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上火耳聋头晕用什么药

时间: 阅读:12878

上火耳聋头晕用什么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2-23 16:23:35

上火耳朵头晕引起这种症状的方面是很多种的,但是我们这时候可能会因为上火的原因导致头晕耳聋,这是我们可以吃一些黄连上清片,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适合治疗上引起的儿童金银花颗粒。我们也可以服用一些,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等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3-10-11 01:01:38

  • 芍药
    回复
    2023-10-11 01:01:38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症状。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有鸣响声,鸣响声或细或粗有时如潮响,并妨碍听觉。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弱,甚至听觉丧失。临床上的耳鸣、耳聋不仅可独立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中医也有耳聋是从耳鸣发展来的说法。两者虽然症状不同,但其发病机理基本一致。现将老年耳鸣、耳聋的常见病症类型及中医治疗该病的方药介绍如下:
    一、风热上扰型的耳鸣、耳聋
    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在外感发热后出现耳鸣或耳聋,同时伴有头痛、眩晕、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有肌肉酸痛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疏风清热为主。方药可选用银翘散加减:取荆芥、淡豆豉、芦苇茎、防风各12克,银花、连翘、菊花各10克,薄荷、桔梗、蝉衣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二、肝火炽盛型的耳鸣、耳聋
    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常常是突然发病,并有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胸胁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清肝泄火为主。方药应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取车前子(包)、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山栀(音枝)、柴胡、黄芩、泽泻各10克,龙胆草、木通各5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三、痰浊上蒙型的耳鸣、耳聋
    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时轻时重,并有胸中烦闷、痰多,口苦恶心,面红耳赤,急躁易怒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清热化痰为主。方药可选用清气化痰丸加减:取茯苓、瓜蒌皮各15克,杏仁、法半夏、制南星各12克,黄芩、陈皮、枳实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四、瘀阻清窍型的耳鸣、耳聋
    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日久不愈。这样的患者多有头部外伤史,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治疗此症应以化瘀通窍为主。方药应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取赤芍、丹参、地鳖虫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音兄)各12克,红枣5枚,生姜3片,蝉衣、生甘草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五、肾精亏虚型的耳鸣、耳聋
    此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常常同时伴有眩晕,腰膝酸软,颧红口干,手足心热,遗精或阴冷(性冷淡)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摄精滋肾为主。方药应选用左慈丸加减:取磁石30克,熟地、萸肉、山药各15克,茯苓、泽泻、丹皮、五味子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六、脾气不升型的耳鸣、耳聋
    此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时轻时重,休息时症状减轻,平素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大便稀薄。治疗此症应以补脾升阳为主。方药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取党参、白术、茯苓、黄芪、葛根各15克,升麻、柴胡、当归各10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老年性耳鸣的自我疗法
      首先,屏气法。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睁双目,使气窜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
    天。
    其次,搓掌法。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
    日,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净,方能奏效。

  • 景天
    回复
    2023-10-11 01:01:38

      从西医角度来说,上火表现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口腔溃疡、结膜炎、尿路感染、便秘、皮肤疖肿、蜂窝组织炎等,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火了的时候吃什么药,供大家参考。

      上火了要吃什么药?

      三黄片: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晕, 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痄腮红肿, 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

      板蓝根颗粒:可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茵栀黄颗粒: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湿热邪毒内蕴证者。

      莲芝消炎胶囊:清热,解毒,消炎。用于支气管咳嗽,扁桃体炎,咽炎。

      大败毒胶囊:清热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清虚火的药物常用的有:

      玄麦甘桔颗粒: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天麦消渴片: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消喝病气阴两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滋阴润肠口服液:养阴清热,润肠通便。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大便干结,排便不畅,口干咽燥的辅助治疗。

  • 徐长卿
    回复
    2023-10-11 00:00:28

    聪耳丸

    组成:生白芍、炒当归、丹皮、丹参、白蒺藜、枸杞子、炙远志、石菖蒲、磁石(包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功效:调肝和营,益肾通窍。

    主治:随症加减治各种耳聋。

    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丹皮:又名牡丹皮,。为 芍药科 植物牡丹干燥根皮。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白蒺藜:苦、辛,平,归肝经。有平抑肝阳,疏肝解郁,明目,祛风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肋疼痛,乳汁不通,目赤多泪,风疹瘙痒。

    枸杞子:功能主治为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 咳痰 不爽, 疮疡 肿毒,乳房肿痛。

    石菖蒲:辛,温。归心、胃经。祛痰开窍,化湿开胃,宁神益智。用于神志昏迷,惊悸,失眠,痴呆,健忘,胸腹胀痛,风寒湿痹,疥癣。

    磁石: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用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

    方义:

    耳聋一般是由肝肾阴虚、气血失和不能上荣于耳,以至听力下降甚至丧失,方中白芍、当归、丹皮、丹参 养血和血 、活血化瘀 。白蒺藜平肝潜阳,出风。枸杞子滋补肝肾,远志、菖蒲宁心安神、去痰开窍。磁石镇平肝潜阳,镇心安神 ,聪耳明目。诸药合用共凑,平肝潜阳,养血和血,醒神开窍、聪耳名目之效,用之临床疗效颇佳。

    化裁应用:

    耳内有发胀感者加郁金;

    肝郁气滞而致耳闭者,应以疏泄为主,一般不宜用重镇药及安神药;

    见肝热症状者,可用桑芽清之;

    因惊恐而致突发性耳聋者可加龙骨牡蛎。

    注意: 聪耳丸内之磁石,长服易碍胃,一般需包煎,此药对震伤致聋者不宜;菖蒲性燥,用量不宜过多;服药需注意脾胃功能。

风湿热属于风湿性疾病吗

养血补肾丸适合肾阴虚患者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