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附子汤一般不能治疗自汗。桂枝附子汤通常能够起到祛风温经的效果,并且具有助阳化湿的效果,大多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者风寒感冒的情况。
自汗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所引起,也有可能是气阴两亏所造成,另外也不能排除阴虚火旺的可能性。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学问分亨官#
阳气外蒸引起汗出,除了上一篇所述以某处脏腑经络郁滞,或体内有实邪阻滞气机,郁而化热,热气郁蒸等表现实证为主外,也可能是虚火,虚阳外越或者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引起。
1.脾胃虚,阳火虚浮
脾胃虚,胃气不降,郁而化火,火气外蒸引起心烦,出汗,这种出汗会伴有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的表现,如不吃饭,消化不好,呕吐等。
(原文:...,今身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治疗:理中丸
理中丸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用药要点:用人参,白术和炙甘草补脾胃,干姜温中
2.肾阳不藏,阳气外泄
肾主收藏,主五液,肾气是诸阳之本,如果肾中阳气泄而不藏,则会引起大汗出,汗出不止,同时伴有怕风怕冷,关节冷痛等症状。
(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治疗: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炮附子
用药要点:用炮附子温肾阳
3.阴寒内盛,阳气外脱
体内阴寒大盛,隔拒阳气,阳亡于外,也会引起汗出,紧脉主寒,如果阳气外脱,有阴无阳,大汗淋漓,就是死证。
(原文: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原文: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治疗:四逆汤
四逆汤组成:炮附子,干姜,炙甘草
用药要点:用干姜和炙甘草温中培土,炮附子回阳救逆。
引起汗出的原因总归阳气外蒸,一方面这个阳气可能是某处脏腑经络郁滞,或体内有实邪阻滞气机,最终郁而化热,热气外蒸引起出汗,大多是实证,要清热解郁;另一方面这个阳气可能是虚火,典型的如虚阳外越引起的出汗,不论轻重,都要以温阳散寒为主。此外,上热下寒,虚实夹杂见出汗也非少见,如典型的附子泻心汤证,用黄芩,黄连,大黄泄上热,炮附子温下寒。出汗多如果作为主要病症,在正确辩证的前提下可酌情加麻黄根,浮小麦,生牡蛎收敛止汗,汗出如果作为兼证也可辅助我们找到疾病病机。总归要找到出汗的根源,具体是身体哪里出了什么问题所引起,随症精准用药,才能用出一剂知的奇效。
1,感冒怕风,后脑勺发僵,如果吃过葛根汤会发汗过猛虚掉,吃桂枝加附子汤或真武汤把阳气救回来。他本来是吃桂枝加葛根汤,却跳级吃了葛根汤,(葛根汤是燥热感冒,太阳区块传到阳明区块,太阳过阳明区血分受邪。用有麻黄的葛根会把人打虚,葛根汤不对症吃错)临床也有吃错葛根汤用桂枝汤救回来的。
2,桂枝汤治疗自汗,不一定要脉浮缓,受了风邪自汗不止,用桂枝汤治,不要马上加黄芪,会破坏桂枝汤通营卫效果。桂枝汤治营卫不停的出汗,桂枝汤加附子汤治阳虚出汗自汗。(阳虚出汗在时方用防风为主的玉屏风散,治疗表虚出汗效果好。桂枝汤加附子治虚汗有效。)!
3,案例1,病人头汗出,舌红,舌苔白,脉浮缓又出汗。桂枝汤主症。案列2,皮肤瘙痒,脉浮缓。皮肤痒是血虚引起,风邪容易进来,在桂枝汤里加当归补血。(如果舌苔发黄就不是桂枝汤)
4,对比麻黄汤症:感冒怕冷,身体到处酸痛,关节酸痛!喉咙痛、身上长疮不能开麻黄汤、下焦脉不强也是麻黄汤禁忌!脉不够紧不要开麻黄汤,出得了汗不开麻黄汤。
5,肌肉酸痛是受了风寒,要调和营卫,桂枝汤可以治疗风湿那样的肌肉酸痛。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就要加药了,如桂枝5克,加没药、乳香加到0.2-0.3,黄芪加0.5-1,补固筋骨加健筋骨的药,如续断、狗脊0.3-0.5。对于久不运动的人或搬重东西导致的肌肉酸痛可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