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与脾肾阳虚的关系

时间: 阅读:7067
肝阳上亢与脾肾阳虚的关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2-23 13:59:43

脾肾阳虚处在比较严重的状态,一般会引起肝阳上亢。

脾肾阳虚导致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因为不恰当的饮食习惯或者不恰当的生活习惯,需要及时的配合医生,通过健脾益肾的药物来调理。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要多吃一些补肾的狗肉或者羊肉,对于自身的恢复能够达到促进的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2 17:17:09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承制等方面。

    在精血同源方面,肾精的充盛,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的充盈,有赖于肾精的化生。精与血之间可以相互滋生和转化,故有“肝肾同源”、“精血同源”或“乙癸同源”之说。

    在藏泄互用方面,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封藏与疏泄,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女子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泄精功能。

    在阴阳承制方面,由于肝肾同源,肝肾的阴阳之间又息息相通,相互制约,相互滋生。肾阴充盛则能滋养肝阴,并制约肝阳不致偏亢;肝阴充足,疏泄功能正常,则能促进肾阴充盛。

    在病理情况下,肝血不足与肾精亏虚多相互影响,从而出现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腰膝痠软等肝肾精血两亏等证;

    若肝肾藏泄互用失常,女子可见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

    男子可见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若肾阴不足,可致肝阴不足,而肝阴不足,日久也可损及肾阴,最终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烦热盗汗、耳鸣、腰膝痠软,或梦遗滑精等症,称为“水不涵木”。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2 17:17:09

       肝与肾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三个方面。

       1.在精血同源方面

       (1)生理上

      肾精和肝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而且精和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故称之为“精血同源互化”。

       (2)病理上

      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形成肝肾精血两亏的病变。

       2.在藏泄互用方面

       (1)生理上

      肝气疏泄与肾气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功能。

       (2)病理上

      肝肾藏泄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萎、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状。

       3.在阴阳互滋互制方面

       (1)生理上

      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止肝脉寒滞。

       (2)病理上

      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以及肝肾阳虚,肝脉寒滞之证。

      正因为肝和肾之间存在着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密切关系,所以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的说法。

  • 离亭燕
    回复
    2024-02-02 17:17:09

    我们聊一聊中医五脏里脾和肾的关系,说到底,脾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脾肾的关系其实就是先后天的关系。第二,还是水液代谢那一段,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因此,二者在水液代谢上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第三,就是五行关系,土与水的关系。

    先讲第一对关系,那就是先后天的关系:先后天其实是相互资生,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离开彼此。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因此是后天之本。肾藏人的先天之精,藏的就是来自父母的精血,这就是人的先天之本。 这先后天的关系就体现在,肾之阴阳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所以脾的运化水谷依靠的脾阴脾阳也要依赖于肾阴肾阳的资助,就比如胃是锅,脾是柴,而肾提供的就是火和油!只有这样,才能腐熟水谷,而先天也要依靠后天的滋养才行,其实从受精卵开始就得受着后天的滋养了,不过那个时候受的是母亲后天的滋养,而生出来后,这个先天之本的肾阴肾阳也要在后天脾胃消化的精微物质的帮助下才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的,如果什么都不吃,那这个人先天再好,也是空的,也是发育不起来的。这在中医上讲叫先天激发后天,而后天培育先天! 这是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而在病理上的联系,也是可以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很多都是二者连在一起讲,比如,脾肾阳虚,脾肾阴虚,脾肾精虚,脾肾气虚!!这就是二者在病理上的联系,二者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可以相互促进。比如就拿一个来讲,脾肾阳虚,就是脾和肾都存在阳虚的情况,脾阳虚容易出现纳呆,腹胀,便溏,肾阳虚易出现四肢冰冷,腰膝酸软等症,刚刚讲了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它们是可以相互资生的,一方的受损,肯定会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供养不足,所以二者常同时出现。就是说脾阳虚和肾阳虚常同时出现,就叫脾肾阳虚,而可以进一步地加重,脾肾阳虚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五更泄泻,中医用四神丸来温补脾肾之阳来治疗。 对于这种久泄的,就算它病机属于脾肾阳虚,久泄了,临床医生会在辨证方里面加入黄连!张仲景用葛根芩连汤来治痢疾,治泄泻,而且黄连还可以厚肠胃。往往这个时候加入一味苦寒清热的黄连比单单用温补脾肾之阳的药要好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2 16:16:59

    一、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二、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五行属性与人体五脏在五行的相生关系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肺的清肃以助肾水的下行)、水生木,与之相应的,肝木可济心,心热可养脾,脾土可养肺,肺金助肾水,肾水滋肝木。

      在五行属相的相克关系中,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以,在五脏的关系中,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

      五脏六腑的五行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五戒,是对身口意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称之为五善。相对应的就是五常。不杀生为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为智,不妄语为信,不饮酒为礼。与五行五伦和五脏相对应,父子有爱为仁,仁者为木,木者在肝,故,不杀生的人肝脏是健康的。君臣有责为义,义者为金,金者在肺,故,不偷盗者肺功能正常。盗者,不义之财也。夫妻有别为智,智者为水,水者在肾,不邪淫者肾生殖系统健康。朋友之间言而有信,信者为土,土者在脾,不妄语者脾胃消化好。长幼有序为礼,礼者为火,火者在心,不饮酒心脏健康。

    父子—亲—仁—木……肝……杀

    夫妻—别—智—水……肾……淫

    长幼—序—礼—火……心……酒

    朋友—信—信—土……脾……妄

    君臣—义—义—金……肺……盗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的话,那就是五。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寿命也延长了,但健康不如过去了,出现了很多现代病,除了积极治疗外,遵守好五伦五常,严守五戒,对身体康复也很重要,五脏六腑就会健康,长寿也就不是神话。比如现在的三高和肿瘤疾病,就与杀生和缺乏仁爱之心有很大关系。气管呼吸道疾病是缺乏义气,不守君臣之礼有关,这样的人逆反心理特别强,工作生活中,不能脚踏实地,有盗心。脊椎关节疼痛,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是欲望心太重,夫妻之间相互看不起,节操失守有很大关系。肠胃消化系统的疾病要从诚信做人方面多关注。心脑血管,中风方面的疾病要从孝悌,不发脾气方面做起。其实,人的身体是非常复杂的,疾病的形成也是很复杂的。五脏的相生相克,五伦的天道至尊,不是一两句话说清楚的。把五伦和健康挂钩也许有点勉强,在这里只是提示,疾病与做人是相互关联的。好人有好报,有好的身体!。

      1、肝木盛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

      2、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

      3、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假如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

      4、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轻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5、肾济心(水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证得以痊愈。

      6、肾藏金。一般骨折的人在断骨生长时吃些补肾的食物或药物,骨骼的生长比较快,比较好。

肝阳上亢与老年痴呆需要注意什么

肝阳上亢与气滞血瘀吃什么中药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