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导致的头痛头晕可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调畅情志、药物治疗等方法综合调理。
1、调整饮食起居:适当选用具有平抑肝阳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茶、蒲公英茶、薄荷茶等,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酒、咖啡、浓茶等;注意休息,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2、调畅情志: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如过度焦虑、紧张、恼怒等;适当多做户外运动、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保持愉悦心情。
3、药物治疗:异病同治,可遵医嘱选用平抑肝阳的药物,如天麻钩藤颗粒、杞菊地黄丸、脑立清胶囊等。
除以上治疗方法外还可选择针灸治疗,如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针刺肝俞穴、太冲穴、风池穴、三阴交穴等,能够起到平抑肝阳、滋阴潜阳等功效,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症状较为严重时应及时就诊。
一些看上去完全不相连的疾病,越来越多地被人发现,它们很多时候其实都是绑在一起的,不仅仅患病会相互影响,就连发病的症状也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头脑昏沉、发胀是很多人在血压升高和颈椎病发作的时候都会出现的症状,这一症状出现的时候,整个人就开始不好了。
家里有一个长辈,因为长年伏案工作的原因,有很严重的颈椎疾病,再加上情绪的原因血压总是有大幅度的波动,因为这两个小恶魔,发作起来每天头都是昏昏沉沉的,有一次还差点昏倒在公交车上。如果长期这样的话真的是很危险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吃了之后可以缓解这样的症状吗?
1.决明子
很多人知道决明子是因为它明目、通便的作用,但其实它还有很好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从传统医学的角度上看,它可以平肝阳、泄肝火,对于头痛昏沉的缓解作用十分明显。
2.天麻
天麻治疗头晕目眩的作用很好,可以平肝熄风、止痛,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昏、头晕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日常可以使用天麻泡水,也可以将它加入料理中,比如天麻炖乌鸡,如果适量再加入党参还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对疾病会更好。
3.葛根
葛根在中药里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被称为引经药,许多疾病里面都可以用它将药物引入相应的经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但其实葛根自身可以入肝经,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它可以起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这对于高血压、颈椎病发作时候因为血管紧张而引起的头昏脑涨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虽然从西医的角度来说,高血压和颈椎病属于两种疾病,但是从传统医学的角度看,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病因,也可能表现出同样的证型,所以说当头昏脑涨出现的时候,完全可以异病同治。
头晕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出现头晕现象,最常见的是发烧,人发烧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头晕脑胀的症状,另外老年人也可能会因为贫血、低血糖、高血压等原因出现眩晕的感觉,那么头晕的时候应该如何治疗见效快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头晕的最快治疗方法。
1、肝阳上亢头晕
症状:头晕目眩,眼花耳鸣,头胀痛,心烦易怒,少寐多梦,面红,口干苦。每当遇到烦心、恼怒则头晕头痛加剧。
(1)拔罐
选取肝俞、太阳穴。操作时取坐位,选取小口径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太阳穴,再选用中口径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肝俞穴,各10—15分钟,每日1次。
(2)耳穴压豆法
将王不留行贴压于穴位上,每穴1粒,隔日换药1次,3次为l疗程。选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心、肝、肾、三焦。
(3)洗足法
夏枯草30克,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以上各药煎水洗脚,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10—15日为1疗程。
(4)菊花粥
材料:菊花40克,白木耳50克,冰糖少许。
做法:将菊花与白木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熬煮,待木耳熟烂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服食。
功效:菊花可平肝明目,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的头晕目眩等症状。
2、气血亏虚头晕
头晕眼花,甚者则视物昏黑,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心悸失眠,面白不泽,神疲懒言,纳减,汗出渍渍,舌质淡嫩,脉细弱。
(1)牛髓地黄汤
材料:熟地黄250克,牛脊髓150克。
做法:熟地黄加清水500毫升,煎煮至250毫升后,过滤去渣,再将牛骨髓放入,煮熟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后服用。
功效:适用于气血两亏,脑失所养所导致的头晕目眩等症。
(2)归芎蒸鸡肉
鸡肉150克,川芎3克,当归身15克。将鸡肉与川芎。当归一起剁成酱状,入油、盐、料酒调味,一起放入碗中加盖,放入锅中隔水蒸熟后服用。可以益气补血,治疗血虚头晕。
3、肾精不足头晕
眩晕,耳鸣耳聋,健忘,痴呆,萎靡,腰膝酸软,遗精阳痿,心悸烦热,舌质淡红,脉弦细或沉细。
(1)菊花酒
材料:菊花250克,生地黄、枸杞、当归各150克,糯米1500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上述材料加水煎成浓汁,用纱布过滤后再将糯米煮半熟后沥干,与药汁混均后再蒸熟,待凉后拌上酒曲,装入瓦坛中发酵,味甜后即成。
功效:可以养肝明目,滋阴清热。适用于肝肾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目眩、耳鸣等症。
(2)推拿益精补肾
用掌指按关元,神阀穴,每穴约2分钟。然后用指摩脐,再用掌根推肾经,自下而上,以透热为度。再后用拇指按揉水泉、太溪、三阴交穴,每穴1分钟。再以指推揉涌泉穴,至足心透热为度。可以填精补肾,治疗因肾精不足,清窍失养所导致的头晕症状。
4、痰浊中阻头晕
眩晕沉重如蒙,呕吐痰涎,胸闷泛恶,纳呆思卧,嗜睡,四肢浮肿,舌胖苔白腻,脉儒滑。
(1)拔罐
取肺俞、脾俞、中院、阴陵泉穴。操作时取坐位,选取中口径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谙穴10。20分钟,每日1次。
(2)敷脐法
白芥子30克,胆南星15克,白矾15克,川苔lo克,郁金10克,姜汁适量,将前五味药研末,用生姜汁调和如膏状,把药膏贴在患者的脐孔上,外覆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5天为1疗程,通常5—7天可奏效,连用l-2个月可防复发。
5、头晕食疗偏方
(1)红糖鸡蛋
取豆油适量,2个鸡蛋,30克红糖(用少许水搅拌),将豆油放锅内烧热,再将打散鸡蛋与红糖搅拌后倒入锅内煎熟,空腹服用,连服10天,为巩固疗效,也可多服几大。
(2)鸭蛋豆羹
取鸭蛋1个,红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腹时服食,每日1次,连用7天有特效。
6、头晕原因
头晕又称为眩晕,多种疾病都有眩晕的症状,主要是内耳及位听神经病变所致。眩晕可分为两类:
1、旋转性眩晕,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及前庭神经炎等。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一基地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眩晕,所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一般性眩晕又分为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太溪穴和太冲穴。
1、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踝骨后方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肾经是人体的主要经脉之一,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具有调节全身经脉气血的功能。在治疗肝阳上亢的头痛时,太溪穴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头痛的症状。
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具有平肝潜阳、清热解毒等作用。在治疗肝阳上亢的头痛时,太冲穴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头痛的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