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了点中药,医生说让我早饭前,晚饭后喝药,请问我早上6点就喝中药可以吗,然后到七八点吃饭,请问可以吗
一般中药每天需要喝两次早上6点喝中药然后7,8点吃饭是可以的不会有影响,喝中药时一定要注意忌口不要吃刺激辛辣寒凉的食物,因为中药的效果比较慢所以需要长时间服用。
1、1天2次吃中药最佳时间一般是在早饭后和晚饭后的半个小时,这时候吃可以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而且用药间隔的时间也比较合适。
2、但是由于药物的类型不同,服用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补益药建议在饭前喝,可以增加补益的效果;如果是治疗心肺胃疾病的药物,尤其是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建议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服用;而且泄泻的药和驱虫的药,比较适合在空腹时服用。
3、总之,中药的服用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病情和具体药物来决定,具体的用药时间建议咨询医生。
人体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同一种药在不同状态的身体上作用的效果是有所不同的。为了让药物在体内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我们应该在最适合的时间服用中药。那么,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通常来说,人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实在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左右,因此在这两个时间点服用中药是最好的。但是,不同的药物的性质不同,服用的时间点也有所不同。治疗肠胃病和虚症的药物应该在饭前30分钟或60分钟服用;而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在饭后30分钟服用即可;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则适合在清晨或白天服用,尽量不要在睡前服用;驱虫类的中药在早上空腹服用即可。
在中医的理论中,中药应该“温服”,也就是说药汤在熬后应该马上滤出,放置在常温中待药汤降温到36-37℃后再服下。而散剂、丸剂类中成药要用温开水送服;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则需要“热服”,患者在服药后喝些热水可以提升药力;止吐、解毒类药物则需要“冷服”,避免对身体造成刺激。
一般情况下,多数中药汤剂都是煎好后凉温服用,服药与进食间隔时间应在1个小时以上。需特别注意的服法包括以下几种: 饭前服多数药尤其是胃肠道疾病用药,都宜饭前服用,此时,肠胃可以充分吸收。 饭后服对胃肠道刺激大的药物、消食药宜饭后服。睡前服补心安神的中药,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药效发挥更好。 空腹服补养药宜在早晚空腹服,有利药物吸收,而泻药宜在早上空腹服。 凉服与热服治疗热证的药,如热在肠胃,患者可凉服;相反,治疗寒证,如外感风寒的药,宜热服,而且热服后应再喝些热粥,盖被出汗,以便药效发挥。 顿服即一次将药服完,迅速发挥药效,此服法多用于重症患者。 频服即不分次数频频饮用,多用于咽喉、口腔疾病患者。呕吐较重者,少量频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