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吃中药躺床上好吗
骨质疏松在接受完中药治疗之后,可以在床上躺着,但是建议躺着的时间不要过长,平时要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也可以口服钙片,进行补钙,同时要多晒太阳,这样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骨质疏松是很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并且大多数见于老年人。但是现在随着 科技 的不断发展,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年轻人活动以及锻炼越来越少,并且很少会晒太阳,这些都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出现,骨质疏松也就越来越年轻化。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呢?
1、中药内服
中医上把骨质疏松分为很多种证型,大部分证型都与肾虚有关系,因此药物中大多用到补肾的药物。药物的选择也要根据患者的脉象以及舌象、身体整体状况来选择。
2、中药熏蒸
将中药材的药力与热力结合起来,这样药物可以更好的渗透到皮骨,可以很好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药物的选择大多数以散寒化淤止痛的药物为主。
3、中药贴敷
中药贴敷是将药物制作成贴片,将中药制剂贴片贴在患病局部,这样可以使药物的成分缓慢的渗透到患病部位,从而缓解疼痛感。有些骨质疏松还会引起痉挛,采用药物敷贴也可以缓解。
4、补肾壮骨
中医认为导致骨质疏松的最主要原因与肾虚有关系。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以补肾为主,补肾壮骨,这样才可以保持肾精充足,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这期间服用对症的汤药,并且根据自身状况,随时进行药物的调整。
1.补肾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居骨中,骨赖髓以滋养。中医大多数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关系密切,经实验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可影响骨骼生长和恢复。因此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多从补肾着手,此外肝、脾与骨质疏松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益肝补脾之法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报道也有。
2.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可以使骨质疏松的发生减缓,或使其程度减轻。我们前面说过,运动可以强化骨骼,而且运动之时增加了日照,使维生素D的来源充足,做一些运动,像散步、打网球、跳舞、打太极拳等强化和支持背部的特殊运动。运动加上钙营养能提高预防效果。
3.多吃高钙食物
高钙食物是你日常生活中的重点选择,你也许苦于不了解哪些食品钙源丰富,那么这里首先可以告诉你的是,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特别是海鱼)、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其制品、蛋类及某些蔬菜等,都是含钙丰富的食物。其中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钙源。
4.多晒太阳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补钙,正常来说都是补钙是很难补得进去的,因为骨质疏松不是一两天就得了。而且很多女性,50多岁因为绝经等问题,导致的骨质疏松,补钙就更难。
第1个,骨质疏松有2个,一个是骨质,一个是骨关节(也就是软骨,占60%以上),补钙的同时补充软骨骨胶原,另外,因为肽是人体可以直接吸收的物质,是几个氨基酸结合成的,可以直接吸收,比如:我们吃的普通胶原或者钙物质或者猪骨头等等,人体跟本吸收不了,所以吃在多也。而正分子骨胶原低聚肽可以直接吸收,所以恢复的快
第2个,钙吸收能力下降,这个可以多晒晒太阳,促进钙吸收第三个,能走动尽量走动,能运动尽量运动(当然是要慢性运动,比如走路,慢跑)
第3个,如果可以经常保持心情舒畅就更好了,心情好是万病恢复的催化剂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物治疗分为中药外用和中药内服两种。因人而宜,辨证施治。
一,中药外用:
1,中药熏蒸:中药熏蒸将药力与热力结合,可透皮触骨,直达病灶,起活血化淤,疏通腠理,调气活血,通络镇痛的功效,药物多以活血化淤,散寒止疼和祛风除湿为主;研究表明温度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可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合适温度;推荐使用威灵仙1号方行熏蒸治疗。
2,中药贴敷:外用中药制剂贴敷于局部或穴位,在不断地刺激中缓解骨质疏松引发的疼痛和痉挛,提高骨密度,改善人体平衡功能。推荐威灵仙2号贴敷。
二,中药内服:
1,肾阳虚型: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温煦失职,骨髓生化无源,宜补肾壮阳,强筋健骨为主。补肾壮阳类中药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刺激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成熟的作用。推荐右归丸,补肾保元汤,骨质疏松汤加减;中成药:续断壮骨胶囊,生骨胶囊,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2,脾肾阳虚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不健,气血生化无源,则精亏随空,骨髓失养,四肢痿废,宜补益脾肾,强筋壮骨。研究表明,补肾兼顾健脾以温补养气血,有助于增强脏腑功能,增加肠道钙,磷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整体改善骨代谢。推荐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骨汤加减;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骨疏康胶囊,生骨胶囊,仙灵骨葆,金天格胶囊等。
3,肝肾阳虚型:肝藏血,肾藏精,肝血不足则精失所养肝肾精亏,宜滋补肝肾,填精壮骨。研究表明,补益肝肾类中药有助于维持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推荐十二味地黄汤,生骨汤加减;中成药:恒古骨伤愈合剂,生骨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4,血瘀气滞型:年老体衰或外伤闪挫,致气血运行不畅,骨失血养,宜理气活血,化淤止痛。研究表明,活血化淤类中药可改善骨组织的血流状态,促进骨骼代谢和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减轻疼痛等不适。推荐身痛逐瘀汤,参芪生骨汤加减。中成药:生骨胶囊,恒古骨伤愈合剂,断续壮骨胶囊等。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中西医结合,因人而宜,辨证施治,个体化,差异化治疗,只要坚持长期的,规范化的治疗,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疗效,我们治疗的目标是终身不发生骨折或不发生第二次骨折。
许多老年人都会面临骨质疏松症问题,造成骨折机率提高。从中医角度而言,骨质疏松和筋骨相关,当中又以肝、肾主导筋骨,因此中医治疗上,首重调理肝肾。生活上,则可以适度晒太阳、维持标准体态和保持营养均衡等,能有助改善骨质疏松的问题。
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会出现骨密度降低的状况,在病理的变化是小梁骨变薄、断裂形成空洞,将会导致患者骨折机率增加。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因素相当多,包括种族、生活型态、性别、遗传、药物使用以及性腺功能不足等,若有相关危险因子,应该做骨质密度测试,确诊是否有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要怎么办以中医的观点来看,骨质疏松症和类似中医的「痿证」、「骨枯」、「骨极」,而中医典籍指出「肝主筋,肾主骨」,若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因此补肝肾和健脾胃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后天脾胃的生化滋养和气血循环畅通,有助于发挥肾的正常功能,应该依个人体质和症型,来治疗骨质疏松。相关的中药包括,枸杞、骨碎补、续断、杜仲、桑寄生、熟地、山茱萸、菟蕬子、羌活等。
除了利用中药来补肝肾外,也可以从生活习惯下手,第一是,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如跑步、打拳等,最好能适度晒太阳;第二是,维持标准体态,因为太轻或太重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子;第三是,保持营养均衡,每日应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