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针灸中呕吐和饮食有关系吗

时间: 阅读:7371

针灸中呕吐和饮食有关系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2-23 16:06:20

针灸中出现呕吐,也跟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吃得过多或者是肠胃蠕动的慢,没有完全的消化,再加上针灸的时候心情过于的紧张,以及手法过重或者是饥饿过饱都有关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3-10-08 02:02:04

    (1)可能那医生的针灸手法太过粗暴了,请查清是否有执业证书,(2)又因为你是第一次尝试针灸减肥,所以反应比较大,(3)你针灸前刚刚吃饱饭,(4)针灸时你过于紧张,所以引发肠胃不良反应,你可以根据你的自身当时的情况看看是属于哪种情况

  • 徐长卿
    回复
    2023-10-08 02:02:04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珍宝,它有着许多神奇的功效,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推崇针灸理疗,就连许多老外也沉迷针灸无法自拔。针灸虽好,但如果在针灸之后不加注意,会让整个针灸效果适得其反,据我的经验我列举以下两点。

    一、针灸之后切忌受凉。针灸之后身体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身体内部经络完全暴露在外界环境当中,此时身体最易受风寒和湿气的侵袭,如果受凉,反而会使身体遭受到侵害,所以在针灸之后应该避免触碰凉水或者吹凉风,也尽量避免忽冷忽热的交替环境。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喝冷饮,吃生冷的食物,诸如牛羊肉等辛辣食物也应禁止

    二、针灸之后要禁欲。一般来讲针灸之后三天内应该禁欲,此时如果同房,会使针灸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房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从而让针灸带来的效果通通流失,特别是对于针灸治疗肾虚的患者来说,如果在针灸之后进行同房,会让原本肾虚的的状况更加严重,对于这样的患者通常来讲整个针灸疗程内都应该禁欲,比如疗程一个月,那么这一个月之内都不能同房。

    另外,有传言针灸之后使用热毛巾敷在针灸部位可以促进针眼愈合,加速药力传导,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使用热毛巾敷在针灸部位只会加重感染的风险,并且由于热敷的热力只在表面,不在内里,所以对药力没有任何加速传导的作用。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祝身体健康!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10-08 02:02:04

    针灸的魅力可能只有体验过的人才懂。大部分针灸其实不疼,止痛效果还很好!有些人在受风着凉后,往往容易引起腰背疼,扎个针放点血真的就会舒服一些。随着科技的发展,针灸还可以电疗,小小的针插上电就像是有个人在锤你一般。甚至,有很多女性会通过针灸来进行减肥。针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不过,针灸虽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用错了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早了解早收益。
    针灸的作用——疏通全身经脉
    针灸讲究内病外治,如果有经脉淤堵的情况出现,不妨就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来帮助改善,经脉堵了,对于全身来说都是有危害的,而通过针灸,可以帮助经络的通畅,经络通了,自然身体也就舒服了。
    针灸的作用——调节身体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讲究阴阳平衡,因为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性,很多的的身体早已失去了平衡,所以身体才总是小病不断,容易出现问题,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之中,此时通过针灸,能有助于将身体拉回正轨,防止阴阳失衡,带来不利的影响。
    针灸的作用——起到保健作用
    针灸对于一些疾病的预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现代人多少都会有压力的存在,不要等到疾病找上门了才开始想到保养,如果能采用正确的方法的话,针灸对于保健身体来说也是有不错的效果的。
    针灸不能随便扎,这3类人群不适合针灸
    患有糖尿病的人:体内血糖过高,有糖尿病的人是万万不能采用针灸的方法来治病或是保养的,很可能会给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血糖值偏高,如果在针灸时伤害到了我们的皮肤,造成创口的话,一人是不好愈合,二个是很可能引发感染,带来更大的问题。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针灸,更不能去不正规的场所,现在很多针灸都是一次性的针,但也不排除一些古老的方法存在,还是小心为妙。
    瘢痕体质的人:虽然说有瘢痕体质的人比较少,但是也不排除不会有人有,瘢痕体质的人通常伤口愈合之后,会导致瘢痕越来越大,影响到愈合,也影响到美观。如果针灸时处理不当的话,可能一个小针头的瘢痕也会很大。如果你的皮肤上出现感染或者瘢痕就不要进行针灸了。
    有凝血缺陷的人:对于凝血机制比较差的人,最好就不要进行针灸了,因为针灸的口虽然很小,但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也会有出血的现象发生。如果本身皮肤的状态就差,出血难以愈合,最不要采用这种方法了。譬如说血友病患者,如果采用针灸疗法,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的,反而会伤害到身体。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孕妇的话,一定不要针灸,很可能会给腹中的胎儿带来不利,引发危险。妊娠期需谨慎,不要随意的进行针灸,带来麻烦。

  • 蓦山溪
    回复
    2023-10-08 01:01:54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病证。古代文献将呕与吐进行了区分: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兼见,难以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呕吐”。呕吐可单独出现,亦可伴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食源性呕吐、神经性呕吐、十二指肠壅积症等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另如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尿毒症、代谢紊乱以及一些急性传染病早期当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辩证施灸。

    呕吐的病因多由饮食所伤,外感时邪,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所致,其病机主要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呕吐的病变脏腑在胃,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水谷,以和降为顺,若邪气侵扰,胃虚不降则上逆为吐。脾主运化,以升为健,与胃互为表里,若脾阳素虚,或饮食所伤,则脾失健运,饮食难化,或水谷不归正化,聚湿为痰成饮,停蓄于胃,胃失和降而为吐。肝主疏泄,有调节脾胃升降之功能,若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或气郁化火,横逆犯胃,亦可致胃气上逆而吐。

    1、外邪犯胃证

    治则:疏解表邪,和胃降逆。

    蕲艾灸法治疗:

    配穴:合谷、大椎、内关、中脘。

    灸法:(1)蕲艾条温和灸:45—60分钟/穴,日1次。

    (2)蕲艾器具灸:45—60分钟/穴,日1次。

    (3)蕲艾炷着肤灸:7—9壮/穴,日1次。

    (4)蕲艾炷隔姜灸:7—9壮/穴,日1次。

    (5)蕲艾温针灸:35—45分钟/穴,日1一次。

    2、痰饮内阻证

    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蕲艾灸法治疗:

    配穴:(1)脾俞、胃俞;(2)中脘、章门、丰隆、公孙。

    灸法:(1)蕲艾条温和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45—60分钟/穴,日1次。

    (2)蕲条器具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45—60分钟/穴,日1次。

    (3)蕲艾炷着肤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7—9壮/穴,日1次。

    (4)蕲艾炷隔姜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7—9壮/穴,日1次。

    (5)蕲艾温针灸:两组腧穴交替施治,35—45分钟/穴,日1一次

    3、脾胃虚寒证

    治则: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蕲艾灸法治疗:

    配穴:(1)脾俞、肾俞;(2)中脘、足三里、内关、神阙。

    灸法:(1)蕲艾条温和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45—60分钟/穴,日1次。

    (2)蕲艾器具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45—60分钟/穴,日1次。

    (3)蕲艾炷着肤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7—9壮/穴,日1次。

    (4)蕲春大灸法:①中脘至关元段任脉、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诸穴;②脊中至命门段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交替施行蕲春大灸法,日1次。

    (5)蕲春火灸法:①中脘至关元段任脉、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诸穴;②脊中至命门段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交替施行蕲春大灸法,日1次。

    马某,男,50岁,干部。2005年10月3日初诊:患者嗳气,呕吐清水病史10年余。半月前,因劳累受凉致呕吐复作,觉上腹胀满不适,隐隐作痛,嗳气,进食即吐,吐尽为止,服中西医药罔效,某院诊为:“胃神经官能症”。刻下:体瘦,表情淡漠,少气懒言,声低气怯,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此为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聪之虚寒呕吐证。拟用蕲艾隔姜大灸法治疗,施灸部位:①仰卧位:中脘至关元段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诸穴;②俯卧位:脊中及命门段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两组腧穴交替施灸,日1次。灸治3日后,诸症大减,已能进食;半月后,饮食增进,体力渐旺,后灸法改为2日1次,调养月余而愈。随访五年未发。

    按: 蕲春大灸法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蕲春艾灸疗法”的代表性灸法之一,源自李时珍《本草纲目》之“灸发背痈疽方”,传承至今四百余年,该法量大力专,善治虚寒性疾病。

    本案运用蕲艾大灸法于腹、背两组腧穴交替施行隔姜大灸,可温中健脾,和胃降逆。脾胃健,中阳足,则虚寒呕吐可止。

    “反胃吐食,烧灰,入朱砂末少许,压舌下,甚效。时珍。”(《本草纲目·卷51》)

骨质增生膝盖疼能不能用针灸

按摩耳机会引起耳鸣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