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我家儿子刚满十三天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引起

时间: 阅读:8889


缺氧缺血性引起的脑外脑积水有少量积水宽度达到5.6mm.
目前一般情况:偶有吸吮无力,颈部后仰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4-12-22 09:26:09

从您的描述来看,我有以下的考虑:一、既然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存在的,是必须行营养脑治疗的,可用脑活素及神经节苷酯制剂,并且尽早行康复治疗对孩子的恢复也是必须的。孩子的大脑在一岁内发育最旺盛,如果过了一岁再去处理效果就没那么好了。二、是否存在着先天性的大脑发育不良?依据是“脑外脑积水有少量积水宽度达到5.6mm”。因为“判断蛛网膜下腔正常范围的标准:额顶区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正常为0~4mm,纵裂前部宽度正常为0~5mm。”和“新生儿无脑周间隙及脑沟可见,仅可见到窄小的纵裂。”--引自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冠英医生所写文章,后面附上该文以备参考。而孩子的蛛网膜下腔是深了些,不在正常的范围内,所以才考虑是否存在着先天性的大脑发育不良。三、临床上,孩子的头老是后仰的话,我们会警惕是否为中枢神经系统有问题所致。而您的孩子经检查已证实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和外部性脑积水,所以出现后仰是原因明确的。四、孩子的情况是否为良性,尚需进一步的观察。五、以下是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冠英医生所写文章:浅谈婴幼儿的“外部性脑积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外伤或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婴幼儿的父母拿着患儿外院头部CT或MR片来科会诊,因患儿头部CT或MR片见额叶或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而被诊断为硬膜下积液、脑萎缩或外部性脑积水,所以非常担心及害怕。当我们询问患儿往往仅轻微的头皮损伤或无任何症状,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也正常,不难做出患儿并非硬膜下积液、脑萎缩及脑积水所致。于是,我们详细地向该患儿的父母解释“外部性脑积水”原因、预后等有关情况,多数患儿的父母都会表示虚惊一场,然后向我们道谢并带患儿高高兴兴走了。婴幼儿期额叶或额顶叶对称性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宽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判断蛛网膜下腔正常范围的标准:额顶区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正常为0~4mm,纵裂前部宽度正常为0~5mm。有研究认为婴儿及新生儿脑外间隙较宽呈现小→大→小的演变规律。新生儿无脑周间隙及脑沟可见,仅可见到窄小的纵裂。2~12个月的婴儿脑外间隙(蛛网膜下腔)可明显增宽,以2~6个月最明显,至2岁左右绝大多数小儿脑周间隙及脑沟消失,仅有较窄的纵裂。有作者认为脑外间隙明显增宽的原因系由于脑脊液产生吸收在发育过程中一时性失衡和生后数月颅骨发育比脑组织发育快所致,另外随着脑白质髓鞘化,从出生到6个月内脑组织含水量急剧下降,脑容积缩小之后;神经细胞又再增殖,脑容积又增大;也可能是造成脑外间隙扩大、其后又逐渐缩小的一个原因,这是生理性的变化。由此可见婴幼儿额叶或额顶叶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增宽诊断脑积水是错误的。当婴儿及新生儿期额叶或额顶叶对称性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超过正常生理范围,其它部位蛛网膜下腔不宽或稍宽时,诊断为外部性脑积水(EH)。判断蛛网膜下腔异常增宽的标准是:额顶区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大于5mm,纵裂前部宽度大于6mm。外部性脑积水又分特发性和继发性EH。多数学者认为EH只发生于囟门未闭合婴儿,开放的颅缝是EH发生的必备条件。各种原因引起脑脊液吸收功能暂时降低,加上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增多而形成暂时性交通性脑积水,脑积水引起颅内高压,婴儿因囟门及颅缝尚未闭合,可通过颅缝裂开和囟门膨隆以缓冲增高的压力,使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减轻。继发性EH可由多种因素可致此病,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高胆红素血症、早产等;找不到原因的称特发性EH。特发性外部脑积水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2~3个月后积水减少,2~3岁时可完全吸收,为良性自愈性疾病,对无任何症状者毋需做任何特别治疗,此时应结合临床定期复查,患儿囟门闭合后本病自然消失,一般无后遗症。鉴于X线辐射对婴儿的影响,不要过于频繁复查CT,主张每隔6~12个月复查1~2次。继发性EH应视病因及临床表现而异,病情轻者将与特发性EH一样自行消退吸收,无症状者或偶尔发现者可不必治疗,大多数患儿去除病因后可自行吸收,不需给予特殊干预,以免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损害严重者将发生脑萎缩,少数婴儿在2个月至2岁可出现轻度的神经精神发育障碍如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一过性抽搐发作、行为问题、情绪障碍、甚至脑瘫等,故对病情较重的外部性脑积水积极的治疗是必要的。婴儿及新生儿额叶或额顶叶对称性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较宽,影像学上需要鉴别的病变主要有硬膜下积液和脑萎缩:1、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液多数为单侧发病,若双侧则不对称,颅板内侧低密度区呈“新月形”,相邻脑表面受压内移、平整,脑沟变浅平,有占位效应。由于蛛网膜位于硬膜内侧,蛛网膜下腔增宽时,更贴近颅内板,增强扫描时可见其内强化的点状血管影(静脉)与颅内板相邻,而硬膜下积液因蛛网膜向内推移,血管影则远离颅内板。2、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增宽为广泛性增宽,不局限于额顶区,其大脑半球间裂增宽范围亦为整个半球间裂,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脑室扩大。CT可见脑组织变薄、密度减低及脑沟普遍性加深,提示脑组织量的减小和质的异常,预后差,常有神经学异常、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但愿我的回答能帮得上您的忙。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3-10-13 03:03:10

  • 龙葵
    回复
    2023-10-13 03:03:10

    根据提供的资料初步分析如下:
    一、儿子出生时的胎月龄是6个月零9天,也就是早产了3个月;
    二、经过系列检查始终未发现脑出血、脑损伤的阳性报告;
    三、医生的诊断和症状提示都是符合HIE(缺氧缺血性脑病);
    四、现在小孩8个月,实际是(8-3=5)相当于5个月;
    五、五个月的发育表现分析是属于基本正常范围的;
    六、从表现看,首先考虑存在着发育迟滞的问题,其次是脑性瘫痪的问题。前者大多是预后好的,大多数青春期后属于正常人。
    七、治疗的问题,适当上述处理是可以的,以防其他。
    八、及时做好智力筛查等工作,及时干预和康复训练,预后大多是良好的。
    以上分析,是经验分析,请参考。祝你一切顺利。

  • 祝由师
    回复
    2023-10-13 02:02:00

    临床表现:可分以下轻,中,重三度
    (一)轻度
    临床表现较轻,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常呈现淡漠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有自发或刺激引起的肌阵挛,颅神经检查正常,肌张力正常或增加,拥抱反射增强,其他反射正常,瞳孔扩大,心率增快,3-5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中度
    出生24-72小时症状最明显,意识淡漠,嗜睡,出现惊厥,肌阵挛,下颏抖动,肌张力减退,瞳孔缩小,周期性呼吸伴心动过缓,1-2天周后逐渐恢复,但意识进入浅昏迷并持续5天以上者预后差.
    (三)重度
    临床表现常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出生至72小时或以上症状最明显,出现昏迷,深度反射及新生儿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伴惊厥.死亡率高,幸存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诊断:
    一,病史:有胎儿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史,出生时Apgar评分低,1分钟和5分钟评分常<6.
    二,临床表现:窒息后不久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主要为意识,肌张力及新生儿反射的改变,可伴有前囟隆起,呼吸不规则,心率增快或减慢,瞳孔扩大或缩小,或有惊厥.
    三,辅助检查:
    1头颅超声检查
    具有无损伤,价廉,可在床边操作及进行系列随访等优点,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检测脑血流速率及阻力指数,对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2.头颅CT检查
    对脑水肿,梗死,颅内出血类型及病灶部位等有确诊价值.
    3.磁共振成像
    有助于某些超声及CT不能检测出的部位如大脑皮层矢状旁区,丘脑,基底结节梗死等的诊断.
    4.脑电图
    可在床旁进行,有助于临床确定脑病变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对惊厥的鉴别.
    5.血生化检测
    CPK-BB测定对确定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帮助.

瘦弱孩子

感冒可以吃红糖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