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温胆汤可以治口吃吗

时间: 阅读:7350

温胆汤可以治口吃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2-23 16:11:07

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主要治疗胆胃不和痰热,累着虚烦不眠或呕吐恶劣以及金符不灵,癫痫等症状,主要用于水煎服,胆胃不和,胆热内扰,胆为清净之福,喜温和主生发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3-10-06 13:13:27

    温胆汤还是清胆汤

    温胆汤组成:清半夏 陈皮 竹茹 枳实 茯苓 炙甘草

    温胆汤为祛痰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

    主治:胆郁痰扰证。

    症状:症见胆怯易惊、目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温胆汤对于痰湿有特效。包括痰湿引起的各种症状,比如胆经有热引起的失眠。

    组方分析:半夏陈皮是二陈汤主要组成部分,用于化痰理气,竹茹枳实清热,茯苓祛湿,炙甘草补中气。

    方名温胆,实是清胆。

    懒兔子根据罗大伦的理论,茯苓用量最大,用到了50-60克。祛湿效果比较好。

    组方: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剂量来自罗大伦)

    【原始配方】 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茯苓的用量还是要根据临床个人体会增减。

  • 离亭燕
    回复
    2023-10-06 13:13:27

    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卷八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克,白茯苓(去皮)45克,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北五味子、熟地黄(切,酒炒)、条参各30克,粉草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不拘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八

  • 南絮
    回复
    2023-10-06 13:13:27

    【答案】:温胆汤组成为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用于胆郁痰扰所致的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眩晕,甚至癫痫。治宜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生姜兼致半夏毒性;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综合全方,温凉兼进,不寒不燥,理气化痰以和胃,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

  • 泠青沼
    回复
    2023-10-06 12:12:17

    温胆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张名方,主要用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原方由竹茹、枳实、半夏、生姜、陈皮、甘草六味药组成。

    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本方属于化痰清热,和肝胆,除虚烦,定惊悸的方剂,作用在于清而不在于温,与温寒暖胆的方剂明显有别。那为什么不把本方叫做“清胆汤”,反而叫“温胆汤”呢?中医认为肝属刚脏,性喜条达而忌抑郁,胆喜宁静而恶烦扰。

    《备急千金要方》说:“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可见肝胆在生理上是相互沟通的。由于肝胆之气具有生、升的特点,以舒畅条达为平,古人将肝胆之气比类如春气之温和,温则胆气乃能条达。如果痰热邪气客于肝胆,则肝胆失其温和则发病。欲复其性,必先去其痰热,痰热去则胆气自和而温,因此用“温胆汤”作为方剂的命名。

    一、病因病机主治

    痰气郁,肝胆失于疏泄,久而化热生火以致痰、气、火三者交郁,就形成了“温胆汤”证。

    温胆汤临床运用十分广泛,涉及多种病证,但根据临床所见,其主要脉证是:头目眩晕或疼痛,失眠,心烦,恶心,呕吐,胸胁胀满或疼痛,胆怯易惊。舌质红绛,舌体胖大,苔黄白而腻,脉弦滑或数。

    此外,痰为百病之母,更兼火性肆虐,病在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各种兼挟证比较多见,或挟湿热;或挟食滞;或挟阳亢;或挟风阳入络等证。

    二、临床运用特点

    凡用温胆汤,一定要掌握其加减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病证而取效的关键。

    1)柴芩温胆汤 :治疗少阳气郁化火,经气不利比较严重,如胸胁苦满或疼痛,口苦,目赤,偏头疼痛或气窜作痛等,加柴胡、黄芩,布达少阳气郁,发越少阳而能利少阳枢机。若胁下痞硬,加生牡蛎、川楝;胸胁疼痛引背者,则加片姜黄、南红花。

    2)黄连温胆汤 :治疗痰热扰心而热势较重,以心烦不安或失眠为主。火热重者再加黄芩,清泄胆腑火热之邪。

    3)归芍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兼阴血亏虚。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气郁化火,最易耗损肝血,血虚不荣则见头皮或肢体麻木,肢体拘急痉挛或肢颤,或周身窜痛,舌质红绛少苔或有裂纹,加当归、白芍滋养肝血;若头晕或头痛以月经期间为甚,上方再加白薇、党参;头胀痛者加夏枯草,巅顶头痛加川芎、白蒺藜,后脑痛加桂枝;阴虚严重而舌质光绛者,可加生地、乌梅。

    4)龙牡温胆汤 :治疗胆气虚怯,心神不宁所致的惊怖而夜寐不安,加龙骨、牡蛎可以敛神定志,同时加大茯苓剂量,以加强其安神的功效。严重者,可再加夜合花、夜交藤与龙齿。

    5)桃红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有血瘀脉阻,出现神呆或健忘,舌质有瘀斑,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而通利血脉,严重者可再加川芎、赤芍。

    6)丹栀温胆汤 :治疗痰热内蕴,少阳相火郁勃,出现心烦不安或烦热汗出等,加丹皮、山栀以泄少阳相火。若五心烦热,加知母、黄柏;午后低热或盗汗加青蒿、地骨皮。

    7)郁蒲温胆汤 :治疗痰热蕴于胸膈,痹阻气机而见胸闷胸疼等,加郁金、菖蒲豁痰利气以开痹。若善太息或心中懊侬者,加佛手、香附;若由于痰湿上蒙心窍而出现神呆不语或语言不利者,也可加此二味豁痰开窍,严重者加远志、珍珠母、胆星、天竺黄等。

    8)苍柏温胆汤 :治疗痰热挟湿热下注,而见腰膝疼痛,尿黄短不利,妇女带下多等,加苍术、黄柏以清下焦湿热。带下黄秽加土茯苓、椿根皮;湿邪重而厌食油腻者,加茵陈、滑石。

    9)黛蛤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相火郁勃而扰心犯肺,出现躁烦神狂多梦,或咳嗽痰多者,加青黛,海蛤壳清肝凉血,涤痰化结。痰多加瓜蒌仁、枇杷叶;吐痰不爽加海浮石。

    10)羚钩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肝阳上亢动风,眩晕耳鸣或昏仆,腰膝酸软,或肢麻、肢颤,加羚羊角、钩藤平息肝风。

    11)蚕蝎温胆汤 :治疗痰热动风入络而见肢体麻木,项强疼痛或肢体拘急痉挛者,加全蝎、僵蚕虫类搜剔之品以通经活络。

    12)硝黄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有胃家实滞者,症见腹胀满,大便干结或不爽,加大黄、芒硝或风化硝通腑泄热,以和胃气。

    以上所举的12种兼挟证,常常伴随着主证而出现,主证与兼证在病机上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能将以上所说的各种证治规律及特点熟记于心中,临证时审察病机之所变,病证之所偏重而加减变化不拘一格,则用方投药,多能取效。

固本巴结汤可以治疗口吃吗

儿童癫痫可以用中草药泡脚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