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是不会导致脖子僵硬的。肝阳上亢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头重脚轻、眼胀痛等症状。脖子僵硬可能是患有颈椎病引起的,也可能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引起的,还可能是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
肝阳上亢患者,可以按医嘱口服杞菊地黄丸等中成药,缓解症状。平时可以适当活动,避免久坐。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临床出现颈椎病的症状,但也要与非颈椎病引起的症状相鉴别。如同样有眩晕症状,应先排除耳源性眩晕,美尼攸氏症,前庭功能紊乱,听神经瘤等。还有脑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此外同样是颈肩上肢痛,也要与诸如落枕、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时,腕管综合症。风湿性肌、关节炎,脊柱炎肿瘤等相鉴别。
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综合起来说不外乎:1、颈椎退行性改变;2、颈部急慢性损伤;3、风寒湿及其它。具体地说颈椎退行性改变:就是颈椎间盘退化、变性、膨出、突出、脱出。椎体小关节骨质增生,寰枢椎体轻度滑脱,颈椎生理弧度减弱、消失、强直、反屈。韧带肥厚钙化、椎体融合,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等。刺激和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
颈部急慢性损伤:颈部的急性损伤这是非常明显的,但对于颈部慢性损伤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多数与职业与不良姿势有关。首当其冲的是白领阶层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长期以不良姿势操作电脑,从事文秘、会计、律师、医师、教师、作家、科学家、绘图设计、打字员、驾驶员等工作的人员。此外睡眠姿势不良,枕头过高、过低、甚至不用枕头都是不对的。人的一生约有1/4~1/3的时间在床上度过的,如果姿势不良会造成颈椎旁的肌肉、韧带、关节等失调,还有躺着看书、看电视,这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笔者认为,由于长期的积累性损伤而引起软组织痉挛和无菌性炎症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所以白领的发病多数与积累性损伤有关。
风寒湿及其它:每一个人都可能受到风寒湿的侵袭,如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淋雨、涉水和与水有关的作业。空调、乘车时开窗吹风等等。凡是患颈椎病的人都非常怕风寒湿。其它的如经常患上呼吸道感染,经常反复发生咽喉炎也可以发生颈椎病,还有颈部先天畸形,先天颈椎椎管狭窄,椎体融合,椎肋,第七颈椎横突肥大等都可诱发颈椎病。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人体代谢失常,特别是钙、磷和激素代谢失调者易产生颈椎病。对40岁以上的妇女,其雌激素水平会逐年减退,使大量骨矿量丢失,同时在不同程度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所以也易于患颈椎病,如过患的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那症状更为复杂。最后,是长期饮酒,中医认为酒可以伤肝。心理因素变化,情绪变化、烦躁、焦虑、忧郁、激动、发怒,怒则伤肝,肝受损则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气瘀滞在颈部“肝筋”,如肝气瘀滞过久,使颈部筋脉受损均可导致颈椎病。
颈椎病 - 伤骨科疾病 - 中国中医网939.com/tcm-article-jibing-278.html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中有肝阳上亢证,首先所谓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指的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总是上下波动,有时候由于肝肾阴虚,水火不含,肾阴不能滋养肝木或肝阴不足、阴不养阳,导致气火上烧造成的病症,临床上大部分都会表现为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出现面红耳赤,有时候还会出现头胀头痛,急躁易怒等;我们对于这种情况称之为肝阳上亢。而这种高血压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一般分布在肝区,所有称之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1、头晕耳鸣
2、头胀痛
3、情绪失常
4、失眠
5、心悸
6、头重脚轻
7、腰膝酸软
8、眼花
9、口苦舌红
治疗上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为法
1、中药方剂: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建瓴汤、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
2、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清肝降压胶囊、松龄血脉康等。
西医治疗多根据实时动态血压监测,表象症状来用药,控制好血压,通常会选择普利类、沙坦类及地平类都可以,地平类没有利尿作用,一种不行就2种联合。
降压用药,不管是中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是以降压为目的,而日常生活上的注意是最好的辅助降压的工作,盐低、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避免劳累、熬夜、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适度食疗,对于血压的控制会有很好的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