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不好好吃饭,我给他的零食很少,他吃糖后尿

时间: 阅读:12561

.5
吃糖后尿白色乳状尿,是什么病。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清晨两次
目前一般情况:不好好吃饭,但精神还是很好,身高1米
病史:无
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没有检查过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4-04 18:45:11

正常尿液内含有多种晶体物质和非晶体物质,在饱和状态下,这些物质可因尿酸碱度改变、代谢紊乱或缺乏抑制晶体沉淀的物质而发生沉淀、形成结晶尿。尿内结晶以草酸盐、磷酸盐、尿酸和尿酸盐多见。结晶尿时常出现外观混浊,中医称为“尿浊”、“白浊”。尿酸盐结晶于加温后即可溶解。磷酸盐结晶易在碱性尿或含有分解尿素细菌的感染尿中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草酸盐所致的尿混浊,需加硝酸始能消除。脓尿外观亦呈混浊,尿镜检有许多脓细胞,可以鉴别。您需要给他检查个尿常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3-10-08 21:21:18

    你这个问题首先要排除病理性原因。比如说,脾胃虚弱,缺锌,消化不良等。

    如果不是生病的话,那么,孩子不好好吃饭,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孩子平时比较爱吃零食。孩子的胃肠容积本来就不大。如果她平时比较爱吃零食的话,胃里面都被零食给占满了,当然就不会有想吃饭的感觉。

    第二,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差。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随性而为。所以他在面对,一日三餐的时候,没有条件性反射。自然也就不会太想吃东西。

    第三,孩子平时的饮食单一。干嘛,就是,平时烹饪给孩子吃的食物,总是那么单调的几样。无法引起孩子的食欲,所以孩子会不想吃饭。

    第四,孩子有挑食的毛病。孩子平时可能只挑一两样自己爱吃的食物,面对自己不爱吃的食物时,就提不起兴趣。

    综上所述,我觉得,如果不是生病的话,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平时的培养来让孩子爱上吃饭。

    首先,一定要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上吃饭,给孩子一种吃饭的仪式感。

    其次,培养孩子专心吃饭的习惯,吃饭的时候不可以玩玩具,看电视,看书等

    然后给孩子烹饪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妈妈可以花些小心思,让食物的色彩鲜艳,形状可爱。

    最后,当然是尽量给孩子少吃零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蓦山溪
    回复
    2023-10-08 21:21:18

    当然没病啦!
    甜食病1:营养不良 甜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饱腹感,导致他不想吃正餐。由于甜食中除了大量的糖外,几乎没有孩子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其他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等。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不是过于肥胖就是十分瘦弱。而孩子营养不良又会成为引发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甜食病2:龋齿 龋齿的发生与甜食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既能给菌斑中的细菌提供生活和活动能量,又能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这些酸如果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破坏牙齿表面的釉质,而其中的某些细菌又会使牙齿中的蛋白质溶解形成龋洞。 您不知道的“甜食病” 肥胖或者龋齿都是看得见的“甜食病”。

    但您是否知道,在这背后,还隐藏着其他与甜食有关的病症,虽然你看不出明显的迹象,但它们却正真真切切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
    病症1:“甜食依赖” 由于孩子甜食吃得太多,让他的味觉发生改变,一般的食物,如口味比较清淡的食物就不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他必须吃那些口味浓烈的食物,如巧克力、很甜的糖果等才会有感觉。这就会导致孩子越来越离不开甜食,甜食也越吃越多,而对其他食物则缺乏兴趣。
    病症2:精神烦躁 因为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来催化。如果一直吃含糖分过多的食物,机体就会加速糖的氧化,同时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使它供不应求。因为人体自身是不能合成维生素B1的,完全依靠从食物中吸收。孩子吃了过量的甜食就会影响他的食欲,造成含维生素B1的食物供应不足,最终使葡萄糖氧化不全,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这类中间产物在孩子的脑组织中蓄积,就会影响孩子中枢神经的活动,使孩子精神烦躁,出现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等症状。它不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生活学习不利,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开发。
    病症3:加重钙负荷 孩子吃了过多的糖和碳水化合物,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如丙铜酸,它们会使机体呈酸中毒状态。为了维持人体酸碱平衡,体内的碱性物质钙、镁、钠就要参加中和作用,使孩子体内的钙质减少。而大量的钙被中和,会使孩子的骨骼因为脱钙而出现骨质疏松。此外,如果体内的钙不足,孩子就可能出现肌肉硬化、血管平滑肌收缩、调节血压的机制紊乱等症状。 此外,体内钙质减少,会使孩子眼球弹力减弱,容易使孩子患近视眼或者加重孩子近视的程度。
    病症4:降低免疫力、影响睡眠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甜食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一个白血球的平均吞噬病菌的能力为14,吃了一个甜馒头后会变成10,吃了一块含糖的点心后,会变成5,吃了一块奶油巧克力后会变成2。可见,甜食对免疫力是有一定影响的。 此外,吃过多的甜食对睡眠也有不良的影响。研究人员曾对1000例睡眠障碍者进行调查,发现87%以上的病人爱吃甜食。
    病症5:内分泌疾病 如果孩子一直过多地食用含糖量很高的甜食,就会引发许多潜在的内分泌疾病。比如,孩子过多食用甜食,糖分摄入过多,血糖浓度提高,就会加重孩子体内代谢中胰岛的负担,从而诱发糖尿病。
    毕竟是个孩子嘛,饮食还是需要父母来调理的~孩子也会听的,当然了,甜当然比苦的好吃啦,我们大人也知道!
    甜食真的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孩子来说,他可以从得到八种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水和微量元素。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也是孩子必需的营养之一。而甜食的主要成分就是糖。 关键词1:能量 3岁以上的孩子的膳食应该向成人饮食过渡,这时给孩子的食物的分量要比幼儿时期有所增加,才能保证孩子能够得到足够的能量。其中,三类产热营养素的比例要合适。一般来说,蛋白质要占总能量的12~15%,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0%左右。甜食中所含的糖,就是人体内热量的主要来源。糖在人体内通过转化成为比分子更小的葡萄糖并进行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关键词2:愉快 糖果等能影响孩子的血糖水平的甜食都含有一些“兴奋物质”,能使肾上激素迅速上升,导致孩子体内的能量大量的释放,使孩子感到愉快。 结论 可见,甜食虽然有它健康的一面,但是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来说,还是少吃为妙。您还是应该在孩子平时正常的三餐之中,给他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而不要指望通过甜食或者其他零食给孩子补充营养。 一句话,给孩子吃甜食一定要适可而止。 给妈妈的“甜食病防御法” ◆培养孩子的口味。从婴儿期开始,您就不要给孩子吃口味过于浓烈的食物,让孩子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而不要过早的用过甜、过鲜或者过咸的食物去刺激孩子的味觉,使他对于食物味道的要求提高,从而影响他接受其他营养丰富但口味清淡的食物。 ◆保证孩子膳食中营养的均衡。在平时的饮食中,不要因为孩子爱吃甜食,而一味满足孩子或者一点甜食也不让孩子碰。这都是不正确的。在膳食中,一定要保证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饮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逐渐减少甜食的量。也许您觉得让孩子少吃甜食很困难,但您完全可以找一些健康的甜食来代替巧克力、糖果和蛋糕。比如纯果汁、葡萄干等,这些都是又营养又好吃的甜食。 ◆控制孩子每天吃的甜食的量。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您就要控制孩子的饮食中摄入的糖分的量。一般来说,孩子每天摄入的糖量不能超过孩子每千克体重的0.5克。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体重为15公斤,那么他每天摄入的糖量不应该超过7.5克(15公斤×0.5克)。 ◆把甜食“隐藏”起来。不要把放甜食的罐子、瓶子等放在孩子一眼就可以看到,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不要在饭前饭后以及睡觉前给孩子吃甜食。经常让孩子在饭前、睡前吃甜食,会导致孩子得牙病,使孩子食欲下降和发胖。而在孩子饱餐之后给他吃甜食,则最容易使孩子发胖,而且过多的胰岛素分泌容易诱发糖尿病。 ◆吃完甜食后要让孩子漱口。 ◆父母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想让孩子少吃甜食,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吃甜食的量,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特别提醒:不要给患病的孩子吃甜食 据报道,孩子患病之后,因为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减慢,消化机能失常,所以往往食欲低下。如果这时再让孩子吃很多甜食,会使孩子体内大量维生素被消耗掉。人体缺乏了某些维生素以后,口腔内唾液、胃肠消化液就会减少,这样孩子的食欲会更差。尤其是让孩子在饭前吃很多甜食,会引起血糖升高,使孩子更没有饥饿感,也更不愿意吃饭。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10-08 21:21:18

    ? ? ? ?一连几天,自己明明没有吃饭,或者吃得很少很少,可就是感觉不到饿,不想吃饭,该怎么办呢?

    1、心情不好:

    不想吃饭,可能心情不好,心中有太多的烦心之事无法解决,所以还是先解决好心中的烦恼,心情好了,自然就知道饿了,可以好好吃饭了。

    2、胃口不好:

    不想吃东西,有时候是胃口不好,吃点就反胃,所以就不想吃了,吃点健胃的药物,看看效果如何。

    3、嘴太挑:

    不想吃饭,有时候是自己嘴太挑,吃饭吃菜喜欢挑食,所以造成了厌食,总感觉饭菜不合口味,改掉了挑食厌食的毛病自己就可以好好吃饭了。

    4、饥饿成了习惯:

    就是经常性饥饿,到了吃饭的时候,还不吃饭,吃饭没有了规律,胃功能失调了,紊乱了,开始消耗自身的能量,所以就不知道饿了,所以还是吃饭要养成规律,定时定量。

    5、好好检查一下:

    如果是长期的不知道饥饿,也不是压力大造成的原因,那就上医院好好的检查一下吧,做到早治疗。

    6、做点可口的饭菜:

    如果没有食欲,那就做点自己喜欢吃的饭菜,胃口开了,吃得多了,慢慢饭量上涨了,就知道饿了。

  • 龙葵
    回复
    2023-10-08 20:20:08

    我觉得宝宝平时零食要少吃,没事多带宝宝出去锻炼一下,体力消耗了些,会想吃饭的。平时做饭烧得好吃一下。我家宝宝喜欢看我给她摆小熊便当。她吃起来开心的,觉得营养需要在增强些,可以一天早晚喝两杯小安素嘛。它营养还挺全的。可以给孩子补充一些因为挑食没有吃到的营养

11个月大BB打免疫球蛋白会产生抗体吗?

我儿子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