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患者可以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知柏地黄丸和坤宝丸等。肝阳盛患者要服用平肝潜阳的药物来进行滋阴降火,比如丹栀逍遥丸等。
肾阴虚多会出现眩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症状。肝阳盛患者会出现急躁易怒,心悸健忘等症状。平时多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是治疗肾阴虚的药物 肾阴虚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补肾药物则有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忌吃或少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菜瓜、生黄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葱、辣椒、芥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莼菜、菊花、盐、酱、白酒及香烟等。
肝阴虚主要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所致。
1.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
温热病,如风热、暑热、燥热等病症,温热者,均为阳邪,易灼伤阴液。热邪炽盛,高热不退时,阴液损伤尤甚。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所言”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而肝脏“体阴而用阳”,易致肝阴耗伤。
2.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肝属木,主疏泄,主调畅气机和情志,促进着气升降出入的有序运动和气血运行。若肝失疏泄可以致肝气亢奋或肝气郁结;反之,若情志不遂,抑郁或恼怒亦可导致肝疏泄失常,气血不调,恼怒抑郁日久化火,灼伤阴液即可导致肝阴不足。
3.肾阴不足,水不涵木
中医讲“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精血同源”,即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肾精与肝血,荣则同荣,衰则同衰。肝属木,肾属水,肾水可以滋养肝木,加之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导致肝阴不足从而导致肝阴亏虚。
临床表现及症候分析
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等症。
肝脏者,主筋,其华在爪;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故手足蠕动;开窍于目,在液为泪;体阴而用阳。故肝阴不足,不能滋养头目,容易导致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头晕耳鸣,;阴亏津液不能上乘,则咽燥口干,舌干少津;络脉失养,虚火内灼则胁肋隐隐灼痛;阴虚不能制阳,虚火上炎,故面部烘热或颧红;阴虚内灼营阴,则为盗汗。舌红少津,虚热内蒸,则五心烦热、潮红;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虚热内扰之征。
1.耗伤肝阴
(1)证候 病起温热病后,证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手足蠕动或痿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则 滋阴降火,育阴潜阳。
(3)主方:大补阴丸、明目地黄丸
2.气郁化火
(1)证候 病起生气或与人争吵后,证见胁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嗳气,吞酸吐苦,口燥咽干,两目干涩或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治则 滋阴清热,疏肝理气。
(3)主方滋阴养肝汤、一贯煎、知柏地黄丸
3.肝肾不足,水不涵木
(1)证候 头目眩晕,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
(2)治则 滋补肝肾。
(3)主方:左归丸,杞菊地黄丸
总而言之,肝阴虚属于一个证候,可表现诸多症状,在治疗上首先也需要辨明原因,从病因入手;肝阴虚也常常伴随着化火、阴不制阳所导致的肝阳上亢,阴虚引起的气滞血淤等,往往虚实夹杂,在治疗上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准确的辩证施治
平时养护
参考文献
我们中医的肝肾阴虚主要是把肝阴虚和肾阴虚的症状合并叫肝肾阴虚,中医有肝肾同源的说法,大部分的肝阴虚的患者就是因为肾阴不足引起的,肝失去肾阴的滋养,肝肾阴虚的表现,胁肋部胀痛,心烦口干,容易生气,另外在月经上讲,比方月经量少,还有一些心烦失眠,另外就是腰酸五行烦热,这些都能有肝肾阴亏的症状。
所以我们肝肾阴虚的时候,从补肾阴降火,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肝肾同源,药物上也是经常采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这些药物上的调制肝肾阴亏也是挺重要的。重庆同济肝病科
阴虚体质与养生
什么是阴虚体质 ? 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阴虚体质成因 先天不足,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或后天失养,纵欲耗精,积劳阴亏,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
阴虚体质特征形体特征:体形瘦长。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常见表现:主项:手足心热,平时容易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副项:面色潮红,有烘热感,两眼干涩,视物模糊,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脉象细弦或数。
发病倾向:平时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时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所占人群比例阴虚体质的人占人群的8.98%,在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的西部地区容易产生这种体质的人。多见于学生和年轻人,这与他们喜欢吃烧烤煎炸等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阴虚体质的人吃什么好
阴虚体质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子、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甲鱼、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阴虚火旺的人,应少吃辛辣的东西,火锅最好少吃,鸡肉也不要多吃,蒸、炸、爆、烤的食物也应少吃些,水果中龙眼肉、荔枝能不吃就不吃。阴虚体质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饮的,冷饮对阴虚体质有调整作用,当然,鼓励多吃但也不能过。
阴虚体质的人要戒烟
阴虚之质,由于阴不制阳而阳气易亢。阴虚体质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藏养阴气。工作紧张、熬夜、剧烈运动、高温酷暑的工作生活环境等,由于能加重阴虚倾向,应尽量避免。特别是冬季,更要注意保护阴精。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偏于阴虚体质者要节制房事。阴虚体质者应戒烟,《本草汇言》说烟草“味苦辛,气热,有毒”,长期吸食易致燥热内生,而见口干咽燥,或咯痰咯血。
最常用的滋阴中药——枸杞子
滋阴是中医名词,是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中医认为:人体生长在大自然中,需要阴阳平衡,虚实平衡。而人体的“阴阳”互为根本,“虚实”互为表里。因而滋阴补虚是中医调理人体、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法则。当人体阴虚阳盛时,往往表现为潮热、盗汗、脸色苍白,疲倦心烦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此时就需要重新调理好人体的阴阳平衡,吃些滋阴养气的药膳。
常用的滋阴中药很多,如西洋参、玉竹、沙参、麦冬、百合、天冬、石斛、枸杞子等等。这里面,我们大家熟悉的滋阴药物要数枸杞子了。
每天吃枸杞子,可以延年益寿。
枸杞子远古的时候就被视为灵物,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将它列为“上品”,称之为“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宋代还有“服用枸杞子长生不老”的说法。
中医认为,枸杞子具有滋肾益精、养肝明目、强壮筋骨的功效,久服可以延缓衰老,延年增寿,尤其是儿童吃一些更有益,对于长牙、换牙和骨骼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枸杞子作为补品,在唐宋尤为盛行,并做成各式药膳以补养强身。除唐代孙思邈及孟诜常饮枸杞子酒而长寿外,唐朝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协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朝政,用心过度,出现了虚劳羸弱、头晕目眩等症,后来便食用“枸杞银耳羹”,用后不久,颇有效力,精力充沛。
另据史料载:在少林寺习武之人,练武之后,喜欢用枸杞子煨狗肉吃,认为有大补作用。宋代也常用枸杞子煮粥吃,认为枸杞子粥能“补精血,益肾气”,对血虚肾亏的中老年人尤为适宜。
枸杞子在民间有称“明眼草子”、“明目子”等,这是因为枸杞子有明目之功。凡是由于肝肾亏损所致的视物昏花,目暗目涩,确有效验。用枸杞子煨猪肝,对加强学生视力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眼病的恢复期,更有补益作用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泡茶喝,但一次最好多放一点。
一般来说,阴虚的人阳要旺些,阴养好了,阴阳就会平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