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输卵管堵塞中医把脉能把出来吗

时间: 阅读:3190

输卵管堵塞中医把脉能把出来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2-23 12:14:47

你好,现在看你这个情况是属于痰湿引起的可以喝点中药治疗的,你这个情况建议你适当的可以喝点苍附导痰丸进行治疗,或者可以面诊开点汤剂进行治疗,你这个情况多长时间了,现在用的什么药物,建议你平时注意饮食清淡的为主,平时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3-10-09 07:07:31

    1、药物治疗
    内服中药治疗输卵管堵塞,主要是利用药物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
    口服中药可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让粘连的部位恢复原有组织结构,从而使输卵管通畅,功能恢复。中药妇炎丸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能够消除妇科组织的病变,治疗输卵管堵塞。
    2、热敷疗法
    采用中药热敷疗法,可以让药效发挥出来、加快血液循环、缓解输卵管的组织粘连。
    热敷的药材:当归、艾叶、路路通、乳香、透骨草、仙草、丹皮、红藤。
    热敷的方法:将药材装入布袋内,蒸热至40°左右取出,放在小腹部热敷,半个月为一个疗程。
    3、灌肠疗法
    中药灌肠疗法,是通过直肠给药,局部药物浓度高,对瘀血状态和炎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通管灌肠方:红藤、败酱草、透骨草、艾叶、路路通、丹参、石见穿、黄芪、莪术、土鳖虫。
    灌肠的方法:这个需要专业人士操作,每日一次保留灌肠。注意需要每个周期从月经干净后开始灌肠,经期停药。
    4、针灸疗法
    针灸穴位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对输卵管堵塞有很好的帮助。 
    针灸的功效:消除输卵管炎症,减轻输卵管粘膜充血,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针灸的穴位:血海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丰隆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活血化瘀;脾俞穴、肾俞穴、太冲穴等穴位进行针灸,调理脏腑、消炎除积水。

  • 景天
    回复
    2023-10-09 07:07:31

    西医治疗输卵管堵塞,一般以药物抗菌消炎为主,堵塞严重的则需要做手术来疏通。这样的话,抗生素用多了会产生耐药性,还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而做手术,体内湿热寒邪不除,堵塞还会复发,不能解决根本,而且手术如果伤及输卵管,还会导致更加粘连更加堵塞。武汉李小平中医门诊部的专利中药妇炎丸用于治疗输卵管堵塞,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在基础方上加减药材,达到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等功效,能消除妇科组织的病变,消除疼痛症状,调节月经,疏通输卵管,让输卵管恢复正常功能!
    输卵管堵塞中医如何分类:
    输卵管堵塞,在中医属于:痛经、带下、症瘕、不孕症等范畴,并根据不同的症状,分为肝气郁结型、气虚血瘀型、热盛瘀阻型,寒湿凝滞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肝气郁结型:
    症状:情绪抑郁、胸部肿胀、腹痛、易怒、月经暗血块。
    脉象:从舌脉可以看出,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弦等。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2、气虚血瘀型:
    症状:月经颜色比较淡的,经常淋漓不尽,神疲肢倦,出汗量较大,腹部隐痛。
    脉象:从舌脉可以看出,舌淡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弱或涩。
    治疗原则:益气补血,活血祛瘀。
    3、热盛瘀阻型:
    症状:少腹疼痛,发热,白带增多,黄色,有异味;口干恶心,尿短黄,大便干燥。
    脉象:从舌脉可以看出,舌红、舌苔黄厚油腻或黄干;脉滑等。
    脉象: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活血化瘀。
    4、寒湿凝滞型:
    症状:小腹冷痛,四肢寒冷,面色苍白。经行量较少,颜色偏暗,夹杂血块。
    脉象:从舌脉可以看出,舌质滑腻,舌苔白腻;脉搏紧绷。
    治疗原则:散寒除湿,理气和中,养血通络。

  • 木槿
    回复
    2023-10-09 07:07:31

    中药治疗输卵管堵塞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口服中药,或者是中药灌肠:
    1、口服李中医妇炎丸治疗输卵管堵塞
    输卵管堵塞主要是由慢性输卵管炎症引起的,因此治疗输卵管堵塞需要消炎和杀菌。中药妇炎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消炎杀菌,消除输卵管炎症感染;而且妇炎丸还能活血化瘀,疏通输卵管,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月经,缓解患者月经不规律、腹痛等症状。无激素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调节女性身体,提高怀孕的几率。
    2、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堵塞
    中药灌肠是一种特殊的中医疗法。输卵管堵塞通过灌肠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加速炎症的消散,防止输卵管粘连。而且中药灌肠药物直接通过肠道被肠粘膜吸附,易进入血液,达到病变部位药物。此外,中药灌肠不经过肝脏肾脏代谢,对身体的伤害很小,不会引起毒副作用。但是中药灌肠治疗仅用于轻度堵塞和炎症,而且灌肠的体验不好,不是每个患者都能接受的。

  • 景天
    回复
    2023-10-09 06:06:21

    在中医里面,把脉是常见的诊断方法之一。有人认为把脉很神奇,通过脉象就能知道一些疾病。那么 把脉能知道输卵管堵塞 吗?一起来看看。

    把脉能知道输卵管堵塞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那么中医是怎样把脉看病呢?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为阳,为表。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浮而中空为芤,有边无中,如以指著葱之象,主失血;浮而搏指为革,中空外坚,似以手指按鼓皮之状,相比芤脉中更空而外更坚,主阴阳不交;浮而不聚为散,按之散而不聚,来去不明,主失血。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为阴,为里。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按至肌肉以下。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沉而几无为伏,著骨始得,较沉更甚,主邪闭;沉而有力为牢,沉而强直搏指,主内实。

    迟脉:脉搏缓慢,一息三至或二至(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寒痰淤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迟而更代为代脉:缓中一止,不能自还而更代,主气绝,亦主经隧有阻,妊妇见之不妨。脉有歇止,止有定数。主病:脏气衰微。分析:脏气衰弱,元气不足,使脉气不能衔接。

    迟而时止为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寒痰淤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数脉:脉搏急促,一息五至、六至(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除迟、结、代三脉外其他都可见。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应指圆滑,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主病:痰饮,食积,实热诸证.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来大去长。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中医切诊的内容都有什么

    脉诊法

    脉诊法主要是通过医生把摸病人的脉象,来判断病人的病情。一般正常的脉象呈现不大不小、不浮不沉、节奏一致、和缓从容等迹象,否则就会出现一些病痛,下面就是一些异常的脉象以及潜伏的症状。

    虚脉类:虚脉,就是脉来无力。按之空虚,属于虚证;微脉,就是脉象微弱,无力鼓动,若有若无,属于阴阳气血虚弱,特别是阳气不足;代脉,脉来一止,良久方来,属于脏气衰弱、风证、痛证;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属于阴血双虚、湿病。

    实脉类:实脉,三部脉举按均有力,属于实证;紧脉,状如牵绳转索,脉来绷急,属于痛证、寒症;弦脉,如按琴弦,端直而长,属于痰饮、肝胆病;滑脉,应指圆滑、往来流利,属于食滞、实热、痰饮。

    浮脉类:浮脉,重按稍弱,轻取即得,属于表证;濡脉,细软而飘浮,属于湿证、虚证;洪脉,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体阔大,属于气虚、失血、久泄;革脉,中空外坚,如按鼓皮,属于失精;散脉,至数不齐,浮散无根,属于正气耗散;芤脉,如按葱管,浮大中空,属于伤阴、失血。

    沉脉类:沉脉,轻按感觉不到,重按才得,属于里证;弱脉,脉象沉细、极软,属于气血不足;伏脉,重手推筋按骨才得,甚则伏而不见,属〒厥证、邪闭。

    迟脉类:迟脉,一息不足四至,脉来迟缓,属于寒积、虚寒;结脉,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属于血瘀、寒痰、阳盛气结;涩脉,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属于伤精、少血;缓脉,来去怠缓,一息四至,属于脾胃虚弱。

    数脉类:数脉,一息脉来五至以上,属于热证;动脉,滑数有力,应指跳如豆,属于惊恐、痛证;疾脉,一息七八至,脉来急疾,属于阳极阴竭;促脉,脉来数而时一止,属于阳盛实热。

    此外,还有一些相兼脉,它们所表示的症状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浮缓脉,属于表虚证;沉细脉,属于血虚、阴虚;滑数脉,属于痰火、内热食积;浮滑脉,属于风痰;沉缓脉,属于脾虚等。

    按诊法

    按诊法就是通过按压或触摸病人的某些部位,来了解病人病情的珍断方法。大致来说,按诊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按俞穴:按俞穴主要是通过挤压身体的一些穴位来推断病情,这种病情诊断十分有效,比如,挤压肝俞和期门穴处有疼痛的感觉,表示可能患有肝病。

    按手足:按手足的目的是体察手足的寒热。手足俱寒属于阴盛阳虚,手足俱热属于阳盛阴虚,手足背较热属于外感发热,手足心较热属于内伤发热。

    按胸腹:如果前胸突起,按之气喘属于肺胀证;胸助部按之胀痛,属于水饮内停、痰热气结;右助肿痛,并且伴有热感属于肝痈。如果腹部寒冷属于寒证,腹部灼热属于实热证;腹部胀痛,按之疼痛难忍属于内痈;腹部胀满,按之感觉较充实属于实满,否则按之不实属于虚满;感觉腹内肿胀,按之较硬,感觉有抵抗属于实证;按之柔软属于虚证。

    按肌肤:肌肤的肿胀、寒热、润燥等情况与各种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按肌肤在切诊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按压肌肤,不能即起属于水肿,否则属于气肿;肌肤干瘪属于津液不足,肌肤湿润属于身已汗出,肌肤甲错属于内有干血、阴伤。

    精彩推荐:

    牛仔裤怎么洗不掉色秋季养生衣服染色去除小窍门手上张小水泡阴道瘙痒指甲上有竖纹安眠药腿抽筋副乳

两侧输卵管堵塞吃中药能通吗

有老中医治输卵管堵塞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