,手心对髌骨,手指朝向下,无名指指端处即是足三里,用拇指指端按掐足三里,一掐一松,以有酸胀感,发热感为度,连续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有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脂肪堆积的作用。
3 和胃止呕按摩法用手或按摩槌经常按揉足三里,以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度,每次5-10分钟,搭配手三里一起按摩,可以对脾胃起到调理作用。
足三里有止吐的作用,是因为胃经气血在足三里这个位置形成了较大的气血场,按摩可以发生胃气。而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按摩手三里可以消除腹胀,吐泻等肠胃不适。
4 缓解腹泻便秘按摩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足三里一下,然后以顺时针方向揉按三下,称一按三揉,一按三揉为1次,操作50-100次,长期坚持按揉,可以缓解腹泻,便秘等病症。
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扩展资料预防保健可以常按揉足三里,赶走积与滞:
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营养物质需求大,所以饮食要保证营养多样充足,但同时,由于小儿的五脏六腑功能仍未成熟,相对其较大的营养需求来说脾胃功能相对薄弱,如果过分强调给予饱食,反而容易损伤肠胃而致病,得不偿失。
因此,日常育儿有讲究,千万不能一味追求饱与补,应喂养得当。父母平时可以帮心心按揉足三里,频率为约200次/分 ,按揉3-5分钟,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止痛之效。
--足三里
人民网--常按足三里可健脾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