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性头痛成因

时间: 阅读:2332
肝阳上亢性头痛成因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2-23 16:22:55

肝阳上亢性头痛大多数是肝阳上亢比较严重,这时候就会伴随着阴不滋阳,也会有头疼症状,同样和情绪还有恼怒,有一定关系。

肝阳上亢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杞菊地黄丸治疗,治疗过程当中要多加注意护理,可以从饮食上选择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对疾病恢复也能起到帮助作用,同时还要适量到户外锻炼。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2-02 16:16:49


  • 祝由师
    回复
    2024-02-02 16:16:49

    头疼的原因

    头疼的原因有很多,但常见的会导致头疼的因素只有一下几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睡眠不足

    这是我们常见的头疼原因之一,例如头一天晚上熬夜或者失眠,第二天起来之后便会头疼欲裂,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现象。其实这并不是疾病原因,此时我们只要改善睡眠质量头疼便会消失。

    2、外界刺激

    如果我们的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就会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的情绪,从而导致头痛的发作。有一项调查显示,有84%的抑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症状。平时我们在工作或者学习当中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也会产生负面情绪,导致头疼。

    3、物理压迫

    就是头颅内外的致痛组织受到了炎症,损伤或者肿物的压迫等因素而产生头痛的症状,具体表现为:脑膜受刺激,血管扩张因素,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肌肉收缩等。

    4、饮食习惯

    很多人都喜欢喝咖啡,但是却不知道食用咖啡过量时,会使血管扩张从而刺激神经引发头痛,当然造成头疼的食物不止是咖啡,很凉的冰淇淋,还有酒精的饮料都会导致头疼的发作。

    5、面部疾病

    这里指的是主要是面部器官的疾病,例如 眼、耳、口、鼻、、喉、颈部等病变都可能会刺激神经,从而反射性的或扩散性的影响头部,进而会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头痛。

    6、环境因素

    其实有时候并非你的身体出现问题,而是所处的环境出现了改变从而导致头疼的发生,例如平时我们坐飞机,在起飞的时候就会感到头疼,这是由于脑部血管扩张而导致的血管性头疼的一种,当然我们走上高原的时候也会如此。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2 16:16:49

    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
    肝阳上亢证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的证候。
      肝阴不足,与肝阳失去平衡协调,肝阳相对偏盛,浮动上亢所引起,临床以眩晕,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头重足轻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见于头痛、眩晕、中风、耳鸣耳聋,以及西医的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疾病。肝阴与肝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对立统一,保持着相对平衡的协调稳定状态,从而维持肝的正常生理功能。若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火伤肝阴,或房劳过度,损伤肝肾之阴,或热病耗伤肝阴,则可导致肝阴不足,不能与肝阳保持相对平衡,如是则肝阳相对偏盛而浮动上亢,出现肝阳上亢证。关于肝阳上亢早在《内经》中即有“阴虚而阳盛”、“肝气上从”等论述。以后,历代医家亦有说明。
      由于肝阴须靠肾阴的滋养,按十天干及五行配属脏腑,肝为乙木,肾为癸水,故有“乙癸同源”之说。若肾阴不足,则肝阴亦亏,阴不制阳,则肝阳亢盛而为害,故肝阳上亢又称为“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重足轻,舌红,脉弦有力为主。可兼见口干舌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为此证基本病理变化。肝阴不足,肝阳无制而亢逆,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阴阳失调,肝失柔顺之性,故急躁易怒;肝阳亢于上为上盛,阴液亏于下为下虚,上盛下虚,所以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肝阳亢盛则舌红、脉弦有力。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肝阳化风形成肝风内动证,可见手足震颤、抽搐或筋惕、肉?,或手足蠕动,甚则卒然昏倒等。
    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肝阳上亢证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45岁前发病率较低,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与季节关系不大。   
    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地黄,白芍,枸杞,首乌,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决明子,菊花等。   肝阳上亢即类似于西医病名中的高血压,中医治疗可用平肝补肺以抑止肝木等方法。

    肝阳上亢的食疗  
    一、牡蛎鲫鱼汤   
    配方:牡蛎粉12克鲫鱼200克豆腐200克绍酒10克姜、葱各5克鸡汤500毫升酱油10克青菜叶100克   
    制作:   1.把鲫鱼去鳞、腮、内脏,洗净;豆腐切4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切片,葱切花,青菜 叶洗净。   
    2.把酱油、盐、绍酒抹在纫鱼身上,将鲫鱼放入炖锅内,加入鸡汤,放入姜、葱和牡顿粉,烧沸,加入豆腐,用文火煮30分钟后,下入青菜叶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吃鱼、豆腐、青菜叶,喝汤。   
    功效:平肝潜阳,降压止痛。
    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食用。   

    二、枸杞猪肝瘦肉汤   
    配方:猪肝250克,瘦猪肉250克,枸杞(连梗)700克。   
    制作:   
    1.猪肝洗净,切片,瘦猪肉洗净,切片,用调味料腌10分钟;枸杞洗净,摘叶,枸杞梗折短(或屈扎成两小扎)。   
    2.把枸杞梗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煲至枸杞梗出味后捞起不要,放入枸杞叶煮沸后,放入猪肝、瘦猪肉煮至熟,调味供用。   
    功效:枸杞补养肝肾、益精明目,猪肝补肝养血,瘦猪肉滋阴养血、润燥生津,三者合而为汤,养肝之体,清肝之用,共奏养阴退热、益精明目之功。本汤养肝清肝明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有食疗功效,也是调养肝阴以清泄肝热的家庭常用饮品。   

    三、山楂降压汤   
    配方:山楂15克,猪瘦肉200克,素油30克,姜5克,葱10克,盐5克,上汤1000毫升。   
    制作:   
    1.把山楂洗净,若是山楂果,拍松,待用。   
    2.瘦猪肉洗净,去血水,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姜拍松,葱切段。   
    3.砂锅放小火上预热后转为中火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鸡汤,烧沸后下入猪肉、山楂、盐,用文火炖5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瘦肉30-50克,随意喝汤。   
    功效:滋阴潜阳,化食消积,降低血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食用。方中的山楂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并具有显著的降低血脂作用。   

    四、枸杞桑菊饮   
    配方:枸杞子9克 决明子6克 桑叶9克菊花9克白糖30克   
    制作:   1.将枸杞子、桑叶、菊花、决明子去杂质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300毫升。   2.把小火预热好的砂锅置中火中烧沸,用文火煎煮15分钟,滗出汁液;另加水200毫升,再煮1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加入白糖拌匀,再烧沸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降血压。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饮用。   
    注意:配方份量为参考比例,具体用量可根据人数、个人口味等作相应调整。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2 15:15:39

    头疼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引起头疼的疾病很多,常见的疾病有:

    1、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大多数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心情过于紧张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病变。常见的疾病有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窦炎、感冒、肺炎引起发热症状等。鼻窦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鼻塞、流涕、头疼等;

    3、颅内病变,如脑出血、脑梗塞、脑瘤、脑炎等,常见症状为头疼,可以伴随肢体活动不便等症状,脑炎可以出现发热、头疼等症状。

    此外,气管炎、中暑、高血压、白血病、脑血管痉挛、失眠、脑蛔虫都可以引起头疼,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血压、体温等进一步确诊。头痛可以由很多原因导致,分为原发性头痛与继发性头痛,从中医角度讲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由外感和内伤两大因素造成。外感头痛主要是由于风寒,风热,风湿等外邪侵袭导致的头痛。内伤头痛则多为血虚,肝肾不足,血瘀,痰浊与肝阳上亢等病机导致。
    风寒头疼是因为机体自身感受外来的风寒之邪引起的,治疗上可以疏风散寒止痛为主。风热头痛则为机体感受外来风热之邪引起的,需要通过疏风清热治疗;风湿头痛则为机体感受外风寒湿邪引起的,治疗应当以去除风寒湿邪为主。
    血虚头痛是因体内血虚,精血不能荣养头部导致的,治疗应以滋补气血为主;血瘀头痛是因气虚、气滞、外伤等导致血行不利,血脉瘀滞引起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通窍为主;痰浊头痛是因痰浊阻遏经络,清窍失去濡养引起的,治疗应以祛痰降浊为主;肝肾不足头痛是因肝肾亏虚、髓海失养导致的,治疗则应以滋补肝肾为主,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天麻醒脑胶囊治疗。

肝阳上亢性高血压怎么治

肝阳上亢性头痛怎么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