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脾胃不和怎样调理

时间: 阅读:7482
肝阳上亢脾胃不和怎样调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2-23 16:07:09

肝阳上亢脾胃不和,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缓解。患者也可以搭配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疏肝理气。

患有肝阳上亢的患者要适当的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运动。可能会出现头晕、面色发红等症状,需要患者多卧床休息一段时间,积极的配合主治医生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2 14:14:54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2 14:14:54

    脾虚,胃寒的人吃什么可以改善症状?

    脾胃虚寒一般都以脾阳胃虚为主,症状会因为寒冷的天气、冰冷的食物引起胃肠道发生疼痛。

    对于这一情况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善?

    1、 对于有胃寒的患者来说可以每天喝点鲜姜红茶,因为鲜姜红茶驱寒暖胃,长期食用是可以缓解胃寒症状的。

    2、 还有就是多运动,食物可以从外帮助患者缓解胃寒症状,但适量运动却可以从内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3、 除了这些以外,自然是少不了禁忌食用冰凉食物的,俗话说“百养不及一害”所以想要调养好病情就必须得克制自己。

    肝经往上巡行,如果肝火太旺那就证明肝经往上巡行的时候有淤堵,能量一旦有淤堵的情况就会出现上火。而脾是属于中焦的位置,脾就如同一个旋转的风扇,可以把其他几个脏腑带动旋转起来,一旦脾虚那就很容易出现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如何改善这样的情况呢?第一就补脾,增强脾胃功能。由于胃肠当中自我感觉有寒,有寒就会让身体内部的功能减缓,所以就可以用按揉,艾灸腹部的方法让中焦运转起来。这样脾胃功能也就能运转起来。补脾同时还需要配合饮食,小米,山药,牛肉等都属于可以补脾的温热性食材。第二就是需要疏通肝经,找出淤堵的地方,自己可以敲打或者按揉自己身体两侧。如同浇花的时候我们按压住水管口,水管的压力就会增大,体内自然也就会出现上火等情况。

    脾虚,胃肠寒,肝火热,吃什么对身体好?
    肝火旺,脾胃虚弱,湿气重只能算作两种情况哦,一般来说脾胃虚弱就会引起我们湿气重,所以这是比较典型的肝旺脾虚证。 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春天多发,肝气升发的时候,很容出现肝火太旺犯胃,引起比较典型的肝旺脾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 平时暴躁易怒,从而肝气疏泄失常,导致我们气机不畅,肝木横逆克脾土,所以也会出现肝火旺,脾胃虚弱,湿气加重的情况。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来调理呢?

    很多人都会从脾胃上面入手,殊不知肝火不降,脾胃会很难调理好,因为木克土,只要肝火持续旺盛,我们的脾胃就会总是处于被抑制状态,肝气不舒,就会直接影响脾胃的功能。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每天按揉3-5分钟,就能很好地疏泄肝气,能够平息肝火,使人迅速消气。肝火旺盛的人需要经常多按揉这个穴位。

    很多患者肝郁不舒,之后就会变成脾虚,血虚,最后肝郁化火,导致我们肝火旺盛,肝郁脾虚。

    肝火,脾虚,胃肠寒三个证型同时出现,在中医上讲究整体辩证,属中医的“肝郁脾虚证”,治疗以舒肝理气,健脾温中,逍遥丸加附子理中丸或者解郁丸加良附丸。

    1、心情不好,生气,生闷气,压力过大压抑时间长了都会造成肝气郁结,郁则生热,热则生火,就会出现肝火。

    2、肝属木,对应春季,主升发,主泄。肝气郁结则横犯脾胃,则脾胃虚弱。

    3、脾胃虚弱日久,饮食不佳,加上心情不畅,喜食冷饮则脾阳虚衰就出现胃肠寒。

    首先这是一个非常有严谨性的问题,脾胃以膜相连,同在中焦互为表里,胃主受纳为腑,脾主运化为脏,脾功能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是为生化之源。脾益气统血,管肌肉和四肢等生理功能的,脾胃合称后天之本。脾喜燥恶湿多虚症,胃收纳百谷多实症。脾为脏器,胃肠为腑,所以脾脏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胃肠功能的正常与否。胃肠虚寒多是夹杂病症,根本原因是脾肾阳虚引起的病症,所以需要根据病人的个体针对性辩证施治。药物选用如:附子理中汤加减、六君子汤或者实脾饮等进行对症加减调理;肝火旺盛的同时说明肝血不足,治疗时需要辨明肝病是虚症还是实证才能用药调理。肝病症状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应考虑为肝血不足;两肋胀痛、心烦易怒和月经病症应考虑为肝气郁结;口苦、黄疸、外阴瘙痒等症状应考虑为肝胆湿热;耳鸣如潮水、头胀痛、失眠多梦应考虑肝阳上亢所致等等;另外还得注意肝脾不和或者肝气犯胃的兼杂病症,只有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症状辩证施治才能尽快治愈疾病,药如: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柴胡疏肝散和左金丸等等。望能有所帮助

    第一,脾虚主要人们长期服用寒凉食物(瓜果,冰镇饮料,啤酒),对人体胃肠道进行破坏,特别是消化能力和肠道蠕动能力,有很大影响。我们可以选择比较易消化食物同时还能暖胃的食物如:八宝粥,腊八粥,小米粥,山药粥等等。在服用药物中特别是些中成药效果十分不错,香砂和胃丸,正气丸,逍遥丸等等。能够改善脾胃虚寒的问题。

    肝火扬亢,主要情绪不良,心火繁重,可能有更年期问题,内分泌代谢异常问题,激素水平异常问题等等。可以服用金银花茶,藿香正气水,小柴胡汤等等,都能改善肝火异常,心火扰神,失眠,等等问题。

    我们直接进入主题,畏寒,脾虚,肝火热,是阳虚和阴虚症状。怎么调理呢?

    1 肝脏,脾不好,吃灵芝孢子粉,泡水喝。 养生 滋补,保肝解毒,调理三高,提高免疫力,明目,抗衰老,抗疲劳等。

    2 畏寒肢冷为阳虚,使用鹿茸片泡水,每天2到3克。

    3 肝脏火热,出汗,失眠多梦者,适合用西洋参片泡水,煲汤使用。能够滋阴补肾,缓解疲劳,补气血,延缓衰老等。

    4 畏寒肢冷,手足冰冷,伴有阳痿早泄,宫寒,腰膝酸软者,可用中药材配合泡酒,泡水等。

    10斤 养生 滋补壮阳泡酒配方

    鹿茸半腊片100克 林下参4根 灵芝2个 锁阳50克 鹿鞭一根 枸杞200克。

    5 手脚冰冷,怕冷者,晚上多用热水泡脚,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睡眠,能逼出体内寒气毒素。

    6 可多运动,运动不仅增强体质,通过汗腺能使体内毒素排出体外,缓解湿气症状带来的痛苦。平时也可以进行足浴,脚部按摩,人的脚心学问很大,直通人体肾脏。

    这个还是建议你找当地大夫诊断处方,身体是一个整体!调理需要整体调理!

    根据你简单的描述,根据中医理论肝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肝木克脾土。肝旺可过份克制脾土致使脾胃虚寒。如你所说肝火旺则火性炎上可表现口干、口苦、头晕、头痛、耳呜、目赤肿痛,肝胆之火横逆犯胃则返酸嘈杂,甚则食道和肝区灼热感。脾胃虚寒则腹痛腹泻、便溏。治疗大法:温中散寒健脾益气,清泻肝火。附子理中加黄连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或乌梅丸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最好请中医治疗调理体质。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02 13:13:44

    高血压

    天气一秒入夏,随之而来的热象却有真有假!心烦失眠、血压飙升却不一定是阴虚阳亢;一到夏季就胃中灼热,一天要吃十几根冰棍才能缓解,却还要用温热的药调理;小便短赤、排出不畅,却不是“上火了”!


    90岁的老奶奶 ,血压长期高且没有规律用药,出现心烦失眠、身热脸红、血压不稳、心率快且不齐症状后,家人想当然地认为该用清火败火的凉药,但没想到不仅血压没下去,还引发了中风!



    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是肝阳上亢,尤其不能单纯凭借失眠、口干、手脚热这几个症状,就认为自己是肝阳上亢,盲目使用滋阴清热的凉性药,还有一类 上热下寒的高血压也会表现出上半身的热象


    您是肝阳上亢还是上热下寒?


    01肝阳上亢型: 急躁、头晕、怕热、手脚热、失眠、口干、舌红苔黄。


    02上热下寒型: 除了手脚热、失眠、口干外,还有腰部以下怕冷、夜尿多、食冷后腹泻、大便溏、下肢乏力、食欲差、舌苔白腻等。



    如果属于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 ,在夏天可以用 决明子和菊花做成药枕 ,躺着睡可以缓解血压高的症状,舒心过夏天。


    而上热下寒人群,耿老师推荐了简便易学的家庭茶饮搭配法


    1 推荐花茶和白茶


    因为普洱和红茶发酵程度太高,上热下寒人群喝了容易上火,而绿茶偏寒,喝了又容易肚子不舒服,所以选择 微发酵的白茶 性质较平和的花茶 更好。



    2 加入它们可平衡寒热


    如果非要喝绿茶,耿老师建议搭配这些温性药材一同喝,可以平衡寒热。


    绿茶+红枣1~2枚


    绿茶+肉桂2克


    绿茶+鲜/干桂圆2颗


    绿茶+生姜2片



    58岁的王阿姨,一到夏季就胃中灼热,一天要吃十几根冰棍才能缓解,有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全身浮肿。


    耿老师判断她其实是 “真寒假热” ,需要用温热的药去暖肾暖脾胃,吃完药后王阿姨的症状很快就缓解了。


    很多人到了夏季都会觉得胃中灼热,不自觉爱吃冷饮冷食,恨不得每天吃半个冰镇西瓜才解暑。



    但是这种“热象”的背后,也分胃有实火 胃阳虚燥 两种情况。


    如果是前者,吃一些凉性食物是合适的;可如果是后者,您继续贪食寒凉,就可能让阳气进一步受损,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您是胃有实火还是胃阳虚燥?


    01胃有实火: 口干舌燥、喜食冷饮、白天消谷善饥。


    02胃阳虚燥: 口干舌燥、喜食冷饮但喝后不适、晚上饭量特别大、晚上睡不着白天反而能睡着。


    针对脾胃有热又有寒的人群,耿老师推荐了一款平衡中焦寒热的小茶饮


    代茶饮





    这两味药配在一起喝,既解决了胃阳不足,又能清热,非常适合中焦有寒又有热的人群日常饮用。



    一位30岁的患者,全身肿,只有来月经时水肿会减轻一点,稍微一受凉马上就小便发黄,一喝热水小便又能通。


    耿老师提醒,光看症状感觉像“上火了”,但其实是阳虚导致不能温化水液,瘀滞生热,气化不利使得小便不利、黄浊。


    所以小便黄不一定是“上火了”,劳累、思虑过度、泻痢伤阴、酒色伤阴、气血大虚 都可能出现小便黄。



    这种寒热错杂导致的小便不利,往往表现为: 受寒则小便短赤不畅,得热则小便色清通畅。


    如果属于寒热夹杂导致疾病的人群,需要到医院找医生调理,耿老师临床上多用小柴胡汤和理中汤。


    脾阳虚肾阳虚——理中汤

    清肝胆胃热——小柴胡汤组方

    药物服用谨遵医嘱。

    避浊气香囊方


    李佃贵李老 提出了九字歌诀: 静心气、扶正气、避浊气 。浊气是不干净的气,侵入人体就容易让人生病,中医一般用芳香类的药材做成香囊来 避浊气,预防病毒侵入人体



    【组成】 藿香15~30g、佩兰15~30g、薄荷6~9g、白芷15~30g、艾叶10g


    将药材放入布袋中做成香囊,放在身上、房间或者车上,可以避浊气。一个可以用一周左右,等到味道快没有了,就可以换下一个。


    【禁忌】 家中有孕妇的慎用。

肝阳上亢疲劳是怎么回事

肝阳上亢脾胃痰湿怎么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