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湿口服液是一种棕褐色液体制剂,每支装10ml。用于治疗1~2岁的患儿,建议每日口服3次,每次3~5ml;用于3~5岁的患儿,建议每日口服3次,每次5~10ml;用于治疗6岁到14岁的患儿,每次口服20ml,每日用药3次。
清热化湿口服液在久置后会出现少量的沉淀物。有香气,口服后味道发甜,有微苦感。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商标名/商品】
复方丹参片
【药品类别】
中药产品---理血,心脑血管
【药品说明】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2008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片剂
规 格:每瓶装60片
成 份:丹参、三七、冰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药品性能】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 【商标名/商品】板蓝根颗粒
【药品类别】中药产品---清热
【药品说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985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颗粒剂
规 格:每袋装10克
成 份: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克~10克,一日3~4次。
【药品性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 【商标名/商品】感冒清热颗粒
【药品类别】中药产品---清热 ,感冒
【药品说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968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颗粒剂
规 格:每袋装12克
成 份: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辅料为糊精、蔗糖。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药品性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商标名/商品】消栓口服液
【药品类别】中药产品---理血 ,中风
【药品说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2099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口服剂
规 格:每支装10ml
成 份: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药品性能】补气,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 【商标名/商品】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药品类别】中药产品---儿科 ,化痰 ,清热 ,抗感染
【药品说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886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口服剂
规 格:每支装10毫升
成 份: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 。
用法用量:口服,二岁以内一次5毫升;三~四岁一次7.5毫升,五~七岁一次10毫升,一日3~4次。【药品性能】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咳嗽等。 【商标名/商品】茵莲清肝合剂
【药品类别】中药产品---理血 ,肝胆 ,清热
【药品说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980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口服剂
规 格:每瓶100ml
成 份:茵陈、板蓝根、绵马贯众、茯苓、郁金、当归、红花、琥珀、白芍(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广藿香、佩兰、砂仁、虎杖、丹参、泽兰、柴胡、重楼。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0ml,一日2次,服时摇匀。
【药品性能】清热解毒,芳香化湿,舒肝利胆,健脾和胃,养血活血。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携带者及肝功能异常患者。 【商标名/商品】七宝美髯冲剂
【药品类别】中药产品---补肾
【药品说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530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颗粒剂
规 格:8g*4袋/盒*3小盒*100大盒
成 份:何首乌,当归,补骨脂,(黑芝麻炒)枸杞子(酒蒸)菟丝子,茯苓,牛膝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药品性能】滋补肝肾.用于肝肾不足,须发早白,头晕耳鸣,腰酸背痛. 【商标名/商品】清脑降压片
【药品类别】中药产品
【药品说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899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片剂
规 格:24片*2板*200盒
成 份:黄芩,夏枯草,槐米,磁石(煅),牛膝,当归,地黄,丹参,水蛭,勾藤,决明子,地龙,珍珠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药品性能】平肝潜阳,清脑降压.用于肝阳上亢,血压偏高,头昏头晕,失眠健忘. 【商标名/商品】当药片
【药品类别】中药产品---肝胆 ,清热
【药品说明】批准文号:Z20025069
生产单位: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剂 型:片剂
规 格:基片重0.3克
成 份:当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2次,或遵医嘱
【药品性能】清热怯湿,用于急,慢性肝炎属湿热黄疸症者
版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说明:清热解毒口服液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01月31日国食药监注[2007]54号《关于公布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发布。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清热解毒口服液
汉语拼音:
【成份】
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辅料为 。
【性状】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
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清热化湿口服液
产品名称:清热化湿口服液 产品分类:药品/中成药 英文名称: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80111 主要规格:每支装10ml
导读: 有哪些?化湿是利用药物的芳香温燥之性化散湿浊的治法,那么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化湿的,一起来看看。
化湿的有哪些
化湿药主要作用为化湿运脾。化湿药多具芳香之气,也称为芳香化湿药。化湿药性味辛温,主归脾胃二经,具有醒脾化湿、燥湿健脾等功效。湿证有寒湿与湿热之分,故在使用化湿药时,应根据不同的湿证进行适当的配伍,寒湿者当配温里散寒药,湿热者当配清热燥湿药。又湿性粘滞,湿阻每可滞气,行气有助于化湿,故使用化湿药时常配行气药。湿生每因脾虚,若为脾虚生湿者,当配补脾药等。化湿药物包括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等,具体来看看:
1、藿香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满,肢体重困,有效。常配佩兰、苏叶、厚朴等,效果更好。
2、佩兰
本品辛香宣化,性平偏凉,入脾胃肺经,善醒脾而除中洲陈腐秽浊之气,与藿香相似,亦为化湿和中之要药。
本品有良好的化湿、解暑之功,用于外感暑湿或湿温初起。治暑湿证,常与藿香、荷叶、青蒿等同用。治湿温初起,常与藿香、滑石、薏苡仁等同用。
3、苍术
本品辛苦性温燥散,入脾胃经有较强的燥湿健脾之功,为湿滞中焦证之常用药,又可用于水湿、痰饮内停或湿热内蕴所致诸证。
治寒湿阻滞中焦证,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治痰饮或湿溢水肿,常与陈皮、茯苓、生姜皮等同用。治湿热水肿或湿温,常与黄芩、黄连、滑石等同用。治湿浊带下,与白术、茯苓、芡实等同用。
4、厚朴
本品苦能下气,辛以散结,温可燥湿,主入脾胃经,功善燥湿、行气,为消除湿滞痞满之要药。
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痞腹满、不思饮食、呕恶吞酸、倦怠便溏等症,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5、砂仁
古人称之“为醒脾调胃要药”的药是砂仁。本品辛香温散,入脾胃经,有良好的为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证。
证属寒湿气滞者,常与厚朴、陈皮、枳实等同用;证兼脾气虚弱者。常与木香、人参、白术等同用,如香砂六君子汤。砂仁除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功能外,尚可安胎,用治气滞胎动不安,其止泻作用适宜中焦虚寒的泄泻。
有化湿功效的其它中药,下面继续为你推荐,一起来看看。
清热化湿口服液
产品名称:清热化湿口服液 产品分类:药品/中成药 英文名称: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80111 主要规格:每支装10ml
6、豆蔻
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痛,食积不消。
用于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如白豆蔻丸。用于治疗湿温初起,胸闷不饥:与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用于治疗胃寒湿阻气滞之哎吐:与藿香、半夏等药同用。
7、草豆蔻
本品辛香温燥,入脾胃经,有燥湿化浊,温中止呕,行气消胀之功。用于寒湿内阻,脘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证。
治疗脾胃寒湿偏胜,气机不畅,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治疗寒湿内盛,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同用,如草豆蔻散。
8、草果
本品辛散温燥,有特异的香味,入脾胃经,有较强的燥湿散寒之功。善治寒湿中阻之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舌苔浊腻,常与砂仁、厚朴、苍术等配伍。
寒热痰饮,草果仁四两,甘草二两,生姜五两。上药细锉,用水浸,文武火熬,以干为度,取出焙碾为末。每服一钱,入盐沸汤点服。用于治疗疟疾寒热往来,与常山、知母、槟榔等同用。
化湿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又因其芳香,大多含挥发油,而挥发油又为其有效成分,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药效降低。
【化湿的中药】、【化湿膏】、【化湿药】、【】、【】
凡功能化除湿浊,醒悦脾胃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化湿药,大多气味芳香,故又称为“芳香化湿药”。使用化湿药后,可以使湿化除,从而解除湿困脾胃的症状,所以又称为“化湿醒脾药”或“化湿悦脾药”。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喜燥而恶湿,爱暖而悦芳香,易为湿邪所困,湿困脾胃(又称湿阻中焦)则脾胃功能失常,化湿药能宣化湿浊,醒悦脾胃而使脾运复健,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困脾胃、身体倦怠、脘腹胀闷、胃纳不馨、口干多涎、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症。此外,对湿温、暑温诸症亦有治疗作用。
化湿药性味大都辛温,归入脾胃,而且气味芳香,性属温燥或偏于温燥。
化湿药应用注意事项
1.化湿药的功效有化湿、燥湿之不同,说明作用有缓弱、强烈之异,应根据湿阻中焦之程度适当选用,以免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之弊。
2.化湿药主要用于寒湿中阻之症,常配合温里药同用;如为湿热之症,须配合清热燥湿药同用。此外,如兼气滞,可配行气药;脾胃失运,可配健脾和胃药;如湿邪较重,还可与利水渗湿药相配伍。
3.化湿药功能化湿、燥湿,易于耗阴伤津,故阴虚津少,舌绛光剥者宜慎用。
4.化湿药物多含挥发油成分而气味芳香,煎煮过久可降低或丧失疗效,故不宜久煎,有的则应后下。
藿香
【药用】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Pogostemincablin(Blanco)Benth.或藿香Agastacherugosus(Fisch.etMey)O.Ktze.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脾醒湿,辟秽和中,解暑,发表。
【临床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等症
藿香气味芳香,功能醒脾化湿,为芳化湿浊之要药,故适用于湿阻中焦、脘闷纳呆之症候,在临床上常与佩兰等同用。用于湿温出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
2.用于呕吐、泄泻等症。
藿香芳香辟秽浊而能和理脾胃,适用于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可配苏叶、半夏、厚朴、陈皮等同用。对于胃寒呕吐之症,可配半夏同用;如湿热者,可配黄莲、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
3.用于暑湿症。
藿香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又善于解暑,为解暑要药。其治暑湿之症,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
4.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等症。
本品既能化湿,又能解表,故适用于外感风寒兼有湿阻中焦的症候,常配伍紫苏、陈皮等同用。
此外,可治鼻渊,常可配猪胆汁等同用。
【处方用名】藿香、土藿香(洗净,晒干,切碎用)
广藿香(产广东者,一般认为功效较好。洗净,晒干,切碎用)
鲜藿香(新鲜者,洗净,切碎用。主要用于解暑)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鲜者加倍,煎服。
【按语】1.藿香气味芳香化湿辟秽而和脾胃,性味辛温,散表邪而除表证,兼能解除暑邪,为夏令要药,鲜者尤佳。又治鼻渊,颇有良效。而辛香而不过散,温熙而不燥烈,故为临床常用药也。
2.紫苏与藿香皆有发表和中的作用,
紫苏长于散寒解表,且能安胎、解鱼蟹毒;
藿香长于化湿醒脾,且能解暑、治鼻渊。
3.香薷与藿香皆为既能发表,又能解暑之药,
香薷散寒解表力佳,且能行水消肿;
藿香则化湿醒脾力优,且能治鼻渊。
【方剂举例】藿香正气散(《和局方剂》):藿香、厚朴、陈皮、大腹皮、桔梗、半夏、白芷、茯苓、苏叶、甘草。治外感不正之气,内伤饮食,头痛发热,或霍乱吐泻,或发疟疾。
不换金正气散(《和局方剂》):藿香、法半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治湿浊内阻兼有外感。
【文献选录】《药品化义》:「其气方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
《本草正义》:「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和胃,振动清阳妙品。......霍乱心腹痛者,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清阳之气则猝然撩乱,而吐泻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
「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熙而不偏于燥热,能袪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乏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亦辟秽恶,解时行疫气。」
「藿香虽不燥烈,然究是以气用事,惟舌有浊垢而漾漾欲泛者为佳。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
佩兰
【药用】菊科草本植物佩兰EurpatoriumfortuneiTurcz.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脾、胃经。
【功效】化湿醒脾,解暑。
【临床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以及口中甜腻等症。
佩兰气味芳香,善于化湿醒脾,功效与藿香相似,治疗湿阻脾胃症候,两药往往相须为用。本品气味清香,性平不温,故又为治疗湿温病症要药,常与藿香、黄芩、苡仁等药配合应用。此外,又适用于湿热内阻、口中甜腻多涎、口气腐臭之症。
2.用于暑湿症。
佩兰能醒暑化湿,用于内蕴、畏寒、发热、头胀、胸闷、胃呆等症,常配合藿香、厚朴、荷叶同用。
【处方用名】佩兰、佩兰叶、陈佩兰(洗净,晒干,切碎用)、鲜佩兰(新鲜者,洗净,切碎用。主要用以解暑)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鲜者加倍,煎服。
【按语】1.佩兰《本经》称兰草,性味辛平,气味芳香,专入脾胃,有化湿悦脾之效,又能解暑,为治疗暑湿内蕴之药,其为脾瘅要药,亦因化湿之功。鲜品用于夏令作用尤佳。
2.藿香与佩兰均能化湿和中、解除暑热,故临床往往相须配用,但
藿香性偏辛温,又能祛风寒、治鼻渊;
佩兰则性属辛平,又为湿温、脾瘅之要药。
【方剂举例】芳香化浊法(《时病论》):佩兰、藿香、陈皮、制半夏、大腹皮、厚朴、荷叶。治夏月霉湿,胸腹满闷,气机不畅。
辛苦香淡汤(《湿温大论》):佩兰、藿香、川朴、半夏、黄芩、黄连、枳实、滑石、苡仁。治湿温症。
【文献摘录】《素问?奇病论》:「津液在脾,故令人口干也,此肥美之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本草纲目》:「按『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本草经疏》:「肺主气,肺气郁结,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胃主纳水谷,胃气郁滞,则水唋不以时化而为痰癖,兰草辛平能散结滞,芬芳能除秽恶,则上来诸症自疗,大多开胃除恶,清肺消痰,散郁结之圣药也。」
砂仁(附:砂仁壳、砂仁花)
【药用】姜科草本植物阳春砂AmonumvillqsumLouv.或海南砂A.longiligulare T.L.Wu或缩砂A.xanthioidesWall.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临床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泄泻等症。
砂仁气味芳香,辛温通散,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之良药,对于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呕吐泄泻等症,常配合白术、陈皮等同用;对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常配合陈皮、厚朴、木香等同用;对于脾虚气滞,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胃虚寒,腹痛泄泻。
砂仁辛温入脾,能温中止泻,常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多与温中祛寒的干姜、熟附子,陈皮等同用。
3.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砂仁又能安胎,故适用于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等症。临床上用治胎动不安,常配合白术、苏梗等同用;治妊娠恶阻,可配合半夏、竹茹等同用。
【处方用名】缩砂仁、西砂仁(产国外,质较差,去壳,打碎用)、春砂仁、阳春纱(产广东阳春县者,质佳。春砂仁,附去壳者;阳春砂,附带壳者。打碎用)、砂全壳砂(带壳的西砂仁,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入汤剂宜后下。
【附药】1.砂仁壳:即阳春砂或缩砂的果壳。性味、功效与砂仁相同,但温性略减,力较薄弱。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恶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2.砂仁花:即阳春砂的干燥花。功用及用量同砂仁壳。
【按语】1.砂仁气味辛温,气味芳香,化湿而能行气,故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温中而能止泻,故治寒湿为患,大便泄泻。更有行气安胎之功,能治胎动、恶阻诸症。以其入脾胃肾经,故为中下焦寒湿气滞要药。
2.前人临床处方应用熟地黄又恐其滋腻妨胃,每以砂仁拌用,诚有补而兼行之利,维亦可另用佐之,不必拘于相拌而施之。
【方剂举例】香砂六君汤(《医方集解》):木香、砂仁、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治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
【文献摘录】《珍珠囊》:「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本草经疏》:「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
「若咳嗽多缘肺热,则此药不应用矣。」
《本草汇言》:「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散,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
《玉揪药解》:「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阴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酸腐,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谓逆。」
白豆蔻(附:豆蔻壳、豆蔻花)
【药用】姜科草本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临床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胸闷气滞,以及湿温初起等症。
白豆蔻气味芳香,辛温通散,功能化湿醒脾,兼能行气对湿阻气滞作用较好,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本品气清上浮,能入肺经,又可用于气滞胸闷之症,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此外,还可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
2.用于恶心呕吐。
白豆蔻能温中散寒,具有止呕作用,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处方用名】白豆蔻、豆蔻、紫豆蔻(带壳,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入汤剂宜后下。
【附药】1.豆蔻壳:即白豆蔻的果壳。功用与豆蔻相同,但温性略减,力亦较弱。适用于寒湿气滞、脘腹胀闷、胃呆、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2.豆蔻花:即白豆蔻的干燥花。功用与用量同豆蔻壳。
【按语】1.白豆蔻辛温而不热,芳香而气清,入肺经宣滞宽胸,入脾胃化湿行气,温中而能止呕,为中上二焦寒湿气滞之要药。
2.砂仁与白豆蔻,性味相同,皆入脾胃,均有化湿醒脾、行气宽中作用,惟
砂仁芳香而气浊,能温中止泻,且入肾经,适用于中下二焦寒湿气滞,尚有安胎作用;
白豆蔻芳香而气清,能温中止呕,且入肺经,适用于中上二焦寒湿气滞之症。
【方剂举例】白豆蔻汤(《沉氏遵生》):白豆蔻、藿香、陈皮、生姜。治反胃呕吐。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本草经疏》:「主积冷气及伤积吐逆,因寒反胃。暖能消物,故有主消谷;温能通行,故主下气。东垣用以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去白睛翳膜,散滞之功也。」
《玉揪药解》:「最驱膈上郁浊,极疗恶心呕秽,嚼之辛凉,清肃肺腑,郁烦应时开爽。」
《本草求真》:「本与缩砂属一类,气味既同,功亦莫别,然此另有一清爽妙气,上入肺经气分,而为肺家散气要药;其辛温香窜,流行三焦,温暖脾胃,......不似缩砂密辛温香窜兼苦,功专和胃、醒脾、调中,而于肺、肾其它部则止兼而及之也。」
苍术
【药用】菊科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或关苍术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明目。
【临床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寒湿白带,湿温病以及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等症。
苍术温燥而辛烈,主要用于寒湿较重的症候一般以舌苔白腻厚浊作为选用的依据。由于其燥湿力强,湿去则脾胃得以健运,故称其功用燥湿健脾。临床用治湿阻脾胃,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腻厚浊等症,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应用;用治寒湿白带,可配白芷同用。本品虽属温燥之品,然燥湿力强,又每配合清热之品以治湿热为患之证,如湿热白带,又可配知母、苦参、木头回;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可配黄柏、牛膝、苡仁等同用;湿温病证可配石膏、知母等同用。
2.用于风湿痹痛、肢体关节疼痛。
本品既能温燥除湿,又能辛散祛风,散除经络肢体的风湿之邪,对寒湿偏重的痹痛尤为适宜,可配合羌活、独活等同用。
3.用于风寒表证。
本品辛散,兼能散寒解表,适用于感受风寒湿邪的头痛、身痛、无汗等症,常与羌活、细辛、防风等同用。
4.用于夜盲、眼目昏涩。
苍术生用有明目之功,为治夜盲要药,可与猪肝或羊肝、石决明等配伍同用。
此外,本品气味芳香,又能辟秽,民间每于夏历端午节用苍术与白芷在室内同燃,用以辟疫。经近人实验,此法确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处方用名】制苍术(用米泔水浸透,再蒸黑,减少辛燥之性。)
炒苍术(用麸皮拌炒至微黄色为度,减少它辛燥之性。)
生苍术(用米泔水浸润,切片,晒干。药性较辛燥。)
茅术、炒茅术、焦茅术、灸茅术(麸皮拌炒)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苍术苦温,能入脾胃,燥湿健脾,以除寒湿中阻之症;辛香且主行散,祛风胜湿,以治风湿痹痛之候。兼能发散除风湿在表,且可明目愈雀目夜盲。
2.苍术性偏温燥,易于伤阴,以湿浊内阻、舌苔厚腻者用之为宜。如阴虚有热、大便燥结及多汗者,不宜应用。然雀目夜盲之症则不必拘于有湿才可应用的说法。
【方剂举例】平胃散(《和局方剂》):苍术、知厚朴、陈皮、甘草治呕吐腹泻,上腹部痞满疼痛。
二妙散(《丹溪心法》):苍术、黄柏。治下肢红肿疼痛,痿弱无力。
白虎加苍术汤(《活人书》):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苍术。治湿温,汗多,身重足冷;或湿痹化热,以及夏秋季高热,具头重如裹,胸闷,口渴不欲饮,关节疼痛,舌苔白腻者。
神术散(《和局方剂》):苍术、高本、白芷、细辛、羌活、川芎、甘草、生姜、葱白。治外感风寒湿邪,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者。
【文献摘录】《本草通玄》:「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胜白术。大抵卑坚之土,宜以白术以培之,敦阜之土,宜于苍术以平之。」
《药品化义》:「味主辛散,性温而燥,燥可去湿,专入脾胃,主治风寒湿气,山岚瘴气,皮肤水肿,皆辛烈逐邪之气也。统治三部之湿,若湿在上焦,易生湿痰,以此燥湿行痰;湿在中焦,滞气作泻,以此宽中健脾;湿在下部,足膝痿软,以此同黄柏治痿,能令足膝有力;取其辛散气雄,用之散邪发汗,极其畅快。」
《本草正义》:「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切上切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霾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胸膈满闷,甚则??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而脾家郁湿,或为??胀,或为肿满,或为泻泄疟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肿,或积滞而二便不利,及湿热郁蒸,发为疮疡流注,或寒湿互结,发为阴疽酸痛,但有什浊不可见证,茅术一味,最为必需之品。是合内外各病,皆有大用者。」
厚朴(附:厚朴花)
【药用】木兰科乔木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行气,降逆平喘。
【临床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以及气滞胸腹胀痛,便秘腹胀,梅核气等症。
厚朴既能温燥寒湿,又能行气宽中,为消胀除满之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配合用于湿困脾胃、脘腹致胀满等症。本品行气作用较佳,对气滞胸腹胀痛,可配木香、枳壳同用;便秘腹胀,可配大黄、枳实同用;治痰气互结梅核气,可配苏叶、半夏等同用。
2.用于痰湿咳嗽等症。
厚朴又能温化痰湿,下气降逆,故可用于痰湿内蕴、胸闷喘咳,常与苏子、半夏,或麻黄、杏仁等同用。
【处方用名】厚朴、制川朴、制厚朴(用生姜、苏叶煎汁,趁热拌入,细匀拌透,干燥后用。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功。)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厚朴花:即厚朴的花蕾。功能宽中利气,化湿开郁,适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胸痞满及肝胃气郁、胃脘疼痛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按语】1.厚朴苦温,性燥味辛善散,能燥除脾家之湿浊,行散胸腹之气滞,无论有形、无形,凡属胀闷之症咸可用之,为燥湿行气、除满消胀之良药。复能下气平喘,以治痰湿咳喘之症,但内热津枯者忌用。
2.苍术、厚朴苦辛而温,性均温燥,善治寒湿中阻之症,唯
苍术燥性较烈,燥湿而健脾,且能祛风胜湿以治痹痛、发散以解表、明目而治夜盲之证;
厚朴则燥湿以行气,除满消胀之力佳,且能下气平喘以治喘咳之疾。
【方剂举例】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厚朴、大黄、枳实。治腹满而大便秘者。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治七情郁结,痰涎凝聚,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闷不舒的“梅核气”;或痰湿壅阻,胸满气急;或中脘痞痛,伴有呕吐者。
连朴饮(《霍乱论》):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山栀、芦根。治湿热蕴伏而成霍乱,兼能行湿涤痰。
心腹气痛丸(《上海市药品标准》):麝香、冰片、朱砂、珍珠、琥珀、木香、佛手、川朴、陈皮、沉香、降香、橘红、桃仁、三棱、莪术、乳香、蒲药、延胡索、郁金、鸡内金。治气滞不舒,胸腹胀痛,突然发作者。
【文献摘录】《本草经疏》:「气味辛温,性复大热,其功长于泄结散满,温暖脾胃,一切饮食停积,气壅暴胀,与夫冷气、逆气、积年冷气入腹,肠鸣,虚吼,痰饮吐沫,胃冷呕逆,腹痛泄泻及脾胃状实之人,偶感风寒,气实人误服参、耆致成喘胀,诚为要药。然而性专消导,散而不收,略无补益之功。」
《本草汇言》:「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滞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胃气上逆,恶心呕秽,胃气郁结胀满疼痛,为温中下气之要药。为其性温味又兼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达。」
草豆蔻
【药用】姜科草本植物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的近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胃止呕。
【临床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
本品性味辛温,气味芳香,而温燥之性较强,功能燥湿行气,可用于湿阻脾胃之脘腹胀满,尤以寒湿偏盛者为宜,常与川朴、砂仁、陈皮等配合应用。
2.用于寒湿呕吐。
本品辛温散寒,专入脾胃,又能温中止呕,用治寒湿郁滞呕吐,常与半夏、生姜等配伍应用。若是寒湿脚气兼有呕吐者可配吴茱萸、槟榔等同用。
【处方用名】草豆蔻(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
【方剂举例】草豆蔻散(《证治准绳》):草豆蔻、紫苏、赤茯苓、前胡、木通、槟榔、吴茱萸、半夏、枳实。治脚气呕逆,胸中满闷,不下饮食。
【文献摘录】《本草衍义补遗》:「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
《名医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本草纲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
草果
【药用】姜科草本植物草果Amomumtaso-kocrevostetLemarie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散寒,截疟。
【临床应用】1.用于寒湿中阻、脘腹胀满、吐泻等症
草果香浓辛烈,有较强的燥湿散寒功效,可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可与草豆蔻、厚朴、苍术等同用。
2.用于疟疾。
草果又能截疟,药性温燥,以治寒湿偏盛之疟疾为宜。对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可与常山、柴胡、知母等配伍。
【处方用名】草果、草果仁、炒草果仁(炒,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
【方剂举例】草果饮(《证治准绳》):草果、高良姜、厚朴、藿香、半夏曲、丁香、青皮、生姜、大枣治寒湿内积,胸腹胀痛。
达原饮(《温疫论》):槟榔、厚朴、芍药、黄芩、草果、甘草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先憎寒而后发热,继而但热不寒,或发热傍晚益甚,头疼身痛,脉数。
【文献摘录】《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
《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
「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崇。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
《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其它具有化湿功效的药物
1.化湿:扁豆(补虚药)
2.化痰湿:石菖蒲(开窍药)
3.清化湿热:海桐皮(祛风湿药)
4.温燥寒湿:白芷(解表药)、橘皮(理气药)、半夏、南星(化痰止咳平喘药)、白术(补虚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