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脾虚的症状有很多,包括腹泻、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懒言少语、全身乏力以及大便粘马桶等症状。长期的脾虚,还有可能会导致产妇身材肥胖以及脸色发黄。
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服用健脾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可以选择健脾丸、人参健脾丸以及参苓健脾胃颗粒等药物。
脾虚的主要症状包括:
1. 胃脘疼痛:脾主运化水液,脾虚时易出现胃脘疼痛,以及肚子胀气。
2. 食欲不佳:脾虚容易导致食欲不振,胃口差,同时易出现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3. 疲乏无力:脾虚可造成气血不足,从而导致疲乏乏力、精神不振、神疲意蔫等现象。
4. 小腹胀痛:脾虚还可导致气血不畅,致使小腹胀痛,有时候还会伴有腰酸背痛的症状。
5. 容易感冒:因为脾主运化水液、掌握免疫的正常生理,脾虚时体质就容易变弱,频繁感冒就是常见的症状。
女性还有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而且,女性经血量多、容易失血,再加上脾虚易气血两虚,有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因此要尽早预防治疗。
脾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然而不少人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脾虚的情况,所以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脾虚的症状,因此了解脾虚的症状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脾虚的症状有哪些?哪些现象表示是脾虚?脾虚的症状是什么?
1、脾气虚证
脾气虚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食欲不振,腹胀,食后胀甚,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肢体倦怠,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病因: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或禀赋不足、素体脾虚,或年老体弱,或久病耗伤,调养失慎等所致。
2、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指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而反下陷,以眩晕、腹泻、内脏下垂、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眩晕,久泄,腹部重坠作胀,食后更甚,肛门重坠,甚至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下垂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病因:多有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所致,或因久泄久痢,劳累过多,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等损伤脾气,清阳下陷所致。
3、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溏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清稀,畏寒肢冷,或肢体浮肿,或白带增多,或小便短少,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
病因:多因脾气虚加重而形成,或因过食生冷,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胃,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4、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指脾气虚弱,统血失常,血溢脉外,以各种出血及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各种出血,如呕血、便血、尿血、鼻出血、妇女月经过多等,伴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多因久病伤气,或忧思日久、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统血失职,血溢脉外所致。
5、小贴士
对照上述症状,若怀疑有脾虚症者,可通过中药调理,合理利用饮食,适宜多吃有助于补脾益气的食物,如薏米、山药、扁豆、牛肉、肌肉哦、桂鱼、葡萄、大枣、胡萝卜、土豆等。避免寒凉、耗伤脾气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芹菜、空心菜、柿子、梨子、西瓜、绿豆、鸭肉等。
6、如何预防
1.少吃油炸食物
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多吃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脾胃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
脾胃虚弱偏内寒者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冷饮等,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芋头、南瓜、薏米等养胃食物;少吃油腻生冷之品。
4.规律饮食
规律进餐,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预防脾虚,同时还要定时定量,做到每餐食量适度,不可暴饮暴食。
5.温度适宜
预防脾虚,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宜。
脾虚的人,通常都有哪些表现?脾胃对人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我们经常见到身边很多人会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腹泻、便秘、全身酸软、舌苔厚重黄腻的情况,还有气色较差、腰膝酸软、睡眠质量差等多种表现。所以,脾虚的表现是多种形式的,那么导致脾虚的原因有哪些?脾虚怎么办?吃什么帮助养脾?
脾虚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脾虚湿困:脾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会有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泄泻,甚或恶心欲吐的情况,还有些人会有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表现。脾虚湿困的症状主要见于慢性胃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热:生活中很多人脾虚还有脾热的表现,这是指脾受热邪或过食燥热食物所引起的热证。脾热最常见的表现是唇红、咽乾、心烦、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脾胃不好,对于人们来说,会导致很严重的病症出现。
脾气虚:脾气虚对于人们来说,指的是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脾气虚的最常见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易胀,伴有眩晕,倦怠,面色萎黄等气虚症状。脾气虚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痢疾,贫血等。
脾阳虚:脾阳虚也就是我们说的脾胃虚寒。脾阳虚的主要症状有胃脘冷痛、腹胀满、呃逆、呕吐、食少、便溏或久泻久痢、倦怠、尿少、浮肿、消瘦、舌淡苔白、脉虚缓。脾阳虚这种病症多见于胃十二指扬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肿、白带等。
脾阴虚(脾胃阴虚):脾阴虚也就是我们说的脾胃的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脾阴虚在人群中的主要表现有唇燥口乾,喜饮,口淡无味,饮食减少,大便乾结,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对于脾阴虚,也要对症治疗。
心脾两虚:心脾两虚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病症,心脾两虚就是说的心脾两脏俱虚。心脾两虚的主要症状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面黄、苔白、脉细。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等。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主要是指湿热内蕴脾胃,脾胃湿热的主要症状有身目俱黄,腹胀脘痞,饮食减少,恶心,倦怠,尿少而黄,苔黄腻,脉濡数,脾胃湿热多见于黄胆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胆疾患。有些皮肤病如湿疹,脓庖疮等也和脾胃湿热有关。
山楂猪肚汤
原料:猪肚半个,干山楂15克,姜3片,水4碗,白胡椒粉1/4汤匙,葱、淀粉、盐各适量。
准备:猪肚洗净后放入开水里焯3分钟,捞出刮净残余的肥油,再用清水把猪肚洗净待用。
做法:砂锅放适量清水烧开,再放处理干净的猪肚,放干山楂和生姜片,烧开后小火炖1.5小时,下盐和胡椒粉调味后再稍煮一会。捞出猪肚切丝后再放入汤里煮开即可。
功效:山楂猪肚汤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山楂猪肚汤是一道非常适合身体羸弱人士、产后女性和小儿脾胃虚弱、疳积等人群喝的汤。人们在冬季的时候,如果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就可以炖这道汤来喝,全家人而已一起享用,尤其适合身体瘦弱的人群。
脾胃虚弱,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脾主运化,如果脾胃不好,那么我们三餐中吃进去的食物就会消化不良,进而还会导致腹泻、腹痛、呕吐、便秘,还有身体消瘦或者是水肿的状况出现。所以,身体出现问题不要害怕,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分清楚自己的是哪一个类型的脾虚症状,以便用相应的办法来调理和改善。
平时身体不太好的人及爱吃生冷食物、经常喝酒的人容易脾胃虚,那么哺乳期的人也会出现脾胃虚。哺乳期的人如果脾胃虚会出现食欲不振、盗汗、水肿、失眠、等等症状。有时候还会影响奶水不足。
目前出现脾胃虚寒,这种情况主要是饮食上进行调理,同时配合药物共同进行治疗,同时一定要注意腹部的保暖。目前这种情况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凉的和辛辣的食物,同时少吃水果,可以口服一些归脾丸,配合一些补脾益肠丸,思密达等进行调理治疗,配合对腹部进行局部的热敷。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黄芪建中汤.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和中缓急止痛.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吴茱萸,半夏,茯苓等温胃化饮。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汤,或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助肾阳以温脾和胃。
可以导致食欲不振,脾虚生湿,晚上容易出现盗汗或者失眠,使身体虚弱,一直持续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这种情况下,尽量去找中医给建议服用药物,不要自己盲目用药
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临床以腹胀,便溏,疲乏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之气统称中气,故脾气虚证属于中气不足范畴。哺乳期脾气不足还会引起奶水不足,这是因为脾为生化之源,脾虚了奶水就化源不足,就会奶水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