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加肝肾不适通常可以吃些清火的药物帮助治疗,也能吃些滋补肝肾的药物缓解症状,比较常见用药有六味地黄丸、天麻钩藤颗粒等。还能搭配针灸和推拿的方式帮助调理。
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油腻性的食物,可以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要注意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过大的精神压力。
概述: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
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肝阳上亢证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45岁前发病率较低,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与季节关系不大。 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地黄,白芍,枸杞,首乌,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决明子,菊花等。 肝阳上亢即类似于西医病名中的高血压,中医治疗可用平肝补肺以抑止肝木等方法。 编辑本段肝阳上亢的食疗 一、牡蛎鲫鱼汤 配方:牡蛎粉12克鲫鱼200克豆腐200克绍酒10克姜、葱各5克鸡汤500毫升酱油10克青菜叶100克 制作: 1.把鲫鱼去鳞、腮、内脏,洗净;豆腐切4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切片,葱切花,青菜 叶洗净。
2.把酱油、盐、绍酒抹在纫鱼身上,将鲫鱼放入炖锅内,加入鸡汤,放入姜、葱和牡顿粉,烧沸,加入豆腐,用文火煮30分钟后,下入青菜叶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吃鱼、豆腐、青菜叶,喝汤。
功效:平肝潜阳,降压止痛。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食用。 二、枸杞猪肝瘦肉汤 配方:猪肝250克,瘦猪肉250克,枸杞(连梗)700克。 制作: 1.猪肝洗净,切片,瘦猪肉洗净,切片,用调味料腌10分钟;枸杞洗净,摘叶,枸杞梗折短(或屈扎成两小扎)。
2.把枸杞梗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煲至枸杞梗出味后捞起不要,放入枸杞叶煮沸后,放入猪肝、瘦猪肉煮至熟,调味供用。 功效:枸杞补养肝肾、益精明目,猪肝补肝养血,瘦猪肉滋阴养血、润燥生津,三者合而为汤,养肝之体,清肝之用,共奏养阴退热、益精明目之功。
本汤养肝清肝明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有食疗功效,也是调养肝阴以清泄肝热的家庭常用饮品。 三、山楂降压汤 配方:山楂15克,猪瘦肉200克,素油30克,姜5克,葱10克,盐5克,上汤1000毫升。
制作: 1.把山楂洗净,若是山楂果,拍松,待用。 2.瘦猪肉洗净,去血水,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姜拍松,葱切段。 3.砂锅放小火上预热后转为中火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鸡汤,烧沸后下入猪肉、山楂、盐,用文火炖5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瘦肉30-50克,随意喝汤。 功效:滋阴潜阳,化食消积,降低血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食用。方中的山楂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并具有显著的降低血脂作用。
四、枸杞桑菊饮 配方:枸杞子9克 决明子6克 桑叶9克菊花9克白糖30克 制作: 1.将枸杞子、桑叶、菊花、决明子去杂质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300毫升。 2.把小火预热好的砂锅置中火中烧沸,用文火煎煮15分钟,滗出汁液;另加水200毫升,再煮10分钟。
合并两次煎液,加入白糖拌匀,再烧沸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降血压。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饮用。 注意:配方份量为参考比例,具体用量可根据人数、个人口味等作相应调整。
肝阳上亢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
肝阳上亢的症状表现主要有:
1、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耳赤。这主要是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阳亢于上所导致的适;
2、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这主要是肝火炽盛扰于神魂所引起的;
3、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这是由于肝主筋,肾主骨,肝肾阴虚时人体筋骨失养所导致的。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肝阳上亢用什么穴位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症状,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肝阳上亢有什么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暂时升高。
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是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肾脏表现。长期肝阳上亢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
肝阳上亢是一种中医病症,是指肝肾之阴不足或气郁化火,阴血耗伤,阴不制阳,导致阳亢于上所出现的证候,常见于西医疾病群中的高血压、脑卒中、更年期综合征、甲亢等。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睡,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兼症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
常用方剂:羚羊角汤加减。
常用中药:羚羊角、桑根白皮、木通、旋覆花、葳蕤、升麻、茯神。
2.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味。
常用中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预防调护:
1.忌辛辣、肥甘、炙(火甫寸)之品,戒烟酒,少饮浓茶。
2.宜食清淡之品,多食海带、水果、绿豆、蔬菜、玉米油等。
3.饮食上可以多喝些菊花粥,绿豆海带粥,天麻炖鸡,牡蛎鲫鱼汤,还有枸杞猪肝瘦肉汤,平时可多食山楂,枸杞,玫瑰花茶,花生浸醋等来食用。
镇肝熄风汤——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最适合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在喝 镇肝熄风汤时 ,应该辅助使用些什么食物以期达到最大效果。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几款对提升治疗作用的食谱。
1.芹菜炒豆干
原料 豆腐干150克,芹菜100克,红椒2个,植物油10毫升,盐0.5克,蒜末适量,酱油2毫升。
做法[插图]豆腐干洗净,切长条;芹菜去掉老根、叶,洗净,切段;红椒去蒂、籽,洗净,切条。
油锅烧热,爆香蒜末,放入豆腐干翻炒1分钟,再放入芹菜、红椒,翻炒至断生,加盐、酱油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养胃,补虚润燥,养肝降压。
2.黄瓜猕猴桃汁
原料 黄瓜200克,猕猴桃50克,冰糖适量。
做法[插图]将黄瓜洗净,切成丁;猕猴桃去皮,洗净,切成丁。
将黄瓜丁和猕猴桃丁一起放入搅拌机内,加入冰糖和适量凉开水,搅拌成汁,再滤去废渣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清热,降压。
3.冬瓜米糊
原料 冬瓜40克,粳米60克,白糖或盐适量。
做法[插图]粳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冬瓜去皮、籽,洗净切丁备用。
将冬瓜、粳米一并倒入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启动机器,做成米糊,倒出装碗,加白糖或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消水利肿,降压养肝,清热养胃。
4.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平肝降压
适合痰浊壅阻型高血压患者。
原料:
茯苓12克,桂枝(去皮)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
做法:
1.将上药洗净,加水400毫升,煮至250毫升。
2.去渣取汁服用。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温热服用。
通常很多高血压患者身体肥胖,并且常常容易感冒,抵抗力弱,饮食稍微不注意,就会觉得肠胃不舒服,病情严重的还会出现眩晕,这也是体内有痰湿所致。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以消除体内水湿;
桂枝通阳以消阴,和茯苓配合相得益彰;
白术补脾,和茯苓配合,可帮助运化人体内的水湿;
炙甘草合桂枝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合白术益气健脾以利制水,亦可调和诸药。
本方用于治疗痰浊壅阻型高血压还有很好的疗效。
5、山楂薏仁冬瓜汤
原料 干山楂10克,冬瓜100克, 薏苡仁40克,白糖适量。
做法:干山楂洗净;冬瓜去皮、瓤、籽,洗净,切块;薏苡仁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锅中放入薏苡仁、山楂和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30分钟,再放入冬瓜,续煮30分钟,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利水降压,清血脂。
[主治]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常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方]天麻12克,钩藤15克,生石决明30克,川牛膝12克,桑寄生12克,杜仲12克,黄芩12克,山桅9克,菊花9克。
[方义]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镇肝潜阳,川牛膝引血下行,黄芩、山栀清肝泻火;杜仲滋补肝肾;菊花清肝泄热。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肝火过盛,加龙胆草9克、牡丹皮12克,以增强清肝泄热之力;大便秘结,加大黄9克(后下)、黄连3克,以清热通腑;眩晕急剧,泛呕,手足麻木,甚则震颤,筋惕肉瞩,有阳动化风之势者,可加龙骨30克、牡顿30克、珍珠母30克,以镇肝熄风,必要时可加羚羊角,以增强清热平肝熄风之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