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按摩天窗穴还有用吗
耳聋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天窗穴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耳聋的患者一定要多注意耳朵的保养,尽量不要去声音过于嘈杂的环境,避免给耳朵造成刺激而加重耳聋的症状,可以通过正规的中医理疗机构进行穴位的按摩,对病情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预防耳聋的7个保健常识
1、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参加锻炼:过度的疲劳和精神紧张,都会引起内耳缺血,影响听力,如恼怒、动肝火等。平时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清晨散步、打太极拳等,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
2、饮食起居:日常饮食起居要有规律,生活中要少吃过甜的食品、不能过咸或者膏梁厚味的食物,防止动脉硬化产生内耳缺血,导致听力减退。
3、戒烟戒酒:因为烟酒对听神经都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烟草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会使小血管发生痉挛,血流缓慢,粘度增加,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耳聋。
4、不要随便掏耳朵:把你的棉棒扔掉,因为棉签可能带进细菌和制造伤害。用尖尖的指甲乱掏耳朵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指甲里的可怕细菌被直接输送到耳朵里,90%的耳道感染都是这样造成的。
5、耳垢的清理:如果发现耳中有耳垢,最好是用专门的挖耳勺轻轻把脏东西请出。因为,用尖锐的器械掏耳朵时一旦用力不当就非常导致内外耳道的受损、感染,而这也是导致听力减退的一个因素。
6、避免噪音的损害: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减少,导致听力下降。因此,听音乐、看电视及戴耳机听音乐不宜把音量放得过大,一般放在85分贝左右即可。
7、忌掏耳朵,常按摩: 挖耳是个不良习惯,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可能弄坏鼓膜,耳道奇痒时,可用小棉签浸少许甘油或酒精轻擦耳道。坚持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增加内耳的血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这种方法是有的,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按摩穴位来刺激耳朵神经,进而延缓耳聋,甚至一直让耳朵保持一种非常优秀的状态,如果我们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到当地正规的中医机构去进行合理的按摩,一般情况下这种按摩属于比较常规的一种穴位刺激按摩,只要是一名合格的中医,都可以非常顺利的把这种按摩流程进行下来,而且收取的费用通常并不是很高,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医生向我们推荐什么药物的话,我们应该谨慎的一点购买,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进行合理的按摩,就可以很好的缓解这种状态了。当然除此之外,以下几个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辅助的把耳朵保健好:
1、敲打法
12段锦当中有一个保健耳朵的敲打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保护耳朵,这个方法做起来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盘腿在平坦的地方上面坐下,自然的闭眼,心情保持放松,食指扣于中指之上,中指轻轻按压在耳朵的耳孔上面,然后利用食指轻轻的向下弹,我们这时会听到比较大的声音,这样每天做20下就可以了。
2、闭眼听声音
每天晚上闭上眼睛仔细的去听一些声音,也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保护耳朵,这种做法相对于以上几种方法就更简单了,只需要晚上的时候,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闭上眼睛,用心去听一些细小的声音,这种方法可以非常好的锻炼我们的听力和延缓耳聋。
3、针灸法
如果以上几个方法不能帮助我们有效的缓解耳朵的状态的话,我们也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刺激穴位,从而达到保健或治疗耳朵的目的,这种方法当然是一些比较专业的医生才可以做得到,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耳朵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采用这种方法。
天容穴,“天”,指天部;“容”,指容纳、包容。天容穴穴名意为天窗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到达天容穴后,湿热之气散去后冷化为气态,再聚集于此穴内,好像被本穴包容着一样,所以叫做天容穴。
1. 天容穴的位置
龙卷风位于颈部的外侧,在下颌角度的后侧,胸部锁的前缘凹陷。在天空的习惯中,每次按天空,坚持按摩,你可以促进头部和颈部的血液循环,预防颈椎病,也可以猪抗炎,防止呼吸系统疾病。
2. 天容穴的作用
(1)如果您经常满足脏空气,汽车排气或空气更干燥,总是感到不舒服。此时,您可以使用正常方法按揉。如果是因为吞咽,扁桃体炎由火或寒冷引起的,你可以使用龙卷风的治疗。
(2)治疗这些症状:喉咙痛,咽炎,扁桃体炎,耳聋,耳鸣,颈部疼痛,头痛,甲状腺,哮喘,胸膜,牙龈炎,疾病,颈部和颈部扭伤等待。如果可以治疗这些症状,可以用心房治疗它们。
(3)如果你通常喜欢吸烟,你的寒冷,蝎子是干的,你会有喉咙不舒服的症状。这时,你应该使用龙卷风。对喉咙痛是一个很好的缓解。
3.天容穴的刺灸方法
(1)挡鼻器:直接穿刺0.5?1英寸,局部疼痛,可以蔓延到舌根或喉咙。请注意,针刺时应避免血管,并且针从终端锁定的薄膜渗透到封端的织气和血管中,以避免对内部和静脉内的伤害。
(2)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穴位都有一个神奇的情况,很多遇见,使用针灸点可以健康。心房孔对喉咙和颈椎更有效。如果你有症状,你不会忘记祖先的积分。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天笼的别名5出处6穴名解7所属部位8天窗穴的定位9取法10穴位解剖 10.1层次解剖10.2穴区神经、血管 11天窗穴的功效与作用12主治病症13刺灸法 13.1刺法13.2灸法 14配伍15文献摘要16研究进展17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天笼 1拼音
tiān lóng
2英文参考Tiānchuāng SI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3概述天笼为经穴别名,即天窗穴[1]。出《循经考穴篇》。
穴位 天窗 汉语拼音 Tianchuang 罗马拼音 Tienchuang 美国英译名 Celestial Window 各天窗为经穴名(Tiānchuāng SI16)[2]。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别名窗笼、窗聋、天笼。属手太阳小肠经[2]。天即天空,指上,窗即窗户,穴在颈部,位于上,主治耳病,通耳窍,如开天窗,故名天窗[2]。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瘾疹,癫狂,颈项强直作痛,甲状腺肿,颈痛,瘿肿,腮腺炎,中风口噤,暴瘖,暴喑不能言,失语,喉痹,扁桃体炎,头痛,颊肿,咽喉炎,肋间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甲状腺肿大,肩关节周围炎等。
4天笼的别名窗笼(《针灸甲乙经》),天笼(《循经考穴编》),窗聋(《外台秘要》)?。
5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针灸甲乙经》:天窗,一名窗笼,在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陷者中。
6穴名解天即天空,指上,窗即窗户,穴在颈部,位于上,主治耳病,通耳窍,如开天窗,故名天窗[2]。
天,指头。窗,指头之孔窍。指其功能开通头面孔窍诸病,犹如人身上部之窗户也。喉舌为声音之门户,呼吸之孔道。穴当其间,有如开窗通气,且能治耳目诸病,故名。[3]
7所属部位颈[4]
8天窗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天窗穴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5][6]。
天窗穴位于颈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当扶突穴后与喉结相平处(《针灸甲乙经》)[7]。
一说天窗穴“在风池、翳风之间”(《循经考穴编》广注)?。
天窗穴位于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侧伏或正坐取穴[2]。
天窗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
天窗穴的位置(肌肉)
天窗穴的位置(骨骼)
9取法正坐或平卧位,平甲状软骨(喉结)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在扶突穴后方。
天窗穴位于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侧伏或正坐取穴[2]。
正坐或平卧位,平甲状软骨与舌骨肌之间的廉泉穴,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8]。天窗穴与人迎、扶突均横平喉结,三者的位置关系为:胸锁乳突肌前缘处为人迎,后缘处为天窗,前后缘之间为扶突[8]。
10穴位解剖天窗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颈深筋膜、头、颈夹肌。有颈升动脉。分布著颈皮神经,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皮肤较厚, 由耳大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致密, 除有皮神经走行外,耳后静脉向颈外静脉汇入。颈深筋膜因被覆的器官不同, 可分为浅、中、深三层。胸锁乳突肌被包于浅层形成的鞘内。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胸锁乳突肌鞘后缘,再穿深筋膜中层, 进入第二至第五颈神经后支外侧支的肌支支配的头和颈夹肌。神经支配胸锁乳突。
10.1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提肌→头、颈夹肌[2]。
皮肤→皮下组织→肩胛提肌[6]。
10.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3枕神经(第3颈神经后支分支)分布;深层有肩胛背神经肌支和颈横动脉升支分布[6]。
布有颈皮神经,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并有颈升动脉通过[7]。
11天窗穴的功效与作用天窗穴有熄风宁神,利咽聪耳的作用。
天窗穴有通窍聪耳,清利咽喉作用[2]。
12主治病症天窗穴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瘾疹,癫狂,颈项强直作痛,甲状腺肿,颈痛,瘿肿,腮腺炎,中风口噤,暴瘖,暴喑不能言,失语,喉痹,扁桃体炎,头痛,颊肿,咽喉炎,肋间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甲状腺肿大,肩关节周围炎等。
天窗穴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暴喑、瘾疹、癫狂[6]。
天窗穴主要用于颈、颊、耳、咽疾患等:如咽喉肿痛、颈项强直作痛、甲状腺肿、颈痛、瘿肿、腮腺炎、耳聋、耳鸣、中风口噤、暴瘖、喉痹、扁桃体炎等[2]。
天窗穴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直作痛,耳聋、耳鸣,以及甲状腺肿等[7]。
天窗穴主治头痛,中风口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暴喑不能言,颊肿;癫狂;颈项强痛[8]。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聋,耳鸣,咽喉炎,失语;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其它:甲状腺肿大,肩关节周围炎等。
13刺灸法13.1刺法一般直刺0.3~0.5寸[2][6][8],局部有酸胀感[8],可扩散至耳部、枕部、咽喉部[8]。
直刺0.5~1寸[7],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耳部咽喉部扩散。
13.2灸法可灸[2][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配伍天窗穴配风池、后溪治颈项痛[2]。
天窗穴配人中、颊车治中风口噤[2]。
天窗穴配外关、听宫治耳聋、耳鸣[2]。
天窗配外关、耳门,治耳鸣、耳聋[8]。
天窗配翳风、中渚,有通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天窗穴配间使、通谷治暴瘖不能言[2]。
天窗配合谷、少商,治咽喉肿痛[8]。
天窗配天容、少商,有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15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颊肿痛,天窗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狂邪鬼语,灸天窗九壮。
《千金翼方》:头痛瘾疹,灸天窗七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耳鸣聋无所闻。
《针灸大成》:主痔瘘,颈痛,肩痛引项不得回顾,耳聋,颊肿,喉中痛,暴喑不能言,齿噤,中风。
《类经图翼》:颈瘿肿痛。
16研究进展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