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身体去除湿气的方法

时间: 阅读:2070
身体去除湿气的方法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2-23 16:19:37

身体去除湿气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可以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缓解症状。2、除药物治疗外,也可以吃一些薏米冬瓜汤,帮助祛湿。3、可以在中医指导下,进行拔罐、艾灸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多吃胡萝卜、莴笋、冬瓜等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2-05 00:00:41


  • 空青
    回复
    2024-02-05 00:00:41

    湿气的来源不一样,应对的方法也不一样。

    除湿气的方法有很多,但具体的功效还是因人而异的。
    1.泡脚
    如果没有时间定期进行专业的中医拔罐,那么,可以每天在家里用热水泡脚,每次约20分钟,可活血通络,同样有较好的祛湿作用。
    2.运动助阳
    体内淤积的湿气越多的人,越不爱运动,而运动能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如跑步、快走、游泳、瑜珈等,只要是健康的运动最对身体有益。
    3.保持室内通风
    平时要多开窗,通通风,但是阴雨天就不要经常开窗,建议可以备好一个除湿器,可以对室内进行抽风和抽湿。
    4.热带水果不宜多吃
    比如菠萝蜜、榴莲、芒果等等水果,吃得太多都会助长湿邪。
    5.食补,健脾除湿
    体内湿气的运化,要依靠脾来进行,因此,健脾化湿的食物都在可选之列。
    比如,白扁豆、山药、薏苡仁等。此外,红豆可以煮粥;绿豆可以熬汤;冬瓜适合略有水肿的人;荷叶能生脾胃阳气,建议买些新鲜荷叶,在粥快煮开时放入,焖一会儿即可食用。喜欢喝茶的人,到中药店买些藿香、佩兰、苍术泡茶,同样有祛湿之效。
    6.吃姜
    生姜有解表化湿功效,可将其带皮切下五六片,放入滚开的水中,待几分钟后就可饮用了。如果觉得生姜水味道难以下咽,还可加入一些红糖调味,对于畏寒痛经的人尤其有好处。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4 23:23:31

    如果体内有湿气的话,容易产生很多的疾病,比如腹部胀气,吃饭的食欲不好等等问题,体内有湿气是非常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的,所以要赶紧采取措施让我们体内湿气赶紧去除,那么如何祛除体内湿气?湿气重的危害是什么?现在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1、如何排出体内湿气
    1、适当午睡劳逸结合
    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不睡午觉,殊不知,睡好午觉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此时仍然昼长夜短,有的白领经常晚上加班,非加班人群也会吃宵夜、适当娱乐,夜生活延长。因此,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2、背部刮痧散热祛湿
    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8下即可。
    3、膳食调理健脾利尿
    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苋菜、扁豆、冬瓜、薏仁、绿豆、西瓜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薏仁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谷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湿、增强肾功能。
    4、少摄食盐助肾排水
    排水还应少吃食盐,人体摄入的盐分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食盐太多或肾脏有病变的时候,就不能及时将摄入体内过多的钠排出。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时较多的水进入血管,极易产生水肿。若无明显排汗过多的情况,应低盐饮食。特别是中老年人食盐摄入应少于普通人的摄入量,有肾脏疾病的人群更应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
    2、推荐祛湿食疗方
    1、喝薏米红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2、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3、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4、清热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5、鹌鹑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6、横月利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3、湿气重的危害
    1、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3、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4、女性私处炎
    女性私处炎除了和感染源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湿气有关.对于属于湿热体质或喜欢吃辛辣油腻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内环境火大湿气重,从而使诱发女性私处炎或导致女性私处炎反复.这类人调理,要先从身体祛湿上下手.
    5、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6、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身体排湿气的方法

身体去寒气湿气的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