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耳鸣按摩能治好吗
神经性耳鸣的患者通过按摩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并不能够有效的彻底治愈,建议患者还应及时去相关的医院进行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一些营养而不神经的药物来进行缓解神经性耳鸣的症状。
经常有病人咨询患了神经性耳鸣是否很难治疗,实际上可能性更大的是神经性耳聋,或者是神经性耳聋引起的耳鸣,所以要分开来说。对于神经性耳聋,如果突聋在疾病初期,进行了很好的干预,很多耳聋能够恢复,听力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可以达到治愈。但是也有少数病人经过各种治疗,都不能恢复,因为这种没有恢复的神经性耳聋,造成耳鸣。对于耳鸣有两个观点:1、初期因为耳聋伴发的耳鸣,随着耳聋的恢复,耳鸣也可能自然恢复;2、时间比较长,如超了一年,听力没恢复,耳鸣也存在,就比较棘手。但是一般认为不追求耳鸣消失,与耳鸣能够和平共处,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就达到耳鸣治疗的目的。大部分人还是能够达到这种耳鸣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目的的。
按摩是中医理疗的一种方式,通过按摩不同的穴位来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那么按摩穴位能有效治疗耳鸣吗?按摩哪些穴位治疗耳鸣最有效?按摩穴位可以治疗耳鸣,但是需要掌握正确的按摩方法,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哪些按摩手法可以治疗耳鸣吧。
1、按摩穴位有效治疗耳鸣
1、按揉耳周穴位:用两手拇指端分别按揉两侧听宫穴、翳风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按揉时注意张开嘴,每穴1分钟。听宫穴位于耳屏的前方,张开嘴此处呈凹陷状。此穴具有宣通气血,开窍聪耳之功效,对耳病,尤其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鸣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翳风穴位于耳垂后颞骨乳突与下颌角之间中点处,此穴具有通络活血,安神通耳之功效,对耳部疾患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揉耳根: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贴于前后耳根部,共揉3分钟,以耳根透热为度。此手法能有效提高耳内血液循环,特别是针对内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鸣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3、捻耳法:以拇指与食指指面同时捻揉两耳轮及耳垂,从上向下共揉捻3分钟,令两耳发热为度。耳轮和耳垂上有很多穴位和神经反射点,轻柔地捻揉使这些穴位反射点得到良性的刺激,有助于耳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中耳炎症的消除和辅助内耳神经功能的保持。
4、鸣天鼓:两手掌相搓,使互相产生热,然后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四指贴于枕后,作缓慢的重按,缓慢放开(注意放松时要和缓以免内耳痛)3次,如此为1遍,共5遍。此手法也是通过改变耳道内压力给予中耳一定的良性刺激,对低音调耳鸣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5、揉风池:风池穴位于颈后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段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揉以感觉酸胀为佳,每次按揉1分钟,每天3次。按揉风池穴能够有效增加耳内血液供应,对神经性耳鸣效果最理想。
2、耳鸣的原因有哪些
1、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常会出现耳鸣的症状。
2、身体虚弱。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医认为是肾虚或气血虚弱等所致。如属肝肾阴虚者,平时有头晕目眩,失眠,腰酸舌质偏红等,如属肾阳不足者平时有腰冷肢软,夜尿较多,舌质偏淡等。
3、神经衰弱引起的。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耳鸣还与忧郁有关,调节情绪可使之好转。
4、头部和颈部受伤也可引起耳鸣,因为我们的头部、颈部和耳部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外界造成的伤害过大,就会导致耳鸣的出现。
5、不当的药物使用也会引起耳鸣的出现,如:抗生素、万古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服用会导致耳鸣的出现。
6、身体上内科疾病,比较常见的如贫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脏疾病均可产生耳鸣。
按摩方法:
1.拉耳廓:用力捏住耳朵轮廓向外拉,从耳廓最下边到耳廓最上部,100次。捏和拉都要用力,不用力穴位经络无法传达,做完后耳朵会发热。
2.搓耳根:食指中指分开,略微用力夹住耳廓上下搓,100次。耳朵周围穴位非常多,此法可以将热深入传达到耳朵内部经络。
3.压耳屏:手指按住耳屏尽力向里压,数秒后突然松开,听到砰的一声,36次。耳屏就是耳孔外面突出的部分。此法有助于刺激耳膜,打通闭塞。
4.抓头皮:手指叉开并钩成爪状,左手从左前侧发际贴头皮用力倒抓到右后侧头皮,再换右手从右前侧发际抓到左后侧头皮,双手交错,左右各36次。手指要尽力叉开,覆盖整个头皮,要用指尖用力抓,而不是指肚轻抚。此法可以按摩到头部很多重要穴位,缓解疲劳,开窍冥神。
按摩疗法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对耳鸣的治疗可以达到疏通局部经气、活血化瘀、调节神经的作用。
35岁后多按摩,几乎可以避免95%的耳部疾病哦。
第一步按摩听宫穴
?听宫穴的位置。
在我们耳朵内凸起耳屏的前方处,把嘴张开会有一个凹陷,这个位置就是听宫穴。找到位置后用手按摩3-5分钟。
第二步按摩耳廓。
?用双手同时来从上往下按摩我们的耳廓,连续做32次,是一个小节。
第三步提拉耳朵
?。
用右手漫过头顶往上提拉左侧耳朵32次;用同样的方法,用左手去提拉右侧的耳朵32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