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的人大多数能吃杜仲,属于是中草药,具有护肝补肾的功效,使用以后有利于营养肝脏和提高肝功能,并不会导致自身的病情加重。
肝阳上亢很可能是长时间吃刺激性食物或是情绪比较暴躁等原因引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平时要保持愉悦心情。
川芎,生地,熟地,当归:四物汤,补血活血
狗脊,骨碎补,淫羊藿,杜仲,桂枝:补肾阳
天麻,钩藤:息风止痉,清肝热,平肝阳。
生甘草: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镇肝息风。
用于治疗气虚血虚引起的肝阳上亢,肝火化风。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一旦确诊患病,须终生用药。冬令天气寒冷,易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和血粘度增加,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冬季是高血压病发作和加重的季节。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和“中风”等病症的范畴,按阴阳气血和虚实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高血压病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在医师指导下辨证、合理地选择冬令补品。
1.肝肾阴虚:症见目眩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和舌红少苔等。应择滋补肝肾、凉血滋阴类补品,如枸杞、地黄、山萸、茯苓和龟板等,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和首乌桑寄茶等。
2.肝阳上亢:症见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舌干、烦躁易怒和脉弦微细等,可择平肝潜阳、降脂降压类补品,如天麻、石决明、杜仲、牡蛎和菊花、绿豆、芹菜等,成药有龙胆泻肝丸、决明杜仲片等,且可自制多种药膳。
3.阴阳两虚:症见头晕眼花、腰酸耳鸣、肢冷麻木、心慌气短、舌淡苔少脉微等,应择阴阳双补的补品,如核桃、蚕蛹、白鸽、鹿肉和羊肉以及中药杜仲、沙参和葛根等,成品有参麦地黄丸、阴阳双补丸、参茸丸和金匮肾气丸等。
在上述药补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冬令进补”这大好时机,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食补。高血压病饮食总原则为:低盐、低胆固醇和低热能、而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平时应多吃降血压降血脂的食物,如大蒜、芹菜、荠菜、马兰、茭白、地瓜、胡萝卜、蕃茄、木耳、海带、莲心、山楂、香菇、玉米、海藻、菊花和多种新鲜水果,病人可按自己爱好口味,择而用之,煮粥、做菜或熬汤茶饮,或自制膏滋和药酒,持之以恒。日常烹调宜用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因植物油中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而动物油中含胆固醇和脂肪,不利降血压。也不宜多食老母鸡和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肥肉、蛋黄、猪脑、羊肝和鳗鱼等;平时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果蔬。
最后郑重告诫高血压者,应注意综合治疗,三分服药,七分调理。平时应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不要急躁、愤怒和紧张,宜适当进行有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保持充分的睡眠。特别指出,冬令进补不宜选用人参、鹿茸、黄芪和肉苁蓉等“大补之品”,否则反而有害。
如果对你有用,希望采纳!
肝阳上亢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
病因
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
病机
多因肝肾阴虚,阴不涵阳,以致肝阳升动太过;或因郁怒焦虑,气郁化火,耗伤阴血,阴不制阳而成。
辨证要点
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治法
平肝潜阳,滋阴清火。
常用中药
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益母草、黄芩、夜交藤、茯苓、栀子。
常见病证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兼症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
常用方剂:羚羊角汤加减。
常用中药:羚羊角、桑根白皮、木通、旋覆花、葳蕤、升麻、茯神。
2.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味。
常用中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针灸疗法
取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行间、侠溪、太溪,泻法。肝肾阴虚者加刺悬钟、三阴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